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初以杨光先为代表的部分正统士大夫,遂奋起攻击汤若望和西洋历法,掀起了清初最大一宗反西教案件——“康熙历狱”。“康熙历狱”的实质就是中西历法之争,对清初士人的影响例如徐光启盛赞欧几里德之《几何原本》,以极其忠实的态度翻译出其6卷。他认为欲求超胜,必须会通。徐光启、李之藻等人是倾向于科学起源的多元论的,而且只有通过“会通以求超胜”的努力,才有希望走上近代科学大道。  相似文献   

2.
晚明清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时代,尤其在思想上探求真知的科学思想逐渐兴起,入华传教士带来的西方先进的科技知识与中国知识阶层的传统观念产生了直接的正面冲突,清初关于改订历法的论争是中西文化冲突的集中表现,在这一论争中守旧派以捍卫"礼法圣教"为借口制造了中国天文历算史上少有的酷烈冤狱。虽然康熙平反冤狱,可保守派却依然占据着道德上的制高点,知识精英没有能够真正冲破礼教的桎梏,最终中西文化上的尖锐冲突使中国丧失了汲取西方有益文明成果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鲁颖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0,(4):65-85+109-111
吴历是中国美术史、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人物,他曾与受"康熙历狱"影响的亲西学人士许之渐有过近二十年的往来,吴历信仰的改变及许多重要的绘画作品都与许之渐有关,本文希望借助画跋、年谱、诗文集等资料,对二人的具体交往作一详细梳理。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古代有两次大的外来文化的冲击。一次是汉魏六朝的佛教文明冲击,宋明理学吸纳了佛教精华而获得更化。另一次是明清以来欧西文化的冲击,这一次有些复杂。从徐光启一直到康熙,都对西方文化有兴趣。徐光启带着很明显的目的,即想用"天学"来丰富发展儒学。康熙学习西方科技,对西方的医学、数学以及自鸣钟、钢琴等都很感兴趣,康熙对自然科学的重  相似文献   

5.
刘宗迪  宋亚 《民俗研究》2024,(2):80-89+159
历法的发展历程,最早是物候历,其次是观象授时的星象历,最后才有基于天文观测而推算确立的成熟历法。物候历时期,根据特定物候现象确定新年的日期;星象历时期,则根据特定星象的出现确定新年的日期。《夏小正》反映了中国古代历法从物候历到星象历的过渡,它记载一月星象“初昏参中”,表明当时是以参宿昏中为岁首星象,作为新年到来的标志。甲骨学研究证明,商代历法是以大火星黄昏南中天的夏历五月作为正月,夏主参星、商主大火的传说即反映了夏人以参星昏中为岁首星象、商人以大火昏中为岁首星象的纪时传统。  相似文献   

6.
历法是人类认识自然界时间变化规律的科学结晶,它在天文与数学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推算年、月、日的时间系统,对于历史纪年、农事活动乃至年龄计算,都有密切关系。中国历法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既不同于以《儒略历》为代表的“太阳历”,也不同于以《回历》为代表的“太阳历”,而是一种“阴阳合历”。这种历法起源很早,夏、商、周三代即有所谓“三正”,汉代的《太初历》已确立了中国历法的基本体系,南北朝时期的《大明历》又有进一步发展。在此之后,  相似文献   

7.
晚明清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时代,尤其在思想上探求真知的科学思想逐渐兴起,入华传教士带来的西方先进的科技知识与中国知识阶层的传统观念产生了直接的正面冲突,清初关于改订历法的论争是中西文化冲突的集中表现,在这一论争中守旧派以捍卫“礼法圣教”为借口制造了中国天文历算史上少有的酷烈冤狱。虽然康熙平反冤狱,可保守派却依然占据着道德上的制高点,知识精英没有能够真正冲破礼教的桎梏,最终中西文化上的尖锐冲突使中国丧失了汲取西方有益文明成果的机会。  相似文献   

8.
周家台秦墓竹简69—91所记历谱无论系于秦始皇三十六年、三十七年,还是秦王政十年、十一年,都不能与"古六历"及其衍生历法相容。秦时期历法步朔与古六历无涉,但秦时期历法的"阳历因素"可能按颛顼历排定。秦时期历法以公元前361年之前一年10月丁巳为朔余无的朔望月起算点,依四分术步朔,置闰法则按照3—3—3—2—3—3—2的序列人为安排,虽不知原始起点,但秦王政二年当是一个序列(一章)的起点。由此可以给出这一时段的朔闰表。  相似文献   

9.
叶佩兰 《收藏家》2005,(3):46-48
清初顺治青花瓷与晚明崇祯青花瓷如何区别?康熙盛世六十一年,康熙青花瓷的早中晚期又如何区别?这些都是专业人士和收藏爱好者长期关注的问题。北京故宫博物院陈润民先生主编的《清顺治康熙朝青花瓷》一书于2005年元月由北京紫禁城出版社出版。该书以极其充实的内容和生动活泼的瓷画为读者提供了清初青花瓷器的标准器。全书共发表339件清顺治和康熙青花瓷器,是从北京故宫博物院近万件清初青花瓷器的藏品中精选出来的,均  相似文献   

10.
杨光先与清初"历案"的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熙初年,杨光先和传教士汤若望间发生的历法之争,杨光先被视做守旧士大夫的典型,几成史界共识,这种评价有失公允。其实,清初“历案”是明末清初中国以儒学为主的传统化与西方基督教化冲突的继续。杨氏这一做法的本质,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愚顽守旧和盲目排外,而应看做是中国有识之士对西方早期殖民活动中的宗教、化侵略的抵制与反抗。  相似文献   

11.
清初西学输入的成就与局限宝成关一由于清初统治者,尤其是顺治、康熙两帝,对传教士及西学相继连续采取了优容礼遇及吸收引进的政策,使西学东渐的势头并未因明清鼎革而中断,西方科学文化在清初得以进一步传入中国,并在一些领域取得了较大成就。1、天文学。1644年...  相似文献   

12.
关爱和 《史学月刊》2003,(12):22-26
清人主中原后,针对激烈的反清情绪,对士人采取严密的钳束政策,康熙五十年,戴名世因其《南山集》的锋芒而致大狱,与戴氏有文字交的方苞也因作序而罹罪,虽幸免于死,但精神受到重创,为文风格遂变得迂回盘折。此案前后文风的转变,体现了清初士人由狂悖不驯到敛性皈依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3.
现藏于祁县图书馆的清初山西平阳府推官毛逵所著《祥刑遗范》,是法律史学界迄今未曾关注利用过的法律文献孤本。《祥刑遗范》所录判牍均为毛逵在推官任内处理案件的真实纪录,较为详尽地反映了作者秉承先贤哀敬折狱的“祥刑”思想。随着康熙六年裁撤推官一职,使得该书成为研究清初推官司法职能及其价值定位的珍稀史料。该书既为了解清初山西地方社会经济、民情风俗、官场现状等提供了一个鲜活样本,又是探究清初地方司法体制及诉讼程序运行的原始文献。  相似文献   

14.
明代科学家徐光启生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卒于崇祯六年(1633年),松江府上海县人。今上海市南市区乔家浜路的"九间楼"地方,还存有他的故居.南门外桑园街那里昔称康衢里双园,曾经是徐光启青年时代栽柳烧炭的场所,世居其地的人犹能指认。徐光启在科学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其中以农业科学上的贡献最为显著。可以代表这一贡献的是他的遗著《农政全书》。这部著  相似文献   

15.
<正>理学是儒学在宋代发展出的一种特殊形态,也称为"新儒学"。清初庙堂理学是顺治、康熙时期理学与王权之间相互斗争、妥协和结合的产物,是理学由内圣到外王的结果。学术界对研究理学与清初社会政治关系的著作有史革新《清代理学史》(上册)、高翔《康雍乾三帝统治思想研究》等。王胜军《清初庙堂理学研究》(岳麓书社,2015年版)则以儒学官方、民间双重性视角,从理论上对清初庙堂理学与社会政治的关系作了系统分析,探讨了清初庙堂理学逐渐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的过程及其构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讨论在清初杨光先“历狱”事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李祖白及其作品《天学传概》的思想特点以及成因,并以《天学传概》所持之“中国人西来说”为切入点,讨论天主教在晚明前清中刁社会的深入程度问题,以及基督宗教社会关於世界年代体系的传统知识对中国教外士人的一般性影响。这是西方知识在传统社会中是否能够以及如何改变中国人观念的一个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7.
辛亥革命之后,作为构建现代国家时间秩序的新历书,面临着使用的官民分野与内容的新旧对立,成为时间秩序统一的障碍。对此,北京政府及其所属的中央观象台试图通过查禁私历,重构官定历书内容体系,以实现"划一时政"的目标。因受制于旧有历法传统及社会习俗的深远影响以及政府与中央观象台编历取向的差异,官定历书的推行效果不佳。民初历书编订与颁行中的传统与现代、民俗与政治、权威与科学等多重因素的对立与融合,也见证了时间秩序与现代国家构建之间的复杂关联。  相似文献   

18.
夕羊 《文史春秋》2001,(6):71-74
在黑暗的封建社会,统治为了防止和镇压知识分子的反抗,往往故意从作品中取字句,罗织罪名,构成冤狱,史称“字狱”。字狱在漫长的独裁专制时期时有发生,屡见不鲜。但因编制历法而构成冤狱的案件则不多见。  相似文献   

19.
梁宪华 《文博》2007,(5):89-94
清初,宫廷戏曲沿袭明朝旧制,演戏由教坊司承应。康熙中期设立南府,南府隶属于"内务府"。乾隆时期南府设大总管一名,七品后升为六品。南府演员分[1]  相似文献   

20.
明末清初,以天主教在南明永历王朝的活动为标志的中西文化交流仍持续不断,并对当时的社会和中西文化交流产生影响,其间利玛窦、安类思、瞿纱微、徐光启、瞿式耜等表现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