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汪为新作品     
《收藏家》2014,(5):I0001-I0001
<正>【子曰琅园】-汪为新书画艺术展前言曹雪芹曰:茅椽蓬牖,绳床瓦灶,未能妨我襟怀。明代的王夫之居深山之中,绝尘念,方得细密之作。这是古代文化人的一种高贵品质。而今沧桑融于繁华,有人角逐于笙歌酒色,玩闲之余,置自身于醉生梦死之境地。在旁人红花加持、鼓噪喧腾前我装出满面死相,尽量保持身前自怜,休管他风云变幻、汹涌撞击,但也有人指出:看天就是傲慢,说笑就是放肆;心想若有诽谤与诋毁,我只有睡觉,闭了双眼只朝那梦里去,在那里可以风云相通,禽鸟呱嘈等一切天籁与寂静相安相得。  相似文献   

2.
汪为新作品     
汪为新 《收藏家》2014,(7):I0001-I0001
<正>山水册页序吾虽为江南生人,至今未画江南,是为憾。自古有北苑使董源善择江南之一隅,取秋岚远景,表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却有零落之远实,苍润之中呈现淡墨轻岚,而宋人米芾为江南烟雨迷离所倾倒,即以江南真山真水为本,或钟爱镇江一脉,尝试庵于北固山,眺望江上"云气涨漫、岗岭出没、林木隐现"......大抵源画笔皆宜远观,而米氏其用笔甚草,近视之为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幽情远思,如睹异境。  相似文献   

3.
汪为新作品     
《收藏家》2014,(8):I0001-I0001
<正>《品逸》小品展序书画者盖以穷天地之不至,显日月之不照。《品逸》邀当今精英,举力成此雅集:或山水之川谷,天地之真气,肇自然之性,合造化之功。咫尺之图,图千里之景。东西南北,宛尔于目前;春夏秋冬,如妆于笔下。云出于深谷,纳于嵛夷,掩日蔽空,勃然无所拘……又须烟波渺漫,姿态横逸。或有笔下人物缜密而劲健者:幽人即韵于松寮,逸士逍遥于篁里,应对进退,颦頞适悦,期间触物兴怀,情来神会,可喜可愕。而花鸟则萧散简远,景物悠  相似文献   

4.
汪为新作品     
《收藏家》2014,(3):I0001-I0001
<正>至今为止,我没有用笔来记录眼中的自然或别样的景致,偶尔的发发神经都是为了在书画之余消遣其他时间以调节、放松心情,也缓解蕴结肺腑之中的一些直觉,如果要以个人关注来作原稿子的载入,蓊郁之草不若清莹之月,眼见不如心想,观望不如闭目。太始公的厉害,在于游名山大川,然后作文,必有奇气;我未能在脚力上得到理智的匡扶,且讨厌远游,因此在与智者的辩论中不能《庸眼录》自序  相似文献   

5.
汪为新作品     
《收藏家》2014,(9):I0001-I0001
陶渊明是战胜了一切牲畜的高贵的文人,所以才有”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这样高傲的诗句.一切是非善恶与在他看来颇有”孝然独处,绝口不语,默隐以终,笑杀狐鼠”的澹然。还有林语堂这种人也有意思.朋友问他“林语堂,你是谁?“林回答”我也不知道.只有上帝知道。”这种机锋,也让人”苦“笑不得。——节自本人文章《话颜面》。  相似文献   

6.
汪为新作品     
《收藏家》2014,(1):I0001-I0001
<正>止亭先生,江右汪为新也,世高其节。时儒叹服斯文,惜但以画而论,予允为宋元以降之隐逸明宗。寓大块于盈虚兮,随中和而放任。发而为文,涵柔怀素。所以脍炙人口者,无戚戚之劳于忧畏,岂汲汲其役于凢高?噫,其人也文心清古、画风隳尘、印骨亭匀、书相宏深,若此胜概:"吞长江、衔远山",秋峰自足、不假外求者,百代有几?永乐公赞曰:"道器不二。"止亭先生,岂但乎画哉?  相似文献   

7.
汪为新作品     
《收藏家》2014,(4):I0001-I0001
<正>【古色琅园】-汪为新书画展自序我们在书本上见到许多为人治学的伟大声音:诸如"尊崇气节,贬斥势力"、"精神独立"或"知行合一"……古贤人从阅读中得"静气""卷气"并以此入画,使得他们作品大都彪炳于史册。而我们的所谓"超越"却在他们的气息面前显得浮躁、急迫与功利,现代人的群情激奋时常遭遇温文尔雅的讥讽—这是真正的存在。我一直坚信读书与画画同等重要,我自己至今仍处思绪混乱之中,这些都与我阅读的无序有关,倘若有机缘,我会调整我的阅读方式  相似文献   

8.
汪为新作品     
《收藏家》2014,(6):I0001-I0001
杜甫在漂泊西南时叹老嗟贫,说些“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之类的令人长息的话。杜工部何许人也,怎愿“衣敝温袍,与衣狐貉者立”,甚而去看别人的脸色?  相似文献   

9.
《收藏家》2014,(11):I0001-I0001
中国好提“渔樵之乐”.以表明自己超脱.文人并不钓鱼,更不打柴.只是讲的与自然对话。惠施与庄子观鱼之乐.只是观一观而已.后续的意义是惠施与庄子俩人既然会有那闲。要说真正上山披荆打柴的樵夫.又能得贫贱之乐的大概属寒山拾得之流.方有真快乐。  相似文献   

10.
《收藏家》2014,(12):I0001-I0001
是册予己丑年写来,所谓看山时翩翩少年.画山时已届不惑.于己可叹可慰。窃以为自己于意境上用力,即便有瑕.却是言外之意:偶著文自娱.以示己志.是否能拨弦外之响读者自有公道。此外予来自山林远乡,于故里之寸草、树木、村寒.阳暮无不了然.予今写之,与草木而争荣耶?还是慌不择道?抑或发金石之声?予戏曰:略可观之.或有高致。  相似文献   

11.
汪为新作品     
《收藏家》2014,(12)
<正>《山水册页序》是册予己丑年写来,所谓看山时翩翩少年,画山时已届不惑,于己可叹可慰。窃以为自己于意境上用力,即便有瑕,却是言外之意。偶著文自娱,以示己志,是否能拨弦外之响读者自有公道。此外予来自山林远乡,于故里之寸草、树木、村寒、阳暮无不了然,予今写之,与草木而争荣耶?还是慌不择道?抑或发金石之声?予戏曰:略可观之,或有高致。  相似文献   

12.
汪为新作品     
《收藏家》2014,(10)
<正>~~  相似文献   

13.
姚华是中国近代史上鲜受关注的一位人物,然其一生著述宏富,在文学、戏曲、书法、绘画、金石篆刻等方面皆有突出成就,门生王伯群将姚华一生作品大部辑入《弗堂类稿》.然除《弗堂类稿》所辑作品之外,其他作品散佚者甚夥.其中,《说文三例表》已亡佚;《金石系》《古盲词搜存》《笔山讲录》《佩文韵注》等未见刊行;尚有《书适》(含《黔语》《小学答问》)《菉漪室曲话》等刊行于世.笔者在近代期刊资料中发现部分姚华佚作,于全面研究姚华其人其作弥足珍贵.现将所发现资料一一考索,希望能引起学术界对姚华著述整理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郭光 《文史月刊》2007,(4):58-59
人生最美妙的境界是什么?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不同回答中,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创造性的劳动和对美不懈追求的过程,是那种“众里寻她千百度”的执著和渴望。  相似文献   

15.
梦溪 《收藏家》2005,(11):83-86
尽管刘海粟先生早年即名扬四海,展览不断,但为当今市场所看好的大都是他20世纪80年代后的作品,之前的作品不被看好,因此鲜有作伪。1979年,刘海粟先生刚刚获得“平反”恢复自由,就在北京举办其后期的第一个个人画展,激起了海内外观众的广泛反响。美国收藏家卜合数次参观,要求购藏展品中的12件。因为当时还没有卖画的观念和社会风气,卜合与中国美术馆负责同志再三商洽,又经文化部批准同意以7万元外汇购得《大红牡丹图》、《牧牛图》两件。嗣后,整个中国画界都迅速地卷入到艺术品市场之中。以刘海粟的名头和成就,其作品行情当然被海内外看好,但…  相似文献   

16.
李元茂作品     
李元茂 《收藏家》2012,(2):91-91
名家评论李元茂书法从广博到专精,再以专精带动广博,如此反反复复,学术上谓之"博约",即苏东坡之"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在书画篆刻艺术上也同样如此。李元茂先生就是这样一位通才。他在书画鉴定、书法、古文字考据学,均有很深造诣,并独创以"心理合一"之理论阐释篆法。  相似文献   

17.
《收藏家》2014,(2):F0003-F0003
<正>~~  相似文献   

18.
张志生 《百年潮》2006,(12):F0002-F0002
曾来德,四川省蓬溪县人。1956年生,1973年入伍,1980年毕业于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电讯工程专业。现为中国画研究院教学部主任、书法篆刻室主任、北京大学兼职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墨》杂志丰编、荣宝斋画院特聘专家.北京米德艺术中心主持、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学术委员.北京国艺轩书画院艺术指导。  相似文献   

19.
张大千一生是个传奇,他早年临仿的石涛作品,曾瞒过黄宾虹、陈’芈丁、罗振玉等书画、鉴藏大家,甚至被各大博物馆作为真迹收藏,这是他传奇中的精彩一章。其实张大千一生临仿作品过万,历代大家可谓临尽仿遍,一临即似,一仿即象,又何止石涛一家。无锡市博物馆收藏石溪款作品二件(见图1、2),均为浅绛山水条幅,原为无锡收藏家薛处旧藏,其中一幅裱边有贺天健、吴子深二家长题,均以为石溪上人真迹精品,为之叹赏不止,后经专家审定,则大千仿作也。  相似文献   

20.
《丝绸之路》2011,(12):F0002-F0002,F0003
张勇进,1945年生,甘肃兰州人。自幼酷爱绘画艺术,在绘画的道路上不断探索求新,作品多次参加全国书画大赛并获奖,刊登《甘肃画报》、《陇原文化》等省、市各大报刊。入选《当代中国画优秀作品集锦》、《中华翰墨名家作品博览》、《跨世纪书画名家墨迹大观》等典籍。现为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甘肃省诗书画联谊会理事,九洲书画家协会高级画士,陇风诗书画社副社长,兰州老年书画协会副会长,甘肃省、兰州市老年大学国画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