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战国至汉初的考古发现中,常有一种拱桥形的铜片制小件出土。它的基本形态是片状、拱桥形或作磬折形,拱顶常设一钮,无钮者拱顶内缘必有一孔,两端平齐或斜直(攲侧),也有圆隆或做成兽头形的。器表  相似文献   

2.
关于“桥形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前一般研究古钱的人,往往把一些与钱币无关的铜器认为是古钱,或说是厌勝钱。最近广州市西北郊晋墓的发掘,已证明"棘币"不是钱币,而是砚台的附屠品(注一)。有一种形似长方铜牌,柄有龙纽,两面或一面有小米粒状突起的铜器,历来许多人都说为厌勝钱,清代李佐贤已是怀疑(注  相似文献   

3.
并不是“桥形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参"第七期刊载了史树青先生"关于桥形币"一文,作者论证"桥形币"并不是古代的一种货币,而是一种佩饰——铜璜,我完全同意。为了有更充分的材料来说明这种看法的可靠性,我介绍一点最近清理古墓出土的有关情况。  相似文献   

4.
笔者收藏有两件青铜拱桥形器,薄如翼片。一枚长104mm,宽20mm,重9.4g。弯折状两侧为虎头形,圆目张口,器体有菱形与“田”字图案,弯脊上有一圆孔,孔下有一三角图案。该器物两面图案相同(图1)。另一枚长115mm,桥基宽约44mm,重12.2g。弯折的磬体上,有两侧对称的斜叶脉纹图案,弯脊上有一圆孔。该器物素背(图2)。  相似文献   

5.
铜鱼非币考     
<正>铜鱼是常发现于两周墓葬中的一种鱼形青铜器,其形制长短不一,制作随意性较大。部分学者认为铜鱼可能是两周时期的一种货币,有的学者则提出了质疑。自铜鱼被发现始,关于其是否为币的争论也接踵而至,但始终没有确切结论。虽如此,铜鱼仍被很多藏家作为货币收藏,甚至很多知名钱币拍卖公司在未弄清铜鱼属性的情况下就贸然上拍。随着近几十年考古学成果的不断发现和丰富,笔者认为有条件也有必要对铜鱼的属性再进行考古  相似文献   

6.
春秋战国时期的鲁国,商品经济的发展相对迟缓,没有象三晋、两周地区以及齐、燕、秦、楚等国那样铸造过本国的金属货币。只是在楚考烈王灭鲁(前249年)前后,在原属鲁国的辖区内流通过楚国货币蚁鼻钱和郢爰、陈爰等金币。这已经是被无数考古发现所证实了的,是古史界和古钱界所熟知的事实。但自80年代以来,泉界出现了“鲁币”新说。主张春秋晚期的鲁国,已经出现了金属铸币。其说如能成立,在货币发展史上无疑将是一个重大突破。惜拜读后感到论据似乎不够充分,论证也嫌牵强。特就几点疑问谈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铜桥形饰 ,实际上就是一种形状似桥的铜质饰物。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经科学发掘出土的铜桥形饰已达 1 0 0 0余件 ,采集品、博物馆收藏的传世品以及各种钱币图录中收录的铜桥形饰资料也颇为丰富。从其形态变化和纹饰特点看 ,大约有五种类型。 (图一 )铜桥形饰的分布地域相当广泛 ,在河南、河北、四川、湖北、山东、陕西、山西、湖南、甘肃以及内蒙古十多个省、自治区都有出土 ,尤以河南、河北和四川三省最为集中。铜桥形饰被使用和流行的时间跨度较大 ,自春秋晚期至西汉初年 ,约 30 0年 ,是春秋战国及西汉初期较为重要的一类铜质饰物① 。一、…  相似文献   

8.
存世有一类燕国平首布币,学界对其铭文、国属等问题争议较大。作者通过整理新出土的布币材料,认为该布铭文应隶定为"寺",读若"夷舆",地望在今北京市延庆县东北一带。  相似文献   

9.
春秋时期,周景王曾铸大钱。但桥形币是否为周景王所铸,不得而知。目前发现的桥形币,大小轻重各不相同,小者长50-60mm,大者200mm左右,或宽足,或高拱,形状各异。如四川傅某所藏桥币为龙形,而本人所藏此枚三孔双廓双面纹桥币,面纹为几何纹,左右图形对称。精细入微,正反有异。与其它光素单面廓桥币相比较,  相似文献   

10.
这一类的长方形铜牌,有柄,有悬挂用的圈,两面有组成图案的米粒状突起,又有构成图案的穿孔。从前的金石家往往把它认为是货币或厌胜牌,都是不对的。史先生认为这应是古代的工具——铜锉,也可资商榷。  相似文献   

11.
宋代钞币“官交子”“会子”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世界上采用纸币最早的国家,由政府正式发行流通券,是在北宋天圣二年二月(公元一○二四年)。这是我国货币史上,也是世界货币史上的第一代纸币,但是真正的宋代纸币或钞版却沉沦湮没,至今没有发现一件。这给我们研究宋代的货币文化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钱币学家无不引以为憾。我国著录纸币的著作首推元代费聚所著《楮币谱》,其次是武祺的《宝钞通考》,这两部书均属文字记载,没有图象,且原书现  相似文献   

12.
13.
玉币考     
<正>自新石器时期始,玉就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物质与精神载体,直至今日,人们对于玉的关注只增不减。学界对于玉的研究层出不穷,针对不同时代各种类型玉器的形制、纹饰、用途以及背后的精神文化含义等众多方面,学者们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从已有的材料与研究出发,我们也可以看到已有学者关注到玉器的经济功能甚至玉的货币功能。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钱币》2013年第二期(总121期)之拙文《清末五省币模出处考》刊出后,近年仍有所发展,笔者持续追踪及深入解读、整理并与泉友分享。新品种样币之出现2014年3月,德国昆克(Kunker)~①上拍一枚奉天一钱四分四厘"T"ENG-TIEN错版铜样。以往错刻版传世实物只有七钱二分及三钱六分两种面值,现在增加一钱四分四厘一种。此外在2016年2月,德国另一家条顿堡拍卖公司(Teutoburger)咄品的一枚奉天七钱二分英文省名错版铜样的介绍指出,"拜赫记录显示,1897年1月交舒勒奉天省用币  相似文献   

15.
西汉皮币考     
西汉皮币,载于《史记·平准书》;“乃以白鹿皮方尺,缘以藻绩,为皮币,直四十万.”两千年来,它都以货币形态的面貌出现在各种类型的货币历史书籍中。几乎全部的有关著作都认为它是中国纸币的雏型,滥觞,前驱,进而确认它“已与大额虚价纸币无异”,连《辞海》也把它解释为“是一种信用货币”,充分肯定了西汉皮币在中国纸币发展史上  相似文献   

16.
楚币六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贵州锑币考     
贵州省博物馆收藏有一枚中华民国廿年贵州省造的“当十锑币”,编号为79.2.12343,(见左附图)据该馆所制资料卡介绍:[此币直径二厘米,重五克。锑铸圆形,正面对文“锑币当十”,边缘为“中华民国廿年贵州省造”,背面为国民党党徽。]资料卡还注明:[此币为1931年黔铸辅币,曾流通一时。]此币色泽较一般银、镍辅币暗淡,少光泽,铸造的工艺水平也较粗糙。CHESTER L.KRAUSE & CLIFFORD MISHLER所编四版《世界硬币》(STANDARDCATALOG OF WORLD COINS)第272页刊载中国贵州项下(?)井429亦列有“锑币当十”图片,  相似文献   

18.
锐角布币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锐角布币考何琳仪ATEXTUALRESEARCHOFTHEHORNEDSPADECOIN¥HeLinyiAbstract:Afterstudiedfivekindsofthehornedspadecoinssynthetically,authorth...  相似文献   

19.
燕国布币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刀币是燕国的主要货币品类,面文仅有一字——“明”,其数量则异常浩繁。燕国还流通方孔圜钱和方足布,其数量虽远不及刀币,而铭文内容则比较丰富。本文不拟全面系统地研究燕国货币,仅就燕国布币铭文的若干问题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暹罗瓷币考     
李骏 《中国钱币》2021,(2):64-73
暹罗瓷币进入中国钱币收藏者的视野已有多年.带有汉字币文、中国年号、制钱形制、诗词成语、阴阳八卦、八宝纹饰等众多中国元素的瓷币,天然让我们产生文化上的亲近感. 对于暹罗瓷币的来源和定性等基本的问题,无论是钱币学文献还是同时代的记载中都有很清楚的记录,但是在国内仍有不少以讹传讹的错误说法.本文将结合中外史料及相关钱币学文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