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西郑国渠同四川都江堰、广西的灵渠(兴安运河),被称为中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历经2300多年历史的兴衰变化。我国史学界和水利界对郑国渠论述很多,但对郑国渠的作用、历史演变、现存文物,还缺乏系统的研究总结。本文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论述和探讨。一、郑国修渠的伟大功绩和对历史的推动作用郑国渠的建成,对于推动秦汉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科技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我国水利科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1中国水利史上的明珠,科学治水的典范: 郑国渠是从春秋战国到秦汉,继西门豹治邺(今河北磁县、临漳一带)建成漳水十二渠,秦蜀郡守李冰建成都江堰(今四川灌县)之后,最大的水利工程,从规划、设  相似文献   

2.
灵渠也称湘桂运河、兴安运河、陡河,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全长36.5公里,分渠首枢纽段、南渠段和北渠段。灵渠建成于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迄今已有2200余年的历史。灵渠的建筑由铧堤(大小天平)、南渠、北渠及渠道上和两岸的附属建筑物组成。它与四川的都江堰、陕西的郑国渠并称为“秦代的三大水利工程”。  相似文献   

3.
论秦郑国渠的引水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以来经过水利、农史、考古等各方面学者的论证,形成了颇有影响的郑国渠首筑有土石大坝拦河蓄水的观点,一些水利史志学者也提出了郑国第无坝自流引水的说法。本文认为这两种观点的提出对解决郑国渠引水方式这一学术问题有一定的贡献,但也都有无法通解之处,从实际遗存、文献记载、当时泾河水文特点及引浑淤灌性质来看,郑国第初修时采取的是筑导流土堰壅水入渠的引水方式,后来转变为凿渠引水。  相似文献   

4.
陕西的关中,是历史上周,秦、汉、唐等十一个朝代建都的地方。是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也是中国古代农业的发祥地,水利建设历史悠久,业绩辉煌。秦汉时代的郑国渠、赵老峪、龙首渠、漕渠,就是举世闻名的几项伟大水利工程。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科学技术水平。对于开发关中水土资源,除害兴利,发展农业,便利航运,保障当时京都给养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中国水利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关于郑国渠,学术界多有论述,本文从略。赵老峪  相似文献   

5.
《文博》1997,(3)
陕西是中国古代水利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据考古资料,早在龙山时代就出现了水井,在秦咸阳城的西隅,则发现各式水井百余口.据文献记载,至迟到西周,关中地区就已出现了稻田和陂池.目前,全省共发现战国至清代的水利遗存上百处,主要分布于关中和陕南地区.内容包括引水灌溉的渠首、渠道和运河、陂池、防洪堤坝等遗址、建筑以及反映引水灌溉、水运、水文的碑刻、摩崖等从而为陕西古代水利的研究,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6.
《丝绸之路》2008,(10):76-76
近日,在水利部组织召开的国家水利风景区评审会上,泾阳县郑国渠水利风景区被列为国家水利风景区,这是继羊毛湾水库之后咸阳市第二个被列入国家水利风景区的景点。  相似文献   

7.
《文博》1997,(3)
春秋、战国时期的陕西,是秦人登上历史舞台并最终统一中国的主要活动区域.自春秋至秦朝建立的450余年间,秦人相继建都于平阳、雍城、泾阳、栎阳和咸阳;而关中东部、陕北的一部以及陕南,则曾是三晋、楚.巴、蜀等国的辖地.目前,全省共发现遗存860余处.其中关中地区最多,约占50%,关中西部的宝鸡地区又几占一半.陕北次之,约占42%;陕南最少,仅占8%.这些遗存主要包括城邑、宫殿、长城、水利、交通等遗址(约占69%)、各类墓葬(约占24%)以及窖藏和文物出土点.本世纪三十年代至今,这一时期的考古发掘及调查主要集中在关中,重要者有宝鸡斗鸡台等地的一大批东周墓葬、雍城遗址及陵区、栎阳遗址、咸阳城遗址及芷阳陵区、郑国渠渠首遗址等.在都城建制、水利、长城、宗庙和陵寝制度的研究以及建立墓葬序列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收获.  相似文献   

8.
正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业的发展取决于水利建设的好坏,因而兴修水利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一环。在历史长河中,从大禹治水到都江堰,从郑国渠到古运河,可以说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兴修水利。新中国成立后,华夏儿女秉承大禹治水的精神,从"一定要把淮河治好"走到长江三峡,继而进入21世纪南水北调工程,党和政府始终把水利放在国家建设的重要位置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在共和国的水利史上,  相似文献   

9.
古人云,善治国者必善治水,兴国必先兴水。楚国之兴,有赖于孙叔敖修芍陂,秦国之兴有赖于郑国渠、都江堰、灵渠三大工程……"兴水利,而后有农功。有农功,而后裕国。"这些宝贵的历史经验并未因岁月的流逝而消失于人类历史长河中,至今仍启迪着我们这个时代并为这个时代所载承。  相似文献   

10.
我国西北水资源总量贫乏而又集中于夏季,冬春干旱而正值冬小麦生长旺季。诸多因素使西北农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利用方志总结历史上水资源再分配的经验。对今日西北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有益的。元朝陕西泾渠渠系内五县之地本皆斥卤,得泾渠灌溉。遂为沃野。重要原因是国家设立专门机构河渠司管理泾渠事务,泾渠河渠司制定并执行了“分水”、“用水则例”。对渠系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分配和使用,体现了国家在调节分配农业用水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略论秦郑国渠汉白渠龙首渠的工程科学技术郑洪春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帝元年(公元前246年)乙卯击定晋阳,作郑国渠"①。当时韩国贵族统治集团为了"疲秦"、"毋令东代",派水工郑国"间说秦",修建郑国渠。郑国制定了引径(水)注洛(河)的水利工程计划,被...  相似文献   

12.
正一、鱼米之乡的治水困境华夏文明,起源于大河。水利,自古对于中国这样的农耕国家来说,一向是命脉所在。上古时期,大禹因治水有功而成为万民敬仰的领袖;秦始皇能统一中国,与郑国渠带来的关中平原沃土也息息相关,只有水利无忧,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农业社会的生产力。唐宋以来,华夏文明圈的经济中心逐渐由黄河流域南移,到了晚明之时,江  相似文献   

13.
泾、浜发展与吴淞江流域的圩田水利(9-15世纪)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宋代的塘浦系统开始瓦解以来,吴淞江流域的泾浜体系开始发展。泾浜水系和以后溇的出现,基本上人为形成的。在不断的历史发展中,泾浜体系形成具有干枝结构的网状水系,这种结构非常稳定地存在了近500年。这种结构下的圩田水利模式一般是小圩模式。在冈身感潮地区,泾浜体系比较密集,且末端水系有弯曲化现象;在低地地区,为了排水的方便,河道的干枝体系较为顺直。在这种体系下,治水必须与治田相结合。到后期,随着圩田治理的深化,进一步出现了称为溇的末端水系。  相似文献   

14.
陕西回族的发展历史和丝绸之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历史上,陕西曾经是我国回族形成较早、分布最集中、人数最多的省份之一。关中地区的渭、泾、洛三河中下游地带,也即西安、同州两府是陕西回族人口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鼎盛时期人口峰值接近或超过200万人。陕西回族的发展历史经历了早期孕育、发展壮大、鼎盛成熟三个时期。  相似文献   

15.
《文博》2017,(3)
宋丰利渠、元王御史渠是历代引泾渠首保存相对较好者,本文对其中蕴含的技术进行探讨:宋丰利渠前后双闸结构、元王御史渠口平面呈"八"字形,具有束水流沙的作用;元王御史渠顶石窝与袁保恒置筒车有关;河道内残留有柱窝的石块可能与洪口石堰有关。  相似文献   

16.
苏则平定张进之乱王开堂苏则(?-公元223年),字文师,扶风武功(今陕西兴平县)人。自幼聪颖笃学,刚直疾恶。初为酒泉太守,汉献帝兴平年间,三辅(今陕西渭水流域)发生战乱,因饥穷而避难于北地(今陕西耀县)。后转为安定(今甘肃泾川西北)、武都(今甘肃成县...  相似文献   

17.
李林 《陕西史志》2000,(3):46-47
最近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陕西省志·水利志》,其主要内容除突出反映了陕西水利的主要特色、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外,在编纂中有关理论观点、指导思想、体例体裁和内容等方面,都有可资借鉴之处,现就有关问题供专家学者和有关人士研究评论。  相似文献   

18.
秦汉时期关中的水利事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封建社会赖以生存的经济支柱。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指出:“农业是整个古代世界的决定性的生产部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145页)。农业生产直接关系到统治阶级的兴亡存败,而水利事业又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之一,是足食强兵的根本保证。“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毛泽东选集》第一卷127页),这是发展农业生产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总结。在战国激烈的兼并战争中,秦国统治者注意调整土地政策,治理河渠,发展水利,兴修了著名的都江堰和关中的郑国渠灌溉工程,所以司马迁在《史记》中评价说是;“秦以富强,卒并诸侯”。现代史学家也一致公认,秦国注重水利事业,为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西汉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强大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王朝。汉初,统治阶级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到汉武帝时,他重视水利事业,治理黄河,兴修关中地区的灌渠,形成了一个以长安为中心的水利网络。水利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隋唐永安渠渠首的福堰遗址吕卓民永安渠是隋唐长安城在城南的主要引水工程之一。渠引交水,经赤兰桥、第五桥等地至郭城南侧,再自大安坊流入长安城内。其具体流向大致是:从渠首先西北流,引水上岸,待渠水援高之后,又转趋东北流以入京城。宋敏求《长安志》载永安渠首有...  相似文献   

20.
正段秀实(719-783年),字成公,陇州汧阳(今陕西千阳)人,原籍姑臧(治今甘肃武威市)。历任安西府别将、节度使判官、泾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四镇北庭行军及泾原郑颍节度使、司农卿等职,封张掖郡王,追授太尉,谥号"忠烈"。段秀实是唐朝中叶名将,功绩卓著,以夺取象笏痛击叛臣朱泚而壮烈殉国,名标青史,光耀千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