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丽丽 《丝绸之路》2011,(22):15-16
《米拉日巴传》记述了西藏佛教发展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噶举派第二代祖师米拉日巴的人生经历,宣传了他的宗教理论和宗教实践,颂扬了他为西藏佛教发展做出的历史贡献,叙述了米拉日巴解脱和成佛的道路以及他所处时代的经济、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客观反映了当时宗教生活的概况,对我们认识当时藏传佛教的发展和传播情况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王景荃 《收藏家》2011,(10):13-19
佛教源于印度,7世纪传入西藏以后,历经1300余年的发展,一方面吸收了印度、尼泊尔和中原佛教的精华;另一方面又融入了本土宗教——苯教的诸多元素,使得佛教在西藏脱胎换骨,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藏传佛教。  相似文献   

3.
《中国西藏》2002,(3):58-58
穆赤,云登嘉措发表在《西藏研究》2002年第一期上的章,研究了藏传佛教信徒的宗教经济负担问题。从历史上看,佛教自吐蕃传入西藏以后,其僧人化缘为生的方式有所变化,僧侣为政府所供养,这为当时的佛寺少,僧人少,民间施舍少所决定。  相似文献   

4.
格勒 《中国西藏》2004,(5):40-41
听说这里有一位对苯教很有研究的学者,我就想去拜访。因为阿里与苯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苯教在藏语中称为“苯波”(简称苯)。汉文有时写成钵或笨。它是佛教传入西藏前在象雄即今天的阿里地区土生土长的一种古老的宗教。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苯教早已不是本来意义上的原始宗教,而是一个苯佛混杂的历史产物,其内容已十分庞杂,既有比较古老的原始巫教的一些特点,又有大量系统化的神学宗教的成分。要了解原生形态的早期苯教,阿里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地方。据晚期形成的苯教文献记载,苯教早在吐蕃王朝建立以前就盛行于象雄,然后从象雄传入西藏。  相似文献   

5.
运用这个词以前,我考虑了好久,思来想去,总觉得用“民间信仰”来概括西藏一部分节日的内容更为妥贴。其一,西藏的民间信仰不同于本教、佛教。本教、佛教曾受到西藏统治者的青睐、扶持,并被纳入到上层建筑中去,民间信仰从来就没有过这样的礼遇:其二,民间信仰与原始宗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或者说相当部民间信仰缘于原始宗教。但是它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过不同社会的洗礼和改造,因此民间信仰比原始宗教更为精细、文化内涵 更加深广;其三,民间信仰没有本教、佛教那样严格的教理、教规和信仰体系,而是比较松散的自由信仰,但它仍具有宗教的性质。说了半天,还是让我带你去看看西藏民间信仰节日吧!  相似文献   

6.
正暮鼓晨钟的宗教生活为西藏披上了神秘面纱。在数千公里的青藏、川藏线上,随处可见信徒以磕"等身长头",即每走一步便全身俯地的方式行进在朝圣路上。他们的目的地是位于拉萨老城中心的大昭寺,那里供奉着由文成公主请到吐蕃的佛祖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公元7世纪,佛教分别从印度和大唐王朝传到吐蕃,并仅仅用了200多年就代替了西藏本土宗教——苯教,成为当地主要宗教。第一位活佛的诞生活佛转世是藏传佛教为解决教派和寺院首领传承问题,依据西藏古老的灵  相似文献   

7.
俞春荣 《丝绸之路》2010,(20):20-23
藏传佛教也称藏语系佛教,与汉语系佛教、巴利语系佛教并称佛教三大体系。公元978年,佛教转化为具有西藏地方形式的西藏佛教,即藏传佛教。它的形成从11世纪中叶开始,直到15世纪初才完成。在3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藏传佛教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在宗教形式方面,具有浓厚的苯教成分;在教义上,特别重视密宗;在政权组织方面,政教合一制度和活佛转世制度是其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8.
作为外来宗教的佛教从传入吐蕃时起,就和作为本土宗教的苯教发生了冲突.两者的冲突不仅仅是文化冲突,更多的是两种宗教所依附的政治势力(奉佛的赞普王室与崇本的贵族、大臣)的斗争.因此,佛苯的竞争乃至冲突可以说贯穿着吐蕃社会的始终.文章分松赞干布时期,赤德祖赞、赤松德赞时期,赤祖德赞、达磨时期等三个时期,扼要回顾和分析了吐蕃时期佛教与苯教交锋与融合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沉淀于藏文化中的苯教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苯教是流传于藏族地区的古老宗教,是古代藏民族地区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属象雄文化的主要部分。同时也是农奴制吐蕃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苯教分为原始苯教和系统苯教两部分。原始苯教是古代青藏高原各民族信奉的一种原始宗教,因其特征同萨满教有某些相同之  相似文献   

10.
佛教与西藏原始的苯教都有各自的主供神,两教徒在转经方向上正好相反:佛教徒是顺时针方向,苯教徒按逆时针方向。在丧葬活动中苯教徒也有别于佛教徒。 本文就后藏谢通门县塔定乡一个信奉苯教村庄村民的丧葬活动,管窥苯教徒异于佛教徒的丧葬习俗。 后藏谢通门县塔定乡除一个村庄的百姓崇信佛教  相似文献   

11.
《中国西藏》2009,(5):90-90
格桑曲杰在《西藏艺术研究》2009年第一期上发表文章。楚布寺是西藏佛教噶玛噶举教派的主寺,该寺流传的甲瑞居楚(汉乐十六种)是一种有别于西藏佛教寺院其它乐器形式的独具汉地器乐艺术特点的合奏乐,甲瑞居楚显现出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西藏噶玛噶举教派与明朝廷、清朝廷之间及周边地方政权在历史上的特殊的宗教、政治关系和文化艺术方面的交往和沿革。  相似文献   

12.
张鹰 《旅游》2003,(12):44-46
西藏是一块令人神往的土地,藏族先民们世世代代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创造了自己辉煌历史和灿烂文明,它古老、独特、丰富的民间艺术正是西藏文明史的写照,玛尼石刻便是其中的一种,它是广泛流传在西藏民间一种祭祀神佛的圣物,集宗教与民间艺术为一体,是自然崇拜的大延伸,是巨石文化的再创造,是苯教与佛教文化相互融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西藏,这个地球上最神奇的雪域高原孕育了人类文明史上最神秘和最古老的象雄文明。“雍仲苯教”(简称苯教)起源于古象雄(现西藏阿里地区)冈底斯神山一带,是西藏最古老的宗教,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辉煌鼎盛的古象雄文明就是以苯教的传播为主线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4.
释赞宁《宋高僧传》承继梁代释慧皎《高僧传》、唐代释道宣《续高僧传》而作,是记载唐初至北宋初三百多年间佛教僧人精英的总传。要了解佛教在中国的生存发展情况离不开佛教史籍,同时佛教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宋传》成为研究唐代至宋初中国佛教史、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历史学等方面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5.
正魏晋南北朝时期,民间巫道成为佛教的重要批判对象,《出三藏记集》和《高僧传》等材料中保存了大量的史料,学者对此有过讨论。在讨论佛教对民间巫道的批判时,因为在印度佛教传统里,佛教对巫术基本上持排斥的态度,因此中国佛教的这一现象似乎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中国佛教对民间巫道的批判就一定是自足的吗?这些批判包括哪些内容?又是基于什么原因?过往的研究中对这些问题大抵语焉不详。笔者最近对《大灌顶经》进行研究,发现十二卷  相似文献   

16.
佛教作为一种宗教文化现象传入西藏后,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熏陶民族性格,影响民变了社会观念和民众的文化心理状态,它的兴民族有很大的影响。许得存发表在《西藏研究年第一期上的文章研究了格鲁派兴衰的原因。为西藏社会进入近代以后,随着种种矛盾加展封建农奴制社会日益堕落、腐朽,藏传佛教文封建农奴制的尽头徘徊,面临着改革。广大增禁欲的殿堂,把兴趣转向世俗事务,参与政泊欲望高涨,没有更多地考虑传统佛教向近现代变和适应的问题,忽视了佛法修养,拒绝接受化,以在雪域圣土固守传统佛教而自乐,从而藏传佛教特别是格鲁派的衰…  相似文献   

17.
在很多外地人眼里,西藏是一个非常神秘、令人向往的地方。每次到内地去,总有朋友问我拉萨都有哪些旅游景点。而每当这种时候,在我脑海中首先闪现的肯定是气势恢宏的寺院形象。众所周知,藏族是一个信仰佛教的民族,佛教自公元七世纪传入藏区后,几经起落并与藏地的原始宗教苯教相融合,最终在雪域站稳了脚跟,形成了独具  相似文献   

18.
安徽贵池傩戏与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傩戏常见剧本《孟姜女》、《刘文龙》、《花关索》等都饱含丰富的宗教思想,主要反映了儒教的孝节思想、道教的阴骘思想和复归思想,而佛教的救苦救难思想也散见其中。这些宗教思想通过戏剧的演唱与流传,对贵池民间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人人都知道西藏流行天葬,对这种丧葬方式,不解者有之,好奇者有之,殊不知在佛教传人吐蕃乃至更早以前的古象雄,西藏实行的多是土葬,苯教史籍《札巴岭札》记载:"……当时(第二代藏王牟赤赞普在位时,约公元前1世纪),在西藏腹地修建了37个苯教师集聚地、37座塔、37根水晶石碑和37座  相似文献   

20.
西藏的宗教,除了人们耳熟能详的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以及苯教、民间宗教三种类别之外,还有信众规模和影响范围限于局部地区的伊斯兰教、天主教等。其中,伊斯兰教在拉萨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拉萨现有清真寺5座,即地处老城区的河坝林清真寺(也叫拉萨大清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