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同时又是我党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实践证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对于坚持党的领导,维护国家的统一,保障少数民族的自治权利和平等权利,促进各民族的团结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现阶段,我国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此,民族地区也不能例外,必须按照党的十四大确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进行运作,时代对民族地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进一步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推动民族地区加快发…  相似文献   

2.
风俗习惯是民族问题中的一个敏感因素。风俗习惯的具体内容虽然微不足道,但其关系却十分重大。新疆作为多民族聚居和多种宗教并存地区,研究疏理新疆各民族风俗习惯的形成与特点,一方面有助于各民族风俗习惯的保持,一方面也将为风俗习惯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个有着五十六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建国以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应用于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制定了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绝大多数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增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繁荣,不仅在相当于省、区、县一级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建立了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而且还在那些不能实行区域自治的相当于乡一级的小块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建立了民族乡。目前,仅河北省承德地区就有民族乡145个,占该地区乡镇总数的百分之五十。那么,应该怎样认识民族乡,民族乡的工作应该如何开展,是目前民族乡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仅就这方面问题结合承德地区实际,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风俗习惯是民族问题中的一个敏感因素。风俗习惯的具体内容虽然微不足道,但其关系却十分重大。新疆作为多民族聚居和多种宗教并存地区,研究疏理新疆各民族风俗习惯的形成与特点,一方面有助于各民族风俗习惯的保持,一方面也将为风俗习惯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5.
也直 《云南史志》2002,(4):11-14
云南省中部的玉溪地区,有一个聚居着彝、汉、哈尼、回等22个民族的山区小县。因得知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彝族自治县,又是云南省第一个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所以我对新编《峨山彝族自治县志》很有兴趣。翻阅这部大方、精美的县志,从心里为峨山少数民族同胞跨越历史的巨变而感到高兴。  相似文献   

6.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月28日发表《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全面介绍民族 区域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各自治地方享有的充分自治权及其在国家的支持、帮助和自身努力下,各 项事业取得的历史性发展。 新中国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是基于中国国情(历史发展、文化特 点、民族关系、民族分布等具体情况)作出的"重大历史抉择"。国家民委副主任吴仕民在新闻发 布会上介绍,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基本特点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有机结合;政治因素与经济 因素的有机结合;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的有机结合。民族区域自治遵循和体现的基本原则有:民主 原则、平等原则、法制原则、实事求是原则、团结统一原则、发展繁荣原则。  相似文献   

7.
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党为了进一步补充和完善这一政策,在相当于乡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内建立民族乡,这是根据我国民族分布特点解决民族问题的特殊形式。究竟民族乡与一般乡有什么区别,它的地位和作用如何?现在随着民族乡大批恢复和建立,这一问题日益为广大群众关心,加强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对进一步完善民族乡政策,加强民族乡建设,促进杂散居地区民族工作的深入开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前辽宁省已拥有十个自治县。究竟怎样才能正确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使自治县更有效地行使自治权,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 本文就自治县财政自治权问题分述以下几点看法。一、自治县财政自治权在实行区域自治当中的地位 自治县财政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加速自治县经济文化发展,脱贫致富,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前提和条件。 (一) 财政自治权是自治县自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自治权问题。所谓自治权是指自治机关根据民族和地区特点管理本民族区域范围内的各项事务  相似文献   

9.
青海多民族聚居,是民族工作大省,全省民族区域自治面积占总面积的98%,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7.7%.针对青海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在青海,不谋民族工作,不足以谋全局”.多年来,省委、省政府全面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0.
费利平 《攀登》2005,24(4):89-91
中国成功处理民族问题的经验在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当前,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它在西藏的实践,是西藏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政治制度保证,是西藏各族人民享受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权利的可靠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了中国民族关系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是中国处理民族问题的正确选择和成功典范,具有许多鲜明特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社会发展繁荣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新疆乡级、区级民族自治区的建立是根据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被列入推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组成部分建立的。在当时并不叫民族乡,而叫乡级民族自治区或区级民族自治区。1952年9月,新疆省第一届各族人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了《新疆省执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决议》,成立了新疆省推行民族区域自治筹备委员会。任命了省政府主席、分局书记、各民族领导组成的筹委会。设立了专职机构,配备了专职干部,制定了《新疆省民族区域自治实施计划》和《新疆省民族区域自治实施办法》。确定推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方针是:“慎重稳进,积极准备,自…  相似文献   

13.
赵宪成 《神州》2011,(7S):73-73
大力推进教师“双语”教学(新疆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双语教育主要指采取少数民族母语和汉语两种语言进行的学习教育,即民汉双语教育,而不是通常所说的英汉双语教育)是新疆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提高少数民族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民族整体素质,切实加强民族团结,使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一项十分紧迫的政治任务。  相似文献   

14.
民族乡(镇)是根据少数民族聚居的情况而建立的基层政权组织,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一种补充形式。建立民族乡镇,是我们党和国家对散杂居的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关怀。早在建国初期,我国就开始乡级自治区的设置,1955年改为民族乡,1958年被“人民公社”所取代。  相似文献   

15.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①这就是说,民族区域自治是马列主义的民族理论同中国的民族问题实际、民族关系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不仅成功地解决了我国民族问题,而且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中国各族人民,就是在中国共产党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指引下,不仅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而且为社会的稳定、民族的团结、祖国的统一,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下面从五个阶段对我党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形成过程加以考察。第一阶段:…  相似文献   

16.
《文史天地》2014,(2):89-92
正20世纪50年代,地处西南地区的云、贵、川在中央"慎重稳进"的工作方针指导下,贯彻民族平等政策,通过建设地区民族机构、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组织民族代表团到内地参观、扶持民族地区发展贸易和生产、发展教育卫生事业等措施,为维护西南地区地区民族团结和稳定、树立共产党和新政府在各民族中的核心地位,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发挥了极其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作用。至此,西南地区各民族走上了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50年代初期,以民族为名称的各层级自治区非均衡地建立,致使政府在已建立民族区域自治的地区与尚未建立区域自治的民族地区执行经济政策时出现偏差,经济政策偏差产生的优惠差异引发了都安瑶族群众谋求民族区域自治的问题。为了解决瑶族谋求民族区域自治问题,在采取经济政策调整和相应政治措施调整无果之后,为配合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落实,政府继而采取政区调整的方式,通过一系列行政区划调整的探索,最大限度地将瑶族纳入瑶族自治县内。最终,通过政区调整满足了少数民族对民族区域自治的需求,实现了民族地区各民族的和解与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8.
陈玮  马学勤  何启林  马明忠  赵英 《攀登》2011,30(4):12-16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地区建党建政的理论与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主要体现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探寻符合民族地区实际的建党建政思路;高度重视建党与建政的紧密联系,以党的建设带动政权建设;创新民族地区政权模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培养选拔高素质民族干部,确保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确立民族工作的主题,致力于各民族实现科学发展;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始终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相似文献   

19.
周竞红 《满族研究》2012,(1):34-42,46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人民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在当代中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民族关系建构中发挥着要根本性作用。近年来,随着各民族交流的扩展以及民族问题"去政治"化的喧嚣,网络上取消民族区域自治的言论不断散播,一些人由于不真正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以及这一制度对统一多民族中国稳定发展的根本意义,不顾中国历史国情和现实国情,提出形形色色替代方案,本文试就几个主要方法进行相关分析,指出这些言论的思想根源,提清人们注间讨论相关问题时应遵循基本政治制度,并就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桑杰 《攀登》2013,(6):48-55
民族区域自治是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民族工作相结合的伟大创举,是团结各民族人民,实现各民族和谐发展,共同实现中国梦的基础。在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之际,重新认识和理解毛泽东民族区域自治思想及其论述,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刻认识当前民族问题,处理民族矛盾,营造和谐民族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