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票市文物管理所征集收藏有几件元代铜权,现择其中6件铜权介绍如下。 1.“中统元年”权。权为实心铸铁。铸造规整,梯形环状钮,球形体,喇叭形底座,其上有四周突起弦纹。权通高9.8,底径4.4厘米,重725克。权身正面刻有楷书阴文“中统元年”四字,背刻“官”字(图一:1)。“中统元年”铭即指1260年,铭文“官”字或可以说明该权为“官”铸,是由官府统一铸制的。  相似文献   

2.
在张家口地区博物馆文物库房藏品中,共收藏有14件元代衡器——铜权。其来源大多由馆里运用征集、拣选的方式搜集起来,小部为群众献交的。为叙述方便,按权身铸造时代的刻铭先后顺序,无年代的刻铭放其后,兹介绍于下: 至元八年权 1件,拣选。权体呈亚腰园柱体、方钮,园形底座上饰五周弦纹;两侧从上至下留有一道两范合铸的实棱。权身正面阴铸铭文“至元八年”,背面阴铸的铭文因锈蚀和磨损严重,只辨清一“造”字,左侧上方阴铸一“西”字铭文,应是官方铸行时的编号。通  相似文献   

3.
济南市博物馆自建馆以来,注意文物的征集入藏工作,先后收存元代铜权近20枚,现将其有明确纪年及铭记的铜权整理介绍于后。1号权倒梯形方钮,上有一孔,权身为上大下小的六面体形,束腰,底座为六角形台阶式。通高11.2厘米,重655克。权身正面阴刻铭文“至元四...  相似文献   

4.
1984年秋,城步苗族自治县清漆乡南门村村民黎金星在本村小河淘金时,挖出一个元代铜权。权通高6、底座径3.5、最大腹径3厘米,重142克。铜权表面呈墨绿色,两侧有明显的合铸痕迹。权身正、背面分别铸有阴文"延祐"、"五年"铭文(见图)。由此知此权系元延祐五年(1318年)所铸。  相似文献   

5.
1983年6月,宽城县物资局基建施工时出土2件元代铜权。"大德三年"(1299年)权权体呈束腰六面体,高10厘米,重725克。权身正面有阴文"大德三年大德路造"字样,背面铭文模糊不清,其余四面均刻蒙文,也模糊不可辩(图右)。元时宽城属大宁路,故这件铜权当系由别处传至宽城。"大德七年"(1303年)权权体呈亚腰  相似文献   

6.
1981年,山东省莱西县院上公社刘家庄大队社员刘治琳,在王壁村南土丘上距地面深1.5米处,挖出一个元代铜权(见图),杂有碎砖破瓦等物出土。铜权高9厘米,重330克。权上铸有阴文铭文,正面"益都路总管府",背面"至元二十九年造"。至元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年号。据《莱阳县志》记  相似文献   

7.
1995年11月,广西灵山县新圩镇元屋岭下排村村民刘成东建新屋,在距地面60厘米左右处挖出一件元代铜权,现收藏于县博物馆。 此铜权呈六面六棱型,较完好,通高8.3厘米,重178克,束腰,权纽有一不甚规则的方孔。权身正面有阴文“至治”,背面有阴文“元年”,左侧面有一个阳文“六”字(图一)。 至治,为元英宗(硕德八刺)在位的年号。元年,为英宗定年号初年(132辛酉年)。六,当属铜权的号记。 铜权,铜质之权,等量之具,犹今之砝码。此铜权的发现,对研究中国元代度量衡制度及其商业状况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广…  相似文献   

8.
在省流散文物管理部门征集的文物中,发现元代铜权二件;另一件金代铁权是内黄县群众起土时发现。权上均铸铭文,颇有历史价值。现介绍如下:1号铁权平面呈圆形,权底不甚平整,束腰,上体鼓圆,方环鼻,表面巳锈。权上铸阴刻和阳刻铭文:正面“十二年”,右侧铸阳刻“官”;背面“大定”。权两侧中间各有一道呈线状铸缝。底径4、通高10.3厘米,重850克(图一,图二)。此铁权是1982年内黄县井店村一农民在  相似文献   

9.
丁军 《文物》1982,(10)
沈阳故宫博物馆曾在海城县征集到一件努尔哈赤时期的文物——云版。云版铁铸,为一种打击乐器,因版的上下两端形状如云,故名云版。此云版高55.5、宽44.5、厚0.3厘米。版的上端有小孔,可以穿绳悬挂;下端正反两面均铸隆起的葵瓣式"音顶",为打击点。版的正中铸铭文:"大金天命癸亥年铸牛庄城",两行十一字,书法工整。"大金天命癸"五字为双勾阴文,"亥年铸牛庄城"六字为阳文。正面两端铸四朵缠枝牡丹花纹,背面下端铸两枝牡丹花(见图)。  相似文献   

10.
1992年8月,朝阳市双塔区政府西北住宅楼工地发现墓葬6座,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朝阳市博物馆清理了其中的3座,于M3出土东罗马金币一枚。金币(M3:1)径20毫米,重4.4克。币正面铸半身人像2,左大,右小,均被袍甲,戴王冠,冠饰十字架。左侧人像苍老,头发较长,两鬓长发向后侈出,留长项;右侧人像清秀,无须。两像间有一十字状物。人像周围铸铭文大半圈,铭文字形较小,不清。近币边缘有一圈联珠纹。币背面中央上为一末端呈丁字形的十字架,其下置基座四级。四周有铭文一圈,字形比较大。基座下铭文"CONOB",左侧"VICTORIA",…  相似文献   

11.
元末明玉珍农民政权“天统三年”铜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6~1957年,河北省师范学院历史系文物室接受了一件私人捐赠的铜权。权身呈扁平六面体,上有倒梯形方纽,束腰下接长方形座(图一)。通高10.8、底面长4.77、底面宽1.85厘米,重559克。权身正面铸阳文楷书"天统"2字(图二);左侧面下部铸"三  相似文献   

12.
辽上京出土契丹大字银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7年5月在辽上京遗址出土的契丹银币,正面有四个阳文契丹大字,是原铸的;背面有八个阴文契丹大字,每两个字一组,是后刻的。与该银币正面铭文完全相同的契丹铜币曾有过出土,但背面无字。该币似不作为流通钱币,而是用作某种盛典的厌胜钱。正面四字的顺序是(天土)—(?)—(?)—(?)。 "(天土)",阎万章同志把它释为"天"(参见1957年第2期《考古学报》),是有  相似文献   

13.
1990年9月,江苏省灌云县龙苴镇镇北一组村民打井时,在距离地面约1.5米深处发现一件元代铜权,随即交县博物馆收藏。现介绍如下。权身呈六面六棱形,上部有方环鼻,下部束腰,底座呈阶梯形(图一)。权身正面阴刻“大德十年”4字铭(图二),背面阴刻“益都  相似文献   

14.
1982年6月潜江县西大垸农场兽医站唐黎明同志在西大垸农场供销社的收购门市部杂铜中发现了一个黄色铜物,交给县银行进行化验,银行刘国太同志即将上述情况告诉了文化馆,经过鉴别为"元代铜权",现唐黎明同志已将这一文物捐献给国家保存.元代铜权,高8.8厘米,重466克,权上铸有阴文铭文.正面有"大德四年"(公元1300年),背面有"口州路造"等铭文.据潜江县志载:元初,改江陵府为中典路,领潜江,隶河南行省.世祖至元二十七年(公元1290年)庚寅大水,到三十年(公元1293年)癸治徙今治.西大垸农场在潜江县西南边境地,历史上属江陵县所辖,在解放后划潜江所辖.据史书所载,元代商业较为发达,这次  相似文献   

15.
山东临沂市发现五件元代铜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我馆先后收集到五件元代铜权。现介绍于下。 1号束腰,平面六边形,方环鼻。权上铸阴刻铭文:正面"大德十一年"(1307年),背面"益都路",右侧面"大一"。通高10.8厘米,重445克(图一:左1;二)。 2号形制与1号相同,权上铸阴刻铭  相似文献   

16.
朝阳市博物馆藏有几件元代铜、铁权,今介绍如下。 1号权 1972年9月出土于朝阳市双塔区朝阳二中院内元代居住遗址。铜质。合范铸造,倒梯形方纽,权身为略扁的六棱形,上端略小,束腰,底座略宽于权身,亦为六棱形。  相似文献   

17.
浙江余姚明袁炜墓出土银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68年5月,余姚南山袁马村明“青词宰相”袁炜墓被掘,出土银锭四只,其中三只有铭文,还有银器及玉器等随葬品,现介绍如下(如图):银锭I式1只,面大底小,两端外弧上翘,束腰。正面微凹,背面呈蜂窝状小孔。正面錾刻阴文:“直隶凤阳府宿州灵壁县征完,嘉靖三十八年税系折绢银伍十两。嘉靖四十年四月口日,知县郭大纶,司吏胡岳,大户肖言,银匠杨文。”竖写6行。银元宝Ⅱ式正只,造型与I式近似。束腰更甚。正面錾刻阴文:“银作局,花银伍拾两。”竖写2行。银元宝Ⅲ式1只,造型与I式同,正面錾刻阴文:“巡抚直隶监察御史…  相似文献   

18.
《文物》1982,(4)
1978年1月,我馆在县废品仓库发现两件元代铜权。均为方环鼻,束腰六面体。一件呈蓝绿色(图一:左),正面有铭文"至大元年"(1308年),两侧面有蒙文铭文(图二)。相背一面有"杭州路",左侧面有"十号",右侧面有"人字"铭文(图三)。权通高9.3厘米,重450克。一件大半呈铁锈色(图一:右),正面有  相似文献   

19.
元代度量衡史籍少有记载,吴承洛《中国度量衡史》云,宋元皆承唐制。解放后考古资料日益丰富,元代铜权时有新发现,河南省博物馆现收藏元代铜权十余枚,其中多有铭刻,今选介十枚,以供参考。1.“至元年”权(馆藏号,豫1978,下同) 1982年省文物商店拔交。体圆式,平底。通高10.5、钮高2.2、腹径4.6、底径5.5厘米,重836.5克。权腹部铸有阴文三行七字:正面“至元年”,背面“卫辉路”,侧面“天”(图一:1,图二:1)。2.“至元八年”权(豫1478) 1974年废品公司拣选。体圆式,凸底,钮内有明显磨损沟痕。通高10.5、钮高2.2、腹径4.6、底径5.5厘米,重879克。权腹正面铸“至元八年”(世祖忽必烈所用年号,公元1271  相似文献   

20.
春秋战国时期的南方楚国,铸行了一种铜质流通货币-楚铜贝。这种楚铜贝一端稍大,另一端较小且有孔(孔有通孔和不通孔之分),形状近似椭圆形,正面凸起并有阴文文字,背面平夷。这种楚铜贝,根据币面文字的不同,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