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期以来,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关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三年严重经济困难时期,刘少奇提出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笔者在许多文章和书籍中见到过这种说法。然而从笔者掌握的材料看,这种说法是不够准确的。  相似文献   

2.
60年代调整时期中央十人小组的保煤决策马麟通,孙容经过三年大跃进,我国的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的损失和破坏。1960年12月24日到1961年1月13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工作会议,1月14日至18日又召开了八届九中全会。针对国民经济的困难状况和存在的问...  相似文献   

3.
民国时期,安徽省各种灾荒频频发生,呈现出无年不灾、多灾并发,灾荒种类多、以水旱蝗灾为主,灾害群发期现象突出,有灾必有荒,灾荒损失惨重以及天灾与人祸相互交织等特点。灾荒对安徽经济、社会以及人口造成了严重影响。面对严重灾荒,政府和民间组织通力合作,互补短长,在灾荒的应对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60年代初曾希圣在安徽推行责任田始末江鲲池一1959至1960年间,安徽农村同全国农村的许多地方一样,出现了严重的"饿、病、逃、荒、死"问题。作为省委第一书记的曾希圣,对此当然负有主要责任。在严峻的形势面前,他冷静地总结分析了农业合作化以来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5.
周恩来与信阳事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周恩来对1959年11月至1960年4月河南信阳地区发生的以大量非正常死亡人口为显著特点的“信阳事件”的解决和处理的历史过程,就周恩来对这一事件发生后的作用及影响发表了看法。  相似文献   

6.
段建荣 《沧桑》2008,(3):65-67
抗战时期,为了战胜天灾敌祸,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大力发展合作社经济。在根据地党和边区政府的有力领导下,在各种群众团体积极推动下,通过确立公正合理的办社原则与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各类合作社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实践证明,合作社经济的发展,不仅促进了根据地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了灾民的生活,成为战胜天灾的有效途径;也成为支援抗战的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  相似文献   

7.
自然,在当时的技术和设备条件下,大海行船常常危机四伏,朱家船队也曾遭遇最悲惨的事件,有的是由于天灾,有的则是由于人祸。天灾还能说得清,人祸有时竟要几十年的光阴才能澄清!  相似文献   

8.
正2018年8月20日,我在广东省参事决策咨询会上作了《推进粤港澳非遗平台共建共享,提升大湾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专题发言。广东省参事决策咨询会始于2009年,每年举行一次,至2018年,已连续11年举行。每次都是由广东省党政主要领导主持,面对面听取参事馆员对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所提的建议。这是省委、省政府广开言路、重贤纳智,落实民主科学决策,发挥参事、馆员智囊作用的重大举措,也是我省参事、文史工作的品牌和亮点。我为什么选择这一课题呢?  相似文献   

9.
广东电白唐代许夫人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年1月19日至26日,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和省博物馆、茂名市博物馆、电白县博物馆等单位组成发掘队,由省博物馆古运泉同志为领队,对已遭破坏的广东省电白县唐代许夫人墓进行了抢救性清理。此墓早年被盗,破坏严重,但形制特殊,规模较大,出土墓志铭及少量金器、瓷器和铜器,现将清理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0.
人的行为如果跟“偷”字联系起来,终归是一件不大光彩的事情。但近日反思人生,总忘不掉我的一件劣迹,那就是我确曾怀着忐忑乃至恐惧的心情行过一次窃,虽然偷的只不过是一把生糠。 事情发生在1960年冬或1961年春,当时被称为“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当然,现在有人说那不是天灾,而是人祸,或者说三分天灾,七分人祸。对这种问题做结论不是本文的任务。我只知道,那时举国上下都已勒紧裤腰带了。承蒙组织信任,我作为浩浩荡荡的河北省委工作组的一员,被派赴旱灾严重、反动会道门猖狂的邯郸专区去抓“三类队”。所谓“三  相似文献   

11.
黄节(1873~1935年),广东省顺德县甘竹石滩人,是我国近代诗坛最有影响的诗人之一,1907年曾经是著名国民党人士柳亚子组织的南社的最早的几个会员之一,1928年至1929年春担任广东省政府委员、广东省教育厅长,复兼任广东省通志馆馆长。他在北京大学等学府从教数十年,曾经提倡国粹救国,黄节是岭南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  相似文献   

12.
康熙十九年(1680年),在广东叛变的尚之信受逮赐死。在此前的五十年里,岭南之地兵荒马乱,藩商霸市,加之天灾连连,社会经济低迷。直至李士桢值广东巡抚,遂开展一系列抚粤政策,恢复秩序,以使广东地区的商业贸易重新繁荣。随即,在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廷正式开海  相似文献   

13.
高州古治旧城位于广东省高州市中北部的长坡镇旧城村,距高州市城区25公里。旧城从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起,至明代成化三年(1467年)止。曾经是高州州治、高凉郡(县)治和电白郡(县)治所在地,长达1578年。所以,旧城被称为千年古治。1994年.广东省人民政府把旧城定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14.
杨兵 《广东史志.视窗》2006,(1):F0002-F0002
应澳大利亚澳中经济文化中心和纽西兰中华文化中心的邀请,以广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主任陈强为团长的考察团一行15人,于2006年1月3日至13日在澳大利亚、新西兰进行考察和交流.举行地方史志学术交流研讨会。  相似文献   

15.
2005年8~9月,因建设广东新会LNG电厂的需要,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用地范围进行了文物考古调查勘探,发现炮台岗遗址。是年12月至2006年3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出一批明清时期  相似文献   

16.
李志明 《神州》2011,(8S):15-15
一、从乳品业潜规则看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2008年,中国爆发了两场大地震,一是汶川地震,二是由三聚氰氨引爆的乳品业“潜规则”引起了全行业的信任危机。如果说前者是天灾难以避免的话,后者完全是不该发生的人祸。由此也反映出我国存在的普遍道德缺失有多严重:我们天天都在冒着生命危险吃着各种东西:鸭蛋里有苏丹红、大闸蟹里有避孕药……简直防不胜防。  相似文献   

17.
本期部分作者简介麦群忠(笔名夕羊、群忠),男,1938年11月出生,广西玉林市人,1960年9月参加工作,1960年7月于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本科毕业,曾任广西图书馆馆长,现为调研员,研究馆员。先后发表论文40多篇、各类文章300余篇,出版各类著作20...  相似文献   

18.
从灾害经济学角度对“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的考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1959~1961年我国经历了“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关于其主要成因,1978年前一直错误地完全归咎于三年自然灾害。但近年来国内外又发表了一系列文章,认为这三年“风调雨顺”,根本没有自然灾害,“人祸”即决策错误是唯一的原因。本文根据对灾情、受灾面积等资料图表的分析,证实这三年发生了持续的严重自然灾害;同时分析了各种决策错误带来的不同影响,重点把粮食作为决定国家经济兴衰的生命线和因果关系链的比较指数,用计量方法分析当时农村因灾减产、因决策错误减产、因高征购而减少粮食存量之间的比例状况。本文的结论是:从农业粮食减产因素看,自然灾害略大于决策错误;从农村一个时期的集中缺粮情况因素看,决策错误影响远大于自然灾害,可以说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  相似文献   

19.
周钢 《史学月刊》2006,13(1):105-113
美国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内战以后迅速兴起。工业社会的勃兴和城市人口的剧增使美国原有的肉类生产远远满足不了国内外市场的需求。这种巨大的需求推动了美国西部的牧业开发。内战以后,在密西西比河以西至太平洋沿岸,牧牛业和牧羊业迅速发展起来,形成一个疆域辽阔的“牧畜王国”。西部牧区成为美国新的重要肉产品生产基地,放牧业成了当时最赚钱的行业之一。“牧畜王国”繁荣兴旺了二十余年,到1885年以后盛极而衰。在导致“牧畜王国”衰落的诸多因素中,牧区天灾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牧场主们竭草而牧的掠夺式经营更加重了牧区天灾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20.
由广东省珠海市政协、广东省历史学会、暨南大学历史系联合主办的唐绍仪学术研讨会于1989年4月13日至15日在广东省珠海市举行,70余名与会学者就下列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