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耶律阿海、秃花家族,是蒙古建国初期的世勋大族。周清澍《元桓州耶律家族史事汇证与契丹人的南迁》是目前研究这一家族最为详尽的论著。①笔者在翻检史料时,又发现两通相关碑文,可对该家族世系有所补充。其一为立于泰定三年(1326)的《元故安西路耀州尹耶律君墓志铭》(见《新中国出土墓志.陕西贰》,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其中有曰:  相似文献   

2.
耶律楚材的《湛然居士文集》 ,共 14卷 ,内收诗文 776篇。王国维先生作《耶律文正公年谱》 ,对这些诗文的写作年代作了细致的考订 ,分别列入有关年份条下 ,但对第八卷的《答杨行省书》则未提及 ① 。近年谢方先生整理出版了此书的点校本 ,在该文题目下注 :“年代无考”。限于体例 ,对“杨行省”所指并未涉及。日本学者饭田利行长期从事耶律楚材和《湛然居士文集》研究 ,将《湛然居士文集》译成日文 ,题为《定本湛然居士文集译》 ,并曾获第 2 2届日本翻译文化赏。 1994年 ,饭田先生又出版了《耶律楚材》一书 ,详细论述耶律楚材的生平和作品。…  相似文献   

3.
蒙古族饮茶在饮食文化中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与蒙古人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从事畜牧业生产的牧民吃肉食比较多,吃蔬菜比较少。饮茶不仅可以助消化,还能补充少吃蔬菜所缺乏的营养。蒙古牧区主要饮奶茶,并具有浓厚的民族特征。除奶茶之外,还饮红茶、花茶、地方茶等。本文就蒙古人饮茶的历史及其发展的茶文化进行探讨。 蒙古族饮茶的起源。蒙古饮食文化中饮茶比较突出,在日常生活中饮茶占着重要的地位,特别喜欢喝奶茶。人们把奶茶称之为“蒙古茶”。蒙古人饮茶的历史从13世纪开始,比较确切的应该说起源于成吉思汗时代。元太祖十六年(1221年),南宋赵珙出使蒙古,辞别之日,木华黎说:“凡好城子多住几日,有好酒与吃,好茶饭与吃。”虽然出于礼貌,是客气的挽留,这里就提到了以茶款待。长春真人《西游记》载:“车驾北回,在路屡赐葡萄酒、瓜、茶食。”耶律楚材随成吉思汗西征,在《赠蒲察元帅七首》的诗中有“一碗清茶点玉香”之句,说明蒙古军营中也饮茶。成吉思汗的《神茶罐的故事》等都反映蒙古人在成吉思汗时期开始饮茶。宋朝用茶换取北方游牧民族的家畜和畜产品,在边关实行茶马互市,使蒙古人通过互市获得茶叶,与蒙古人开始饮茶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郑景贤为大蒙古国中书令耶律楚材的挚友 ,在《湛然居士文集》中 ,耶律楚材的赠诗与和诗共七十三首 ,几达全部作品的十分之一 ,二人交情由此可见一斑。在《耶律文正公年谱余记》中 ,王国维曾将郑景贤对耶律楚材的影响大书特书 :“文正 (即耶律楚材 )以太宗辛卯领中书省 ,至薨凡十四年 ,其得君之专 ,行政之久 ,实古今之希见。太宗用公虽承太祖遗命 ,然十三年之间君臣无丝毫之隙。余反覆公诗而得其故焉……即郑景贤是也……景贤初与公同在西域 ,洎于暮年 ,交谊尤笃。细读诸诗 ,其人盖以医事太宗 ,即《长春西游记》所谓三太子之医官郑公也。”接…  相似文献   

5.
《蒙古秘史》是 1 3世纪时 ,以畏吾儿体蒙古文书写的 ,记载蒙古族古代历史的珍贵文献史料 ,原名为《忙豁·仑·纽察·脱察安》(蒙古的秘史之意 )。明洪武十五年 ( 1 382年 )始译成汉文 ,改名为《元朝秘史》。如今 ,畏吾儿体蒙古文原文早已佚失 ,流传下来的只有明代以汉字音写蒙古语的《元朝秘史》。国内学者研究《蒙古秘史》 ,已有悠久的历史。学术界也有人认为《蒙古秘史》研究始于明朝。白·特木尔巴根就曾在《明代史乘著录〈元朝秘史〉考略》(《内蒙古师大学报》1 990年第 3期 )一文中 ,指出了我国学者对《元朝秘史》的研究不是始于清代 …  相似文献   

6.
《宋史》卷一七七《食货上五》 (中华书局点校本 1 977年版 ,第 4 30 8页 )载 :  是岁 (按指熙宁九年 )…… [役钱 ]见在八十七万九千二百六十七贯、石、匹、两。按 :原载数字首位脱“八百”二字。《文献通考》卷一二《赋役一》 (中华书局 1 999年影印本 ,第 1 33页 )所载 ,错同《宋史》。《宋会要辑稿》 (中华书局 1 957年影印本 )食货六五之一七、六六之四○所载均为“八百八十七万九千二百六十七贯、石、匹、两”。残本《永乐大典》卷七五○七《仓·常平仓》引《中书备对》 (中华书局 1 986年版 ,第 3357—3358页 )记 :“见在八百八十…  相似文献   

7.
《文物》于1998年第8期发表的《徐州师子山西汉楚王陵发掘简报》及王恺先生“印章”文,释文有多处误释。第45页图版第15印应释“朐之右尉”,误释为“昭之右尉”。因此字误释,该文误以为西汉楚国有昭县(第47页右第1行)。此字形体,可参考罗福颐《汉印文字征》(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卷四第14页“朐”字,又可见罗福颐主编《秦汉南北朝官印征存》(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第302号“朐长之印”。王先生此文亦提到该楚王陵另有“朐之左尉”印(第47页左倒9行),亦可对照。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 ,关于历代思想家的研究很热 ,且成果甚多 ,由匡亚明先生发起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 ,无疑是诸多研究成果中十分引人注目的一种。思想家评传的写法 ,自然要因人而异 ,但研究“思想家”应突出其思想剖析 ,而不是仅仅局限于生平事功的述说 ,这大概是题中应有之义。近日读刘晓著《耶律楚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 2 0 0 1年 9月第 1版 ,以下简称《评传》) ,则进一步加深了这一认识。耶律楚材是 1 3世纪上半叶北部中国政坛上最著名且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在哲学思想方面也许贡献不多 ,但在政治上、文化上颇…  相似文献   

9.
张天社 《史学月刊》2007,(2):131-134
关于西安事变的发生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当时许多人都认为“西安事变是共产党干的”(中央档案馆编:《中国共产党关于西安事变档案史料选编》,中国档案出版社1997年版,第385页),但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予以否认。毛泽东对史沫特莱说:“西安事变……完全是一件突发事变,我们事前全不知道。”(《毛泽东与史沫莱特的谈话》,中央档案馆编:《中国共产党关于西安事变档案史料选编》,第385页)张学良在回忆录中也说:“谋变事前,并未同共党商讨。”(张学良:《西安事变忏悔录》,朱文原编:《西安事变史料》第5册,台北国史馆1996年印行,第396页)直到发动事变…  相似文献   

10.
蒙古汗国,继之元朝,简称蒙元(在《元朝中央政府治藏制度研究》中一律简称元朝。《元朝中央政府治藏制度研究》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于2003年出版,以下简称《研究》),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一统政权。这个时期,西藏广大地区“正式纳入中央政府行政管辖之下”(第52页,凡未注明出处者,均引自《研究》一书),“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第218页),“藏民族加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第294页)。  相似文献   

11.
元太宗三年(1231)秋八月,“始立中书省,改侍从官名。以耶律楚材为中书令,粘合重山为左丞相,镇海为右丞相”。明初修《元史》时,郎根据这种说法,在汉人列传的首卷146卷为耶律楚材和粘合重山立传。由於镇海是怯烈台氏(Kereitei),另立传於120卷蒙古、色目人的列传中。在这三人中,耶律楚材和镇海皆有神道碑传世,前人对耶律楚材的研究甚多,而镇海又见於波斯史料和南宋史料记载。比较起来,只有粘合重山的事迹较难说得清楚。他既然被视为蒙古开国相臣之一,而如此重要的人物长期被忽略,主要是因为本传记载过於简略,他处又极少见到他的事迹。本希望通过对其他史料的勾稽,对这位蒙古开国相臣的出身和事迹有所补充发明。  相似文献   

12.
《金史·梁持胜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7月版,下同,简称《持胜传》),是记载东夏国史事的重要文献.其所记述的“兴定初,宣抚使蒲鲜万奴有异志,欲弃咸平徙曷懒路,……持胜走上京告行省太平,是时,太平已与万奴通谋.……既而,太平受万奴命,焚毁上京宗庙,执元帅承充,夺其军”等史料,直接涉及到蒲鲜万奴转入女真故地、攻上京城的时间、路线等重要历史问题.但其《校勘记》,却在“兴定初宣抚使蒲鲜万奴有异志”条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在中国出版发行的历史论著中,都把早期人类社会的组织形式称作“原始人群”(或“原始群”)。如《中国史稿》就是这样用的,认为“这种群体是他们的社会组织,基本的社会单位,也就是早期的人类社会”(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一册第12页)。这种流行的用法是错误的。原始群这一概念,最早见于列宁1913年12月给高尔基的一封信中。列宁说: 实际,抑制动物的个人主义的不是神的观念,而是原始群和原始公社(《列宁全集》中文版第35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111页)。这里,列宁是把原始群和原始公社作为两个相  相似文献   

14.
<正>在书面文学中,蒙古族的三大历史巨著《蒙古秘史》、《蒙古黄金史》和《蒙古源流》最为著名。《蒙古秘史》又称《元朝秘史》、《元秘史》,蒙古语为《忙豁它纽察脱卜察安》。作者不详。约成书于13世纪中叶,具体年代有戊子(1228年)、庚子(1240年)、壬子(1252年)、甲子  相似文献   

15.
在明代 ,殿阁大学士与阁臣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但绝非等同关系。然而学界至今将两者混为一谈 ,或以殿阁大学士代指阁臣 ,或把阁臣直呼为殿阁 (或内阁 )大学士 ,如 :安徽教育出版社 1 991年版徐连达主编的《中国历代官制词典》 (第 6 3页 )在“大学士”一词中言 :“明成祖朱棣即位 ,命以翰林院编修等官入值文渊阁 ,参预机务 ,称为内阁大学士。”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 992年版俞鹿年编著的《中国官制大辞典》 (第 2 2 8页 )对“内阁大学士”一词的解释是 :“大学士以所系殿阁衔为正式官名 ,因其在宫城内的内阁中办事 ,通称内阁大学士。”商务印书…  相似文献   

16.
阎盛国 《史学月刊》2012,(7):125-127
项羽年青时曾在项梁指导下学习过《孙子兵法》,“项梁乃教(项)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史记·项羽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96页),于汝波指出,“古人多称《孙子兵法》为‘兵法”’,“项羽所学兵法应有《孙子兵法》”(于汝波:《孙子兵法研究史》,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9页)。项羽用兵之术亦可佐证其熟悉《孙子兵法》。陈业新评价项羽“用兵神速、以少击众和布阵严整、长于力战”(陈业新:《试论项羽兵法》,  相似文献   

17.
1999年版《辞海》附录部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表》(普及本第5948页)中,陕西省“渭南市”下的县级行政区划名称,全部内容是。  相似文献   

18.
将来要编纂的中国国家志取个什么名称,有多种意见,有叫“中华总志”的,有叫“中国通志”的。大多数意见认为应取名“一统志”,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统志》(山鹰主编《邵长兴方志文存》,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5页)、《中华一统志》(范同寿:《时代呼唤的文化工程》,载《中国地方志》2002年第3期)、《中国一统志》(苏长春:《关于编纂国家志的构想》,载《黑龙江史志》2004年第6期)。我认为这都是不妥当的。  相似文献   

19.
袁昶、许景澄庚子"三折"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绪二十六年七月初二,太常寺卿袁昶、吏部左侍郎许景澄突然身陷囹圄,翌日,二人被处死。处死他们的原因为“声名恶劣”、“各存私心”、“语多离间”等道德评判的语词(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义和团档案史料》(上),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92页),“并未明宣罪状”(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组编《义和团史料》(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56页)。袁昶、许景澄以未明罪状招致杀身之祸,成为晚清的一大悬案。[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宋书》卷四八《朱龄石传》 (中华书局点校本 ,第 1 42 2— 1 42 4页 )述朱龄石平蜀事略云 :晋义熙九年 (公元 41 3年 ) ,刘裕遣诸军伐蜀 ,令龄石为元帅 ,以为建威将军、益州刺史 ,率宁朔将军臧熹、河间太守蒯恩 (《通鉴》卷一一六亦作“河间太守” ,《宋书·蒯恩传》、《晋书·谯纵传》皆作“兰陵太守” ,不知孰是 )、下邳太守刘钟、龙骧将军朱林等 ,凡二万人 ,发自江陵。十年六月 ,朱龄石至彭模。七月 ,平蜀。《南史》卷一六《朱龄石传》 (中华书局点校本 ,第 457— 458页 )所述略同。按 ,《晋书》卷一○《安帝纪》 (中华书局点校本 ,第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