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小芬 《沧桑》2008,(6):159-160
哈贝马斯的"社会交往理论"是针对"现代性"问题解决现代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所面临的危机的尝试。哈氏对"现代性"问题的思考,在理论上可以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借鉴与参照。  相似文献   

2.
姜方炳  徐士青 《沧桑》2008,(4):149-150
现代性,出路抑或绝路?这是诸多社会理论家们一直乐此不疲地追寻着的话题,而马克斯·韦伯无疑是其中举足轻重的一位。因此,借助韦伯理性化思想思索现代性问题,并探究人对世界和生命之意义是个十分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本文便是以启蒙理性为着眼点,透过韦伯的思想反思人类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得失,展望现代性方案的出路,并认为对现代性问题的研究必须坚持超越与创新的思想,任何偏执的思想取向都将陷入韦伯命题式的理论困境。  相似文献   

3.
张旭鹏 《史学月刊》2006,1(5):79-86,93
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理解现代的有益视角,它有利于揭示现代性充满矛盾和悖论的一面,促使人们加强对现代性的反思并发掘其尚未释放的理性潜能,从而实现现代性的重建。就中国的后现代主义者而言,他们对现代性的批判过多地集中于剖析其“西化”本质,忽视了现代性的某些普遍内涵,使中国的现代性问题局限于中西对立的二元视野。客观地评价中国的现代性,就应当突破上述理论框架,认识到现代性中所包含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张力,同时借鉴后现代主义的建设性作用,努力实现现代性的解放功能。  相似文献   

4.
陈文捷 《攀登》2014,33(4):41-44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本质上是现代性理论。身为现代性初盛时期的哲学家,马克思以资本主义社会为载体,揭示了现代性产生的根源,分析了现代性发展的场域,透视了现代性的成就与弊端,指明了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双重路径。在当前中国的现代性构建中,我们应正确认识中国的现代性境遇,在继承中发展马克思的现代性理论,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而实现对旧有现代性模式的双重超越。  相似文献   

5.
吴楠 《攀登》2010,29(4):47-50,81
马克思现代性批判不是单向度的线性推进,而是在三个相互连接层面上的有序布展。其具体表现为:以异化劳动为尺度的现代性伦理批判;以分工为基础的现代性实证批判;以资本为核心的现代性本质批判。  相似文献   

6.
新文化运动与反省现代性思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文化运动根本的思想取向在追求现代性,故其主持者对西方反省现代性思潮并不认同;但是,新文化运动毕竟发生在欧人反省自身文化和欧洲现代思潮发生了深刻变动的大背景之下,所以,无论自觉与否,事实上,它在一定程度上受其影响,从而使自身也打上了反省现代性的印记.其中,就涉及进化论、宗教与情感、中西文化观等荤荦大者而言,已足令吾人看到新文化运动除了传统描述的严厉、激进和不妥协的一面外,还有宽容、人性化与更为多样化、生动的另一面.不仅如此,反省现代性思潮还为李大钊、陈独秀最终转向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重要的思想铺垫.  相似文献   

7.
贾剑锋 《沧桑》2012,(4):64-65,71
本文从生产力概念的全面界定出发,评析现代性视域下的生产力发展模式,可以看出,现代性理念致使生产力走向片面发展,忽视了生产力发展中关乎人的存在和本质的层面,呈现出生产力发展的现代性表征,分析生产力内涵与现代性实践之间的矛盾,超越现代性理念,恢复生产力发展的原初语境,规整生产力发展模式,提出生产力全面发展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8.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当这句口号也出现在拉萨时.人们对它作出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在高原.并不适合再出现一个内地大型都市那样的城市:也有人认为,拉萨不能避免、同时它也需要各种现代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董四代  杨静娴 《攀登》2007,26(5):14-18
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既包含了资本主义文明的冲击,又是现代性在世界范围内分裂的表现。这样,就形成了中国人在现代化追求中的乌托邦情结。对资本主义进行判断,消除现代性成长中的社会分裂,赋予传统理想现代精神,就成为中国现代化制度选择的根据。现代性追求与乌托邦精神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内在张力。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中国历史思考的现代性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性“是在“现代化“过程中逐渐呈现出来的现代社会的属性,是对传统社会的性征“化成现代“的表征。现代性内涵就思想观念层面而言,主要包括线性不可逆的时间观、民族国家的政治观、科学理性的认知观。当它们用于认识和解释历史时,便分别体现为进化史观、民族国家的历史叙事观以及科学主义的历史知识观。自20世纪初以来的现代中国史学研究受到这种内在的现代性取向的强大影响,渗透着浓厚的现代性情结。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韩国为例,说明:一、现代化是一个以起源于西方的向外发散的国际上的文化传播过程和面对这种冲击每一个社会必然采取应变过程的双向运动;二、西方现代化浪潮冲击所导致的最终结果,是非西方现代化社会的现代性,而现代性是传统因素、殖民遗产和现代因素本土化的一种混合体;三、由于现代性是理性与非理性的混合,因此在非西方的现代化国家,在政治和文化领域,实现知识的进一步理性化是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论政府在农民工现代性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工现代性的实现对于农民的现代化以及人的现代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现实中二元制身份的存在、组织化程度不高、游离于城市文明圈外等许多因素导致了农民工现代性的缺失。消除这些影响因素主要依靠政府在制度上加以保障,文化上积极吸纳,社会层面上增强认同感。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化背景下理解现代化运动,要求对现代性,包括对一些重要的我们信以为标准和经典的观念、制度做深入的反思。现代性在很多领域中被仅仅理解为物质生存状况的转变,而精神方向和价值涵义问题被严重忽略。全球化有很多成就,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战争威胁更近,贫富差距更大,环境破坏更严重,公共治理则基本上成为空话,伴随着的却是一种浅薄的乐观主义。这些问题如果不能解决,全球化就会带来更大的灾难。在反思的视野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原则和民主制度都被过度绝对化了,因而虚拟欲望和消费主义膨胀,财富在很多情况下被看作一切的动力和唯一价值,从而使文化和精神价值被瓦解。对经济活动的理解要有足够的人文情怀,要注重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资源,可以成为正在成长的人类生命共同体的基础,帮助人们从市场主宰经济的困境中走出一条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顾颉刚在“古史辨”中以进化史观作为怀疑古史的理论基础,以科学理性的认知观作为疑、信古史的基本准则,以由进化观念演变而来的历史演进法作为考察古史的思维工具,并以假设与求证的方法作为考辨古史的主要方法,这在历史认知与解释层面上鲜明地体现出现代性特征,并使得顾颉刚的史学观念、思维方法在学术理念与治学方法上大大超越了以清代汉学家及疑古学者、晚清今文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疑古辨伪之学,将中国的古史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顾颉刚在运用其具有现代性的史学观念、方法时,因应其进化论的预设而过度使用“默证法”,在历史演进法的使用上囿于“一元单向”演进模式的窠臼,在假设与求证中未能严格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这些都影响到“古史辨”理论与方法在古史研究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现代性及其限度:民国文官考试制度平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国文官考试制度是一个传统与现代的混合体.其现代性主要体现为法制化程度的提高,平等性和开放性的增强,考试权的独立和考试内容的现代化.但是对经义考试的保留,对传统科举制考试程序的模仿,考试与任用的脱节,党治和军治色彩的存在,个人因素的干扰,派系势力的抗拒等,又使民国文官考试制度的现代性受到极大限制,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相似文献   

16.
刘塨 《丝绸之路》2012,(6):95-97
当今文化的发展必定是全球意识和民族意识交互作用的结果,作为意识形态的艺术也不例外。如何确立自身的艺术面貌,彰显地域艺术特点,这也是有关宁夏美术的现代性构建问题。本文结合宁夏文化的特点,通过对宁夏美术现状的简单分析,对该问题做了粗浅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
路璐 《神州》2014,(12):28-28
《尤利西斯》在整体上构成了对古希腊史诗《奥德赛》的戏仿,利用英雄史诗的框架表现出现代性的内容。本文通过分析《尤利西斯》对《奥德赛》中“考验与胜利”情节的戏仿,进而探究布卢姆与莫莉婚姻关系的现代性,以及现代婚姻双方的复杂心态。  相似文献   

18.
黄琳  李艳彬 《沧桑》2008,(3):126-128
对于塔尔科特·帕森斯的功能主义的强调遮蔽了他对于现代性的理论贡献。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功能主义的现代性大师,他的生物连续论以及特征群的思想是对现代性理论的丰富,具有时代意义。其不当之处在于生物规律的超范围使用以及四大特征的超时空化。尽管如此,对于我们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仍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
老舍始终不渝地以市民生活为表现对象,专注于对世俗生活的理性透视,透过纷繁的事挖掘出世俗表象下涌动着的人的灵魂,创造了现代通俗小说中不可多得的佳作:《骆驼祥子》、《月牙儿》、《断魂枪》等。老舍对世俗题材的现代性改造,使通俗小说历史上掩埋于事中的人立体地呈现在读者大众眼前,在通俗中脱俗的老舍小说成功地填补了现代作家所苦恼的先锋思想与世俗文化,现代艺术与普通读者大众之间的沟壑,让读者抛开一切世俗的娱乐与游戏趣味,触摸到的是一个个活鲜鲜的丰富而复杂的人的灵魂。  相似文献   

20.
陈联俊 《安徽史学》2008,1(3):81-85
陈独秀的思想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很有必要对陈独秀早期社会思想进行研究.陈独秀早期社会思想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四个方面:个人与社会;经济与社会;政治与社会;社会发展.陈独秀早期社会思想的现代性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陈独秀早期社会思想在近代思想史上的历史地位:二是陈独秀早期社会思想对于民族文化发展方向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