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中国的成立消除了导致社会对立、产生社会不和谐的制度根源,为社会和谐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建国初期,党和国家在恢复国民经济中实现社会稳定,在惩治贪污腐败中密切党群关系,在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中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加强党风建设中增强党和国家凝聚力;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科学发展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指导原则,把共同富裕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导向,把保障民生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点,把改革发展稳定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保证,把反腐倡廉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紧迫任务,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2.
关于构建和谐社会问题的学习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曦 《攀登》2005,24(3):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都要加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深刻认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重要原则和主要工作,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项工作的领导,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明、政治明、精神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地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作把对于和谐社会问题的所学所思所想所得整理出来,发表于此,冀能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相似文献   

3.
潘成忠 《丝绸之路》2010,(14):102-10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前提下提出的又一重大战略任务,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深刻内涵,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反映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社区是社会的细胞,建设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要坚持以服务群众为根本目的,以居民自治为基本方向,以维护社区稳定为基础,以环境建设和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党的领导和社会协同建设为关键,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和制度保障。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它不仅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蒋冀骋 《沧桑》2009,(1):69-70
主张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突出特点和价值取向,“和谐”思想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个发展过程,渗透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支撑和文化条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以倡导和谐理念为前提,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价值观,以坚持“以人为本”为根本要求,以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标杆。  相似文献   

6.
陈家阳 《百年潮》2006,(3):65-70
编者按: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将于2006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将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一五"期间,党和政府将把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要原则,并以之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为什么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此,我们采访了社会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李培林研究员.  相似文献   

7.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十分重要,也十分及时。建立一个和谐社会。既是我们的远大理想,也是我们长期不懈奋斗的现实目标,需要我们在发展中求和谐,在解决和化解矛盾中求和谐。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们的重要使命,就有一个用什么样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指导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日起,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而和谐社区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只有每一个基层社区是和谐的,整个社会的和谐才能实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应把创建和谐社区作为一个重要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9.
赵建鑫 《沧桑》2013,(1):84-86
本文从辩证法理论的历史考察和总结出发,不断挖掘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及其和谐思维,科学分析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把斗争辩证法创新和发展为和谐辩证法,从而形成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深入阐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谐思维的理论内涵,把理论研究与现实相结合,指出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谐思维指导当代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黄淑君 《攀登》2006,25(5):171-17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图书馆作为人类文化知识和信息存贮的单位,其所担负的各项服务于社会的职能决定了它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所应发挥的积极作用。文章阐述了图书馆作为文化建设及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应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刘宁 《神州》2012,(33):30-30
和谐文化是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和谐理念与和谐精神,具有继承性、借鉴性、适应性等基本特征,具有凝聚导向、保障保护、规范教育等基本功能。在文化建设过程中,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建设和谐文化,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2.
戴琼 《神州》2013,(24):45-45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现代社会主义发展的伟大目标。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角度出发而提出的一项艰巨的任务,同时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只有有先进的文化,就不会失去自己的灵魂,就不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文化因素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它为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以文化作为基础,没有和谐的文化就没有和谐社会的发展。本文针对和谐社会和群众文化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在构建和谐社会基础上的群众文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卢翎平 《神州》2013,(16):44-44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是根本,文化建设时先导。加强乡镇文化站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然而,本文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围绕乡镇文化站建设,对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发挥重要作用提出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指导性文件。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充分明确自身肩负着重大而神圣的责任与义务,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到领导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切实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注重协调好各种社会关系,处理好各种社会矛盾,处置好各类突发事件,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确保构建起一个充满活力、稳定有序的社会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15.
于延群 《丝绸之路》2009,(10):106-107
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崭新任务和宏伟目标。人的全面发展包含人的平等发展、应有发展、社会特性和谐发展、个性自由发展四个方面的科学内涵,其实质就是人的最根本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在发展要求、价值取向、实现途径和相互作用四个方面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粟英韬 《神州》2013,(15):166-166
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功能作用。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领导者的中国共产党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领导性的作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能为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促进推动作用。本文针对党风廉政建设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做出了相应的阐述,并对所起到的具体作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李媛媛 《攀登》2007,26(5):87-88
文章围绕"和谐社会与文化建设"这一主题,提出了以下观点:和谐社会建设和和谐文化建设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文化的和谐,就没有社会的和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和谐文化的根本,和谐文化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其基点;和谐文化建设不是对传统和谐思想的简单重复,应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在处理好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关系中构建和谐文化;只有发展好少数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整个社会才有可能和谐;和谐的社区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张岩 《沧桑》2008,(6):163-164
"和"的思想贯穿整个传统文化发展的全过程,是传统文化的精神和精髓。"和"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基础,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价值,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基。  相似文献   

19.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中,首次提出要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和谐文化,同时强调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在这一根本方针和总体布局下,如何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其他具有差异性、多样性的社会意识形式的关  相似文献   

20.
吴楠 《攀登》2011,30(2):46-50
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把个人与社会从血缘、地缘或职缘共同体中解放出来成为各自发展的主体,为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建设服务型政府,实现三个根本转变,为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创造稳定的政治环境;创建契约型文化,实现从身份向契约的转变,为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良好的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