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辛亥革命中的黎元洪肖志华,刘通鸾辛亥年八月十九日(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义一声炮响,推翻清朝260多年的专制统治,结束了中国历史上2000余年的封建制度.功昭日月,炳耀千秋。武昌起义之所以成功.主要由于孙中山先生多年的奔走呼号和多次起义的促...  相似文献   

2.
鄂对家族与清代新疆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对家族是清代新疆重要政治势力之一,本将该家族放到清代新疆政治中进行考察,分析了该家族投清之背景和影响、家族成员担任阿奇木伯克的状况、对清代新疆政局稳定的影响等几方面,认为该家族是清朝统治新疆的重要依赖对象,为维护边疆的安定和国家的统一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回疆则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部重要的地方性民族法规,《回疆则例》是新疆建省前清朝处理新疆南部民族事务的主要法律依据。本文认为《回疆则例》的编纂与修订不仅反映了清朝对新疆治理的不断深入,而且作为处理新疆民族事务的经验总结,还充分体现了清朝“因俗而治”的统治思想,及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新疆各种法律文化之间的互相调整与适应。但是由于并没有触动南疆的伯克制度和清朝在新疆的统治体制,该法编纂与修订实际上仍属治标不治本,在本质上也是消极的。  相似文献   

4.
刘向权  李景 《丝绸之路》2013,(14):11-14
清末民初,新疆汉族移民的民间信仰源始于清朝定鼎西域。清朝乾隆时期新疆地区重新统一,随着清政府解禁政策的出台和出于政治统治的需要,大量的汉族以封疆官吏、驻屯士兵、农民商客和流犯遣员的身份涌入新疆,再次出现西向移民的高潮。伴随着内地大量的汉族移民涌入新疆,他们在参与新疆经济建设的同时把自身的多元信仰也带到了新疆,并在新疆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中不断吸收和融合当地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信仰,逐渐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汉族移民生活习俗和信仰。  相似文献   

5.
清朝统一新疆后,在行政、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加强在该地区的统治,但同时又在该地区实行了严厉的隔离制度。清朝的这些做法酿成了严重的恶果,使新疆一直未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与内地实现融合,反而在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保持了相当程度的独立性与隔离状态,使当地民族在清帝国一直处于一种边缘状态,这为民国时期乃至当代中国新疆民族问题留下隐患。  相似文献   

6.
贾建飞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2,(2):90-103,149,150
清朝统一新疆后,积极鼓励内地人移居新疆,以达减轻内地人口压力、开发新疆及实边之目的。随着内地人移居新疆,内地文化亦逐渐传入并扎根新疆,尤其是北疆。而内地的各种坛庙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很快便充斥于新疆尤其是北疆各地,并形成了一种浓厚的内地文化氛围。这种氛围对于进一步吸引内地人向新疆流动,加强内地人对新疆的认知和认同,以及巩固清朝对新疆的统治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满、汉档案以及其他清代相关文献,对内地坛庙在新疆的发展及其影响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清末新政与清朝统治的灭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新政与清朝统治的灭亡朱英1901至1911年的新政,是清政府在最后十年间所进行的一次比较全面的改革,是在政治、经济、教育、军事乃至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较大程度地改革旧的封建体制。因此,从总体性质看,清末新政应该是一次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清末新政既...  相似文献   

8.
清朝的法律制度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朝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疆域辽阔,民族众多。清朝的法律制度体系,建立在明朝的基础之上,又突出其民族统治的特色,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宝贵的经验。本从清朝统治立法和司法的角度,论述了清朝的法律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9.
清朝完成统一新疆的大业,是汉、唐、元诸朝以来我国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清朝统一新疆的大业虽然是在乾隆朝最终完成的,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都为统一新疆做出了重要贡献。清朝再度统一新疆,不仅进一步奠定了我国的西北边疆,促进了新疆多民族聚居格局的发展与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推动了新疆社会政治、经济的进步,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无阻,还体现了中华民族长期整合发展的历史趋势,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清朝的法律制度,渊源于明,基本体系和内容与明朝法律制度相同,但随着社会的前进也有所发展。正象清朝统治下全面保护满洲贵族的特权一样,清朝的法律制度也带有鲜明的民族统治的历史特点。众所周知,清朝是以满族贵族为主体的封建末代王朝,满族从建立后金政权时起,便  相似文献   

11.
清朝的法律制度,渊源于明,基本体系和内容与明朝法律制度相同,但随着社会的前进也有所发展。正象清朝统治下全面保护满洲贵族的特权一样,清朝的法律制度也带有鲜明的民族统治的历史特点。众所周知,清朝是以满族贵族为主体的封建末代王朝,满族从建立后金政权时起,便基于阶级矛盾的发展和统治的需要,颁布了一系列军政法令。但总的说来,迄至入关以前仍处于由习惯法向成文法过渡的阶段,法律制度比较简单,“皆因时立制,不尽垂诸久远”。1入关以后,面对尖锐复杂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原有的简单旧律已经不能适应清朝统治全国的新形势,因而很快便开…  相似文献   

12.
《文物》1976,(9)
在辽宁省沈阳市的中心,有一座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清朝叫盛京宫殿(1644年后又称"留都宫殿"),现在叫沈阳故宫。清朝取代明朝,经历了统一东北,进而确立对全国统治的过程。盛京宫殿,就是清初(1625—1644)的政治统治中心。清初统治者努尔哈赤和他的儿子皇太极以这里为中心,统一了原属明朝的东北全部疆域,进一步加强了居住在这里的汉、满、蒙等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为在清朝时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准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13.
阿古柏统治新疆的一段时间是新疆近代史充满黑暗的一页。本文以历史事实为主,系统阐述清朝政府收复新疆前后的国内外形势、阿古柏反动政权在新疆推行的暴力政策、帝国主义列强在新疆的分离活动、清朝政府收复新疆的具体过程及其历史必然性。同时,概括清朝收复新疆军事活动取得胜利的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14.
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居住在台湾的各族人民是统一多民族国家不可分割的成员。他们曾和大陆人民一起开发台湾,共同驱逐了荷兰殖民者,清朝统一台湾后,又曾并肩反抗过清朝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林爽文领导的天地会起义便是清朝统治台湾二百一十二年中,规漠最大、时间最长的一次反清斗争。林爽文,福建省漳州府平和县小溪人,农民出身。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随父  相似文献   

15.
屯垦戍边是清代治理新疆的一项决策。清代新疆屯戍起自乾隆中期,在大约一个半世纪中,一直是西陲稳定的基石。清朝由盛而衰,最终解体,西域各族人民饱尝内优外患的苦果,而新疆的政治结构能基本上延续下来,即便经历了张格尔、阿古柏等酷烈的变乱,仍然体现出异常惊人的“再生”能力,应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屯戍取得成功分不开的。 从乾隆年间以来,屯田、戍守于新疆的,有各族将士、流放犯、难民(“盲流”)及商旅,他  相似文献   

16.
试论清朝前期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统治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满族贵族作为一个北方少数民族统治者,能入主中原,统一全国,建立和维系对各族人民近二百七十年的统治,除其他一些主客观条件之外,它所实行的对国内各少数民族的统治政策比较成功,是很有关系的。学术界对清朝同北方及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已有较多研究,本文拟就清朝前期对南方各少数民族的统治政策,初步进行分析和研讨,这对于更全面地了解清统治者处理民族关系的政策,或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清朝统一新疆后,采取积极移民新疆的政策,吸引了大量内地人前往新疆,促进了新疆的经济发展和矿产开发,金矿即为典型例子.但是,出于对地方安全的顾虑,清朝对于内地人在新疆的金矿开采活动的态度经历了一个从禁到开的发展变化过程.本文主要通过对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满、汉档案及其他相关文献的解读,论述内地人对新疆金矿的开采和清朝对此之管理.  相似文献   

18.
新疆与中原地区的密切联系由来已久,但在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后,丝绸之路得以完全畅通。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加强对西域的统治,从而使新疆和中原地区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考古发现新疆各地出土的历代中原王朝钱币,不仅仅限于历史上曾经对新疆行使过有效管理的汉、唐时期,而是自汉代至清朝,历代皆有。  相似文献   

19.
明清时期,西域地区的民族格局上承宋元时期大变动、大迁徙之后,逐步稳定下来。经过东察合台汗国及叶尔羌汗国300多年的渐变,统治西域绝大部分地区的察合台蒙古人最终融入当地土著居民——维吾尔族之中;维吾尔人则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为近代新疆世居主体民族。明末清初,准噶尔汗国兴起,给西域民族格局带来一些新的变化。清朝统一西域后,积极经营新疆,满、汉、锡伯、达斡尔、回等民族相继来此,成为近代新疆世居民族。鸦片战争后,俄罗斯、塔塔尔族亦来到新疆定居。至清末,近代新疆民族格局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20.
清代北部边疆,大言之可包括今天的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以及内蒙、新疆两个自治区,还有蒙古人民共和国和苏联的一部分。这是与清朝统治紧密相关的要害地带。之所以这样说,不仅仅是因为这一地区极其辽阔广大,几占清朝全部版图之半,也不仅仅是因为它地处京师肩背的战略位置,更重要的是因为它与满族统治的特殊性紧密相关。东北三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