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文以20世纪80年代初回山西省定居的蒙古归侨群体为例,通过查证史料、口头访问等多种方式,回顾了20世纪80年代蒙古难侨的归国历史,梳理了蒙古难侨安置的情况,并分析他们归国后的生活和文化适应、就业和经济状况以及权益保障等社会融入与社会适应等现状,从一个侧面审视与思考归侨的特殊性及其社会适应。认为蒙古归侨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国际形势下被迫回国定居的移民群体。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对其进行了较为有效的安置,使他们较好地适应了新的社会环境。但在时代变革下,蒙古归侨群体又面临各种新的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2.
论文以二战后国民政府围绕缅甸归侨遣返交涉为中心,论述了缅甸归侨遣返的背景、遣返工作中断的原因以及国民政府对缅甸归侨遣返危机的处理过程。结果显示,国民政府的战时难侨救济和战后归侨遣返工作,是近代历史上中国政府规模最大的救侨运动,其中缅甸归侨遣返工作,是战后归侨遣返极具代表性的一部分。缅甸战后的归侨遣返工作因缅甸政局变动而一度停滞,造成归侨滞留危机。从1946年到1949年,国民政府站在维护侨胞权益的立场上,充分动用多种途径,采取多层外交策略,迫使缅甸当局有所让步,达成70%遣返目标。国民政府维护侨权的坚定立场、灵活务实的多层外交策略展示了近代中国政府对华侨权益的高度重视,值得肯定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论文分析了民国时期福建归侨团体的发展及其原因、其会员特点及组织结构;探讨了国民党对归侨团体的渗透与控制以及归侨团体的日常活动,以期较为全面地认识民国时期福建归侨团体的历史面貌。民国肇建,福建归侨团体方兴未艾;至20世纪三四十年代,社团所需各项条件更为成熟,形成了归侨团体发展的高峰。其会员以归国侨商最多,并以联络海内外侨胞为宗旨展开活动。政府在社会区域治理过程中,需要借助归侨团体作为"中间人",在华侨、归侨侨眷与侨乡政府之间搭建沟通桥梁。但由于内在结构松散和国民党党部的控制,归侨团体在协助处理涉侨事务中处于附属地位,其功能与角色难以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4.
以云南锡业公司归侨为研究对象,通过历史资料和研究文献,结合深入访谈,从工作、婚姻、教育和福利等方面阐述了这些归侨五十年来的生活、生产情况;分析了七十年代部分归侨移居香港的原因和移居模式以及归侨群体对新社会环境的适应过程;并对云南锡业公司归侨群体鲜明的特点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5.
基于田野调查的内容,选择粤海湾华侨农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元社区"概念,以归侨群体在文化适应过程中的能动作用为理论视角,从多元社区的形成、归侨文化与认同意识的形成、归侨认同意识的动态等方面考察和分析了归侨社区内部高度复合性的群体关系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内部传统调适和整合机制。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进程中,逐渐式微的归侨聚居区呈现被符号化的特点,其物质和文化形态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侨文化”的地方再想象,并加剧了边界随之发生的新变化。本文主要采用叙事研究方法,以广州华侨新村为例,尝试探讨在城市化进程中归侨聚居区边界的演变及其对想象的社区的影响,由此进一步解析归侨聚居区符号化的过程与动因。研究发现:①1954年至今,新村归侨共同体维系纽带经历了从国家利益到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再到集体记忆的嬗变,折射出社会环境、空间形态以及邻里关系的变化与归侨的自我认同感、群体认同感之间的耦合关系;②华侨新村不仅是曾经表征爱国主义的物质载体,在资本与权力的支配下归侨聚居区被片面截取并赋予了其它阶层想象的意义和元素。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华侨历史学会首部地方侨史文丛——《春城侨海情——昆明归侨口述录》,于2016年9月由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该书由朱燕主编,毕娇娇为执行主编。早在2005年,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就启动了采访老归侨,征集、出版老归侨口述历史的工程,先后出版了一系列口述录。现在,不少地方华侨华人研究机构和涉侨机构也在开展归侨口述采访活动,积极抢救活资料。2015年3月,昆明市侨联启动了"老归侨口述历史"整理工作,先期对  相似文献   

8.
志选 《福建史志》2004,(3):12-16,46
福建省是我国著名侨乡。祖籍福建的华侨、外籍华人有800多万人,分布在全世界5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约90%居住在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泰国、越南、缅甸、文莱等国家。福建省的侨眷、归侨有500多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5%左右。全省的主要侨乡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其中以泉州市所属各县、市、区的侨眷、归侨最多,占全省归侨、侨眷总数的50%以上。  相似文献   

9.
论文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简称《归侨法》)"法律责任条款"的制定及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考察,认为法律责任条款设置与法律文本中的"义务性条款"设置应相对应,并且还要考虑与相关法律的协调。《归侨法》的法律责任条款设置存在一些技术缺陷,如与《归侨法》中义务性条款不对称、设置的重复性、与相关部门法脱节以及其他相关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法律责任条款的修改与完善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论文以广西东兴市归侨侨眷参与中越跨境经济合作为例,探讨了民间力量在推动跨国区域合作中的作用。论文认为,民间力量也是跨国区域合作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归侨侨眷作为民间力量具有独特的优势,是政府力量的有效补充。在归侨侨眷形成的跨国关系网络中,蕴含的信任等无形资源以及嵌入在网络中的信息、资金、客户等有形资源是归侨侨眷得以在跨境经济合作中发挥作用的重要原因。这种跨国网络中的资源降低了市场交易成本,促进了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从而有利于推动跨境经济合作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2005年,笔者协助山西省侨联国际信息网站举办庆祝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征文。离休外交官、外交部侨联主席、马来西亚归侨陈沫踊跃应征,撰写了一篇《几件往事回忆录》,回忆他回国参战的历程。文章提到有个叫曾眷娣(曾焕琛)的归侨女青年,从陕北公学结业后,在进军晋察冀途中,因病留在山西兴县工作,后被日寇残害壮烈牺牲。文章发表以后  相似文献   

12.
《中国侨联章程》是由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制定的、各级侨联组织的最高法规,它兼容和吸收了归侨侨眷的看法和主张,体现了归侨侨眷的意志和愿望,是侨联组织不断发展壮大、侨联事业不断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从1956年10月至今,《中国侨联章程》经历了五十年的历史检验,历经七次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的修改、充实和完善,更加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指导性。在中国侨联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全面了解《中国侨联章程》的历史沿革,客观把握《中国侨联章程》的变化规律,对今后更好地运用章程指导新时期侨联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择小岭华侨农场越南归侨为研究对象,运用田野调查和历史档案资料,阐释了在特殊迁移经历、政府倾斜性扶持政策及现实利益等因素的影响下,华侨农场越南归侨实现和巩固了对难民身份的想象与认同。  相似文献   

14.
侨务领域的拨乱反正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全面拨乱反正中的重要一环。侨务领域的拨乱反正首先从批驳"海外关系复杂论"入手,对"海外关系"重新作出肯定评价,并恢复重建了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破坏的侨务机构以及建国初正确的侨务方针政策,继而侨务领域从平反冤、假、错案,落实保障归侨、侨眷合法权益,落实归侨、侨眷知识分子政策,以及落实侨汇政策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拨乱反正。侨务领域的拨乱反正为开创新时期侨务工作的新局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正印尼归侨兰克良(1914—1992),是七七事变后回国参加抗日救亡、而后定居在山西的华侨之一。他长期战斗在山西,工作在山西。在从事民政工作、侨务工作的过程中,他同山西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侨胞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笔者1963年到山西工作,就听到归侨朋友经常提起他关心侨胞、服务侨胞的事情。兰克良祖籍广东大埔,1914年出生于马来西亚吉隆坡。11岁时,到印尼苏门答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选择华侨农场和生活在农场里的归侨作为研究对象 ,运用社会记忆的相关理论 ,通过参与观察及口述访谈 ,剖析社会记忆如何作用于归侨的认同建构。本文提出 ,在对国家或地方的认同建构上 ,“归侨意识”始终贯串着归侨的集体记忆 ,认同建构是情景性的 ,流动的 ,是一个交织着多重利益的复杂的心理过程。本文希望通过实证研究 ,达到反思移民安置与地方融入这一社会现象的目的。对移民的安置不但是提供物质性安排 ,更重要的是营建一个和谐宽容的社会心理环境 ,使移民与安置地尽快融为一体 ,共谋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在2016年山西省直侨界慰侨送温暖电影招待会上,有一对老夫妻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男性老者是96岁的老归侨、山西进山中学离休教师白歌昕,陪护他的是妻子马玉花。在山西离退休归侨中,白歌昕的年龄最大,资历最深,但知道他归侨身份的人很少。因为他为人低调,是个潜心教书做  相似文献   

18.
论文通过对印尼归侨社团成立、扩展和维系过程的研究,展现了归侨是如何在流动中创建安放内心的共同体,为流动所带来的分离搭建社会联结。他们在“居住”与“行旅”之间通过建“家”、扩“家”、持“家”不断重塑社会联结,以祖籍国和侨居国为圆心,生成了关于“家”的情感的平行共同体,进一步在涵盖祖籍国和侨居国的基础上甚至形成了多圆心共同体。流动性使两个或者多个共同体同时存在。一方面,正是在成员和“家”的流变中,归侨社团成为归侨走向公共空间、联结世界的通道。另一方面,流动性所带来的多圆心共同体使得社团内部凝聚力下降。因此,只有当汇聚成同心圆共同体时,具有地方感的“家”才化身为一种粘合剂,以增强共同体凝聚力。  相似文献   

19.
由林晓东任主编、黄成胜任副主编的《风雨人生报国路——山西归侨口述录》已于2007年10月由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中国华侨历史学会文库之八,共计30余万字。该书是根据2004年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对山西省40名老归侨的口述录音资料整理而成,这项口述采访活动是为搜集、保护“历史活资料”而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整体性工程,山西作为此项活动的试点,其成果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社会涵盖面广泛,有普通工人、专家学者、侨务干部和国民党退役军官等,出国前其个人经历和身份背景也不尽相同;二是地域分布合理、群体特征明显,被采访者大多来源于山西省各主要地市,如雁北地区的蒙古归侨、省会太原的精英归侨等;  相似文献   

20.
《神州民俗》2010,(9):1-1
华侨(含华人与侨乡)是我国的重要社情,她有近千年的历史,我国各地都有华人华侨在国外,世界各国均有华人华侨之所在。无论居住在海外的华侨、华人,或者在国内的侨乡与归侨侨眷,他们都是炎黄子孙,由于他们有着特殊的海内外关系,因此便形成了一群特殊的人群与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