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说不清.道不明。李敖大师,又一次引起了争议。大师之子李戡近日出书《李戡戡乱记》,炮轰台湾教育体制,并放弃台大,考入北大,一时间在网络引发热议。在一次访问中.当无数次被人问及和韩寒对比时,李戡放言:“韩寒算老几?”  相似文献   

2.
面孔     
《南方人物周刊》2008,(13):10-11
作家李敖情色不改73岁的台湾前"立委"李敖,发行一本作风非常大胆的情色小说《虚拟的17岁》。这本600页厚、36万字的长篇小说,故事内容叙述17岁美少女脑部被植入智能芯片,在67岁的智慧大师(李敖自己的化身)启发下,展开灵性与哲学的追寻。这个故事李敖前前后后写了5、6年,从67岁写到73岁,故事情节除了谈思想,  相似文献   

3.
李敖——台湾文坛的独行侠,台湾独裁政治的放火者。他性格复杂,被喻为都市丛林中的稀有动物。他说过:“与知心朋友谈天,我很愉快的说很多话;与俗人相处,我就非常爱沉默了。”我肯定不是李敖的“知心朋友”,又不能肯定自己是不是“俗人”,所以从来没产生跟他聊天的念头。 其实,我认识李敖已有10年之久。早在1989年6月,李敖的小友苏荣泉来北京,约我编5本《鲁迅语录》,用以跟他推出的6本  相似文献   

4.
"他惯于意淫,示爱腼腆。"胡因梦在回忆起与李敖的婚姻离合时这么说:"一向自视为'超人'的李敖,在人生观上其实并不超越,他和众人是一样的。他以'智者之爱'作为期许,然而从古至今能全观的智者都觉察到,'二元对立'就是人性中的颠倒和各种病态的根源,对立性愈大,病情愈重。"但曾"以历史批判当政政党,以笔杆左右党外选情"与认为"爱情只是人生的一部分"的李敖却来得潇洒。他不但友好地与胡因梦分手,而且写下了书面文字祝她"永远美丽,不再哀愁",一度震惊世人。胡因梦的讲述多多少少使我们从侧面更多地了解了李敖。  相似文献   

5.
在台湾的一个台风天,我们见到了李敖先生。他没有穿标志性的红夹克,但依旧犀利,只是看起来有些和时代脱轨。大师做了一辈子反对派,现在更是有点为了反对而反对的意思。我辈后生浅见.如果先生得知,还请海涵。  相似文献   

6.
李敖来了,李敖又走了,11天的“神州文化之旅”,国内对其宠爱有加。李敖在大陆广受欢迎,原因无外乎以下方面:第一是他强烈的反叛意味,不畏强权,不怕坐牢,反两蒋,反李登辉,反台独,谁当权他就反谁,这在将直言一骂看作一种气节社会氛围里,自然非  相似文献   

7.
柏杨和李敖是同样著名的台湾杂文家,又是和张学良。李敖一起并称的台湾“三大难友”。他的《丑陋的中国人》曾在大陆一版再版,并在80年代末引起过一场激烈争论。他的传奇人生,同样强烈地吸引着好奇的读者。笔者的珞珈山同窗古继堂先生,就出版过一本《柏杨传》(作家出版社1999年版),叙述了柏杨充满传奇的一生,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8.
来信     
英雄迟暮的一丝苍凉在台湾一甲子岁月,成就了李敖笑傲江湖的地位。绝不是完人的李敖,毁誉参半是最适当的评价,死后千刀万剐的自言自语,说明他也深知,行走江湖树敌  相似文献   

9.
周瑞金 《世界》2005,(12):7-7
尽管李敖的神州文化之旅已经过了一段时间,而他在 中国大陆著名三学府(北大、清华、复旦)的演讲却依 然留香,时而引发人们一点议论,一点感慨。 用李敖自己的话说,他的三场演讲,在北大是“金刚 怒目”,在清华是“菩萨低眉”,在复旦是“尼姑思 凡”。三场演讲虽然各有特色,但在我看来,贯穿的基线 却是一条:倡导思想自由、言论多元。 骂遍台湾政坛的李敖,到了大陆似乎把“骂“收起来 了。但他秉性难移,依然处处刺刀见红,言语犀利,不 留情面,痛快淋漓。尽管他在不同场合不断变换演说的技 巧,其中有顺风话,有玩笑话,有狂话黄话…  相似文献   

10.
2005年8月上旬,凤凰卫视资讯台播放《李敖有话说》。李敖在连续几天的专题节目中,就毛泽东关于“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的论述,发表了一系列意见。李敖认为鲁迅不应享受如此高的评价。李敖还认为,如果这样评论鲁迅,这是“现代人的退步”。听了李敖这番评论,不禁也想发点杂议。当然,这仅是黄腔顶板而已。  相似文献   

11.
偶然在网上看到李敖的一段文字:“今天是2000年5月11日,我把整整五年前由汪荣祖初稿,由我定稿的一篇《请勿乱评》刊出在《李敖电子报》,做为我性好追杀的一次记录。这篇文章是回复香港《亚洲周刊》的,可以看出荣祖和我的功力和‘掌风’。”我是当年《亚洲周刊》那篇文章的作者。想不到事隔多年,以大师自许的李敖仍对此文耿耿于怀,想来那篇文章也并非毫无价值。  相似文献   

12.
李敖对儿子李戡的叛逆,有非常中肯和传种的评断:“全部刀口向外,他的态度,基本上是看不起他看不起的,但缺乏实际冲突,因为他高高在上,不屑冲突,”李戡今年17岁,年长57年的李敖,在长达四十来页的导读中,讲述了自己年少时遇到的狂飙运动下凄惨又壮烈的进步青年。  相似文献   

13.
见到李敖是去年9月,在上海新天地的记者见面会现场。那时,李敖正在大陆及香港展开他为期10天的“神州文化之旅”,上海是继北京后的第二站。在记者招待会上,李敖特意对自己的初恋作了澄清,此前破媒体披露的小学同学张敏英是他的初恋情人的消息并不属实。他只是在上小学的时候喜欢长得漂亮的张敏英,并且  相似文献   

14.
原以为李敖不会回大陆的,毕竟还是回来了;不但坐了飞机回来,落地后前呼后拥,到处作秀,在追捧热潮中找到了在台湾失落的感觉。那几天,看到衣锦还乡的李先生春风得意,就想起提携他的萧孟能来了。去年萧孟能先生在上海去世,坊间没有动静,是意料中的。大陆知识界知道萧孟能的人并不多,只有极少数研究李敖的人能知一二。想到李敖也许会说点什么,于是去看凤凰”的论坛,果然看到李先生的言论,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与其说是悼念逝者,不如说借此自吹。不禁感叹李敖毕竟是俗,没有正视历史的勇气。对南京作家范泓采访萧孟能后写的《与李敖打官司》,曾有人…  相似文献   

15.
台湾著名作家李敖,不久前访问了北京。这位几十年未曾离开台湾的学者,小时候曾在北京居住过。他在对媒体谈到上个世纪40年代的北京时,提到那时他对北海公园的滑冰场面印象深刻,并说,那时他见过一位银须白发的滑冰老人,花样滑冰非常精彩,很吸引人,使他至今难忘。但他并未说出这位滑冰老人的名字。在这里我想告诉李敖先生,当年我也见过这位滑冰老人,而且知道他的名字叫吴桐轩。这幅老照片,是半个多世纪前我为滑冰老人吴桐轩拍摄的,他正和一位外国女士携手滑冰。说起吴桐轩的滑冰历史,可以上推到清代光绪年间。每逢严冬时节,慈禧太后就组织一些…  相似文献   

16.
谈大陆之行人物周刊:4年多前您的大陆之行,最深的感受是什么?李敖:终于活着回去了,一个臭老九还能受到那样的欢迎!我这么嚣张、快乐地回去。人物周刊:您在北大的演讲,可惜我们没能看到直播,您对演讲满意么?李敖:大体还好,因为我演讲不能像连战那样背稿子,也没有像美  相似文献   

17.
李敖说,如果有一个新女性,又漂亮又漂泊,又迷人又迷茫,又优游又优秀,又伤感又性感,又不可理解又不可理喻的,一定不是别人,是胡因梦。据说胡因梦50岁生日时,李敖送给她50朵玫瑰。李敖说:“看起来温馨,  相似文献   

18.
他自称:阅人无数、斗人无数、告人无数,“光凭好文章,就足以使我不朽”今年10月24日,71岁的台湾作家李敖,为了表示对台湾当局“军购案”的质疑,用“个人防身”的行为,来阻挡当日会议进行。他先是大骂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内定要让“军购案”过关,之后拿出个人防身电击棒、防狼喷雾罐,戴上防毒面罩,表示不畏后果要求会议中止。李敖几次喷射催泪瓦斯,呛得朝野立委眼泪直流,会议被迫中断。  相似文献   

19.
这是4年多之后,本刊记者对李敖先生的第二次访问。4年前,刚刚就任台湾"立法委员"的李敖在"立法院"办公室里,生机勃勃地畅论天下美女人生,他的犀利机锋,他的放言不羁,在在喷射出一代文化英雄的锐利激情;4年后,在来台60年之际,仍然机锋犀利,仍然放言不羁,仍然  相似文献   

20.
台湾学者李敖在大陆已出版了数十种著作,甚为畅销,这位蜚声海内外的作家,青年时,曾深受他大学时代老师殷海光的影响。殷海光原系国民党《中央日报》主笔,辞职后到台湾大学任教,1949年11月,他与胡适、雷震、王世杰、杭立武、傅斯年等人共同创办了《自由中国》半月刊。《自由中国》创刊后,担任了主笔的殷海光如鱼得水,在《自由中国》上发表了大量抨击蒋介石黑暗政治的政论文章,在台湾读者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给国民党政权造成巨大的冲击。刚刚步人台湾大学的李敖,对殷海光的政论文章及为人、气魄、学识佩服不已。1957年3月,李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