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孩子在社会上是弱势群体。因为他们还没有长大成人,还不能够自立。他们无法养育自己也无法保护自己,容易受到侵害。父母在养育和教育他们的同时,也应该教孩子增强自我保护能力,让孩子四肢发达头脑灵活,这样孩子才能平安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2.
现在,家长普遍不太重视与鼓励孩子与人交往。原因大致有二:①担心孩子的安全。很多家长认为,社会复杂, 孩子容易被人欺负,上当受骗。因此,孩子放学回家,总是把他们关在家里做作业。星期天或假期,有些家长生怕孩子出去玩会出事,竟将他们锁在家里。②孩子的学习时间都不够,哪有时间出去与人交往。现在的孩子尤其城市中读书的孩子,在学校里有很多功课要学,很多作业要做,回到家里还有大量的教学辅导、课外练习等着,有的家长还为孩子请了家庭教师额外加码,还可能出于各种原因报名参加了社会上举办的名目繁多的各种“特长班”。繁重的课业负担残酷地挤占了孩子几乎所有的空闲时间。目前我国大部分家庭为独生子女家庭,孩子成长过程中本来就缺少伙伴。从第一种情形看,这种消极防范并不科学, 从表面上看,孩子是“安全”了,但实际上不但不能从根本上保证孩子“安全”,相反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却危害很大,易造成孩子孤僻、自私、冷漠、以自我为中心  相似文献   

3.
正孩子的认识是从其自身的生活感受出发的,孩子有他们的理论、他们的精神世界、他们的文化。关注孩子的成长,首先要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的需求,走进孩子的心灵,感悟孩子的生活,与孩子共同成长,才能有效指导孩子的活动。关注孩子的成长,是一门教育的艺术,在我园实施的《朴素理论指导下的"童化教育"研究》课题下,结合新教育《研发卓越课程》的精髓,我做了以下一些班级微课程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在有些家庭,孩子听父母的话,能自觉地将家长的要求转化为自己学习和成长的内在需要,父母对他们似乎不需要操多少心。这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亲子关系密切,家长在孩子心目中有比较高的威信,孩子喜欢家长,自然,家长的话就容易被孩子所接受,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就容易转化为孩子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5.
不少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过于老实,因为过于老实的孩子容易吃亏,但又希望他们拥有老实孩子的那种高洁品行,那应该如何教育呢!这时,有些家长往往干脆就教育孩子做个纯粹的老实人,不让孩于沾染一丝“社会浊气”;也有一些家长有意识教导孩子学成人的“成熟”,宁愿孩子“聪明点”,也不教育孩子做容易吃亏的老实人;还有些家长让孩子吃一“亏”长一智,让孩子在吃点小亏中做个高尚的老实人。到底哪种教育是正确的呢!以下三个案例就是最好的解答"镜头一:老实的小轩小轩今年已经上一年级了,在他的成长中,世界仿佛童话般和谐无瑕,一切都是简单、安…  相似文献   

6.
正"少年儿童时期是一个人发育成长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要教会他们求知,教会他们办事,教会他们健体,但往往容易被忽视的是教会他们做人。"这一段话让我想起刚刚从我班毕业的这群农村的孩子:这儿是农村,大多是由老人和孩子组成的。老人们在家种地,照顾孩子去上学。每天只要按时做好饭,让放学的孩子回家吃饱了,穿暖了,其他的,很少要操心,就算有老师打来电话,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大多也只是敷衍了事,除非有些严重的,老人们只需再通知给远在外地  相似文献   

7.
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每个人从他呱呱落地开始就有了这种人性的需求。孩子自然也不例外。有了爱,就能让他们身心健康发展;让他们成长的道路充满阳光。而这种爱又并非是简单的关爱和呵护,它是以培养幼儿健全人格,促进幼儿幸福成长为目标的"爱",  相似文献   

8.
美国家庭素质教育一向以自由引导为其特色,尤其重视发展孩子的个性,强调父母应该多与孩子进行心灵沟通,把孩子视为朋友。这跟我国大多数家长的教育观截然相反。我国的家长往往把儿女视作泥偶一般任意摆布,扼杀孩子的个性,与孩子之间很容易产生隔膜。很显然,美国人更懂得如何做一个优秀的家长,他们能够与孩子共同成长。下面列举美国家庭教育问题专家提出的七项建议,这些建议大多契合了教育儿女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9.
正一、以欣赏的目光去关注孩子走进孩子的心灵,知道孩子的"一百种语言",然后才能欣赏孩子,成为他们成长的有力支持者。每一个孩子都有被认可的欲望,当他"千辛万苦"地完成自己的活动后,如果教师对孩子的活动及其成果表现出惊奇、兴趣、欣赏,甚至由衷的喜悦,那么就能接住孩子抛过来的球,以某种方式还给他们,使他们有继续发展的动力。我们班的源源小朋友聪明能干,但生性怕羞,缺乏自信,不敢在全班小朋友面前  相似文献   

10.
孩子生病,家长担忧,有什么好办法能为孩子建立一份实用的健康保障?以保证他们在漫长的求学路上健康快乐成长?这无疑是家长们最关心的话题之一!孩子是未来的希望,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市分公司以"服务国策、  相似文献   

11.
孩子是学习、生活发展的主体,他们自主选择的愿望是强烈的,他们自主发展的潜能是巨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需要有一个宽松的、开放的、积极的环境。然而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太阳",大多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家长唯恐孩子做错、受到伤害,总以为孩子小,一些事情做不好,所以事事都替他们想了、做了,没有给他们锻炼的机会,也没有给他们自主选择的空间。那么作为老师的我们,更要善于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为孩子创造自主选择的条件、扩大生活的范围、发展自主选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孩子是不能缺少玩伴和朋友的,他们甚至比成年人还把朋友看得重。有些父母忽视了孩子的朋友,或者不允许孩子和异性朋友在一起,不知不觉走进了家教误区。  相似文献   

13.
正1937年9月至1942年9月,在中华大地上活跃着一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孩子为团员的儿童剧团。他们自己管理自己,以孩子们独特的方式积极投身于时代洪流之中,为抗日救亡运动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也为后来的青少年树立了榜样。茅盾称他们"是抗战的血泊中产生的一朵奇花"。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扣好了"人生第一粒扣子"。一、上海:在血与火中诞生1937年"七七事变"后,上海沪东临青  相似文献   

14.
《南京史志》2010,(4):25-26
别在孩予的心里种下“冷漠” 农村留守孩子很容易成为“问题学生”,原因是他们被留守本身就是一个问题。有的从小就和祖辈生活在一起,一年都不一定看得见父母;有的寄居在亲戚家,更缺少需要的爱和关心;也有的属于半留守,但不是母爱缺失就是父爱缺失。总之这些问题的根源是——缺少生命季节中该有的爱。  相似文献   

15.
正一位妈妈说:"我的孩子不听话,叫我很生气!"她把快乐的钥匙放在孩子手中。一位职员说:"上司不赏识我,所以我情绪低落。"他把快乐的钥匙塞在老板手里。而我认为,生活中不是缺少快乐,而是缺少感受快乐的心灵。那么,从哪里能够感受快乐呢?从书中感受快乐。在夏日微曛的午后,或是秋日小雨的黄昏,捧一本书,与布恩迪亚家族一起到马孔多旅游,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去体味深  相似文献   

16.
石敏 《神州》2011,(4X):228-228
有一颗不老的童心,把自己也当作孩子,走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分享他们的快乐,解除他们的烦恼;有一颗真实的诚心,尊重每一个孩子,和他们以诚相待,以心换心;有一颗好学的虚心,在这个世界上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很多很多,和孩子一起成长,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意和情意。  相似文献   

17.
正独生子女不能太"独",需要在与同龄儿童一起游戏、交往中成长。从小没有伴儿,独往独来,容易养成独霸、孤癖、自私自利的不良性格。左邻右舍的独生子女,不妨让他们互相串串门儿,一块儿玩玩具,一起看图书,轮流说歌谣,一道做游戏。这样,能增加他们相互模仿培养优良品德的条件。家长要教育孩子懂得谦让,能够团结友爱,为  相似文献   

18.
北宋士人多集学者、文士、官僚身份于一体,他们在北宋文官制度及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下,形成了独特的精神内核。北宋以"台谏合流"为新特征的台谏制度,在其选任要求、职能规范等方面都对士人的意识、心态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其构建下,他们品性秉直、开启了政治主体意识的觉醒而兼具自我正义化心理,形成了复杂的品性心态。  相似文献   

19.
李雪 《环球人物》2013,(17):72-73
为世界制定网瘾标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无法统一,人有时候就会逃避。在网络游戏中,你只要轻轻一点鼠标,就会感觉到自己有强大的力量,所向披靡,但这一切都是虚空的。"陶然——北京军区总医院医学成瘾科、中国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主任,正在给50多个孩子上课。学  相似文献   

20.
童晖 《南京史志》2011,(23):30-31
孩子到了初中,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已经进入成长的敏感期,很多孩子逆反心理比较重,呈现出"叛逆"的性格特征。但他们毕竟还是孩子,很多事情还需要父母、老师的帮助和指导。我们看看下面几位家长是怎样帮助孩子和老师沟通的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