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文以温州区域文化的成长路径为切入点,就其中的自由多元、重利崇义、包容豪放等文化特质如何熏陶和哺养海外温州人,并使其在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社会意识和心理品性等方面具有鲜明特征做实证分析。认为作为中华民族一分子的海外温州人固然具有华夏子孙的共性,但同时也具有独特的地缘性。温州作为国内乃至世界范围的一个强烈的地缘概念,以其诸多独特性而吸引世人眼球。温州的海外移民,呈现出敢于抗命、乐于吃苦、富于经商、善于抱团和过于冒险、功利、炫耀、自恋等独特的区域移民气质,其文化的区域属性是决定性的、最基本的因由。  相似文献   

2.
林逢春  隆德新 《攀登》2014,(2):36-42
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日益频繁,我国海外利益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大。在崛起中国经济与文化的辐射下,以留学生、技术移民和投资移民为主体的海外高端新移民同祖籍国中国的互动不断加强。在这种跨国互动中,两者在海外政治、经济与文化利益等层面找到一些利益的交汇点。明确中国与高端新移民双方的利益趋同点及其利益冲突,有助于提高中国侨务公共外交的绩效,切实发挥海外高端移民作为中国海外利益承载者与维护者的角色功能。  相似文献   

3.
论文梳理和分析了孟加拉海外劳工移民的发展变迁与特点、孟加拉移民汇款及其对家庭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孟加拉海外劳工移民政策与管理机构的变迁,并对孟加拉海外劳工移民政策进行了展望。孟加拉国是全球劳动力最密集的国家之一,每年都有大量富余劳动力出国务工寻找新的劳动机会并带回巨额汇款,成为推动孟加拉经济发展和改善当地人民生活的重要外部因素之一。鉴于移民汇款的重要性,近些年,孟加拉政府积极调整海外劳工政策,加大对海外劳工的技能培训。同时,制定移民汇款的激励措施,鼓励孟加拉海外劳工通过合法渠道汇款以增加外汇储备。  相似文献   

4.
5.
作为人口大国之一 ,印度与中国一样 ,有着庞大的海外移民群体及其后裔。目前 ,海外印度人已超过二千万人 ,分布在 1 1 0个国家和地区。上世纪 90年代以来 ,随着海外印度人对所在国和印度影响的增强 ,海外印度人在印度及海外都引起了比以前更多的关注。印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以吸引更多的海外印度人投身印度国内的经济建设 ,为印度的发展作贡献。本文概述海外印度移民的基本情况 ,分析海外印度人与印度的联系及对印度的影响以及印度政府对海外移民的政策 ,希望从中能得到某些启示 ,从而对中国的侨务政策提供某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近百年来,华侨、海外华人被誉为中国现代化的主要推力之一。20世纪70年代以后,海外华人社会发生了两个重大变化:一是以东南亚为中心的传统华侨社会的转型,华侨落地生根,归化于当地,成为当地多元民族之一的华族;①二是中国人再次掀起大规模的国际移民潮,这些新移民②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尤其集中于发达国家,改变了中国人以东南亚为传统移民目的地的布局,为传统的海外华人社会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使中国与海外华人的关系发生了新变化。本文讨论近30年来中国国际移民的动机、规模及中国政府对国际移民的政策。[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王泉 《文史博览》2016,(4):23-26,34
虹影的海外新移民小说善于书写异域文化背景下东方女性在求学、恋爱及创业等方面遭遇的种种状况,直抵女性隐秘的生命体验。在艺术上追求故事新奇的结构,突出了对人物的心理描写。受西方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她的小说表现了现实的荒诞性及主人公精神的困惑,这在全球化的今天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9.
论文介绍了广东潮汕侨乡自由移民的历史传统,分析阐述了该地区移民形态以及与海外经济联系的变化。改革开放后,广东潮汕地区的人口迁移,经历了深刻的历史性变化,侨乡人口迁移从传统的海外自由移民与国内移民并重,转变为以国内移民为主、海外暂居为辅,从而加速了海外华侨社会向华人社会的转变、国内归侨侨眷社会向侨属社会的转变。随着侨汇的枯竭,侨乡相应衍生出“旅游贸易”和“非法务工”等涉外经济形态。它的产生和发展,实际上是当今全球化条件下劳动力、资金等要素的国际流转在潮汕侨乡的具体体现。往返于侨乡和海外、从事海外贸易和劳工作业的群体,带有传统意义上的“侨”的色彩。这些新的侨情变化,应该引起学界和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浙南海外移民群体的形成原因及其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惠进 《人文地理》2002,17(3):72-74,58
浙南地区移民海外历史悠久,已有二百多年历史。在二十世纪50年代前海外移民群体的形成主要得益于青田叶腊石矿的开发和青田石雕工艺品在海外的销售,改革开放后新移民群体的形成则是由于国家放宽出国审批手续、移出地自然和经济条件的影响、历史渊源和亲朋彼此相携传统的影响和发达国家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所致。与老一代移民相比,新移民具有受教育程度高、观念新、年轻,且大多有一定的经济基础,适应能力强。从事的行业也从餐饮业逐步扩大到皮革业、服装业、装潢业、百货业及进出口贸易、房地产等行业。对侨居国尤其是侨乡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the question: why is the archaeology of English historic landscapes apparently so provincial? Inevitably the response must be that matters are more complex. In this paper, I examine the work of W. G. Hoskins, the “father of English landscape history,” and draw attention to: the complex way in which landscape is embedded in nationalism; the relations between locale, province, and nation; and the way wider tensions, in particular of colonialism are embedded within Hoskins's own discourse. In conclusion, I examine ways in which this problematic continues to structure enquiry into the English landscape today and to inhibit a genuinely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approach to historic landscapes.  相似文献   

12.
满铁与日本的中国东北移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满铁作为日本“国策会社”,在日本向中国东北移民过程中,通过设置调查机关,投资成立移民执行机构,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移民组织等活动,大力支持并积极参与日本移民侵略。由于满铁与日本军方特殊的密切关系,也必然决定了其在日本对中国东北移民活动中,扮演着策划者和执行者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During the period from 1914 to 1915, prior to Italy’s entry into the First World War, Freemasonry was a powerful force in Italian public life with a strong presence in every part of the nation and in the most vital organs of the State (parliament,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e armed forces). Between them, the Grand Orient and the Grand Lodge of Italy counted 25,000 members and more than 500 lodges. Freemasons played a critical role in the campaign to mobilize Italian public opinion and political parties in support of Italy’s intervention in the war as an ally of France and Great Britain. To do so, they abandoned the movement’s traditional cosmopolitan and pacifist stances and adopted instead the objectives of the nationalists, a shift that would be consolidated during the war. Nonetheless, from 1917 onwards Italian Freemasons joined their counterparts in other European countries to press for the creation of a League of Nations to promote a new post-war universal order premised on the peaceful coexistence of independent and democratic nations. In examining the initiatives taken by Italian Freemasons in this period,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principles that inspired them, the language they adopted and the forms of communication and mobilization they used.  相似文献   

14.
许金顶 《史学集刊》2012,(3):24-30,98
在不同的历史时段和不同的区域,华侨与侨乡之间存在着不同的联系状况。基于普通华侨社会生活史的角度,考察了近代旅日闽侨与侨乡的多元联系及其演变形态,认为这些来自社会底层的普通华侨,与侨乡社会保持了不可分割的历史联系,逐渐成为侨乡社会发展的推动力,拓展了侨乡社会的外部发展空间,倡导今后运用历史社会学的田野调查方法,探寻其联系的不同方式及其影响,以期拓展日本华侨史研究的学术视野,深化对侨乡社会文化变迁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十六国北朝特别是十六国,频繁而大规模的内部人口流动,是由胡族统治者实施的,并以强制迁移性质为主,强制迁移的目的,是以之为兵、用之耕耘。这样的移民状况加上其他复杂因素,决定了长期、普遍、广泛设置于东晋南朝的侨州郡县,在十六国北朝境内,总体上说,是不长期、不普遍、不广泛的。十六国北朝特别是十六国的多数侨州郡县,既无土地也无人民。如十六国的侨置,多与"虚设"无异;至于北朝的侨置,则不外以下几种情形:因招抚或安置流民而置,为安置特殊性质的移民而设,备职方而立,务广虚名,以及承东晋南朝之侨置而不废者。十六国北朝侨州郡县与侨流人口的考证与研究,既要具备与东晋南朝进行比照的观点,其研究难度也较之东晋南朝为更大。  相似文献   

16.
当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刚刚落下帷幕、新中国成立60周年华诞日益临近之际,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共党史出版社新近出版了任贵祥主编的《海外华侨华人与中国改革开放》一书。该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课题的最终成果,并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组织专家评选,入围2008年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全国百种重点图书。  相似文献   

17.
李喜所 《史学月刊》2004,(11):49-56
20世纪30年代前后的现代新儒家队伍中有相当数量的归国留学生。这和百年来中国留学生的思想化走向不大协调。本选择冯友兰和吴宓两个典型,通过对他们出国前的化观的解析以及出国后的思想走向和化追求的具体考察,旨在说明出国留学何以反而让他们步入了化保守主义的行列,从而以个案研究的方式来探讨中国留学生与现代新儒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broadly geographical sensibilities have become prominent in the academic study of science. An account is given of tensions in science studies between transcendentalist conceptions of truth and emerging localist perspectives on the making, meaning and evaluation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The efficient spread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is not a phenomenon that argues against the applicability of geographical sensibilities towards science but actually calls for an even more vigorous project in the geography of knowledge.  相似文献   

19.
中外饭店集团发展态势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通过对中外饭店集团发展态势的对比研究,分析了国外饭店集团发展的新动向、新举措,以及我国饭店集团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张蕾  赵中华  贾志宏 《旅游科学》2005,19(1):17-23,51
城市旅游问题是我国旅游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对我国旅游发展有巨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Tourism Management》《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从创刊至今的文献为资料来源,梳理与分析了国外对城市旅游问题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之上,从发展趋势、研究热点、薄弱环节三方面,对国外城市旅游的研究作了评价;就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等方面指出了国外城市旅游研究对我国城市旅游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