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处川中浅丘的蓬溪县河边区大英乡,建国初期有盐灶108家,活井1171眼。现幸存9个盐灶,活井41眼及全部古老生产工具,至今仍沿袭着我国北宋时期卓筒小井的传统打井、汲卤、制盐的原始生产工艺过程。  相似文献   

2.
<正>考古人员在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发现一处2 000多年前战国晚期或汉代早期的制盐手工业遗址,其制盐工艺属于早期的"卤水煎盐"法。为配合呼和浩特市新机场建设开展的此次考古发掘,清理出坑井遗迹1个,盐灶遗迹4个及相当数量的夹砂圜底罐残片和煎盐过程中刮撇出的含钙、石膏等成分的灰白色废料渣。其中,坑井遗迹平面为比较规则的圆形,壁面经过简单加工,直径约3 m,深度超过3.5 m;盐灶遗迹每个盐灶包括7个以上集  相似文献   

3.
风俗传说是与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相关的传说。大多是通过艺术虚构而创作的对特定性风俗的解释性故事,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岁时节令、宗教信仰、礼仪禁忌、游艺体育、文学艺术、民间组织等。  相似文献   

4.
面对东汉末风俗日益败坏的局面,应劭在《风俗通义》中对风俗和政治的关系作了一些新的思考。其一,应劭首次提出以"为政之要,辩风正俗,最其上"为宗旨的风俗观念,极大提升了人们对风俗在政治生活中重要地位的认知。其二,应劭更注重对下层民众风俗和时俗的认知,使得风俗概念更加具体化,更加切近现实政治,也更易为人们所理解。其三,应劭提出风俗存在两种形式——"本俗"与"正俗",进一步丰富了两汉风俗观念的政治文化内涵,也为其"辩风正俗"提供了阐释与拓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神州》2020,(6):I0001-I0001
在一个凄风冷雨的夜晚,机遇之神来到一个小村庄,想给贫苦的人们送来好的机遇。他一家接一家地去敲门,但没有一户人家给他开门,因为他们在犹豫,害怕前来敲门的不是天使,而是魔鬼。但正是在他们犹豫的刹那间,机遇之神却悄悄地溜走了。第二天,人们知道了这件事,于是一个个懊悔不已:为什么自己没有开门,没有抓住机遇之神呢?  相似文献   

6.
读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云南版)的《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风俗志》(下称《风俗志》)一书,令人十分高兴。这本书的编著者,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对西南地区二十九个少数民族(占我国少数民族总数一半)的民情风俗,作了系统的介绍,并对这些风俗的来源、传说和变异情况,作了生动具体的叙述。看后,使人们大大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并为进一步探索西南地区和我国各民族的历史,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西南是我国的一个多民族的地区。西南  相似文献   

7.
从汉画中的水旱神画像看我国汉代的祈雨风俗·崔华牛耕我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大国,农作物的丰歉与雨水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自原始社会有了种植农业之后,勤劳朴实的历代先民们先后创造出了诸多与水旱灾害有关的雨水神话。而这些神话不仅有许多文字记载,而且在汉代画像...  相似文献   

8.
夏风 《收藏家》2004,(5):23-28
一、土地神土地神,即神名,又称阴阳之神或鬼仙。源于远古时代人民对土地的崇拜,对土地的尊重,有了土地,才有衣食住行的基本保障。对于统治阶级,领土的大小象征国家的强弱,于是土地神就被幻化出来,又渐渐的人格化。根据不同地区的风俗,土地的作用,又有所出入,各取所需,随意为之。如江南多称土地公、土地婆。江北叫做土地爷,土地奶奶。而有些土地神塑造成了一个财神,手上托着沉甸甸的元宝。土地的官不大,但保事很繁,大到江山社稷,小到黎民琐事,无所不包,甚至人死后也要到土地那里报告一下。目前收藏传世的土地神有两种形象:  相似文献   

9.
徐文杰 《文史月刊》2007,(12):53-55
风俗是特定的社会文化区域内长期以来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传统风俗形成于漫长的封建宗法社会,在无形中充当着传统封建意识形态的载体。土  相似文献   

10.
风俗,是指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经长期沿习而形成的风尚和习惯。风俗的形成和沿习与地区、种族、信仰等因素密切相关。随着当代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发现,人类的很多疾病亦与风俗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党超 《史学月刊》2012,(5):43-52
两汉时期,人们往往从政治文化角度理解风俗,偏重于探讨风俗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因此,两汉风俗观念表现出比较鲜明的政治文化特性:其一,风俗概念不断发展变化的内涵与始终保持永恒的主题之间的统一,体现出两汉风俗观念在社会政治变迁中变与不变的和谐;其二,两汉诸子及统治者在对待风俗问题上,随着社会政治思想的变化,采取的移风易俗方式多种多样,或因循、或宣化、或齐整、或批判甚至是整顿等,体现出两汉风俗观念与社会政治之间保持着独立与顺从的互动。  相似文献   

12.
风俗,应该是一种文化模式;一个地区的风俗,则是一个相对的人类社区的文化模式.每个人都在风俗中塑造自己的行为与经验,在风俗中形成自己的习惯与信仰.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风俗可以包括人的一切生活方式和为满足这些方式所创造的事事物物,以及基于这些方式所形成的社会心态,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最近,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由上海大学刘克宗、孙仪主编的《江南风俗》一书,既充分运用了传统的“风俗”文化研究的成果,同时又颇具个性,它与其他风俗类书籍相异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将生产和贸易风俗作为研究的最重要方面放入了该书的第一章.物质生产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条件,其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一 节令画,即专门为年节时令所作的画。其内容或描绘节令中的风俗活动,直接表现人们的节令生活;或描绘与节令有关的景物,间接地反映节令风俗及人们对未来的良好愿望,目的都是为庆祝节令,迎祥祈吉。这类作  相似文献   

14.
我国历来是一个重视风俗的国度,至迟在西周时代就已建立了采风制度。及至春秋战国时代,风俗开始成为先秦诸子讨论的中心议题之一。“风”、“俗”两字首提者为孔子,“移风易俗,莫善于乐”。“风俗”一词,最早提出则是苟子,“广教化,美风俗”。不仅如此,能否移风易俗也成为时代进步的标志之一。秦国就是一个成功转变风俗的国家。入秦汉之后,风俗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陈新岗 《民俗研究》2005,30(2):74-85
我国历来是一个重视风俗的国度,至迟在西周时代就已建立了采风制度。及至春秋战国时代,风俗开始成为先秦诸子讨论的中心议题之一。“风”、“俗”两字首提者为孔子,“移风易俗,莫善于乐”。“风俗”一词,最早提出则是荀子,“广教化,美风俗”。不仅如此,能否移风易俗也成为时代进步的标志之一。秦国就是一个成功转变风俗的国家。入秦汉之后,风俗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甚至成为后世许多风俗的源头。有秦一代,史料缺乏,不好妄下评论。相对而言,两汉的风  相似文献   

16.
<正> 风俗文化是文化系统中最具有传统性的一个层面,千百年来,“相沿成风,相习成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包括民间的节令、婚姻、丧葬、祭祀、饮食、产育、医药、乡规民约、礼节、风尚、习惯等社会现象或行为,内涵非常广泛。风俗与社会生产方式、生产水平、地理环境和人们心态意识有很密切关系。司马迁说:“礼从宜、事从俗”,东汉应劭则更明确指  相似文献   

17.
浙南门神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门”与“家”、与“国”的概念联系在一起,担负着重要的安全职责。人们在门上附加种种符号,如贴门神、挂八卦、立石敢当等等,以期求福避祸。门神画在诸朝历代画师的苦心演绎下,历经千年,于驱邪的本意外,成为民间艺术的一个门类。  相似文献   

18.
浙南门神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门”与“家”、与“国”的概念联系在一起,担负着重要的安全职责。人们在门上附加种种符号,如贴门神、挂八卦、立石敢当等等,以期求福避祸。门神画在诸朝历代画师的苦心演绎下,历经千年,于驱邪的本意外,成为民间艺术的一个门类。  相似文献   

19.
藏族是节日文化十分丰富的一个民族。提起藏族节日,人们自然会想到藏历新年,雪顿节、萨嘎达娃节、燃灯节、赛马节等等具有全民性的传统节日和宗教节日。但是,由于人们生活环境、劳动方式、民情风俗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不同地域的地方性节日。就藏北牧民  相似文献   

20.
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历史和风俗,用自己的情感和信仰镌刻成一幅微型浮雕,这就是硬币。由经雕刻而成的模具,用机器压制金属片形成的硬币,称为机制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