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曾经一时雄奇伟岸的古代城墙,大多都没能经受住岁月的考验,最终湮灭于炮火或风雨中。在中国古代的城墙中,朱元璋亲自监理的南京明城墙,不仅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城墙,也是迄今世界上最坚固的城墙之一,历600多年风雨而未倒,今天依然固若金汤。南京城墙安若磐石的秘密,就在于它修建过程中严格的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2.
城墙是中国古代城市的象征,是冷兵器时代战争防卫的产物。保护城墙是对自身历史的集体记忆和认识的主要工具。在中国,保存和保护得较好的城墙除了长城外,就属南京明代城墙了。历史上明代都城先后有3处:安徽凤阳、江苏南京和北京,其中城墙保存最多、保护最好的是南京。南京明城墙之所以保存保护的好,由杨新华先生等主编的《南京明城墙》(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作出了最好的诠释。全书涵盖了当今建筑大家对明城墙的深刻感言、历史上各个时期保护维修城墙情况和开发城墙风光带等内容。阅读该书,你会对保存下来基本完好的25公里长的南京明城…  相似文献   

3.
南京明城墙是我国现存最长的明代城墙,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城墙.明城墙不仅是历史的宝贵遗产,更是历史文化信息传承的媒介.明城墙城砖的砖文传递着层层责任制的信息,这种责任制使得南京明城墙巍峨挺立至今.本文以明太祖朱元璋洪武时期修建的南京城墙的城砖上的砖文为例来探讨砖文所包含的责任制制度.  相似文献   

4.
南京明城墙周长“九十六里”(约35.267公里)。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和骄傲。南京明城墙自建成之日起,一直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为宏伟的城墙,创造了我国城墙建筑史上的多项奇迹。南京明城墙在军事防御功能上,针对当时的攻城器械和火兵器,  相似文献   

5.
1998年岁末,南京地区几家新闻单位相继刊登或播报了这样一条信息:“本市企业家首次以投资方的形式,介入了南京城墙的修复。”这条信息,文字虽然不多,修复的131米南京城墙也不算长,但正如报道中所称:它对今后南京城墙的保护与修复,开拓了一条新的思路,具有...  相似文献   

6.
南京城墙作为南京的城市名片,是城市文明发展的重要见证。为加快推进南京城墙申遗进程,努力提升其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近几年南京城墙正在加大媒体宣传,深化与主流媒体的战略合作,加强自媒体推广建设。与此同时,也增强了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很多市民对于城墙表面的风化以及植被生长等情况加大了关注,建议及时清理城墙表面的杂树杂草并加强对周边的环境整治。在此背景下,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及专业安全鉴定机构针对城墙表面所出现的生物性病害也陆续进行了实地勘察,采取了相关治理措施,这些举措有效地阻止了杂树杂草的旺盛生长和生物性病害的加剧,从而减小给城墙带来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7.
开封城墙,始建于唐建中二年(公元781年),周长14.4公里,是仅次于南京城墙的全国第二大城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8.
南京城墙始建于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完成于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前后历时三十余年。系明太祖朱元璋采纳了儒生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后,集中全国之力建成的都城城垣。南京城墙总长度35.276公里,有城门13座,水关两座,  相似文献   

9.
关于南京明城墙的建造年代,相关史料的记载或有疏漏、或相矛盾、或语义不详,造成了后世对明南京城墙建造年代的多种说法。本文根据史料并结合实地勘察,提出南京城墙建造的起至时间为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至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前后共计39年。  相似文献   

10.
信息     
《中华遗产》2007,(11):154-154
"城墙科学保护论坛"在南京成功举办2007年10月11日至14日,由中国古都学会、南京市建设委员会、南京市城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责任有限公司、南京市文化局、南京市文物局主办的"城墙科学保护论坛暨中国古都学会城墙保护专业委员会首届学术研讨会"在古都南京召开。国内研究城  相似文献   

11.
1864年7月19日,清军点燃了南京城墙下地道中预先埋好的炸药,震耳欲聋的响声过后,城墙被轰塌20余丈。  相似文献   

12.
尹传刚 《湖南文史》2011,(10):68-69
1864年7月19日,清军点燃了南京城墙下地道中预先埋好的炸药,震耳欲聋的响声过后,城墙被轰塌20余丈。  相似文献   

13.
南京城墙作为现存的世界第一城垣,对其安全性进行科学评估尤为重要。包山式城墙为南京城墙的主要形式之一,由于其与土体相连,受力特点不同于常规的自承重城墙。本研究整理了包山式城墙的6种典型病害,并提出了包山式城墙的数值建模方法,将其简化为城墙-粘结界面-土体的模型。利用ABAQUS软件,结合工程实例模拟土坡强度折减后包山式城墙的鼓胀。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土体的强度下降,包山式城墙的位移不断增大形成鼓胀现象,最终发生倾覆坍塌,可通过墙体底部拉应力-顶点位移曲线中的明显拐点确立监测变形预警值;在此基础上,讨论土坡高度对整体坍塌的影响,并给出放坡角度的合理取值;城墙底部的积水浸泡会导致底部强度折减进而发生相对错动,可通过底部墙体达到极限抗拉强度时的最大相对位移确立监测变形预警值。最后,提出了包山式城墙的修缮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杨国庆 《世界》2006,(4):56-58
南京,是座美丽的历史文化名城。登临钟山而俯视,长江浩淼如练如线, 丘陵起伏如烟如黛。南京城墙,恰似这座美丽城市一条若隐若现的璀璨项链。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建造这座旷世城垣,先后动用民工百余万,在南京造城墙的时间总计长达39年,共修筑了四  相似文献   

15.
明代朱元璋时期建造的南京都城墙,周围33676公里,以其雄伟和规模堪称世界第一。1997年10月19日,与南京城墙有关的“又一最”,在南京市明城垣史博物馆的“台城厅”正式诞生:两位来自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的负责人将编号为00426号的证书授予了...  相似文献   

16.
南京发现宋、元城墙砖郭金海1997年5、6月份,南京市城墙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在整理回收入库的城墙砖过程中,第一次发现了有铭文记载的“绍定壬辰”年烧制的宋代城墙砖和“平江路砖”铭文字样的元代城墙砖。“绍定壬辰”四个基本正方的楷体阳文大字镌刻在城墙砖的一个...  相似文献   

17.
<正>金陵,江东之地,而我是江西人。可到南京,如归乡,只因金陵城中有故土。1357年,朱升献上的"高筑墙"之策,成为朱元璋修扩建南京城墙的肇始。从1366年到1386年,明王朝耗时20年,造就了世界第一大城垣、中国继秦长城之后的又一历史奇观——明城墙,蜿蜒盘桓于金陵山  相似文献   

18.
2010年11月,南京、西安、荆州、兴城以及临海、大同六座城市的代表在南京召开了古城墙科学保护第二次学术论坛。参会代表均为各地城墙保护最前沿的管理者,  相似文献   

19.
监测作为不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体系内的一项重要工作,其监测方法仍处于研究探索阶段,当前所使用的各类监测手段的有效性也有待论证。南京城墙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存在裂隙、空鼓、风化等病害。在南京城墙进行的测绘监测、传感器监测、信息化支撑监测等多手段融合监测技术方法实践中,使用了全站仪和三维激光扫描两种测绘手段,多维度变形测量装置、振弦式裂缝计、静力水准系统等多种自动化监测设备以及人工巡查APP软件系统。经过长时间实践运行,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信息,由此利用数学分析方法和数字信息比对方法,探索南京城墙保护现状和病害发育规律。根据数据实证分析,南京城墙裂缝宽度会周期性变化;城墙裂缝病害宽度变化值与温度为负相关关系。利用信息化巡查手段进行病害信息的历史对比采集,也提升了人工巡查的工作效率和数据规范性。  相似文献   

20.
南京城门古之繁多,世人现在见到的南京城墙是明代南京都城的京城城墙,全长35.267公里,现存25.091公里,现存明代城门四座,它们分别是聚宝门(中华门)、神策门(和平门)、清凉门和石城门。当初建南京城墙时为四重城墙,由内而外为宫城、皇城、京城和外廓。宫城、皇城毁于战火,外廓南京人俗称"土城头"城与门均荡然无存,然外城门地名仍然保留并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