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吴于廑谈世界历史上的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据本刊记者报道,1982年10月,武汉大学副校长、著名史学家吴于廑教授在昆明参加世界中世纪史学术讨论会期间,应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的邀请,作了题为《世界历史上的游牧世界和农耕世界》的学术报告。 吴于廑教授从宏观史学的观点出发,提出了对世界历史再认识的必要性,论证了历史成为世界史之前亚欧大陆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的形成以及前者对后者的三次大冲击的意义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2.
明后期长城沿线的民族贸易市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长城为界,中国的北边草原游牧民族与南边耕地农业民族,由于游牧的移动性与农业的固定性的不同,铸成了古代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两个社会模式。定居社会与草原社会,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一方面长期并行发展,一方面又相互冲突与融合,交织构成了迄于17世纪清代统一中国南北的全部历史。秦、汉以来长城两边经济、文化分合发展的历史表明,在这两个区域及两个社会之间,必然有某种贸易的存在,以体现其根本的经济共生关系。特别是明代,“经济上的需要将游牧的蒙古人和农业的汉  相似文献   

3.
《收藏家》2016,(6)
正商周以来,活动在我国北方广大草原地区的古代部族,大都过着游牧或半游牧的生活,在带动北方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碰撞交融中,推进着民族的融合和社会的整合,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草原文化。鄂尔多斯草原文化是中国北方草原文化大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得天独厚的大自然赐予和历史的文化积淀,鄂尔多斯文化呈现出古朴、清新、自由奔放、别具一格的文化特征,青铜器就是代表之一。目前发现的鄂尔多斯式青铜器最早可以上溯到商代,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西  相似文献   

4.
王蓬 《丝绸之路》2010,(11):66-68
只要进入青海,只要寻叩丝绸之路,就注定绕不开草原王国吐谷浑。这个草原王国称得上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传奇,他们最早生活于中国东部的白山黑水之间,以游牧、狩猎为业。  相似文献   

5.
草原石人     
辽阔的新疆昭苏大草原上,有一个被称作洪那海的地方。那里的草原深处,矗立着十几尊两千年前雕凿成的石人。石人栉风沐雨守望着茫茫草原。昭苏大草原上的石人,是中国新疆古代草原文化的珍贵历史遗存,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草原的茸茸绿草下面埋藏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是古往今来寻古访幽者的造访之地。 昭苏大草原位于新疆西部边境的伊犁河谷,气候湿润,水草丰美,是理想的天然牧场,是伊犁天马的故乡。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游牧民族都曾经在这里游牧过。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以游牧为主的乌孙人在这里纵马驰骋,称雄一方。乌孙人南迁…  相似文献   

6.
游牧人归来     
《山茶》2009,(4):84-105
蒙古高原上最好的草原在东乌珠穆泌旗,而东乌珠穆沁旗最好的草原在满都宝力格。但是,这片中国最后的游牧天堂也面临着威胁,越来越多的牧民被迫放弃游牧转而定居。不过,也有一些人固守着对这片游牧天堂的热爱,艰难地尝试着。一般回归游牧的力量正在悄然形成……  相似文献   

7.
申晓亭 《文献》2000,(2):93-107
在我国丰富多彩、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中,有着蒙古民族不平凡的历史和独特的草原游牧文化.千余年的蒙古族历史给后人留下了大量珍贵的蒙古文古籍文献.  相似文献   

8.
巴格拉 《黑龙江史志》2013,(4):67-69,72
哈萨克族以游牧为主,由于草原游牧的特殊条件,至今还保留着不少古代氏族部落的名称。在游牧封建宗法社会中,哈萨克族极其看重部落关系,各氏族、部落都有各自的系谱。搜集和研究这些系谱对于我们系统深入地了解这一民族的历史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哈萨克族系谱及其历史价值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以整个欧亚草原为视角,对比资料相对丰富且具有代表性的内蒙古东南部、萨彦-阿尔泰地区和黑海北岸三个地区畜牧向游牧转变期的材料,对早期游牧起源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研究表明,公元前8世纪以前这三个地区都存在自身特色明显、畜牧业发达的遗存,但其中只有萨彦-阿尔泰地区可能已经转变成游牧经济,而内蒙古东南部和黑海地区在同时期可能还没有进入真正的游牧社会。欧亚草原地区各地早期游牧的起源不是同步的,也不是一条直线发展的,最早的游牧很有可能出现在远离发达农业文明且畜牧业发达的草原地带,而与发达农业文明毗邻且与之关系密切的地区游牧则产生的晚一些。  相似文献   

10.
张文平 《文物》2022,(8):59-66
<正>关于辽金元时期汪古部的研究,历史学与考古学均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大体复原了这个信奉景教的草原游牧部族的历史概貌。辽金时期,汪古部被称作白达达,是游牧于大青山之北草原上的诸乣部族。成吉思汗南下进攻金朝,为金朝戍守界壕的汪古部投降了蒙古军队,汪古部部主阿剌兀思剔吉忽里与成吉思汗结为安答(蒙古语,“契交”之意)。1214年,成吉思汗“甲戌分封”,汪古部受封四至五个千户。有元一代,汪古部部主获得了尚公主、封王的殊荣,尊宠有加。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北方位于欧亚大草原东端,自古以来便存在着一条以蒙古高原为中心的草原游牧文化带.在这条文化带上,由于自然环境和经济类型的共性,历史上曾先后崛起过众多强悍的游牧民族,他们在中国北方乃至整个北亚地区的政治、军事、历史方面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匈奴、鲜卑就是其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12.
<正>在中国辽阔疆域内生活着众多民族,边疆地区尤其是陆域边疆地区既是中国疆域的外围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少数民族的集中分布区。就北部边疆而言,这里是以游牧见长的诸草原民族的主要分布区,历史上,这些草原民族在与中原王朝交流互动过程中,推动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进一步发展。一、历史渊源。中华文明或者说中国历史是由中国疆域内的所有民族共同缔造的,此处所说的所有民族是包括历史时期出现在中国疆域之内,但后来消亡或远徙他地的民族在内的。  相似文献   

13.
穷科克岩画的分类及分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岩画在欧亚大陆北方草原地区东起大小兴安岭西达黑海的广大区域内都有分布,从岩画的内容看,大多与古代游牧民族有关。在对中国西北草原地区古代游牧文化遗迹进行调查与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岩画的附近,一般都有古代游牧文化的遗址分布,这应该是古代游牧文化遗址分布的一个重要规律。  相似文献   

14.
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行国)的互动共同形塑了中国的版图。马克思对游牧民族的研究,不仅涉及欧洲,还涉及西亚、蒙古等亚洲高原草原地区,留下了宝贵的思想遗产,对其梳理可为中国边疆研究从整体上把握游牧转为农耕的一般历史过程提供理论工具。  相似文献   

15.
元朝实行两都制度。首都大都即今北京,陪都上都开平在今内蒙正蓝旗境内。上都是根据元代统治者的生活需要和政治需要建造的草原城市,既具备汉族传统城市风貌,又带有蒙古族游牧生活的特色。在我国历史上出现过的许多草原城市中,可以说元上都最富有代表性。本书没有单纯地从城市规划、布局和城市生活的角度去写上都,也没有简单地写上都的  相似文献   

16.
包头位于内蒙古西部黄河河套"金三角"地带,自古就是兵家重地和商贸往来的交通要道。且一直在文化发展史上处于重要地位,演绎着他独特的"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大中华民族融合"的历史。  相似文献   

17.
游牧在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乌土纳森草原上的蒙古人饮食主要靠肉食和品种繁多的奶制品,如鲜奶、酸奶、奶油、奶豆腐、奶干、奶酒等。来到这奶酒飘香的草原,既能一览草原风光,又能体验独特的民俗风情,  相似文献   

18.
羊形纹样是东周时期北方地区金属器上的一种重要装饰题材,有圆雕式、浮雕式和透雕式三类。圆雕和浮雕羊形纹样来源于南西伯利亚地区早期游牧文化,而透雕羊形纹样因形式多样,其分别来源于天山七河地区的萨卡文化及北方地区的诸胡文化。不同类型羊形纹样在北方地区的分布,反映了东周时期中国北方游牧人群与南西伯利亚地区、天山七河地区游牧人群之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19.
地处河北省北部的承德地区,辽代属中京道,金代归北京路所辖,元代属上都路,无论是历史地理还是各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碰撞,其区域位置都十分重要。多年来的考古调查,大量丰富的古代文化遗存,为研究中原农业文明与草原游牧文化的交流与融汇提供了实物依据。  相似文献   

20.
2021年4至8月,为配合基本建设,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托里县那仁苏引水工程水坝淹没区发掘古墓葬72座、祭祀遗迹1处、殉马坑1座。根据墓葬形制、随葬器物等推断,M2、M4、M5代表的墓葬遗存属于阿凡纳谢沃文化铜石并用时期。此次发掘发现国内最早的铁器、玛瑙、绿松石等遗物,不仅填补了塔城地区历史文化的诸多空白,也为探讨准噶尔盆地西缘人群和文化的变迁与演变提供了珍贵材料,对中亚地区与欧亚草原游牧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