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旭鹏 《史学月刊》2006,1(5):79-86,93
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理解现代的有益视角,它有利于揭示现代性充满矛盾和悖论的一面,促使人们加强对现代性的反思并发掘其尚未释放的理性潜能,从而实现现代性的重建。就中国的后现代主义者而言,他们对现代性的批判过多地集中于剖析其“西化”本质,忽视了现代性的某些普遍内涵,使中国的现代性问题局限于中西对立的二元视野。客观地评价中国的现代性,就应当突破上述理论框架,认识到现代性中所包含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张力,同时借鉴后现代主义的建设性作用,努力实现现代性的解放功能。  相似文献   

2.
3.
《"她"字的文化史》是一部"新文化史"与传统史学方法相结合的著作,富有启发性。该著用现代性概念对"她"字的创生与社会化认同做了分析,认为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不是"西方性",而是中国人自身的"现代性诉求"。然而,"现代性"并不能与"西方性"截然分离,它们之间的内外界分有待商榷;参与"她"字问题争论的"男女平等"的现代性别观念尽管有不足,但也不应用今天的标准去衡量和评判;现代性概念没有固定的模式,"她"字既然是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交融互动的产物,在对其做因果分析时,把现代性看作是对特定时代中西关系或传统与现代关系的一种界说,也许更可取。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自成体系,博大而精深。在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王朝时代后,儒学渐渐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然而在儒学文化体系中,封建的纲常伦理却是其核心,这致使中国的思想文化死气沉沉,科技文化墨守成规,便也渐渐落伍于世界文化之林。但在近代饱受西方文化欺凌的同时,却也正同时承受"反哺之恩",使得中国的近现代文化呈现一种不一样的特色—这就是我们后来所接触的"西学东渐",并且随着西学东渐的影响,呈现着不同特色的新文化对旧的陈腐落伍的传统文化形成了强大的冲击,这也就儒学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支配统治地位,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在"西学东渐"影响下的独有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5.
杜赞奇的笑容很给力。眉毛胡子都运动起来,拥向那双精光四射的眼睛,向外界传达睿智和友善。  相似文献   

6.
近代文化变迁以来,“中国哲学”这个称谓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但哲学作为一件“事情”,在中国是有的,哲学本也不是件东西。“事情”,德语为Sache,意指“争执”,“论争”。自古希腊,“哲学”就是对“智慧”的“爱”,是无尽的探问与追思,是爱者与被爱者之间的互通有无,即“对话”,因此对话是哲学的最为原初最为根本的形式,其表达形式则应该是多种多样并且与生活连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7.
《围城》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的文学创作中具有独特性,明显地受到了存在主义思潮的影响,以一群知识分子的生存为焦点,对于生存的困境作了理性的反思。作品从文化和世俗生活两个方面解读了生存面临的现代化挑战,突出了人存在的荒谬与虚无,但作品对绝望中的拯救是不存在的。因此,作品中凝聚深刻的悲剧情结。  相似文献   

8.
『中国』含义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但古代所有朝代都不以中国为国名.又都以中国为通称。实际上中国这个名称早在先秦时期的周武王、周成王时就已经出现,但指的并不是一个政治实体,也不是一个国家的名称。《尚书-梓材》中有对周成王的追述:“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意思是说皇天将中国的土地与人民交给周武王治理。其“中国”显然是  相似文献   

9.
董四代  杨静娴 《攀登》2007,26(5):14-18
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既包含了资本主义文明的冲击,又是现代性在世界范围内分裂的表现。这样,就形成了中国人在现代化追求中的乌托邦情结。对资本主义进行判断,消除现代性成长中的社会分裂,赋予传统理想现代精神,就成为中国现代化制度选择的根据。现代性追求与乌托邦精神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内在张力。  相似文献   

10.
陈文捷 《攀登》2014,33(4):41-44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本质上是现代性理论。身为现代性初盛时期的哲学家,马克思以资本主义社会为载体,揭示了现代性产生的根源,分析了现代性发展的场域,透视了现代性的成就与弊端,指明了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双重路径。在当前中国的现代性构建中,我们应正确认识中国的现代性境遇,在继承中发展马克思的现代性理论,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而实现对旧有现代性模式的双重超越。  相似文献   

11.
文学的阀门:身份认同、现代性与思想之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化语境下,运用第三世界文化批评理论和后现代、后殖民等西方理论,结合中国本土的实情,本文通过对中国新时期文学思潮及其经典文本的还原性解读,令人信服地得出“中国的身份认同和现代性追寻是民族寓言内在张力的核心所在”这一深刻命题。  相似文献   

12.
针对英国“中国学者”蓝诗玲等所提出的历史上本无鸦片战争、鸦片战争系由20世纪20年代以后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人所领导的中国革命意识形态构建而成等观点,论文从中国历史文献的战争命名法、19世纪中期历史当事人对鸦片战争的态度、清末民初中国历史教科书对鸦片战争性质及其严重后果的认识和评价等层面,批驳其观点的荒谬,揭示其对中国历史传统的偏见与无知,呼吁中外史学界认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并共同努力,澄清错误观点,帮助各国人民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13.
在种类繁多的近代上海广告中,有关医疗卫生的广告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医疗卫生广告的频繁出现不仅展示了商家的广告策略与销售技巧,同时也反映出医疗卫生产品消费背后的更为深层次的问题。通过对近代上海医疗卫生广告象征意义的描述与分析可以看到,医疗卫生广告不仅将个人身体的健康与国家的富强紧密地结合起来,而且由医疗卫生广告所刺激的消费主义文化引发了人们对于现代健康生活方式的想象与欲望。而这两种象征意义正好体现了近代中国现代性的两个维度,即对于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强烈诉求与追求现代生活方式的强烈欲望。  相似文献   

14.
“文化大革命”与当代中国改革模式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渐进式改革模式的选择与“文化大革命”有必然联系。“文化大革命”导致的中国经济结构不合理 ,重工业增长很快 ,能源工业呈超速增长 ,这是一种粗放型的增长 ,它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增长留下了巨大的潜力 ;农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增长缓慢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增长十分缓慢 ,使农业的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潜力更大 ;整个经济活动中效益下降 ,为以后加强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留下了余地。总之 ,“文化大革命”把中国经济拖到了崩溃的边缘 ,为原有体制能量的释放留下了巨大的回旋空间 ,这就是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初走上渐进式改革道路的一个重要的原因。经历了十年动乱的中国人民 ,普遍的心态是要求社会稳定以及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大革命”教训的客观总结 ,构成中国走上渐进式改革方式的另外两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1842年8月29日,《南京条约》在英舰“康华丽”号上正式签署。英方为此专门绘制了《〈南京条约〉的签订与钤印》一图,其史料价值不容忽视。该图的绘制与印刷均由英国官方授意,其目的在于宣扬战争胜利、美化殖民扩张。耆英等人在画中的不同形象,反映出英方对中方官员的态度差异,进而影响了清廷对战后中英交涉负责官员的选派。与该图配套的人员名单和相关图像资料,暗示了中方翻译在交涉中的参与和“康华丽”号的精确停泊位置,亦呈现了中方官员在签约谈判过程中的处境和措置。  相似文献   

16.
鸦片战争以后,清王朝被迫在沿海沿江开放通商口岸,生活在上海和广州这两大沿海城市的画家最先接受了维新思想和外来文化,“海上画派”与“岭南画派”就是在这个国家和社会都处于双重困顿的结点与瓶颈处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7.
家中有一套“文革”版,小时候曾经仔细阅读过,好在当时年幼的我就已对“资产阶级大毒草”之类的“革命语录”极为嗤之以鼻,没被“荼毒”。不过如今回想起来,这种种令人啼笑皆非的语体,也恰恰见证了这个民族曾经自“愚”自乐背后的无奈与苦难。  相似文献   

18.
本文概述了费正清“中国世界秩序”观及其对西方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影响,认为费氏的理论在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也有着积极意义,特别是在中华民族共同意识和共同价值观的形成以及历代边疆的治理及中国疆域的确立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是近年来海内外学术界共同关注的学术课题。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人视角已不再局限于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文化史等传统的学术框架,而开始热心探讨更具“草根”色彩的社会史问题,并且在理论方法的探索和学科体系的建构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但大陆学界对于中国近代社会史的研究毕竟起步为晚,方法创新、体系完善、史料发掘等项工作任务尚重,路还很长,尤其需要加强与海外学界的交流与互动。为此,我刊在2005年8月青岛“首届近代中国社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约请几位在中国社会史研究领域造诣颇深,又长期生活在海外的华人学者,就他们所处的学术环境,以独具的文化视角发表见解,以期促进这一富有生命力的学术话题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20.
林利民 《世界历史》2006,(5):132-133
《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一书是武汉大学胡德坤、韩永利两位教授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推出的一部力作。该书在结构上横向展开,从全新的高度俯瞰中国抗日战争的政治与战略意义。不仅如此,该书对横向展开的各关节点的选择也是独具匠心。其中所涉及的国家,如中、美、英、苏、德、日皆是决定第二次世界大战结局的战略力量,所涉及的问题,如“先欧后亚”战略、美英苏日对华战略及有关世界大战的全部战略构思、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历史进程的关系等,也都是决定世界前途与命运的大战略问题,是解读中国抗日战争政治与战略意义的“金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