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汉文字的书写得以升华为一门艺术,毫无疑问地是与汉字的特质、特殊的书写工具毛笔密切相关。这是已为许多研究中国书法者所深刻揭示的。同样,对这些方面的研究也是解释书法艺术本体及其产生的重要途径。但这些研究,其中也包括书法史论的研究,似乎已经把所有的古代书法遗迹都当作了古代书法艺术现象,而忽略了书法艺术也有一个从无到有、从发生到发展的过程,并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没有谁会怀疑这一过程是由人来主导的。这个“人”使文字的书写发生着质的变化,同时也使其自身由写字的人质变为艺术家。换  相似文献   

2.
王世征 《文物》2012,(7):92
中国书法艺术是华夏民族抒发审美感受的独特工具,中国书法理论则是这门艺术的内核与根基,因此认真研读古代书法理论,汲取、发扬其中的精华,用以指导书法艺术实践,当是新时期书法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古代书论篇目甚多,为便于学习,本书选择了汉至清末的历代传统名篇33篇,从书法的功用地位、本质特征、技法原理、创作规律、个性风格、审美追求、批评鉴赏以及学书方法等方面,概括其基本的书学主张,体现了中国书学总体的发展进程和思想脉络。  相似文献   

3.
书法史论三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法的历史现象千变万化,其中有些现象形成为艺术历史链条中的环节,往往可以体现书法艺术发展的脉络,十分耐人寻味。本文试择三题加以探讨,目的在于揭示这些历史现象所寓的本质。 一、钟、张、二王书法的优劣之争 汉末、魏晋时期是书法艺术自觉的时代。作为书法自觉的表征之一,出现了钟  相似文献   

4.
摩崖石刻书法是中国书法艺术的一种表现,所谓摩崖书法,主要是指镌刻在天然石壁之上的一些书迹。据冯云鹏《金石索》曰:"就其山而凿之,日摩崖。"为摩崖石刻书法填上颜色古来就有之,好的填色技法能使摩崖石刻书法更容易让人们领略其气韵与神采,同时更能反映出摩崖石刻书法作品中的时代风貌与个体风格特征。本文以七星岩摩崖石刻填色的实际工作为例,试从填色工具与颜料、填色操作者的技术能力要求、重视摩崖石刻的个体风格特征等几方面给予简要阐述,以此作为对摩崖石刻填色技术与要求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5.
陈坚 《钱币博览》2007,(3):39-41
“书法”,“书”即文字、书写;“法”则为方法、手法。所以“书法”不仅仅是表达某种含义的符号,而是能体现境界、神韵、美感的一种艺术形式。《辞海》对“书法”两字的解释是“用毛笔字书写的方法,它是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之一”。的确。我国的书法艺术博大精深,光辉灿烂。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刘知白先生为中国当代绘画大家,其书法艺术也有相当的造诣,却少为人所论及。本文从书法用笔的角度,将刘知白先生之书法用笔与绘画用笔加以比较,从中分析书法线质和绘画线质在其作品中的一致性,呈现刘知白书法艺术中以画法参书法,笔法互用,心象自出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7.
康有为是二十世纪书法艺术史上的一位大家,在理论与创作上都卓有建树,其书法风格独到,史称“康体”。青岛康有为故居纪念馆藏有十余幅康有为书法真迹,代表了其晚年书法艺术的成就。本文通过对其中一批作品的解析,阐释了康有为晚年的精神世界,特别是他与青岛深厚的人文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8.
宋雯 《风景名胜》2020,(3):0317-0317
中国的古典书法艺术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自从文字诞生开始,其书写方式无不代表着当时的社会背景,随着时代的变迁,书法有了艺术自觉性。本文就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古典书法的艺术自觉进行探析,并阐述书法中的不同笔法,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书画艺术美的追求—记翟本宽的书画理论与实践文/程梁书法研究如何别出新境?郑州大学书画研究院院长翟本宽教授所循的道路是:汲取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借鉴西方美学的新近研究成果,从书法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讨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翟本宽先生字广润,号艺舟等,1...  相似文献   

10.
周志晖 《神州》2012,(5):32-32
书圣"王羲之"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书法家。他极高书法艺术润泽后世一千多年。同时,他不仅在书法艺术上取得巨大成就,而且在文学、美学等方面同样深有造诣,后经对其不断的开发利用,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着重从文学、美学、书法等方面叙述了他的艺术成就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刘子莹 《神州》2020,(6):7-8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上下五千年历史,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优秀的文化艺术瑰宝,书法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闪闪发亮的行星。在我国历史上,书法名家可谓层出不穷,比较著名的书法大家如王羲之、柳公权、赵孟頫,这些都是我国书法启蒙的奠基人,而在书法发展的过程中,还有一些出色的书法大家,黄庭坚和董其昌就是其二。黄庭坚和董其昌的书法时代虽然不同,但他们的书法艺术都自成一派,各有各的特色,都被世人所追捧,其中也不乏有一些共通的地方。书法艺术的创作离不开日常生活的体会,每一个书法艺术作品都是作者对社会背景和时代特色的反映,书法家将自己的思想投射到书法艺术作品当中,让后人能够从中窥探到了历史的沧桑和作者的心路历程。本文将对黄庭坚和董其昌二位大家进行研究和探讨,探索二人书法思想的异同,针对二人的书法成就进行简述。  相似文献   

12.
《书法掠踪——中国古代书法艺术陈列》展示了馆藏各种载体的书法艺术珍品。以汉字书法自身发展规律划分时段、以多样的陈列手法诠释书法艺术,呈现出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发展和演变的主体面貌,以及书法所承载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3.
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美学思想都对各门艺术的创作与表现起着重要的作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孕育了完善而独到的中国美学理论,书法家运用了这些蕴含辩证思想的美学原理,在书法艺术表现中充分地展示出他们特有的审美意识,形成了书法独特的艺术风格。继承与创新书法艺术要懂得中国的美学思想,只有运用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指导着书法的发展与创新,才能弘扬中国书法艺术,真正体现出书法特有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4.
楚“王子午鼎”的书法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河南淅川下寺2号墓中,出土了不少带有铭文的青铜器①,它不仅为楚文化的历史增添了研究资料,而且对研究楚国文字的书写艺术提出了新课题。本文主要从楚王子午鼎的书法艺术成就、南方书体与北方书体的区别、王子午鼎的书法对江淮地区的鸟书影响以及楚国文字的演变等四个方面作一次尝试性的探索,试述如下:(一)王子午鼎是楚令尹子庚为令尹时所铸,它铸于公元前558年至前552年的六年时间之内。王子午鼎的书体,在当时是比较突出的(图一),它改变了我国书法传统上以直线条为主的书写方法,加强了曲折变化和粗细并用的书写方法,表现了…  相似文献   

15.
书法艺术被誉为“国之瑰宝”,但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书法的认识,特别是对其理论认识和实践认识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分歧,相当多的问题仍需深入探讨研究。有感于此,作者在长期从事书法古籍整理研究以及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指出书法学科体系中包含有四大系列:书法理论、书法创作、书法教育、书法文化。  相似文献   

16.
王丽娟 《神州》2013,(9):205-205
书法与国画一样,是世界东方独具的一种美的艺术。它的点画线条具有无限的表现力。懂得书法作品的艺术欣赏是学习书法者摄取书法艺术营养的重要途径,也是从事书法艺术者应该具有的一种能力。书法作品的艺术欣赏,不仅可以启发人们的思想情操和审美趣味,而且对于欣赏者本身提高书法艺术水平也是颇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7.
岭南书法在明代有了质的飞跃,传世的法书作品骤增,书法名家辈出,尤其是名贤陈献章及其门人在岭南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李公明先生说:“书道趋势,亦与绘画大致相同,由明中叶而复起称盛。其光照人间者,非翰墨而已,尤以学问诗情或忠肝义胆而令其作品更受后人珍重。”①这一时期岭南书法有一重要特征,即书家是具有深厚学识、文化修养的名贤,他们的书名甚至被学名所掩;另外,书法水平有较大提高,以理学名于世的陈献章的书法艺术亦可与中原抗衡。从这时开始,岭南书法走向大盛。陈献章门人湛若水继承其师衣钵,在理学、书法艺术方面又推进一步。本…  相似文献   

18.
刘智源 《东方收藏》2022,(12):36-38
写经书法是中国书法艺术中相对独立的书体,西夏佛教文化的活跃,带动其写经书法的兴盛。西夏与敦煌同处“河西走廊”,时空的差异与统一为这两种文化带来区别与联系。本文着眼于西夏写经书法,通过比较西夏与敦煌写经在笔法、结构与书法风格中的异同,进而探寻西夏文写经书法中的敦煌遗风。这是根植传统,立足创新的过程,揭示了西夏文写经书法对于多民族文化的汇聚与趋同。  相似文献   

19.
丁莉  潘旭辉 《南方文物》2022,(3):297-301
<正>明遗民作为一个特殊的文人群体,其中不乏许多书法大家;其群体之大、地域与范围之广、成分之复杂,成为明末清初书法艺术的重要群体;朱耷、魏禧、牛石慧、罗牧等人都是明遗民书法家中颇具代表性的人物。明遗民中的书法家群体都有着深刻的故国情怀,从而使他们在书法创作上形成独特风格,且具有典型的美学价值。遂应针对明遗民书法家群体的作品展开深入研究,探究明遗民书法风格特征及其美学价值,探索明遗民独特身份、思想行为与书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0.
所谓"历史",是已过去的朝代所发生的兴衰过程,而这些过程,则是由各色人物来演绎、来书写的。史笔如铁,不仅在书写和演绎历史中起过重要作用的正面人会被记录下来,是谓"青史留名",而"流芳百世";而在演绎和书写历史中的大奸大恶者,史家照书不误,如鲁之庆父,秦之赵高,唐之李林甫,宋之秦桧,明之严嵩,清之吴三桂等,便是"遗臭万年"之例。《清史稿》中有传者逾千人,其中旗人(含满、蒙、汉八旗)占去一半,所记汉人不过数百。而让人深感荣幸的是,我贵州有传者十数人,均属"流芳百世之列"。有此众多先贤却又不被今人熟知,实为一大憾事。于是,笔者"愿为试拙笔,小撰先贤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