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淇县在河南省的北部,西依巍巍太行,东临潺潺淇水,历史悠久,文物荟萃。殷代曾是纣王的别都,周时称朝歌邑,汉置朝歌县,隋改卫县,元代为淇州,是古代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地区。近年来全县经过细致的文物普查,在太行山东麓发现小型石窟三处  相似文献   

2.
汲(县)淇(县)县人民民主政府1945年8月由原抗日民主政府改称,县长苏贯之。1947年3月撤销,分别设立汲县、淇县。  相似文献   

3.
浚县城     
浚县地处豫北平原,四邻与濮阳、内黄、汤阴、淇县、滑县接壤。现属鹤壁市辖区。浚县古称黎阳,汉高祖刘邦时设黎阳县。黎山在其南,河水经其东。县取山之名,取水之阳以为名。其县治在大伾山东麓,以后至唐大都沿用故城。宋代政和五年置浚  相似文献   

4.
郁南位于广东西部西江中游南岸,面积1963.4平方公里,至2004年末全县人口48万多人。远在晋永和七年(351年)就建立都城县,隶属广州晋康郡。南朝及隋唐时期在县境设置过多个州、郡、县。宋开宝五年将都城、晋康二县并入端溪县,隶属康州晋康郡(南宋升康州为德庆府)。元朝属德庆路,明初属德庆府,后降为州。明万历五年(1577),平定罗旁一带瑶族起义后,开始建筑城池,划定地区,建立西宁县,属罗定州,沿袭至清末。民国3年(1914年),  相似文献   

5.
1998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对淇县境内和鹤壁市直接管辖区域内的一批晚商遗址进行了调查,以期从考古材料出发,寻找殷都朝歌遗存的线索,为今后围绕朝歌这一期望的目标所进行的考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调查发现有新石器时代、商周遗址,但没有找到商代朝歌遗址及其切实存在的证据。  相似文献   

6.
清华简《系年》的面世,为考察康叔封卫问题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康叔受封不是在周武王时期,而是在周成王时期。康叔先称"康侯(叔)"后称"卫叔",可能与卫国都城迁居有关。以传世文献为据,结合辛村墓地等考古发现,笔者怀疑康丘地望似乎在今河南浚县、淇县一带。朝歌经历纣王、武庚时期两次战乱,残破不堪,康丘或许因此替代朝歌,成为临时性的国都。内服制度外服化,政治分化意识主导下的大规模族群迁徙,许多军事重镇上升为政治中心,国族文化融合,统一的华夏民族与华夏国家初步形成,这些是由武王"续生型"到周公"创生型"封建方式转进所呈现出的变化与特征。  相似文献   

7.
正中华书局点校本《太平寰宇记》(乐史著,王文楚等点校,2007年,第664-665页)卷三十一《关西道七》耀州云阳县下曰:武后垂拱二年改为永安县。天授二年以云阳置鼎州,以三原、泾阳、礼泉等四县属焉。久视元年废州,县仍隶府焉。神龙初复旧为云阳县。今案:"武后垂拱二年改为永安县"和"神龙初复旧为云阳县"疑为误植之衍文。若云阳果于垂  相似文献   

8.
淇县古名朝歌,是春秋时期的卫国国都。淇县文物管理所多年来抢救性考古发掘和征集到一批春秋时期的青铜器,对研究卫国历史和春秋时期的青铜器铸造工艺,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兹选取其中的鼎、敦、匜、盘、剑、镞等10件青铜器作以介绍。  相似文献   

9.
地处“粤之西鄙,三代以前俱属蛮国”的宜州,建县始于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名定周,辖域为今河池市范围。唐初,定周域置龙水郡,别立龙水县(辖区为今宜州市域),后郡改为粤州,旋改宜州。龙水县为郡、州治。宋宣和元年(1119)龙水县改为宜山县,咸淳元年(1265)宜州升为庆远府,宜山县为府治地。1993年9月国务院批准撤宜山县设宜州市。  相似文献   

10.
河南汤阴出土战国窖藏半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5年 11月下旬,河南省汤阴县工商银行办公楼工地出土战国半两窖藏。窖藏位于原汤阴县城城墙北约500米,汤河南岸约200米(今人民路北50米)台地距地表2.5米处,钱币杂乱放置,共出半两钱20余公斤,约5000枚。钱币锈蚀较重,多一、二十枚锈结在一起,汤阴文管所征集回约5公斤。在豫北地区出上战国半两钱当属首次。 汤阴,古称荡阴,为冀州之域,殷商时为畿辅地,县北七里有麦里城,是周文王被困之地。周灭殷,分殷地为庸、邶、卫三国,此为邶国地。春秋早期属卫,后属晋之东阳地。战国先属赵,为赵王畿中牟之属地…  相似文献   

11.
肇域志     
[湖南·续] 靖州牂牁之北,武陵之南,抒蔽沅湘,控扼溪洞。城周九百四十二丈。古荆州,秦为黔中郡地,唐为夷播叙二州之境。后周时,节度使周行逢死,叙州刺使钟崇志奔武阳,而杨正岩以十洞称徽诚二州。宋宁熙九年,十洞酋长杨通蕴送款内附,崇宁初改为靖州。元靖州,属辰州路(按:元立安抚司,寻改为总管府,后又降为州)。本朝洪武元年,仍为州,三年升靖州府;九年复为州,隶湖广布政司,领县四。  相似文献   

12.
富县位于陕西省中部,洛河纵贯南北,西接甘肃省。秦置雕阴县,晋废。隋分置洛交县。查宋人所著《太平环宇记》,得知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始置直罗县,属鄜州。元废县入鄜州。1913年改鄜县。1964年因“鄜”字生僻,始改为富县。柏山寺在富县西一百余华里的直罗镇,周围群山环抱,中间形成一片较平坦的川  相似文献   

13.
《广西地方志》2004,(4):64-64
民国元年 (1912年 )1月是月 全省各府附廓县省入府 ,直隶厅和直隶州改升为府 ,散厅、散州改为县。宣化、武缘、苍梧、桂平、临桂、平乐、马平、宜山、凌云、天保、崇善等 1 1县分别省入南宁、思恩、梧州、浔州、桂林、平乐、柳州、庆远、泗城、镇安和太平等府 ;思恩府改称武鸣府 ;上思、百色 2直隶厅改为上思府和百色府 ;郁林、归顺 2直隶州改为郁林府和归顺府 ;龙州厅改升为府 ,那马、信都、龙胜、中渡、安化、凭祥、明江等 7个厅改为县 ;新宁、横、宾、永宁、永安、全、象、河池、恩阳、西隆、东兰、奉议、永康、养利、左、宁明等 1 6个…  相似文献   

14.
明清时期的州制问题,可从体国经野和设官分职这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差异的角度分别加以探讨。清廷通过取消隶府而领县的属州,实现了地方行政区划层级的简化。《明史·职官志》“知州掌一州之政。凡州二,有属州,有直隶州。属州视县,直隶州视府,而品秩则同”的记载,藉州政之别反映了以两类知州为代表的官僚在权力运作上的内涵与空间差异。本文依靠雍正时期针对属州进行大规模调整留下的文献记录,为揭示上述志文真相提供新的解说。笔者认为,“属州视县,直隶州视府”指属州知州虽领有知县,但因尚隶于知府,故所掌州政主要面向本州亲领编户,从牧民之官的角度可视与知县相埒。而直隶州知州因径隶于布政使,故州政主要是对所领知县的巡查管辖,从牧官之官的角度当与知府相仿。这是志文详于府、县之政,却独略于州政的原因。《清史稿·职官志》所谓“属州视县,直隶州视府”,已与明代乃至清初州制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5.
牧野之战     
正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吕尚、周公、召公等人的辅佐下,率领四万军队奇袭商都朝歌(今河南鹤壁市淇县),以少胜多,在牧野(今新乡市北部地区)大破商纣十七万大军,摧毁了商王朝。周人凭此一战,确立了在中原地区的统治地位,奠定了周王室长达八百年的统治基业,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属州"是元、明以及清前期存在的地方政区。通过对元代路或散府下辖领县属州的沿革过程、时空变迁、领属情况及设置利弊进行系统梳理和初步探讨,得出有元一代前后共设"领县属州"数155个,其中前代之州演变为元代属州者居多,占总数的67.74%,在经历至元到成宗初年置废频繁期后,属州数趋于稳定,直到至顺元年无大变更。受地理、历史、经济等诸多因素共同影响,形成至顺元年呈东北、西南走向的属州分布格局。元代"领县属州"之设有助于克服路或散府因管理幅度过大而对所辖区域难以有效管理的弊端,但属州领县数均较少,这与其作为统县政区不甚吻合。元代为属州发展的雏形阶段,其"领县属州"多为明代承袭并有所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贵州苗族的第一个翰林是宋仁溥。宋仁溥,字体之,号梅堂,公元1731年生于贵州省天柱县白市镇新舟村一个贫困的苗族家庭,父母早亡,靠祖母李氏抚养读书。私塾先生杨宜科慧眼识珠,加以培植,于乾隆三十年即1765年中贵州乡试第一。三十一年即1766年进士及第,乾隆帝钦点翰林庶吉士,是为贵州苗族的第一位翰林,曾任京都主考官、提督学使及江南主考官,后受任为河南卫辉府淇县知县。  相似文献   

18.
嘉庆《灵州志迹》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灵州(今灵武市),始建于汉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是塞上历史名城,西北边陲的军事重镇。特别是唐朝设朔方节度使治所,灵州一跃而为宁夏地区政治、经济、军事和化的中心。明代改为灵州千户所,清代为灵州直隶州,属宁夏府。民国改为灵武县。1996年改设灵武市。  相似文献   

19.
《旧唐书·地理志》同、丹、庆三州和凤翔府部分纠谬吴松弟1.第1400页,同州序:(贞观)八年,省长宁县,废西韩州,以创阳、河西二县来属。《新志》韩城下云:“贞观八年州废,以韩城、河酉、部阳来属,”本志韩城下亦云:“贞观八年,废西韩州,以韩城等三县复还...  相似文献   

20.
黎平虽地处黔东一隅,然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据有关史料记载,今黎平,汉晋时为镡城县地。唐代置亮州、(山欧)州、福禄州,宋改为鼓州,元设上黎平长官司,明置五开卫和黎平府,辖今榕江、锦屏、从江等县。惜元代以前,史料散失,今仅将明清时期黎平文化名人作一简介。顾亮黎平人中第一位有著作传世的,是明代永乐初年的顾亮,顾亮字希武,一字寅仲,号西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