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1936年西安事变前后,国共第二次合作谈判进行之间,我没有参加,只是在1937年5月至9月,我参加了这个谈判。蒋介石为什么不前不后要在这个时候让我参加?我估计我是他手中的一张"牌",这时用得着我所搞的那一套,所以把我这张"牌"抽出来,打出去。  相似文献   

3.
抗战时期国共两党结成了统一战线,但矛盾一直没有消除,政治斗争和军事摩擦不断发生,两党之间的谈判也在断断续续地进行。王世杰先后以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等身份,参与抗战后期国共两党的多次谈判,直至重庆谈判,签订了著名的《双十协定》。其中经过,曲折多变,跌宕起伏。详情请看《王世杰与国共谈判》。  相似文献   

4.
正1945年,德国、意大利、日本及其仆从国战败,法西斯的反动统治被终结,中国最终成为战胜国之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结束后,世界局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爱好和平的中国人民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就不想进行任何形式的内战。漫长的内战和外战已经让华夏大地满目疮痍、破败不堪,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反对内战、争取和平,打破政治上的一党独裁、经济上的通货膨胀和思想上的专制愚昧,成为中国的主流民意。一旦这种愿望得不到实现,革命和战争便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5.
刘武生 《纵横》2009,(11):4-11
1949年3月23日,是中国革命史上一个难忘的日子。这天,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共中央领导同志,率领中央机关工作人员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这时北平已经解放一个多月了。出发前夕,毛泽东对周围的同志说:“同志们,我们就要进北平了。我们进北平,可不是李自成进北平,他们进了北平就变了。我们共产党人进北平,是要继续革命,建设社会主义,直到实现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6.
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为早日形成国共合作抗日的新局面,派出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于1937年2月至9月先后同国民党代表进行了五轮谈判。尽管谈判一波三折,但最终还是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全民抗战局面的形成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为了民族利益的大局团结全国各阶层人民一致抗日的宽广胸怀,这也正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之处。  相似文献   

8.
国共第二次合作前的一个插曲王庭岳国共谈判初期,延安大礼堂所挂的旗帜和标语毛泽东(右二)、朱德(右四)、叶剑英(右六)同国民党中央考察团负责人涂思宗(右三)、萧致平(右一)、邵华(右五)台影。1937年5月的一天,陕北山城延安如逢重大节庆之日,面目一新...  相似文献   

9.
张辉瓒这个名字,对粗知毛泽东诗词的人们来说并不陌生。蒋介石所倚重的这个“王牌师长”自从落入红军之手后,一场围绕赎救张辉瓒的谈判即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而张的结局却在阴差阳错中背离了中共领导人的初衷。  相似文献   

10.
从1937年2月至9月,即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后,国共两党历经艰难曲折,往复谈判,终于在外敌侵略和民族危机面前,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并以此为基础,建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成为中国人民坚持八年抗战并最终获得胜利的基石。  相似文献   

11.
前敌总指挥的被俘 1931年1月1日下午,江西省政府主席兼国军南昌行营主任鲁涤平,正要去参加工商界的一个晚宴,机要秘书匆匆而来,递上驻扎在吉安的国军第五师师长公秉藩的急电。鲁涤平看罢,整个身子后缩了一下,口中惊讶之极地“哦”了一声,紧接着脸色白了,语音也在打颤:“这,这怎么可能?” 公师长的电报中报告了这么一个噩讯:国军第十八师在永丰龙岗被歼两个旅9000余人,师长张辉瓒被红军俘去。 难怪鲁涤平震骇已极,他确实难以接受这糟糕透顶的事实。南京政府布置对“朱毛红匪” 的首次围剿,出 动精兵 10万, 4 个…  相似文献   

12.
正西安事变后,国共合作局面形成。国民政府正式承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色武装部队,八路军由此诞生,并投入全国统一的抗日战争行列。期间,周恩来等中共代表与蒋介石政府进行了艰难、曲折、复杂的谈判。一西安事变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得以和平解决。蒋介石在离开西安时曾答应中共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希望能在南京与周恩来直接会商两党合作事宜。可是在蒋介石回到南京后,形势逐渐恶化:张学良不听劝阻,执意送蒋返  相似文献   

13.
1941年1月,皖南事变爆发后,国共两党关系曾一度紧张,内战一触即发。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利益的大局出发,为了维护团结抗战的大局,没有扩大军事冲突,而是采取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方式,与国民党进行谈判。  相似文献   

14.
杨雨青 《民国档案》2016,(2):125-131
1945年抗战胜利后,美国派遣马歇尔特使来华调停国共冲突,并给予国民政府大量援助,帮助国民党运送军队。美国提供援助的本意并非支持国民党打内战,但最后走向了最初愿望的反面,未能成为促使国民党改革及国共和谈的推手,反而成为"内战的制造者和鼓舞者"。本文主要利用蒋介石日记及其他档案史料,研究蒋介石与马歇尔之间的博弈,分析蒋介石如何使美援从压力变为助力。  相似文献   

15.
台湾高雄市热闹区,一家名叫“凯歌归”的饭店,该店老板李次白,正在忙于饭店经营,这时突然来了三位不速之客,要找李次白老板,李次白连忙接待这三位客人,他们一见面就显得格外亲热。原来这三位贵客都是国民  相似文献   

16.
中共是蒋介石的劲敌,也是西安事变善后的主要对象。蒋介石欲收服中共,中共要联蒋抗日。双方不同利益取向却有共同的抗日诉求。抗日促使双方和谈,以达成共识。红军安置问题是双方谈判的重中之重,以此为中心,国共展开较量,围绕红军防地、人数、编制和领导权等进行博弈。蒋介石极力压制中共要求,中共借东北军和十七路军还未完全撤离西安,以及国内的抗日氛围,要求蒋介石满足红军改编条件。受国际博弈和国内政争影响,蒋介石在红军改编问题上时而妥协、时而强硬,中共有限度忍让同时对原则性问题坚决不让步,最终蒋氏不得不妥协,在人数和编制上满足中共要求,但蒋介石觊觎红军领导权并欲控制中共,加之掌控了东北军和十七路军,导致红军改编未能实现。  相似文献   

17.
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内战阴谋,1946年5月3日,周恩来率领由董必武、李维汉、廖承志、邓颖超等人为主组成的中共代表团来到南京,居住在距国民政府不足百米远的梅园新村,与国民党当局进行和平谈判斗争。由于国民党政府不顾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悍然召开了一党包办的“国民大会”,和谈的大门最终被国民党政府一手关闭。1947年3月,历时10个月的国共南京谈判最终破裂,中共代表团返回。1954年,在梅园新村旧址筹建了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本馆藏有国共南京谈判期间有关文物1000多件,现介绍四件重要文物,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1950年1月下旬,解放战争进入尾声。国民党陆军副总司令兼第八兵团司令汤尧在滇南元江大战中几经挣扎,无可奈何地当了我军的俘虏,其主力师团被歼灭殆尽,其残兵败将数千人在新编第九军军长兼一七○师师长孙进贤率领下,经哀牢山逃向人烟稀少的无量山中。 我十三军三十七师师长周学义和副师长吴效闵各带两个轻装营,在云南“边纵”和卢汉起义部队配合下,兵分两路,与逃敌展开了一场异常艰苦的追歼战。  相似文献   

19.
1946年 6月至 7月的国共南京谈判 ,是四平之役的结果在政治上的直接反映 ,谈判议题被全盘纳入蒋介石的议事范围。南京谈判的主要争执点是美方职权、中共军队驻区以及中共撤退区的地方行政三个问题。谈判的主题是议和 ,战罢议和 ,从而将战与和的政治规则清晰地表现出来。南京谈判实际上为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终结完成了最后的程序  相似文献   

20.
1936年国共两党的秘密接触与谈判,始于1935年12月底,止于1936年11月下旬,前后历时11个月,反复10多次。虽未能取得实质性成果,但它无疑为后来双方正式谈判及合作的形成,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