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凌家滩墓地玉器渊源探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通过对凌家滩遗址与诸多考古学文化的分析比较,指出凌家滩墓地玉器在用玉习俗、种类形制、组合功能、制作工艺等方面继承了江淮区域内宁镇地区北阴阳营文化的传统,并受到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大汶口文化、仰韶文化,东北地区的红山文化以及长江下游同时期文化的影响和渗透,从而使凌家滩成为我国新石器时代的一个玉器中心。  相似文献   

2.
陶治强 《文物春秋》2007,14(1):8-15
凌家滩文化和红山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两支代表性文化。细梳两文化的内涵,可发现它们在构成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如都存在祭坛、神庙、聚落、贵族墓地和大量精美的玉器等。而尤为引人注意的是两地都有玉龙、玉龟的出土,且制作精致,栩栩如生。本文以玉龙、玉龟为论述的主角,再结合两文化的其他遗存,浅析了龙、龟文化的社会內涵及其产生的时代背景、民族心理和史前社会后期呈现的若干特点。  相似文献   

3.
20世纪60年代初,从细石器文化中辨别出富河文化。陶器以筒形罐为主,还有少量圈足碗、钵、杯、斜口器等,篦点之字纹和线形之字纹特征鲜明。石器中绝大部分是打制石器,压制细石器数量较多。骨器数量和种类多,卜骨上有灼痕。年代在距今7500~5000年,相当于赵宝沟文化和红山文化时期。分布在辽西地区东北部,主要集中分布在乌尔吉木伦河流域。房屋均为半地穴式建筑,多数为方形或梯形,少数为圆形。以小型聚落为主,社会处于部落阶段,人与人地位平等。富河文化源于兴隆洼文化和西梁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接受了同期赵宝沟文化和红山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凌家滩遗址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铜闸镇凌家滩村,地处裕溪河中段北岸.自1987年首次发掘以来,遗址区内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人工建造的祭坛、大型氏族墓地以及祭祀坑、红烧土和积石圈等重要遗迹,出土大量精美玉礼器、石器、陶器等珍贵文物."凌家滩文化"与辽宁"红山文化"、浙江"良渚文化"并称为"中国史前三大玉文化",凌家滩遗址...  相似文献   

5.
从凌家滩古玉的玉质成分可以看出,古人对“玉,石之美”的认识,主要依据玉石的外感而定。  相似文献   

6.
<正>距今6500~5000年间分布于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以大量玉器的发现而著称,它与江淮之间的凌家滩文化、环太湖地区的良渚文化堪称史前东方沿海地区三个重要的玉文化工业中心。这些考古学文化的先民们,在制作玉器的过程中,曾经加入了大量的动物元素,这些元素有的十分具体和清晰;有些动物形象则略显抽象而模糊,需要后人的考证。若提及红山文化最富盛名的一类玉  相似文献   

7.
西台遗址发掘了保存完好的两座南北相邻的长方形围壕,应有城的含义。两座围壕内分别发现兴隆洼文化和红山文化两个时期的房址及遗物。红山文化房址和围壕中共出土10件陶范,其中两组陶范为合范,保存完好,是铸造青铜器的模具。红山文化房址中发现了塑造精细的女性陶塑。这些重要发现,为探讨中国文明起源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8.
红山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山文化是燕山南北地区新石器时代非常重要的考古学文化,有关红山文化分期的文章已发表多篇,但由于受到当时考古资料所限,学者们分歧较大。本文以近年来所发表的两处层位关系较好的遗存为突破口,尝试对红山文化进行分期,并在分期的基础上,对以往有学者将红山文化划分为不同考古文化类型等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目次一牛河梁与西水泉遗址的分组研究二其他遗址出土遗存的组别与年代三红山文化的阶段划分与年代判定从目前的考古发现和研究结果来看,红山文化的起始年代约为公元前4500年,结束年代约为公元前3000年。在这前后历时约1500年的时间跨度里,红山文化本身到底应该划分为几个发展阶段,学术界的认识大致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模糊到逐渐清晰的过程。以年代先后为序,可将以往观点归纳总结如下。1985年,郭大顺、马沙从当时新发现的各遗址材料间的差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历史理论的双重内涵及其文化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马克思是在双重的涵义上阐述其历史理论的 :在形而上的层面 ,他把人类历史的发展划分为人与人相互依赖、人与物相互依赖和人的自由自觉的存在三个阶段 ;在现实的层面 ,他强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分析 ,区分了东西方两种不同的发展道路。这两个方面是统一的 ,其中起核心作用的是人自身发展的三阶段理论。马克思对人自身发展阶段的划分 ,具有深刻的文化学意义 ,它为我们研究人类文化模式的演进提供了一个标准。依此 ,我们可以将文化模式分为前现代的文化模式、现代的文化模式和未来的文化模式。后现代文化在某种意义上是对前现代文化模式的回复 ,并未超越现代文化。  相似文献   

11.
玉德·玉符·汉玉风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民族使用玉器的历史十分悠久。在原始社会人们使用石器作为主要生产工具的过程中,有的地区也就地取材,制作并使用了玉器。我们的祖先至晚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就利用真玉琢磨成装饰品或生产工具。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玉质装饰品,出土在我国辽宁西部到内蒙古东部地区,距今已有七八千年之久。从原始社会到汉代,在玉器发展史上出现过四个高峰。第一个高峰是以红山文化玉  相似文献   

12.
斜口器初探     
斜口器分布在东北地区西南部,属于新石器时代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陶器。根据整体形态可分为四型,早、中、晚三期,时间在公元前5500年至公元前2500年,每期延续1000年左右。大致趋势为由椭圆形底发展为圆形底,斜口部分由浅变深,高口部位由平直演变成外凸弧形,两侧腹壁由外凸弧形发展成内凹亚腰形,低口部腹壁由外凸弧形发展成内凹弧形。辽西地区的斜口器有承继关系,西流松花江流域和辽西地区的斜口器有亲缘关系,下辽河流域的斜口器独立起源和发展。据研究认为,斜口器主要是用于分拣东西的簸箕,其次也用于容器和撮子等。  相似文献   

13.
对凌家滩及裕溪河上中游区域的系统调查中,在467平方千米范围内发现汉代及之前的遗址95处。参照周边区域考古学文化分期将调查遗物分为八期。初步研究发现,区域内各期遗址数量呈现波浪式起伏,崧泽文化和西周时期是该区域聚落发展的高峰期,在崧泽文化晚段出现了以凌家滩为核心的较为明显的聚落集中化现象。  相似文献   

14.
赵慧群 《江汉考古》2005,(4):52-58,68
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玉鸟饰是对东方沿海和东南地区鸟崇拜传统的承袭和发展.这些玉鸟型饰有单体鸟型饰和组合型饰,亦即直接用玉制成鸟形饰或鸟与其他动物的组合型玉器,或将鸟纹和以鸟为部分构成单元的组合纹饰刻画其上.它们主要分布于良渚文化、龙山文化、石家河文化、红山文化以及凌家滩玉器中,既体现了各种文化不同的表现手法和特征,又表达了社会化人格化功能差异性与文化内涵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红山文化彩陶纹样的系统梳理,发现红山文化彩陶纹样在不同时期有各自鲜明的特点。从红山文化彩陶纹样传播的视角看红山文化的形成、发展及与周邻考古学文化的关系,对于我们了解红山文明的社会背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1921年,瑞典学者安特生在发掘辽宁锦西沙锅屯洞穴遗址时,就已发现了具有小河沿文化特点的陶器。1938年,日本人出版了《赤峰红山后》一书。书中收入了在赤峰四道井子等地点采集的陶器,其中也有小河沿文化的绳纹筒形罐、彩陶豆、彩陶钵等。但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这两个地点出土的小河沿文化遗物均被纳入到红山文化的范畴中。人们并没有认识到,它与以赤峰红山后“第二住址第一期文化遗存”为代表的红山文化有着本质的差别。  相似文献   

17.
从安徽凌家滩墓地出土玉器谈中国的玉器时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社会经历了石器、铜器、铁器三种不同质态的时代发展序列,这已是世界学术界和考古界共识的普遍规律.但近十几年来,中国田野考古发掘的丰硕成果,已向三个时代的划分提出挑战.大量的考古资料表明,中国古代文明有它独立发展的过程,有它特殊风格和特征.其中之一,就是“玉器时代”的提出.在不少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中,如辽宁红山文化、山西陶寺文化、湖北石家河文化、广东石峡文化、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和本文将论述的安徽江淮流域的凌家滩墓地、肖县金寨遗址等,都发现大量的精美玉器,它表明,中国在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之间曾有过一个玉器时代.《越绝书》记载:“轩辕、神农、赫胥之时,以石为兵,断树木为宫室,死而龙藏.夫神圣主使然.至黄帝之时,以玉为兵.以伐树为宫室,凿地.夫玉,亦神物也,又  相似文献   

18.
辽西地区迄今已报道的史前时代考古文化中,陶窑的发现仅在内蒙古敖汉旗小河沿乡四棱山遗址有所发现1,共6座陶窑,属于红山文化.其它考古学文化尚未见有陶窑发现的资料报道.2005年夏,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为配合内蒙古赤峰市三座店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在松山区初头朗乡上机房营子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时,揭露了2座红山文化和1座夏家店下层文化陶窑7.这些重要的考古发现,为研究辽西地区新石器至青铜时代考古文化陶窑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赤峰地区红山文化遗址的分布较为普遍,但红山文化积石冢却鲜有介绍。通过对赤峰市喀喇沁旗发现的7处红山文化积石冢分布情况、地理环境及采集遗物进行详细介绍,对积石冢典型器——筒形器及其他实用器进行分析,比对与相邻地区的红山文化积石冢相互关系,探索与相关考古学文化积石墓的渊源,为研究红山文化积石冢、进一步探讨红山文化以及与周边考古学文化的关系等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20.
小河沿文化陶器至少可以区分为三个组合,基本上可以代表小河沿文化的早、中、晚三个阶段。其早期曾与红山文化有过一个同时并存的时期,晚期最晚的器形与白燕遗址三期同类器具有相似性,应当已进入龙山时代。从遗址分布看,燕山以南小河沿文化遗址以早期为多,少量进入了中期,晚期遗址不见,而燕山以北地区早期遗址相对较少,中期以后遗址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