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旭东 《福建史志》2023,(1):129-132
<正>在宁德市屏南县白玉溪上一座古色古香的纯木拱桥飞跨溪面之上,既气势雄奇,又灵巧轻盈;既与周边的乡村景观融为一体,又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原来,该桥复刻自名画“清明上河图”中的木拱桥“白玉虹桥”。那么作为“木拱廊桥文化之乡”的屏南县为什么要建造这样一座桥呢?这要从木拱廊桥与虹桥的渊源说起。  相似文献   

2.
汤刚(1878—1916),原名教,字觉顿,号荷庵。祖籍浙江诸暨,因父汤世雄“宦广东,因家焉,故又为番禺人。[1]”汤刚十七岁入万木草堂,“学于南海康先生。从事古圣贤所以治身经世者[2]”,深得康有为信任;他和梁启超是“几十年骨肉一般的朋友[3]”,共同致力于“革故鼎新”;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东京梦华录》中存在的错讹进行了考证,列出如下几则:1.关于宋外城周长;2.相国寺每月交易开放次数;3.五岳观在御街之东或西;4.新门瓦子的位置;5.“交杯酒”与“玟杯”。  相似文献   

4.
《旅游》2008,(6):95
柏林航空开通从中国到德国的新航线;“御茶园”杯中国茶与旅游论坛在京举行;南非使领馆举办两国建交10周年庆祝活动;英国航空公司Speedbird Club中国会员数目节节上升;群星齐聚红树林 圣火燃情满神州  相似文献   

5.
竹筏,是我国最古老的水上运输工具。远在原始社会时期,我们的先人就知道用竹、木的浮力,扎成筏子载人载物渡涉江河湖海。不过,那时它叫“搓”或“桴”,后来又叫“簰”或“簞”。孔子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其由与!”坐筏子到海上去那是极惊险的,所以孔子说敢随从他去的,恐怕就是勇敢而尚义的子路了,这是竹筏的最早史迹。  相似文献   

6.
庐山不仅以文化景观闻名,美食也名闻天下,且不说庐山的三石“石鸡、石鱼、石耳”如何肉嫩鲜美,味道香醇,遐迩闻名。另一道独有的特色菜“庐山三杯鸡”也名不虚传,其选料为一年生的小仔鸡,加工成块状后放在砂锅内,放人一杯酱油、一杯猪油、一杯地地道道九江陈年封缸酒,经文火闷制而成,  相似文献   

7.
我国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曾发现两种器形较特殊的生活用具——“双连杯”(或称“双连壶”)和“三耳杯”(或称“三耳罐”)。均为泥质陶。从外表看,“双连杯”像是一对陶壶粘合在一起,其腹部里面往往是相通的,制作非常精致,有的器物表面还饰以彩绘图案,或刻划各种动物形象;有的  相似文献   

8.
应用冷冻真空升华技术对出土漆器脱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冻真空干燥的原理:利用水分子能够直接从固体状态变成气体的原理,将古代饱水的木、漆器首先进行低温冷冻,然后在真空条件下升华干燥,使出土的古代饱水木、漆器达到脱水的目的。一研究对象漆杯豆 1957年河南信阳长台关楚墓出土,时代为战国早期。实物由中国历史博物馆提供(图一)。 (一)漆杯豆的质地与构造漆杯豆为木胎漆器,由杯、把、座三部分以榫卯结构组合而成。木胎厚重,经鉴定,木胎树种系楸木。漆膜较粗糙,地呈黑褐色,绘以朱色图案。  相似文献   

9.
多加 《中国西藏》2003,(5):20-22
一提到日喀则民族手工业,人们自然会想到寺庙建筑群金碧辉煌的金顶和檐上活灵活现的金属飞禽走兽,百姓生活中使用的金银铜铁器;高档别致的“松巴”靴;江孜的“仲丝”卡垫、氆氇和民族服装;谢通门、拉孜的藏刀;仁布的玉器;吉隆的木碗、竹器等等,这些民族手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许多产品在国内外享有声誉。  相似文献   

10.
一、从新都蜀王墓中漆耳杯双科斗文谈起1980年3月,新都县马家场发现了一座战国木停墓。由于腰坑中发现188件成组成套的铜器,考古界倾向于定为开明氏蜀国的某代蜀王墓。墓中还出土一件3.5厘米见方的方形铜印,印文图语显示了王玉的风范。笔者根据墓中盖铭为“邵之鼎”的铜鼎,推测墓主蜀王名为“开明邵”①。值得注意的是,墓中还出土一件漆耳杯,耳部张开如双翼,杯心还绘有一个巴蜀文字符号(图一):两个并列的科斗形,下有波浪纹两道。有人认为,这是典型的巴蜀漆器,具有地方独特的风格②。漆耳杯上的“双科斗文”,在巴蜀印章中屡屡…  相似文献   

11.
陕西省富县统计局局长王峰交献给文物部门一件上面置有耳杯的铜炉(封底),即“温酒器”,全器由炉体和耳杯两部分组成。炉底有4个侏儒支托炉体和耳杯,炉外侧有一手柄(已残)。炉体上部为椭圆形围栏,四壁分别镂雕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上托一耳杯。耳杯素面,圆环,大小与炉体对应。全器通高11,长14,宽10厘米,耳杯重160克,炉体重885克。器物结构精巧,铸工细赋,雕刻生动。这种镂刻四神形象的铜炉和耳杯,据有关资料表明,山东、山西、陕西的汉墓中均有出土,其名称叫法不一,一般称之为“酒器”或“温酒器”,有的称为“烹饪器”、“熏炉”、“烹炉”等,虽对该器名称叫法多样,但其用途无非两种,一种是以染色为名。有的人推测说:“染炉和染杯,同是古  相似文献   

12.
中国历史上的宗族结构,五服内外是亲疏关系的一个分水岭。五服之内的亲属板系都可以称为“家”。这样的“家”有三个大的同心圆:父、己、子构成同心圆的最核心结构,是为核心直系家庭;上下推及祖、孙,旁及堂兄弟,是同心圆的第二层次,若同居,是为四世或五世同堂的家庭;同心圆的最后一圈从曾祖到玄孙,若同居,是为九代之“家”,比如唐代的张公艺和江州义门陈氏,这样的“家”只是特例。  相似文献   

13.
胡德生 《收藏家》2003,(4):17-19
黄花梨是世界名贵木种之一,为海南岛特产。木屑可作香料,并能治疗高血压,又称“降香木”和“降压木”。广东人称“香枝木”。1980年正式定学名为“海南降香黄檀”。民间惯称“黄花梨”。早期记载多作“花榈木”,是一种错误认识。有人称其为海南檀,也是不确切的。海南檀是一种心边材区别不甚明显的材种,因此不能与降香黄檀相题并论。按现代植物分类学降香  相似文献   

14.
释《离骚》“宿莽”范三畏《离骚》:“朝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此“宿莽”,前人或言是香草,或谓是有毒的恶草;具体是何草,也说法不一。今按首先得确定其是香草还是恶草,然后才好讨论它究指何物。从下文”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看,”木“承接”木兰”...  相似文献   

15.
商品信息     
《华夏人文地理》2005,(11):144-144
2005年奥迪quattro杯高尔夫锦标赛;创造肌肤“如假包换”的健康光彩;曼秀雷敦薄荷膏;东风标致307独有的安全技术:警告灯自动点亮;玉台餐厅:巧手小菜;海南华运凯莱大饭店试营业;一汽丰田COASTER柯斯达家族再添新贵;“哥伦比亚”81岁品牌创建人展开「世界之旅」、9月首度踏足上海。  相似文献   

16.
越窑产品向以胎质坚硬细腻,造型端庄典雅、釉色青莹滋润而蜚声中外,然而作为依附于青瓷器上的铭文却不太为广大文物工作者重视.有些文中虽有提及,也往往是只言片语,因而知之者不多.本文从上述原因出发,收集了从东汉晚期至西晋富有代表性的青瓷器铭文,试就铭文的含义作些分析,不当之处请同仁们斧正.(一)东汉晚期此期有铭文的青瓷器主要是耳杯,铭文以正名款的形式出现.正名款:上虞江山乡出土的青瓷耳杯、内底阳文反书“蜀杯”二字.从铭文上看,“蜀杯”即茶杯.在绍兴一带方言中,“蜀”与“茶”字音十分相近.如果用现代汉语的拼音来标绍兴方言中的“蜀”与“茶”音,其音标是“zuò”和“zuó”,两者只是声调上的差别.之所以产生把茶杯误写成“蜀杯”,主要是和窑工文化水平  相似文献   

17.
安徽天长西汉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11月,安徽省天长市安乐镇发现一座西汉时期竖穴土坑墓,天长市文物管理所等单位随即对墓葬进行了清理发掘。此墓葬具为一椁一棺,随葬器物主要放置在椁内头厢和边厢中,出土了龟驮凤鸟铜灯及精美的漆木器。漆木器种类较多,有奁、案、笥、樽、盆、盘、耳杯、勺、砚盒、木俑等。在部分漆盆、漆盘、漆耳杯的内底上有墨书“谢子翁”三字。此墓还出土了34片木牍,上面书有2500余字,内容丰富,有户口簿、算簿、书信、药方等。结合漆器和木牍上的文字,发掘者认为墓主人为谢孟,是东阳县的官吏。  相似文献   

18.
纵观我国两千多年的修志史。我们不难看出,编修一部方志首先要拟订篇目,而不管篇目是长是短、或多或寡。都必然涉及到分类。即凡属一地的建置、境域、政区、地貌、地质、水系、气候、物象、资源等事物必然分为一大总类,归人“舆地”(或称“地理”),然后再在总类(或大类、或纲门)下细分中类、小类(或目门、或条目);凡境内历史上发生的大事、要事、首事等必然分类归人“大事记”;凡人物表、人名录、人物传记等则必然分归“人物”大类,其它各类亦然。不可能也不允许杂乱无章地不按规则去任意排列。否则,不仅志书编修十分困难,即便编成志书,也明显缺乏科学性、逻辑性和规范性,更不利于读者利用。  相似文献   

19.
1982年,黑龙江省博物馆从五常县、宾县征集了一批金代铜镜。其中一面仿宋八角菱花形铜镜,极为罕见。镜体薄,呈灰白色。边缘窄,为八角菱花状。直径14厘米。镜背是由水波纹和花草植物组成的浮雕图案,中有一钮,钮上侧斜刻一行女真文字及一押记符号。即“”“”。经女真文专家金启孮先生亲自指教,及对照《女真语言文字研究》,确认这7个女真文字的汉释应是“上京扎木猛安记”。“()为上,“”为京,“”为扎,“”()尚无音考,“”为木,“”为四千,也读作猛安。“”为“上京扎木猛安”的花押符号。  相似文献   

20.
清代清水江木业市场的形成发展引来了省内外“三邦”、“五淘”、“十八帮”木商云集“内三江”。随之,也暴发了清代清水江木业断断续续200余年的“争江”斗争。“争江案”的断决,既有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更有军事政治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