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元代科举文献三种发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仁生 《文献》2003,(1):95-105
元代的科举制度,滥觞于太宗十年(1328)的"戊戌选试".但由于种种原因,正式的科举考试方案竟然长期在朝廷议而不决,直到仁宗皇庆二年(1313)十一月才正式颁布施行,其后又自顺帝元统三年(1335)末废止五年,再于至元六年(1340)底下诏复科,最后延续到元代灭亡为止.  相似文献   

2.
正翰林院,又称词林、玉堂、馆阁、翰苑,是我国唐朝初期设立的一个集学术、政治、文化功能于一体的官僚机构。它随着科举制度的成立而出现,并不断完善,不断强化,亦随着科举制度的消亡而废止。从唐至清,绵延了一千多年。唐代的翰林学士,相当于皇帝的私人秘书,虽非正式的官职,但是接近皇帝,常与皇帝在内廷商议朝政,草拟诏书,权力很  相似文献   

3.
科举取士制度,创始于隋代,确立于唐代,发展于宋代,到明清时,已近千年,但使科举取士制度得以充分发挥其威力,并日趋走向完善和鼎盛的时期则是明清时期。那么,明清的科举制度,是否达到了科举取士的目的?本文拟通过对部分山西科举及第者的走向作个案分析,论证这一命题。明代科举制度的确立,有一个举荐取士和科举取士反复交替的过程。经过明初举荐取士和科举取士两种制度的交替使用,朱元璋意识到,虽然科举制度存在着一定弊端,但比起举荐制还是利多弊少。于是,便于洪武十五年(1382)八月下诏恢复科举。洪武十七年(1384),定科举程式,命礼部颁行科举…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科举制度始于隋文帝开皇七年(587年),终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前后经历1300余年。科举考试是从府、州、县基层开始,叫做童试。赴考者叫童生,考中后叫秀才,第  相似文献   

5.
科举制度是朝廷开设科目。士人自由报考,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的一种选官制度。它创始于隋,确立于唐.完善于宋.而延续至元、明、清.先后经历了1300多年。宋代在中国科举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宋太祖创立的殿试制度,使分级考试逐层选拔臻于完备,熙宁四年(1071年),王安石改革贡举后.进士科成为科举中惟一的科目,不但为同时代的辽、金所仿效,而且为后来的元、明、清所沿袭。同样,宋代莆田(时称兴化军)在其科举史上是一个辉煌的里程碑,可以说达到了顶峰的阶段。  相似文献   

6.
杨振华 《古今谈》2009,(3):57-59
1905年9月2日,清朝下诏废止科举制,横在千万读书人面前“学而优则仕”的独木桥被拆除了,那些熟读四书五经、精通诗词策对的学子在一阵无所适从之后开始寻找新的求学之路。六年之后,清王朝寿终正寝,那些从科举路上走过来的状元、榜眼、探花们,有的毅然告别朝廷,走上与科举制度赋予他们的截然不同的路,在文化教育或工商界打拼出一块自己的天地,  相似文献   

7.
广西官书局始末陈相因清朝末年,科举制度的相继被废止,新型教育制度的陆续建立,给我国社会思想文化领域带来了不少新鲜空气。为了配合这一历史性的转变,各地书刊出版机构开始编撰、引进、出版发行大量的新式教科书,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直接促使了我国新兴出版事业走上一...  相似文献   

8.
正科举作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选举制度,受到历代学者的重视,到目前为止,大量有关科举的论著、论文相继出版(可参考何忠礼《二十世纪的中国科举制度史研究》,《历史研究》2000年6期),近年出版的《中国科举制度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应该是这方面集大成之作。另一方面,中国学术界对于科举的研究主  相似文献   

9.
正科举制度始于隋大业元年(605年),废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经历1300年。乡试(亦称"乡闱")为科举考试之一。唐宋时称"乡贡""解试"。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明、清时定为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凡中式者除原则上获得选官的资格外,均可参加次年京师会试。乡试参者众,中式者少,因而竞争激烈而又残酷,但其考试基本上体现了公平竞争的原则。大多数应试者依靠个人才学,进行比拼获取功名。  相似文献   

10.
屹立于贵阳东门月城上的文昌阁,是我国千百年来实行科举制度的产物,是贵州全省上百座文昌阁中仅存的规模最大的一座,它建于十六世纪末(公元1506年、明万历二十四年),迄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为保护这一文物,2001—2002年贵阳市人民政府投资1000多万元,经过近两年的大力维修,恢复了昔日的古建筑群和古城墙,并拓宽面积约10000平方米,成为市民休闲娱乐和  相似文献   

11.
隋唐之后的一千三百年里,"以试为选"的科举制度成为选官取士的主要路径。至19世纪中期,时逢内忧外患,交迫所及,遂因四海穷困而广开捐例,因战争蔓延而保举军功,于科举入仕之外别开一种路径,即所谓"天下有事,功名多途"。之后天下有事了无止境,功名多途也了无止境。捐纳、保举虽属异途,却以其数十年之间成千上万造官汇成的庞大数量累积,节节伸展地形成对于科举制度的冲击和挤压,影响和扼制,并最终改变了科举制度的本义和科举取士的旧轨。而后是科举制度犹未停置,科举取士已前途失路。  相似文献   

12.
二十世纪的中国科举制度史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取士途径 ,经历了两汉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以来的科举制三个发展阶段。其中又以科举制度实行的时间最长 ,对后世的影响最为深远 ,人们对它的认识和评价也最不一致。所以自清朝光绪三十一年 ( 190 5年 )正式废除科举制度以来 ,它作为中国古代选举制度史的一个主要方面 ,近百年来 ,一直受到中外史学界的关注 ,至今仍然是中国古代选举制度史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一 关于科举制度起源问题的讨论科举制度起源于什么时候 ,早在 30年代中国学术界就有过一场讨论。当时 ,邓嗣禹撰成《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相似文献   

13.
<正>读了本文,禁不住要联想到现在某些地方的高考、公务员考试。作弊之风,何时真正能止?中国科举制度始建于隋朝,完善于唐代,中经宋、元、明、清,由盛而衰,直至清末光绪三十一年废除,历时一千三百多年。科举制度不仅影响古代教育发展、人才选拔、仕官任用,而且影响了传统文化、民族心理、社会风尚。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 ,科举制度作为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 ,经历了发生、发展、繁荣和衰亡的过程。最初的科举考试在何时何地目前已无从考证 ,但 190 4年 3月在开封的河南贡院进行的最后一次科举考试 ,成为中国科举制度的终点站 ,这对研究我国科举制度兴衰变迁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贡院是古代选拔人才的场所。我国科举选士形式自隋朝始 ,至宋朝已形成比较完善的科举制度 ,其科考程序大致可分四级 :一是童试 (乡、县级考试 ) ,二是乡试 (省一级考试 ) ,三是会试 (中央级的考试 ) ,四是殿试 (由皇帝亲自考试 )。贡院是乡试 (又称“秋闱”…  相似文献   

15.
明清会试十八房制,是在科举考试的漫长历史进程中产生和发展的、旨在规范会试阅卷环节的重要举措,将会试中的五经房数与同考官数分别确定在18房和18人的规模上。该制首次出现于明万历十四年,此时明朝的应举人数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十八房制具有较大的制度弹性。清朝承继完善,使之稳定运行至清末,随科举制的废止而终结。作为科举制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该制不但在制度体内发挥了作用,同时也对当时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李世愉《清代科举制度考辩(续)》2012年9月由万卷出版公司出版。1999年,李世愉出版了《清代科举制度考辩》一书,在此基础上,他又进行了深入研究,对一些前人未曾涉及的课题做了专题研究,并产生了一定影响。2012年他将陆续发表的14篇文章重新进行校订、修改和补充,结集成《清代科举制度考辩(续)》一书。该书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科举制度的废除既是中西文化撞击的产物,也是新旧文化冲突的结果。本文从科举制度被废除的过程入手,主要探讨了在晚清各种社会思潮的不断冲击下,长期存在于中国人民心中的这块坚硬的磐石,逐渐支离破碎,直至消亡。  相似文献   

18.
清代阆中试院考棚位于四川阆中县城关镇学道街(现为县招待所),是清代科举考试的地方,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考棚之一。(图一、图二)它对于研究科举制度,特别是研究四川科举,有重要的价值。 阆中试院考棚大约为清初顺治八年(1651年)前后用明代旧房改建,用至嘉庆年  相似文献   

19.
赵锋 《神州民俗》2009,(10):77-78,87
科举制度作为一种选官取士制度,自隋唐发轫以来,在长达1300年的历史长河中,不仅仅对中国社会结构、国家管理、官吏体系、人才选拔、教育发展、文化传承促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亚洲乃至世界都有着深刻影响。科举制度自上世纪初以来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批判,被视为扼杀中国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进入本世纪初后,不少学者也开始为科举制度“呜冤叫屈”。本文从几个方面,对中国古代科举制度褒贬进行反思与辨析。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许多古典文学作品中,对于科举制度都有所描写和批判。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以下简称《聊斋》)则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广泛地接触到科举制度题材的重要作品。作者根据自己一生科场失意的痛苦体验和深入观察,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采用狐仙鬼怪的神话形式,含着积怨的泪水,对封建科举制度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辛辣的讽刺。《聊斋》反封建的进步意义之一也正是从对科举制度种种弊端的抨击和讽刺上表现出来的;即使从历史研究的角度出发,蒲松龄也给我们提供了探索明清科举制度的丰富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