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南进"还是"北进"?这个问题似乎自完成"明治维新"进而转入对外扩张的"快车道"后便始终困扰着岛国日本.如甲午中日战争之前,摆在日本面前的选项是"南进"中国台湾地区、还是"北进"朝鲜?日俄战争之前,则要面对"南进"蚕食华东、华南与"北进"与沙俄一战的利弊权衡,而1940年的日本又一次走到了其"国运"的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2.
日本占据中国东北后,其陆、海军在"北进"与"南进"政策有过长时间争执。由于诺门坎战役的失利,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日本在军事与外交上的双重失败,使其陆军丧失发言权。而南洋战略资源的诱惑、日本与英美战略利益的冲突,最终导致日本南进政策的确立。  相似文献   

3.
近代日本对外侵略扩张政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曾出现过"南进"和"北进"两种战略主张,而"北进"怎样为"南进"所取代,至今仍是学术界热议的话题。"北进"主要是以日本陆军为主导的对外侵略扩张战略,其最终战略目标是以中国大陆为腹地,向西伯利亚扩张,而国防的第一号防卫对象是苏联,其次是英、美等国。"南进"主要是以日本海军为主导的对外侵略扩展战略,其最终战略目标是在确保对中国大陆的霸权地位后,再向太平洋地区进行扩张,而国防的第一号防卫对象是英、美等国,其次是苏联。为了确保"南进"和"北进"战略的有效实施,日本同德、意缔结"防共协定"和军事同盟;而由"北进"向"南进"战略转移时,又曾谋求所谓的日、德、意、苏"四国军事同盟",最终实现独霸中国和太平洋地区扩张计划。北进、南进战略正是在日本对外政策不断调整的过程中转换演进的。  相似文献   

4.
1936—1941年,日本推动对德结盟政策的中心目标是为了实现独霸中国和向太平洋地区扩张。本文深刻地揭示日本对德政策发展演变的轨迹,展现日本对德军事同盟政策的本质特征,并深入研究日本在"南进"和"北进"的战略转换过程中,谋求对德结盟的利益最大化,并通过实证分析,论证日本对德结盟政策中的"竞争"、"对抗"心理,从而说明帝国主义间结盟的利益至上原则。同时,还对日、德、意、苏"四国军事同盟"构想及其演变过程进行考证,指出1941年的《日苏中立条约》实质是该"四国军事同盟"构想的一个畸变。这可以全面透视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推动对德结盟政策变化的动因和措施,以及对远东国际关系产生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1941年日美政府级交涉为主要考察对象,根据日方的原始档案,验证中国问题和日本开战决策的内在联系.本文以日本决策者的各种自白揭示:中国的对日抗战既是对日本死守既有侵略果实之企图的重大障碍,又是对日本力图进一步实现北进、ⅱ南进和所谓"大东亚共荣圈"等扩张野心的最大牵制,从而也是对美英等国的全球性利益的必不可少的保障.日本当年在中国问题上沉迷不醒,其症结就在这里;美国最终拒绝在中国问题上妥协,其关键亦在于此.运用日本决策者自己留下的证据来重观历史,有助于人们明辨问题的实质.  相似文献   

6.
<正>一、"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为实现"北进"计划,沿"满"苏国境阵地修筑了坚固的军事工程日本关东军的国境阵地构筑工程主要分为3个阶段实施,1934年至1938年为第一期,修筑了东宁、绥芬河、半截河、虎头、霍尔莫津、瑷珲、黑河、海拉尔等地的国境阵地。1938年至1940  相似文献   

7.
论日本侵华战争与其南进北进战略的关系徐勇如果说,中国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东方主战场,太平洋战争为中国抗日战争的延长和扩大,这是正确的。但还有一种常见的说法:中国抗战阻止了日本的北进,迟滞了日本的南进,这就值得商榷了。日本自明治维新之后确立了军国主...  相似文献   

8.
论日本在二战中的南进、北进战略徐勇日本在侵华战争的困境中,放弃了动议一时的进攻苏联的北进企图,发动了太平洋战争而实施南进。日本为什么作出这样的抉择,其战略目标何在,如何正确认识中国战场与太平洋战场的关系,是学术界分歧甚大并且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拟就此...  相似文献   

9.
中国战场与日本的北进、南进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的北进、南进政策,是它对外侵略扩张的重要国策。所谓北进,是指日本通过中国向苏联远东地区扩张;所谓南进,是指日本通过中国向南洋一带扩张。不论是北进还是南进,都必须先占领中国。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日本地主资产阶级的野心是很大的,为了南攻南洋群岛,北攻西伯利亚起见,采取中间突破的方针,先打中国。”因而,中国战场的发展如何,对日本北进、南进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佚名 《文史博览》2010,(8):12-12
<正>1939年日苏在诺门罕会战,当时德国派有军事观察团随行。日本有意在此战重显日俄战争的辉煌,打通"北进"路线,同时给德国留下深刻印象,故派出参战的是精锐中的精锐,关东军的小松原23师团、"甲午战争"  相似文献   

11.
日本的北进、南进政策,历来是史学界、学术界讨论的重要问题之一。近年来,许多同志发表文章就此问题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北进”是日本战略的主要方向,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统治集团始终是把苏联作为首要敌国,它的一切战略措施都首先是针对苏联的。有的认为,日本的北进、南进政策的演变是复杂的,“是互相渗透、互相交织,很难截然划开”的。从总体上讲“南进”是主要的,“北进”是次要的,“北进”是为“南进”服务的。而欧战爆发后,“南进”政策开始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2.
二战时,德国"闪电战"攻势凌厉,法国败亡,英国岌岌可危,困守英伦三岛,德国在大西洋上对美国造成了直接威胁;日本蓄意南进,太平洋地区的局势十分紧张。为了应对东西方的双重威胁,促使美国政府不得不重新考虑和调整其世界战略。  相似文献   

13.
1941年12月8日,日本发动了太平洋战争,以南进政策取代了北进政策.而根据逻辑推断,日本则应该采取北进政策,以其部署在中俄边界的精锐部队关东军进犯西伯利亚.当时德国集中了35个集团军正猛攻莫斯科,斯大林已将西伯利亚防御日军的后备军全部抽调投入战斗,如果日军对西伯利亚发动袭击,将造成苏联的极度困难.然而,日本却采取了南进政策,迅速攻击东南亚的香港、马来半岛、菲律宾、泰国、缅甸等地.  相似文献   

14.
王光荣 《百年潮》2004,(9):32-38
抗战时期,随着日军战俘的日益增多,八路军总部在延安创办了一所日军战俘学校,校长由1940年春从共产国际来到延安的日本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领导人野坂参三(化名冈野进,中国名字叫林哲)担任.教员由从延安各界调来的精通日语的人员和较早转变思想的日军战俘如吉积清、川田好长、杉本一夫等担任.校址就在延安宝塔山上.1941年5月,在开学典礼上,毛泽东亲笔题词祝贺:"中国人民与日本人民是一致的,只有一个敌人,就是日本帝国主义."根据毛泽东的这个倡导,学校制定了"和平、正义、友爱、劳动、实践"的十字校训.  相似文献   

15.
丁锦松 《神州》2012,(30):11-11
明治维新后,以“开国进取”为国是,日本逐步建立了近代化的陆军和海军,并制定了立足于本土防御的“北守南进”战略。这一状况一直持续到日俄战争。战后,日本的国防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日本吞并了台湾和库页岛南部,确立了在朝鲜的特殊地位,中国东北也成为其势力范围,如何保护及扩张海外权益就成了日本国防政策的最重要课题。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传统的“北守南进”战略就不可避免地需要进行变革。以顺应时代的发展,帝国国防方针也就应运而生了。  相似文献   

16.
现藏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的多件青柳笃恒致总统府秘书曾彝进的密函,透露了一个惊人的秘密——曾为袁世凯顾问有贺长雄助理的早稻田大学教授青柳笃恒,实际上是袁在1913—1914年间重金收买的密探。其最初的任务是破坏革命党和日本财界的联系,旋因"二次革命"失败后大批党人流亡日本,其主要活动变为刺探流亡党人行踪,破坏其反袁活动,同时搜集日本朝野与革命党的关系及对袁态度等方面的情报,并设法通过多种途径在日本进行有利于袁的宣传。青柳搜集的情报有不少受到袁的重视。透过青柳的活动,可以看出袁对流亡党人的行踪甚为了解,对于改变其在日本朝野的负面形象极为注意。同时亦可看出,"二次革命"失败后,革命党内部分裂加剧,争权斗争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  相似文献   

17.
"绕月项目比日本和中国落后一步,登月工程就要抢先中国和日本两步!"日前,印度空间研究院"月球初航"项目总指挥米尔施瓦米·安纳杜拉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发表了此番豪言壮语,赚足了印度国内外媒体的眼球。绕月锁定2008"我们计划于2008年4月9日将‘月球初航-1’号无人月球探测器送上天。"9月27日。安纳杜拉伊在接受印度报业托拉斯的独家专访时声称,"‘月球初航-1’号将在距离月球表面100公里的轨道上绕月运行两年,在完成各项科研试验后撞击月球,以便激起月球土壤,获取矿物质和水的科学数据。"他进一  相似文献   

18.
任那考论     
4世纪初,日本开始向未整合进百济、新罗的弁韩诸部渗透,并将此地区称为"任那"。369年前后的任那诸国,其地东至今金海,西可能达今顺天,最北端约至今高灵,大体说,包括今庆尚南道绝大部分地区,以及全罗南道、庆尚北道的部分地区。日本控制此区域,不仅阻碍了百济、新罗对三韩各部的整合进程,还成为其进一步向半岛北部进兵的基地。百济在与高句丽争夺带方郡故地失败后,转而与日本联合,但日本军队为南下的高句丽好太王击溃,百济被迫臣服高句丽;新罗迫于日本的压力,向高句丽求救,在击退日本军队后,高句丽驻兵新罗境内,至此,半岛内部形成以高句丽为主导的新政治格局。  相似文献   

19.
以1876—1879年间华北"丁戊奇荒"为契机,外国赈灾力量开始介入中国救灾事务。但鲜为人知的是,日本国内在涩泽荣一、益田孝、岩崎弥太郎和笠野熊吉这四位著名实业家的呼吁与组织下,发起了对华赈济活动。明治天皇及皇后、政府要员、平民百姓均慷慨解囊,襄助善款。与此同时,竹添进一郎又远渡重洋,来到中国就地赈施。本文在占有相关史料的基础上力求再现此一活动的概况,同时,与西方传教士的对华赈济活动进行比较,将其置于日本近代资本主义经济扩张和救灾事业兴起的脉络之中进行考察,以揭示其动因与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2018年1月20日,以"出土文献、传世文本与理论思考"为主题的第三届幽州学学术研讨会在中央民族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日本明治大学、东京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30余位学者共聚一堂,以"幽州学"为中心,聚焦于幽州地区的边郡家族、佛教寺庙、墓志搜集与整理、胡人族属与身世、边地节度使等议题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