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崇仰秋瑾追悼女侠1907年,秋瑾组织光复军,与徐锡麟策动浙皖两省起义告败,徐锡麟在安庆遭害。7月15日凌晨,秋瑾被清廷以野蛮的斩刑杀害于绍兴轩亭口。时在上海的陈去病与徐、秋均是光复会早期会员,他闻悉后即悲愤赋诗:“秋风秋雨愁煞人,沉冤七字何年霁”、“城头悬布要需登,前仆何妨后来继”。他准备在沪上组织追悼活动,因友人力阻未果后,便联络了华兴会、兴中会、光复会诸会党,以魏晋间嵇康、阮籍诸贤竹林神交为范,发起成立神交社,筹划革命活动,并以秋瑾的别号创办了竞雄女校。当秋瑾的盟姐徐自华告知,秋瑾就义后的棺木仍弃于绍兴荒野不能入…  相似文献   

2.
1907年,一代女侠、同盟会会员秋瑾,为救国救民的理想毅然抛洒一腔热血。难后暴尸野外,后被乡人草殓停厝在荒冢乱坟间。此后秋瑾灵柩多次迁移,曾经二位女友侠肝义胆挺身犯险,秘将其"埋骨西泠";但又为清廷发现逼掘。尔后辗转于浙、湘等地,几十年间,饱经历史沧桑风雨变迁,至"文革"之后安身之处始落定。请看《秋瑾之墓风雨九迁》。  相似文献   

3.
郭长海 《江淮文史》2007,(2):93-100
对秋瑾一生影响最大的女性有两位:前期是皖人吴芝瑛(枞阳浮山人),后期是浙人徐自华。秋瑾初来北京,吴芝瑛以家中丰富的藏书,提供给秋瑾阅读,秋瑾从中获得了许多新的信息,从此大开了眼界,拓宽了视野,从一个朦胧的女权主义者,跃进到激进的维新派。秋瑾从日本回到国内,徐自华则以大量资财,资助秋瑾办报,又提供联系会党的活动经费,使秋瑾从一个革命的宣传家,跃进为革命的实践者。尽管做法上不同,内容上也不相同,但两位女性在不同时期,都对秋瑾的思想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被周恩来誉为“女中豪杰”的秋瑾女士,1907年7月15日(农历六月初六)惨遭清廷杀害后,举国震惊,各界人士纷纷以挽联这种特殊形式声讨清王朝的残酷,寄托对女侠的哀思.试举数例.  相似文献   

5.
由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辛勤献力,于1960年初版,1962年修订,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重版的《秋瑾集》中,收有秋瑾所作词二首:一首是《踏莎行·陶荻》;一首是《临江仙》,下序“陶荻子夫人邀集陶然亭话别。……”字样,反映了女革命家秋瑾与陶的深厚密切的感情。查秋女王灿芝1928年编行的《秋侠遗集》中“陶萩”为“陶荻”;加上上述《秋瑾集》附录中所收陶成章《秋瑾传》也写作“荻意”,即:……(秋瑾)又与(丈夫)廷钧不睦,同乡戚属陶大均(会稽人)、陈静斋(山阴人)等为之和解,不得,乃尽以其所有首饰,托大均妾荻意为变卖,集资东渡日本留学。  相似文献   

6.
秋瑾是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女革命家。关于她的生年,目前倾向于1879年。新版《辞海》即主是说。1979年柯灵发表了《秋瑾烈士百年祭》(《中国妇女》1979年11期)一文纪念秋瑾诞生一百周年;秋瑾的故乡绍兴还为秋瑾举办了诞生一百周纪年念活动。但是,秋瑾究竟生于何年?目前尚有争议。在纪念秋瑾诞生百年之后不久,就有人撰文说:“去年(1979年)不是秋瑾烈士的一百周年诞辰”(史翼:《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第4期)。实际上,关于秋瑾的生年,  相似文献   

7.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对酒》)秋瑾以一介女子,能在中国封建统治最黑暗、最腐朽的时期,抛头颅、洒热血,为反清革命事业杀身成仁,真是“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满江红》),是周总理所指出的中国妇女正面形象中“很好的一个”,是永远值得我们怀念和崇敬的。秋瑾就义后,其同志、家人、亲友和其他正义之士,为其作传写文章的不少;但述其就义情形的则不多,文字既简略,内容又大有出入。  相似文献   

8.
在清廷预备立宪的形势下,浙江巡抚张曾敡将尚未举事的革命党人秋瑾“就地正法”,引起了江浙民间舆论的一片哗然。民间舆论坚持以宪政精神做思想武器,抨击浙江官府处理秋瑾案的种种作为,使其穷于应付,狼狈不堪。此举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政府宪政改革的步伐,表明预备立宪时期渐趋发达的民间舆论已是一股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从这一事件亦可看到,《时报》、《申报》等上海报刊媒体表达的民问舆论,主要是反映立宪派尤其是江浙立宪派的声音。从秋瑾案体现的民间舆论与官府作为之互动关系的情形来看,预备立宪之初,立宪派与清政府之间便已时显貌合神离之象。因此,立宪派在武昌起义爆发后能够迅速转向与革命派合流,可谓渊源有自。  相似文献   

9.
1975年农历十月十一日,是秋瑾烈士的100岁冥诞。在祖国现代化的新长征中缅怀和悼念这位伟大人物,我认为仍有其意义。作为一个秋瑾烈士的崇敬者,作为剧本《秋瑾传》的作者,我想起了童年和少年时期的一些往事,并借此机会讲一点我  相似文献   

10.
秋瑾秋瑾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位牺牲的女革命家,在2000多年男尊女卑的中国,却出现了秋瑾这样豪气冲天的女子。秋瑾本有富裕的家庭可以衣食无忧,但胸怀救国志的她却不甘流俗,抛家弃子留学日本。为表达振兴民族的志向,临行前她写下诗句:“漫云女子不英雄,万里乘风独向东!”她参加同盟会投身革命,创  相似文献   

11.
秋瑾研究专家郭长海先生的《秋瑾全集笺注》是一部秋瑾研究领域里的最新成果,是目前所见秋瑾研究中收录最全、注释最详、笺解最精的版本。本书对秋瑾作品的每个篇章都作了校对,写有标记。并加有详细的注释。这是其它有关研究秋瑾著作无法比拟的。  相似文献   

12.
秋瑾婚前婚后曾在湖南住过一段很长时间,这已见诸多种史料。但秋瑾何年入湘?入湘后初居何地?至今仍无确论。现据有关著述,对秋瑾入湘居湘时间问题,略作考证。一、入湘时间关于秋瑾入湘时间,山石《秋瑾年谱(初稿)》作1890年(光绪十六年)。然据徐双韵(秋瑾学生徐蕴华,字小淑,号双韵)《记秋瑾》云,秋瑾1890年始随祖父离闽返故乡,次年(1891年)随父去台湾。由此看,秋瑾赴湘必在1890年之后。  相似文献   

13.
1907年秋瑾被杀后,萧山湘灵子所撰的《轩亭寃传奇》是当时最具代表性的剧作。关于其作者湘灵子问题,学界以往有三种不同的说法。然迄今百年以来,却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确认与解决。本文依据当时的报刊杂志及其发表的作品,论证其作者即是萧山韩茂棠,又名韩天啸。又以大量新发掘的资料,对韩氏家世与生平事迹,及其撰写的多种着述,作了考述。  相似文献   

14.
"秋瑾烈士是中华民族觉醒初期的一位前驱人物。她是一位先觉者,并把自己的生命奉献了给反封建主义和争取民族解放的崇高事业。她在生前和死后都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秋瑾不仅为民族解放运动,并为妇女解放运动,树立了一个先觉者的典型。"以上是郭沫若院长对秋瑾烈士崇高的评价。绍兴是秋瑾的故乡,解放后,由于党和政府的  相似文献   

15.
一吴禄贞殉难之谜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后,全国各地纷纷响应,不少省份先后独立。近畿直隶于10月底11月初,也接连出现了滦州兵谏和燕晋联军,清廷频频告急,坐镇孝感督师的袁世凯也大有芒刺在背之感。但是,11月7日凌晨,燕晋联军大都督吴禄贞在石家庄火车站被人杀害,随之直隶形势就开始急转直下。吴禄贞被杀一案在全国引起了极大震惊,这不仅在于新任山西巡抚吴禄贞身首分异,更  相似文献   

16.
秋瑾一九○四年初夏东渡后,中间曾返国省亲一次,她首次回国在什么时间呢?学术界一般作甲辰(一九○四年)年冬或年底。《秋瑾集》编者在《致秋誉章书》注(二)云“秋瑾留日时期是一九○四年夏秋之交至一九○五年十二月。但她在一九○四年冬曾由日归国省亲,次年春始赴日本(见陶成章《浙案纪略·秋瑾传》,”。徐双韵《记秋瑾》云:  相似文献   

17.
晚清幕府制度是在清廷内外交困且前幕制急需改革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幕府形态。无论是其形成的历史背景,还是幕府形态、运作方式,晚清幕府制度均具有一系列新特点。晚清幕府规模大、职能多,幕僚成分复杂化,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其制度特征,在稳定清廷统治、促进中国早期的近代化、造就晚清人才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臧马 《文史春秋》2002,(11):18-22
众所周知,近代名女革命家、同盟会首领秋瑾是被绍兴知府贵福杀害的。其实,具体指挥搜捕、审讯和杀害秋瑾的是山阴县知县李钟岳:令后人不解的是,秋瑾牺牲后李钟岳先是被革职,不久又悬梁自尽,后来他的儿子李江秋和秋瑾的弟弟秋宗章还成为好朋友,李钟岳的灵位也入祀秋瑾祠。“秋案”以后,秋李两家非但没有变成冤家对头,反而成为至交好友,其中内情百年来鲜有人知。  相似文献   

19.
陶清 《安徽史学》2006,(6):96-97
清廷入主中原,对以武力抗清复明者尽屠滥杀、血腥镇压的同时,也加强了对知识阶层的思想统治和高压利诱.大体说来,明末清初知识分子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种.  相似文献   

20.
近几十年来,史学界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先驱秋瑾烈士的出生年份和出生地点问题,曾经有过一番热烈的讨论。后来由于有关社会团体的介入。逐渐成为一家言而与史实相悖谬.且在一些出版物上和思想认知上,产生了某种混乱现象,如原《辞海》的“秋瑾(1879-1907……)”,到1989年再版时改成“秋瑾(1875-1907……)”。1979年,秋瑾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召开,12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夏衍同志《秋瑾不朽》纪念文章,但过后便有人持异议,说是“流于轻率。失之偏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