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湼吉达尔人是现在苏联远东最小的民族之一,分布在黑龙江下游北岸支流阿姆贡河(即亨滾河)一带,人口约有五百人。这族人自称“叶勒勘”、“叶勒勘一贝叶浓”。意思是“此地人”,或称“阿姆贡一贝叶浓”,意谓“亨滾河人”。从前,满人称他们为“奇勒尔”,“奇楞”。赫哲人称他们为奇勒尔、“鄂伦春”或“亨滾叶尼”,后一称也是“亨滾人”的意思。费雅喀人(今称尼夫赫人)称他们为“雷古”。“湼吉达”是鄂溫克、鄂伦春、满琿(今称乌尔奇人)等族对他们的称呼,意思是“河边人”、“极边人”。  相似文献   

2.
论清朝对东北边疆各族的管理体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代对东北边疆各族的管理体制分为四种。驻防八旗制是清廷统治东北地区的主要管理体制,以八旗满洲为主体.也包括汉、蒙、索伦、达斡尔、鄂伦春、赫哲和锡伯等族。管理汉族民人的体制是州县制.主要在奉省,其次为吉省.咸同以后黑省也渐设民户州县。对在黑龙江下游、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以及滨海和库页岛辽阔边疆地区分散居住的赫哲、费雅喀、奇勒尔、鄂伦春、恰克拉、库页等少数民族.则实行姓长制。辽东西段柳条边和吉林新边以西及其以北的蒙古游牧区实行的是以八旗制为基础、又保留蒙古固有特点的盟旗制。  相似文献   

3.
十七世纪初叶(明末清初),我国居住在贝加尔湖西北、黑龙江上中游的鄂温克族共分三支:一支是居住在贝加尔湖西北勒拿河支流威吕河和维提姆河的使鹿鄂温克人,共有十二个大氏族,他们被称为使鹿的“喀木尼堪”或“索伦别部”,酋长是叶雷、舍尔特库等;另一支是贝加尔湖以东赤塔河、石勒克河一带使马鄂温克部,是索伦部之一,  相似文献   

4.
沙俄第一个入侵黑龙江流域的侵略分子波雅尔科夫于1643—1646年入侵我黑龙江流域后,过了不到三年。沙俄又于1649年派遣哈巴罗夫匪帮入侵黑龙江流域。此次入侵,较之波雅尔科夫第一次入侵,时间更长,入侵规模及其破坏性也更大。哈巴罗夫匪帮1650年初越过外兴安岭,侵入黑龙江流域。“扰害索伦、赫哲,飞牙喀(即费雅喀)、奇勒尔诸部,不遑宁处,剽劫人口,抢掳村庄,挣夺貂皮,肆恶多端。”(《清圣祖实录》)下面刊登的哈巴罗夫的报告是1652年,即他离开黑龙江的前一年在精奇里江江口写给雅库次克督军的报告。报告记述了他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所干的种种暴行;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到我国达斡尔、女真、赫哲、费雅喀等族人民抗击沙俄侵略者的英勇斗争和中国正规军在当地民族配合下第一次同沙俄入侵者的战争——乌札拉之战。哈巴罗夫虽然是站在沙俄侵华的立场上记述这次入侵活动和侵略罪行的,但是提供了早期沙俄侵华的第一手资料,对我们研究早期沙俄侵华史、早期中俄关系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这份报告是从1846—1875年在圣彼得堡出版的《历史文献补编》中选译的。译文据报告全文译出。这是我国首次发表的该报告的全部译文。  相似文献   

5.
一、民族分布及其社会经济状况清代前期,在黑龙江下游、乌苏里江两岸和滨东海地区,居住着赫哲族、费雅喀族;在库页岛上,居住着费雅喀族、库页族(苦夷族);在黑龙江下游和锡霍特山区,居住着乌德盖族。清代档案,通常把黑龙江下游、乌苏里江两岸和滨东海地区的少数民族统称为赫哲费雅喀人,把库页岛上的少数民族统称为库页费雅喀人。  相似文献   

6.
<正>鄂伦春族是一个狩猎的民族,元时称为"林木中百姓",明代被称为"北山野人",清初谓"树中人"。其在鄂伦春东部者,又呼为使鹿部,其在鄂伦春上流西部者又呼为使马部。其在黑龙江下游之鄂伦春又呼为使犬部。鄂伦春族17世纪之前,生活在黑龙江以北,贝加尔湖以东直至库页岛的广阔土地  相似文献   

7.
邢继柱 《收藏家》2012,(6):72-80
喀尔喀蒙古是指戈壁沙漠以北的今称外蒙古的部分(漠北蒙古),是今蒙古国、中国新疆东部以及俄罗斯联邦图瓦共和国等地中蒙古族聚居的地方,与漠南蒙古相对(地域大概为今中国内蒙古自治区)。漠北喀尔喀蒙古分为三大部:车臣汗部(东部)、土谢图汗部(中部)、札萨克图汗部(西部)。  相似文献   

8.
明代在东北黑龙江的地方行政组织——奴儿干都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奴儿干所在 奴儿干这个地方原是中国领土,在黑龙江下流恒衮河汇合口东岸特林地方,距离黑龙江口庙街(俄名尼古拉也夫斯克)二百五十余华里。恒衮河又作亨滚河、兴衮河,今在俄境,名阿姆贡河,原也是中国领土。特林,西方作Tyr,有的书译为帝尔,在北纬53度,东经140度。  相似文献   

9.
《布连斯奇界约》与唐努乌梁海北境中俄国界的确定樊明方一、《布连斯奇界约》产生的历史背景蒙古高原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清朝在人关以前就统一了漠南蒙古地区。1655年,清廷敕封喀尔喀土谢图汗等8名封建主为扎萨克,喀尔喀蒙古正式归入清朝版图。当时唐努乌梁海属...  相似文献   

10.
清和硕恪靖公主府地灶清理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主府位于呼和浩特市西北隅,是清圣祖康熙皇帝的女儿和硕恪靖公主下嫁蒙古喀尔喀土谢图汗部察珲尔多尔济汗之孙敦多布多尔济后居住的府邸。这里北有大青山作  相似文献   

11.
蒙古高原同中国的关系源远流长,向来是中国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洎乎清朝,早在入关前的皇太极统治时期,漠南蒙古诸部已经臣服。1638年(崇德三年),喀尔喀车臣汗、土谢图汗、札萨克汗向清政府奉表称臣,“贡白驼一,白马八,谓之九白之贡”。1655年(顺治十二年),顺治帝任命喀尔喀三汗等八人为札萨克,分左右翼,札萨克图汗部属右翼,土谢图汗部、车臣汗部属左翼,负责管理喀尔喀各部事务,喀尔喀从此正式归入清帝国版  相似文献   

12.
在元史研究中,关于东北地区吉里迷人的分布地域及其族属,目前主要有这样几种不同的看法:A、吉里迷即乞列迷,“为元代居住最边远地区从事捕鱼的一支女真人”,“分布在近海口的黑龙江下游沿江地带”;B、吉里迷泛指金元时代“黑龙江下游的诸民族”;C、吉里迷即乞列迷,但在二者并举时,吉里迷则指库页岛的费雅喀;D、吉里迷是古亚语族,除分布于骨嵬岛外,“多与水达达等通古斯语族的部众错居在沿黑龙江下游两岸地区”。  相似文献   

13.
1634年,察哈尔部林丹汗败亡后,清朝控制了漠南蒙古地区,但是,漠北喀尔喀不顾清朝阻挠,一度恢复了与明朝的贸易关系。明朝收购喀尔喀马匹,补充战马,并试图利用喀尔喀部扼止清军西进。清朝则通过军事威胁和利诱,迫使漠北喀尔喀停止与明朝贸易,转而与清朝通使贸易。清朝以土默特、喀喇沁两部的名义控制明蒙贸易市口,不仅解决了自身经济需求,而且在贸易方面控制了喀尔喀。明朝则默许了清朝的间接贸易,以避免清军侵扰其北部边境。  相似文献   

14.
宰赛,是明朝万历、天启年间,蒙古内喀尔喀部人。嘉靖年间,成吉思汗十七世孙虎喇哈赤(和尔朔齐哈萨尔)活动于辽东地区,有五子,到万历年间形成为五大部,五子各主一部,即内喀尔喀五部。有的部另有部名,如兀把赛(乌巴什)所属称扎鲁特部,速把亥所属称巴林部,答补所属称巴约特部。有两部无部名,即兀班部和炒花部。内喀尔喀五部就其与明朝的隶属关系来说,速把亥和炒花部住地偏南,为明  相似文献   

15.
清太宗和世祖为使漠北喀尔喀部臣服,采取了一系列的招抚策略及措施:如以军事征伐相威胁、阻止其与内地贸易、收留其逃人、分化其与卫拉特的同盟关系、邀请五世达赖喇嘛朝觐等,最终迫使喀尔喀附属于清朝,确立了朝贡贸易关系。而喀尔喀对内地的经济依赖则是喀尔喀归附清朝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明万历二十六年,努尔哈赤派兵征讨瓦尔喀部安楚拉库、内河二路。此安楚拉库和内河在何处,曩者史家各有异议。乾隆时绘制的《盛京、吉林、黑龙江等处标注战迹舆图》(以下简称《战迹舆图》),将安楚拉库标注在阿拉楚喀(阿城)附近,《吉林通志》的编者以及刘选民氏皆沿用此说。苏联的麦利霍夫照抄了刘选民之说。辽宁出版的《清史简篇》,则置安楚拉库于松花江上游二道江一带。笔者考察了黑龙江省富裕县三家子屯《他塔  相似文献   

17.
近代中印西段边界史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中印西段边界史略房建昌中印西段边界同中印东段和中段边界一样从未划定,我方认定的传统习惯线分为两部分,以空喀山口为交接点。空喀山口以北是新疆皮山、和田两县和印属克什米尔辖下拉达克的边界,空喀山口以南是西藏日土、噶尔、札达三县和拉达克的边界①。前者可...  相似文献   

18.
俄国与中国蒙古地区的贸易是随着俄国人的东渐开始的。据《俄罗斯互市始末》记载:“我朝崇德三年(1639年),喀尔喀土谢图汗贡物有俄罗斯鸟枪,车臣汗贡献亦有俄罗斯鸟枪。盖此二部地居岭北,因以市易所易献诸天府也,可知谦河菊海之间早有通商之事”①。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和车臣汗部居贝加尔湖和额尔古纳河之间。由此断定,最迟在17世  相似文献   

19.
《收藏家》2016,(11)
正扎纳巴扎尔是明末清初时代喀尔喀蒙古伟大的宗教学家、画家、雕刻家,他创立的金铜佛像样式造型优美,比例匀称,金色充足,风格鲜明,独树一帜,具有独特的个人风貌和极高的艺术价值,在藏传佛教美术史上占有世界公认的崇高地位。他拥有众多的弟子和追随者,影响深远,有很多佛像是出自其弟子之手。以至于形成了喀尔喀蒙古佛像的主流样式,至今延续不绝。喀尔喀一词初见于明代,为蒙古六万户之一,共十二部,其中内喀尔喀五部,外喀尔喀七部。内五部清初居于兴安岭东南,编为巴林、扎鲁特等四部五旗,  相似文献   

20.
明末清初之际,我国蒙古族分为汉南蒙古即内蒙古,汉北喀尔喀蒙古即外蒙古。其中汉北喀尔喀蒙古分为四部分,“一曰土谢图汗、一曰车臣汗、一曰札萨克图汗、又善巴,自为一部,曰赛音诺颜共部四,为旗八十有六。东至黑龙江,呼伦贝尔城;南至瀚海;西至阿尔泰山;北至俄罗斯,广五千里,袤三千里,北极高四十二度至五十一度三十分,京师偏东三度至偏西二十六度,人约七十万口”。清初清廷在外蒙古地区设定边左副将军,驻乌里雅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