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晋永嘉之乱以后,产生了大量的流民,并形成了严重的流民问题。流民的大量产生,以及流民势力的迅速发展,迫使两晋之际的统治设法解决流民问题。流民所引起的震动,使残破的西晋政权能够控制的力量更加弱小,从而加速了西晋政权的灭亡。北方流民的大量南下,使南方的政治、军事力量迅速增强,从而为东晋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流民聚集而成的政治、军事性集团如京口集团等,是东晋政权的支撑性力量。东晋政权与流民的关系至为密切,而统治对于流民问题的处理方式与程度,亦直接地影响着当时的政治变迁。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经济社会学界提出的"有限理性人"理论,从文化、风俗、政策等方面,分析了清代陕南流民在空间选择、垦殖活动以及环境变迁条件下,流民行为的基本取向。结果表明,人类空间选择行为遵循风俗相近原则,而不是地理环境最优原则。追求单位时间上效果最大化是流民行为选择的普遍趋势。在此基础上,考察了清代陕南山地与平原、河流上游与下游流民不同行为之间的关联与互动,对备受非议的流民刀耕火种与清代陕南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给予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3.
我国鸭绿江右岸从水源域到江口城的绵长广阔地区,历史上多有朝代更迭。清代的封禁、边禁,使这一地区的开垦出现过旗兵屯垦、韩民越垦、流民私垦和展边招垦等形式。旗兵屯垦是按下承种,拨给耕牛,助给农器口粮,另外也有报领荒地等做法。突发的自然灾害和外敌入侵,使韩民越垦在清代呈迅速增长之势,其垦种往往视法令之紧弛,由朝耕暮归而春越秋还,而伐木建屋久住,有许多人后来成了占山户的佃农。清代流民潜入鸭绿江右岸屡屡以有碍围场、危害旗人等为由而遭限制,但终如破堤洪水,莫能禁逐。在大批流民偷垦的驱动下,清统治者出于经济的与政治的考虑,不得不反复派员勘查,开禁展边招垦。清代鸭绿江右岸荒地的开垦是个复杂的历史过程,是众多民族共同参与的重大活动,它开发了我国辽东边疆地区的土地资源,促进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形成了该地区的政治建制,激励了该地区各民族的团结,是历史之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4.
16世纪和17世纪前期英国的流民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虹 《世界历史》2001,(4):30-37
就历史发展而言,流民问题在各个历史时期和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过。这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从16世纪开始的一个多世纪里,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过程中英国流民问题突出。流民问题为什么会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并成为英国政府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这个时期流民有哪些特点?流民的状况怎样?鉴于失业、贫困、流浪问题是所有国家在经  相似文献   

5.
西晋末年李特、李流领导的流民暴动的性质,多数同志认为是农民起义,是阶级斗争,持这种意见的同志说:“李特率领的入蜀流民是农民起义”,“(?)人李氏虽然是略阳大姓,领导这次暴动的其他流民领袖,也有不少是秦、雍六郡大姓分子,但是并不改变这次斗争的性质。即阶级斗争的性质。”甚至还有的同志把李特及其继承者所建立的成汉政权说成是农民政权、农民的武装割据。这些看法是值得商榷的,本文拟从入蜀流民的阶级关系,在宗法封建性土豪劣绅领导下流民运动的非阶级斗争道路,以及流民暴动的性质三方面来论述,提出对这次暴动性质的不同看法,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6.
明清时期的赣粤闽三省交界山区是一个流民活动非常频繁的区域。对于这区域的流民活动,已有不少学者做了论述。透过这些论述,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明清以来,在该区域有相当数量的流民从广东、福建两省进入赣南山区,并对该区域的社会变迁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事实上,明清时期粤东北地区不仅是流民的迁出地,而且还是个流民的迁入地。流民迁入,也因此促进了粤东北山区的开发。本文拟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对粤东北流民的来源及其对当地的开发进行探讨,以期对明清时期赣粤闽三省交界山区的流民活动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池子华 《安徽史学》2002,4(4):36-42
本文从社会史角度,对流民与近代盗匪世界的互动关系进行剖析,认为流民是盗匪的最可靠的来源,近代中国所以成为盗匪世界,正是建筑于流民遍地国情基础上的。文章还以苏、皖淮北地区为例,进一步揭示出流民与社会动乱的关系,指出:在一个流民众多的国度里,如果社会不能将他们的社会行为纳入合理的规范内,那么,流民的越轨犯禁,就会直接造成社会的动荡不安。  相似文献   

8.
明代自永乐以后,流民问题愈演愈烈。至明宪宗成化年间,尤以荆襄流民问题最为突出。能否解决好荆襄流民问题关乎社会秩序的稳定、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基层统治等方面。成化年间,工部尚书白圭、右都御使项忠、副都御使原杰先后负责荆襄流民的安置事宜。  相似文献   

9.
季永才 《安徽钱币》2007,(3):37-37,I0004
一.天定通宝 元末,贵族和地主疯狂兼并土地,动至千万顷,搜刮民财,课税猛增,统治者挥霍无度,国库日趋枯竭,于是税役更重,剥削更残酷。1308年,南下流民多达百万余户。忍无可忍之下,起义终于爆发了。  相似文献   

10.
漆侠先生的《西晋末年以流民为主的各地起义》一文(载《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集刊》第一辑),论及赵魏地区汲桑与乞活帅田甄等人的军事冲突。认为他们“同是被压迫者”,分别为司马颍司马腾报仇,而“演出了历史的悲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