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沙千里,1901年出生于上海。青年时期的沙千里深受"五四"运动的影响,积极从事进步活动,曾主编《青年之友》,宣传反帝爱国思想。"九·一八"事变后,他参加了上海地下党的外围组织,团结各界人士,先后参与发起组织上海市职业界救国会、上海市各界救国联合会、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等进步团体,主编《生活知识》,宣传党的抗日主张。1936年11月,他同沈钧儒、史良等著名爱国人士,因积极参加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抗战胜利六十周 年,以传统的说法是整整一个 甲子。我们终于看到了一种积 极的变化,那就是对各种力量 在抗战中所起作用相对公允 的评价。遗憾的是,对在抗战 中曾有着转折作用的“一二· 九”学生运动却少为人提及。 要知道今年正是“一二·九” 七十周年。而抗战实际上开始 于1931年的“九一八”,1935 年的“一二·九”则起因于侵 华日军对整个华北的占领。 毛泽东在延安召开的“一 二·九”运动四周年纪念大会 上,曾作过一个《一二·九运动 的伟大意义》讲演。他说:“纪 念‘一二·九’的大会,在延安 已经开过不止一次了。”“红  相似文献   

3.
麻星甫 《纵横》2010,(9):26-28
谷景生是位久战沙场、屡立战功的将军,我与他相识是在1985年,“一二·九”运动50周年纪念之际,当时他代表亲历者在会上讲话,经“一二·九”运动时女一中中共党支部书记乔韫文(乔彬)同志介绍,我与他相见,并从此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4.
年仅23岁的斯诺,怀着巨大的好奇心,远涉重洋,到中国寻找“东方的魅力”。他到达上海时,正是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屠杀了大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后的第二年,整个中国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斯诺走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目睹了神州大地的内忧外患,从“九·一八”、“一·二八”到“一二·九”运动他都经历了,他认识到国民党政府是“一个没有生命没有灵魂没有精神的躯壳。”斯诺读到了美国进步女作家史沫特莱写的《中国红军在前进》的小册子,他渴望亲自到苏区去,寻找红军,寻找毛泽东这个神秘人物。1936年4月末,斯…  相似文献   

5.
孟东 《炎黄春秋》2005,(12):49-52
今年是抗战胜利六十周年,以传统的说法是整整一个甲子。我们终于看到了一种积极的变化,那就是对各种力量在抗战中所起作用相对公允的评价。遗憾的是,对在抗战中曾有着转折作用的“一二·九”学生运动却少为人提及。要知道今年正是“一二·九”七十周年。而抗战实际上开始于1931年的“九一八”,1935年的“一二·九”则起因于侵华日军对整个华北的占领。  相似文献   

6.
“‘一二·一’是民主运动行径的步伐,也是民主运动必然胜利的信号。四个人倒下去,四万万人起来了!这将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的日子。”这是郭沫若同志于1946年为“一二·一”运动周年纪念时颇富有预见的题词。今年是“一二·一”运动35周年,也是“一二·九”运动45周年。1945年“一二·一”运动时,周恩来同志在延安青年纪念“一二·九”十周年并声援昆明师生的大会上讲话中指出:“我们处在新的‘一二·九’时期,昆明惨案就是新的‘一二·九’。”“五四青年运动未完成的任务,由‘一二·  相似文献   

7.
引言:旧话重提 《炎黄春秋))2006年第10期《林炎志谈父亲林枫》一文,引起了老友周明兄的关注,给《炎黄春秋》和《纵横》等期刊写信,并连续四次给我来信,谈的都是关于“一二·九”运动的问题。想必是李昌与“一二·九”运动有密切关系之故。他认为“一二·九”运动关系重大,希望李昌、高锦明(原名敖白枫)这些“一二·九”亲历者能够写点文章,说可能比他看到的有些文章会全面些。同时,他还给《纵横》杂志去信,请他们将该刊2007年第9和第12两期寄给这两位老同志,并向他们约稿,或派记者访谈,做口述历史。  相似文献   

8.
杜重远是杰出的爱国民主主义者。他在30 年代主持上海《新生》周刊期间,因该刊登载讥讽日本天皇的文章,在日本政府威胁下,被国民政府逮捕入狱,关押一年两个月。杜矢志不渝,出狱前后始终与上海各界爱国人士一道,积极进行抗日救国运动,为营救爱国七君子,呼吁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奔波努力  相似文献   

9.
文化老战士朱明的战斗历程□文化部离退休干部局90年代的朱明同志朱明同志原籍山东泰安,1916年生,1936年参加革命,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中国正处在国难当头、民族存亡之际。1935年他作为一个爱国主义青年学生,在北平积极参加了“一二·九”学...  相似文献   

10.
在延安的“抢救失足者运动”中,曾发生了一起彭尔宁“向日葵”“特务”案。彭尔宁,原名钱家骥,当时只有28岁,1939年毕业于中国大学,曾参加“一二·九”运动,于1940年3月辗转来到延安,进入自然科学院。整风运动开始后,他在学院墙报上画了一朵彩色的向日葵,用以比喻革命青年、人民群众心向共产党。  相似文献   

11.
宋小濂纪略     
宋小濂(1860—1926),字友梅,又字铁梅,是晚清至民国时期吉林有名的学者和书家。他与成多禄、徐鼐霖被称为“吉林三杰”.同时,他更是一位知名的爱国人士. (一) 宋小濂祖籍宝坻(今天津宝坻县),后迁徙奉天义县(今辽宁义县),其父是漂泊行医来到吉林定居的。清咸丰十年(1860年)宋小濂生于吉林。他自幼天资聪颖,九岁入塾,少年好学,常手不释卷,故受到老师的喜爱。宋小濂家境清寒,学资时有不继,老师惜他是个人才,宁肯免其学费,也不忍让他辍学。  相似文献   

12.
1979年12月9日,我国著名学者、哲学家。知名爱国人士梁漱溟先生在是受之龄深情地回忆说:“革命先驱李大树先生是我的故交,是至熟至熟之友……”先相知后相识梁漱溟,名焕鼎,“漱溟”为其字,另字“寿铭”,生于1893年,比李大钊小4岁。他是广西桂林人,却因父亲梁巨川在北方任职、治学的缘故,长大于北京,在北京顺天中学读的中学,后来又得以就读直隶公立法政专门学校。他曾投身辛亥革命运动,加入同盟会,在中华民国成立之初,当过天津《民国报》的编辑和外勤记者。到1916年夏天,倒袁斗争胜利,内阁重组后,他由直隶公立法政专门学校…  相似文献   

13.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铁路员工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领导下,团结各界爱国人士,积极配合东北抗日义勇军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抗日联军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英勇的斗争,沉重地打击了日伪的殖民统治.  相似文献   

14.
《百年潮》2000,(5)
今年7月7日,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记者和杰出的爱国文化人士曹聚仁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他于1972年7月23日在澳门镜湖医院含憾病逝。他临终时念念不忘的仍是两岸和平统一大业,反复自语:“我有很多话要向毛主席、周总理说。”去年7月5日。原国务院总理办公室副主任、中共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共中央调查部部长罗青长在北京接受笔者采访时首次披露:“曹聚仁先生逝世后,周恩来总理十分关注,亲自安排有关人士在澳门为其举行公祭,并盖棺论定评价他为‘爱国人士’,为其亲拟墓碑碑文‘爱国人士曹聚仁先生之墓’,安排有关部门将其骨灰携回大陆家乡浙江兰溪蒋畈安葬,让他叶落归根。”罗青长并题词称赞曹聚仁“为祖国统一大业贡献了毕生精力”。曾任国务院副秘  相似文献   

15.
“叶帅,我怀念他,不单是我跟他个人、我家几代人跟他家几代人的感情,更重要的是叶帅对我们祖国、对各族人民、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大公无私,这方面使得我非常钦佩、敬服……”这是澳门著名爱国人士马万祺先生接受笔者采访时说的一番话。马万祺先生1919年出生在广东省南海县,曾获澳门东亚大学工商管理荣誉博士学位,从学生时代便毅然投身当时的抗日救国运动,半个多世纪来,他始终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他在人民政府、人民政协以及法学界、企业界、文化界等诸多领域担负着许多  相似文献   

16.
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黄埔军校同学会、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联袂举办的纪念著名无党派爱国人士李明灏将军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11月12日在北京举行。李明灏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革命运动,曾参加筹建黄埔军校,并参加北伐战争,是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少将师长。1927年在长沙的“马日事变”中,他救护了一批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解放战争时期,他应周恩来的电邀,从香港秘密进入解放区,任华北军政大学第三总队长。解放前夕,他受中央派遣只身秘密进入长沙,对程潜、陈明仁两将军进行说服引导,为争取湖南和平解放作出了特…  相似文献   

17.
《百年潮》1999,(4)
一个老同学的回忆朱镕基总理在3月15日人大九届二次会议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回答有关人权的提问时,讲到他曾对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说:“我参加争取和保障人权运动的历史比你早得多。”……  相似文献   

18.
著名爱国“七君子”之一的王造时先生,解放后一直背着个沉重的“反苏”包袱。1957年被打成大右派,惨死在“文化大革命”中,连他的姓名权也被剥夺,王造时在死亡报告单上是“1416”。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王造时先生彻底平反,其罪名才被彻底否定。王造时是江西安福县人,1903年出生在一个小商人之家,14岁考取北京清华学校,1930年毕业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获政治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九·一八”事变爆发,王造时面对日寇侵华,热血沸腾,积极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中去。他发起组织了上海各大学教授抗日救国会,倡导参加了宋庆龄、…  相似文献   

19.
李金明 《炎黄春秋》2006,(10):33-37
1938年2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扩大铲除托匪汉奸运动的决定”,开始“肃托”运动。在此问题上,当时担任中央社会部长、情报部长的康生起了很坏的作用。他推波助澜,惟恐“漏”过一个坏人,使运动不断扩大化。  相似文献   

20.
戏剧大师曹禺(下)□田本相刘一军[五]田大哥病故,曹禺1937年7月6日赶回天津,翌日即发生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日本特务逮捕杀害爱国人士,曹禺受到监视。遂化装成商人,绕道香港同奉命西迁长沙的剧校会合。他是带着满腔民族仇恨离开天津的,他说:“这血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