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郑威 《东方收藏》2022,(5):44-46
园林山水画是中国山水画中的重要一支,也是当下山水画创作的重要题材。随着时代发展,园林山水画也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张谷旻作为当代卓有成就的山水画家,他的山水画作品深入传统、格调古雅、笔墨浑厚,其园林写生尤为突出。本文从画面的构图、笔墨、观念等多种角度,对张谷旻园林山水画写生的探索及其图式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并以其作品为例,探讨当代园林山水画写生的突破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杨夏林是我国著名的山水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也是厦门、福建乃至中国山水画一张靓丽的名片。如果没有他在1951年于厦门成立了“厦门文联美术协会美术研究班”和1952年创办私立的“鹭潮美术学校”,厦门和福建的美术史可能就要改写。他和他的学校艰苦创业、历经沧桑,培养了大批的骨干画家和工艺美术家。  相似文献   

3.
郭熙是北宋著名山水画家,其画论强调对真山水进行写生,通过观察自然与主观审美意识相结合,将自然山水的意境神韵跃然纸上。文章着眼于郭熙绘画的写生观,通过研究分析他的绘画作品与理论观点,将其与现代山水画创作相联系,总结出郭熙写生观对现代山水画的启发意义,并从构图、笔墨、意境三个方面分析郭熙写生观对现代山水画的创作影响。  相似文献   

4.
《东方收藏》2020,(4):22-23
2019年1月8日,中国著名山水画家、美术教育家杨夏林与中国著名工笔画家、美术教育家孔继昭长子杨维凡携夫人陈永亮回到厦门,亲赴郑成功纪念馆,将一套由其父母及著名山水画家张晓寒共同创作的《郑成功收复台湾》年画高仿品捐赠给郑成功纪念馆。  相似文献   

5.
陈华强 《丝绸之路》2012,(10):68-69
山水写生是中国厕的重要形式,其艺术追求和审美取向体现了中国美术的传统精神。本文从历代中国山水画论的概括提炼出发,结合自己的艺术实践和体会,阐述了山水写生师造化、写意境、写生命三个层次的生命内涵。  相似文献   

6.
自唐代张彦远始,美术史家普遍认为,中国的山水画起始于魏晋时期,水墨山水画成于唐代。这篇论文主要采用美术考古学的方法,对汉墓山水图像遗存进行研究,探讨汉代人如何通过墓葬山水图像去表达他们的生活情况和思想观念,提出中国山水画起源于汉代说,期望为“汉代文明”的重整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收藏家》2005,(2)
中国山水画研究院暨北京美术家协会写生创作中心是国家立项由中国当代山水画家陈克永先生组建、创立的学术机构。画院暨写生创作中心座落于托举着雄伟长城的巍峨燕山脚下,黄松峪湖畔,与京东大峡谷、京东大溶洞、湖洞水、飞龙谷等著名风景区毗邻。四面临山,奇峰耸立,清溪环绕,风景秀丽。画院暨写生创作中心得到中国文联高度重视,周巍峙主席亲临画院指导工作,并给予高度赞扬和评价。画院暨写生创作中心占地9.8亩,建筑面积3000平米,艺术家工作室12个(每个40平米),大型创作室三个(每个100平米),400平米展厅一个,并配有图书馆、餐厅等。工作生活设施齐备。画院暨写生创作中心以弘扬和振兴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广泛团结海内外山水画家,开创中国山水画新局面为己任,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举办画展,为画家提供幽雅舒适的创作写生环境。编辑出版中国山水画研究院院刊《中国山水画》,响应并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相似文献   

8.
《收藏家》2020,(6)
正李可染,中国近代最杰出的画家之一,画坛巨擘。李可染先生的艺术成就主要是山水画、人物画,其中山水画的成就最为突出。李可染先生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艺术习规,创造出了新的山水画面貌,中国山水画到李可染先生这里算一站。李可染先生具有深厚的民族哲学修养、传统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又借鉴了其他艺术的表现手法,对山水画进行了革新探求,所谓"推陈出新""别开生面",把中国的山水画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李可染先生的绘画艺术历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临摹传统山水、室外写生创作和画室创作三个阶段。也就是早年、中年、晚年三阶段,或是学习、实践、  相似文献   

9.
许毓淇 《东方收藏》2022,(12):45-47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人们的审美观念随之发生变化,中国山水画不论是在笔墨图式还是其所蕴含的精神内涵,都呈现出新的面貌和多元化的趋势。城市山水作为新的山水画母题,为观者提供了新的视觉体验。相较于古代传统山水,当代城市题材的山水画有了全新的图式语言与精神内涵。本文以当代著名城市山水画家方向的作品为例,分析其图式语言,进而探究其所蕴含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0.
"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林泉高致>)道出了士大夫讴咏自然,寄情山水的林泉之志.山水画,经过了长久的历史变迁,为什么在当代国人的精神生活中,仍然有着重要的位置?究其原因,有其深刻的文化背景.中国文化深受道家影响,有在山水中陶冶性情、借山水抒情言志,表达自己的理想和抱负的传统;而传统山水画所体现的"天合人一...  相似文献   

11.
戴惠庆 《钟山风雨》2012,(1):2-F0002
戴惠庆,笔名子衿,江苏常熟人,1955年生于上海,工山水画。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临摹历代山水画名家名作,打下扎实的笔墨基础,以后又结合写生及创作实践,从山水画形式、技法、构图诸方面入手,进行大量的探索研究,收获匪浅。早期擅作山水手卷画,作品曾获奖于“深圳·香港1988博雅中国画大赛”。  相似文献   

12.
但凡熟知中国山水画的人,一定都知晓意境是中国山水画所要追求的品格层次,是画家通过笔墨载体自我营造的宇宙天地。意境的有无.不仅是绘画水准的自我确证,还是画家本人艺术修养的体化物。千百年来,许许多多的山水画家无不努力通过对时空万象的描绘,在情与境的交相生化中,擢升出高远超迈的意境.山水画家周石峰就是这样一位在作品中着意于意境营造的优秀画家。  相似文献   

13.
王浩辉 《东南文化》2011,(2):121-123
山水画大家黄公望是元四家之冠,其所作《富春山居图》为元代文人山水画转型期的经典作品,其意境清新简远、平淡天真,是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对中国山水绘画艺术的一种创新,它构成了黄公望山水绘画艺术复杂多元的文化内涵。黄公望的绘画理论传世文献《写山水诀》,是对山水绘画技法深入研究的理论结晶。  相似文献   

14.
帅好 《炎黄春秋》2012,(7):74-78
1959年秋天,中国美术家协会在北京举办李可染水墨山水写生画展,命名"江山如此多娇",随即在广州、上海等七大城市巡回展览。以"为祖国山水立传"为帜的画家李可染,登上了"爱国李家山水画"的旅程。他在当年《美术》杂志上撰文表达:"画画不单是依靠‘视觉’、‘知觉’,更重要的是还必须画‘所想’,由‘所见’,推移到‘所知’、‘所想’。"传承了千年的绘画"隐逸"传统,曾经熏陶了李可染的中青年时代;1950年代,包括李可染在内的中国画家不再"隐逸",开始活跃在公众视野中,放大"所想",为红色江山树碑立传。"杏花春雨、黄山烟云、幽谷鸣泉、无锡梅园、  相似文献   

15.
林向东 《神州》2012,(12):26-26
中国山水画简称“山水”。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中国山水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科可追溯到隋唐时期,历经一千多年的发展变化到现代产生了无数的珍品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独特鲜明的传统,它是我们中华民族艺术的一个宝库。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但尚未从人物画中完全分离。隋唐时始独立,五代、北宋时趋于成熟,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传统上按画法风格分为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小青绿山水、没骨山水等。  相似文献   

16.
渝文 《钟山风雨》2011,(1):57-58
专门描绘自然山水的风景画,被称为"山水画".中国山水画始于六朝,后经隋唐的发展,到五代时进入高峰,再经过北宋、南宋和元朝,山水画逐渐成为居于统治地位的画种.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画的创作方法是从传统和写生中来汲取笔墨、素材和形式的,并且通过对传统、对自然社会以及自我的内心修养与实践三者的结合,互为升华,源出实践,将对传统的临摹和写生总结应用到山水画的创作之中。文章旨在探索新时代影响绘画语言形式的因素,并将时代因素与写生和传统相结合,努力创作出符合时代发展的山水画作品。  相似文献   

18.
《中华遗产》2013,(8):70-71
随着人类与自然的不断亲近,山水由被顶礼膜拜的神祗,逐渐变为了纯粹的审美对象。古人的旅行活动不断深化着这种认识,进而催生了中国独特的山水文化。山水文学、山水画作为其中的代表,最能体现二者互为表里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吴一峰从小立志走面对社会、深入生活、体察自然的写生山水创作之路。1930年、1931年先后赴海宁、浙西名胜写生创作。1932年随黄宾虹入蜀写生讲学,并留居成都。从此对四川各地的风景名胜进行了反复深入地观察写生,创作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风貌的写生山水作品。1946年、1948年遍游云南、贵州两省,诞生了一批描绘滇、黔风情和人文景观的优秀作品。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是吴一峰在创作的观念、题材、技法、风格上进行自我调造、自我革新的时期。他创作了一大批反映新社会建设及其发展变化,具有鲜明时代气息的作品。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吴一峰屡受挫折,但仍写生创作不止。70岁以后,老而弥健,频繁远行,写生不止。  相似文献   

20.
师界弘 《神州》2013,(23):237-238
山水画写生是山水国画创作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写生就是画家到生活中去积累素材,采撷山川万物的灵气和生机,画家通过写生不仅可以获得美好的形象、意境,锤炼自己的表现语言,还可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培养新的艺术感受力。现在的中国由于国家政治经济日益强盛从而带动了国人的文化自信和不断扩大的文化视野。独立、个性,多元的当代文化迫使中国画从传统文人画隐逸遁世、虚静幽闭的状态中走出。对传统绘画语言的利用也从过去单向的“文人画”视角转向对传统画遗产的全方位关照。现世的关怀和鲜活的当代体验,使中国画家更加注重对自然,人生的真切体悟,因此“师造化”注重在现实生活中写生就成为当代画家磨砺与完善绘画语言的重要手段,它对现代山水画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