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戚继光为明代抗倭民族英雄,杰出的军事家。他二次率兵入福建.其中有四次在福州沿海一带抗击倭寇的侵犯,连续取得了十余次重要战斗的胜利。  相似文献   

2.
徐三见 《风景名胜》2009,(11):16-19
特色之一:是明长城的师范和蓝本。 抗倭名将戚继光在临海八年,会同台州知府谭纶改造了临海古城墙的结构,将其加高加厚,并创造性地修筑了十三座二层空心敌台,极大地增强了防守能力。戚家军以临海古城为据点,策应闽浙沿海守防,屡败倭寇九战九捷,洗雪国耻,扬眉吐气,大振国威。  相似文献   

3.
展华 《湖南文史》2009,(12):57-57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戚继光奉命以参将率部入闽,入闽后升任总兵。戚继光军队在闽北、闽东奋起抗倭,当时倭寇纠集兵力,凭借当时先进的鸟嘴铳轻型火器进行报复,对戚家军威胁甚大。  相似文献   

4.
展华 《文史博览》2009,(12):57-57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戚继光奉命以参将率部入闽,入闽后升任总兵。戚继光军队在闽北、闽东奋起抗倭,当时倭寇纠集兵力,凭借当时先进的鸟嘴铳轻型火器进行报复,对戚家军威胁甚大。  相似文献   

5.
明代嘉靖年间,朝政腐败,内忧外患日益严重。江南苏州地区由于地处东南沿海,又是物产丰饶的渔米之乡,一度倭患严重。曾历任苏州府同知、兵备佥事与苏淞兵备道副总兵的任环率领军民奋起抗击倭寇,保境护民,竭尽全力,立下不朽的功勋。他虽没有戚继光、俞大猷那么出名,却也堪称名副其实的抗倭英雄。  相似文献   

6.
吴伟 《文史月刊》2010,(9):33-34
据日本《读卖新闻》报道,明朝时,中华武术的一个分支——温州南拳被戚继光运用于战场上,把骄横的倭寇打得落花流水。逃回本土的日本人凭借对温州南拳的零星记忆,创出了空手道。  相似文献   

7.
14世纪中叶至16世纪中叶是东亚海域史中倭寇的活跃时期,学术界把14世纪中叶至15世纪的倭寇称为前期倭寇。文章考察了高丽、明朝围绕前期倭寇,与日本南北朝以及室町幕府之间的交涉活动,认为高丽在14世纪后期与日本南北朝以及明朝之间,在倭寇情报和防范、解救被掳他国人口、帮助缉捕海洋犯罪逃犯等方面,开始有了初步合作。而到15世纪,随着明朝与朝鲜王朝、明朝与日本室町幕府之间封贡关系的建立,在防范、控制和打击倭寇活动方面有了进一步合作。因此,15世纪的朝贡体系曾是维护东亚海域秩序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8.
十六世纪的明朝,危机深重。北方的俺答不断侵扰晋冀北边,东南的倭寇经常侵犯沿海城镇,成为嘉靖时期的“南倭北虏”两大边患。加之以阶级矛盾的进一步尖锐,使明王朝逐渐呈现出动荡不安的局面。由于戚继光等爱国将领组织人民保卫海防,翁万达等优秀将领率领人民严防俺答,才稳定了朱明王朝的封建统治。戚继光的抗倭事迹扬名四海,而翁万达的御虏业绩却鲜为人知,不无遗憾!今撰此文,作为评价翁万达的尝试并以就教于方家。一简历翁万达(1498—1552年),字仁夫,别  相似文献   

9.
正一范文澜先生在其《中国通史简编》一书中,将公元前506年爆发的吴、楚柏举之战,称为"东周第一战"。所谓"第一战",这大概有三层意思:一是作战样式有革命性的变化。吴军长途奔袭、连续作战等战法,与之前大部分春秋时期战争"结日定地,各居一面,鸣鼓而战,不相诈"的打法,迥然不同。二是柏举之战是新兴国家挑战  相似文献   

10.
正明代的"倭寇"问题是明史研究的重大课题,20世纪以来,众多学界前辈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过相关探讨。既往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类主题展开:一是在"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大背景下,关于"倭寇"性质的讨论;二是明代"海禁政策"与"倭寇"产生的关联性问题;三是针对某些具体问题,如嘉靖"大倭寇"爆发原因、明代"倭寇"与海防著述、明代朝贡体系等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正刘伯承(1892-1986)元帅身经百战,常战常胜。他的军事指挥艺术和军事理论造诣在国内外屈指可数。他常用一些动物的特点,来指导作战实践,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深受广大指战员的喜爱。狼战刘伯承认为狼的战术高明。他生动地讲述过一个故事:成都有一条坡路,有一只狼每天都趴在坡路旁悄悄地  相似文献   

12.
明代抗倭英雄戚继光英勇善战,治军有方,他带领的戚家军纪律严明,在抗倭斗争中屡战屡胜,他与士卒同甘共苦,深得士兵爱戴。戚继光之所以能成为一代名将,与其家风熏陶、父亲教诲是密不可分的。戚继光的父亲戚景通,也是一位文武全才的爱国将领。他为人耿直,年过半百才得这一子,自然喜不自胜,寄予厚望。戚景通教育儿  相似文献   

13.
《沧桑》1993,(4)
提起明代的抗倭英雄,人们都会想起俞大猷与戚继光,而任环这个名字便感到很陌生了。这也许由于为他过早去世,官位也较低,名声未著。但他的抗倭功绩同样不可磨灭,而他的英雄气概、报国精神更堪与俞、戚二将媲美。任环(1518—1558)字应乾,号复庵,山西长治人。在少年就读府学时,他就胸怀大志,以“充海阔天空之量,养先忧后乐之心”自励。嘉靖十九年(1595)乡试中举,四年后中进士,历任黄平、沙河、滑县知县,任苏州同知时,倭寇入侵苏州,知府不善军事,任环便担起抗倭大任。后因抗倭有功,先后提拔为按察佥事、布政使右参政。由于他舍身抗倭,多处受伤,加上长期积劳,所以40岁时就过早辞世。死后朝廷追封他为光禄卿,并令苏州等地建祠奉祀。  相似文献   

14.
共产党人李正文是秘密情报战线中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在抗日谍报战中,李正文和他的助手邵晓萍等人从汪伪高级将领唐蟒那儿搞到的日军情报相当多,其中一些战略情报极有价值。而在交往中,城府颇深的唐蟒在知道他们极有可能是抗日情报人员后,非但不排斥,反而主动配合,这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15.
四平保卫战     
正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上,有"四战四平"的记载。四战四平是东北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同国民党军队在四平街(今吉林省四平市)的四次作战。其中,第一次是四平解放战,第二次是四平保卫战,第三次作战是四平攻坚战,第四次是四平收复战。1946年3月17日,东北民主联军解放四平街。此后,中共中央军委指示:坚守四平街,保卫四平街,阻止国民党军占领东北;如果坚守不住,也要迟滞国民党军的进攻步伐,配  相似文献   

16.
70年前,中国政府为响应盟国在滇缅抗击日本法西斯的战略方针,同时也为保卫我国西南大后方,在抗战最为艰难的时刻挑选10万精锐组成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中国远征军浩浩荡荡进入缅甸后,为了抗击侵略者而英勇奋战,打出了"同古保卫战"、"仁安羌救援战"等辉煌战果。然而,由于中英美三国之间本身的同盟并不牢固,加上英国殖民者担心中国染指其殖民地而消极作战,导致原本处于优势的盟军被日军各个击破,第一次入缅作战遭受缅北大溃败,数万中国军人长眠于异国他乡,而滇西重镇腾冲、龙陵、松山也被长驱直入的日军所占。  相似文献   

17.
高丽王朝(936~1392年)的四百余年间,与中国政权建立了以"事大"为宗旨的外交关系,而与东邻日本却一直没有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随着安孝大王十一年(1223年)五月倭寇入侵金州,高丽的倭寇之患开始。高丽王朝在积极防御和打击倭寇的同时,开始向日本国派遣使节,两国开始了官方接触。元征日本之后,丽日关系出现低谷,但是随着倭寇入侵的加剧,高丽主动发展同日本的官方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讲,倭寇入侵促进了高丽王朝同日本的官方交往与联系。  相似文献   

18.
杨帆 《故宫博物院院刊》2012,(5):141-145,163
《吕港帖》是明代胡宗宪致沈良才的一封信。胡宗宪在向上级汇报抗倭作战情况的同时,明确了倭寇驻扎的时间、地点以及胡宗宪拟布置兵力的时间,并说明了作战将领的心理状态。作者就信中人物和事件进行考证,推论出信中涉及的是明嘉靖三十五年七月江浙总督胡宗宪指挥的一次抗倭战事,即胡宗宪撰《筹海图编·大捷考》一章中的"乍浦之捷"。作为个案,《吕港帖》也反映了尺牍丰厚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9.
自去年七月七日芦沟桥事件发生,接着又发生“八·一三”的沪战,我忠勇将士在中央政府及最高领袖领导之下,奋起抵抗.于是揭开光荣伟大的神圣民族抗战序幕.在此抗战的过程中,虽小有挫折,但我前方将士以前仆后继,愈战愈奋之精神,击破倭寇  相似文献   

20.
抗倭关键词     
倭寇 中国和朝鲜对从十四世纪到十六世纪侵扰抢劫的日本海盗集团的称呼。最早使用"倭寇"这一名词是在朝鲜《高丽史》中。倭是古代对日本的称谓,日本海盗由日本武士、浪人以及商人组成,有时得到日本国内封建主支持。因为倭寇又可以是指倭人的一种侵略行为,凡是对外侵略的日本人通常都称为倭寇,一直沿用到二十世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