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战后德国经济是在左和右,即主张国家干预和自由经济,这两股社会和政治势力交互作用下发展起来的。前者主由社民党体现,后者由基民彤社民盟主张。最初这两股势力形成了有效互补,使得德国社会和经济进入高发展期,后来由于这两股势力彼此抗衡过度,失落了有效互补,社会体制失去活力,经济和社会进入发展低迷期。如今,德国经济一直挣扎在这样的发展困境中。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分析二战后德国的地理历史背景、经济条件、思想政治等因素,得出二战后德国敢于面对历史的原因以及该历史态度对其现代国际关系所带来的影响,并由此引发对同为战败国的日本战后行径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战后西马华人妇女劳动力就业结构分析(1947—1980)范若兰战后马来西亚华人人口和劳动力一直持续增长,其中华人妇女劳动力亦稳步增加。在马来西亚飞速发展的经济刺激下,华人妇女象其他种族妇女一样,纷纷步入劳动大军的行列。到1995年马来西亚就业妇女已占...  相似文献   

4.
国际移民与婚姻挤压——以战后四邑侨乡为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从战后四邑侨乡社会婚姻挤压的形成、战后四邑侨乡社会婚姻挤压下的社会调适等方面,对战后四邑侨乡社会重建问题进行研究。认为战后四邑侨乡社会的婚姻挤压是特殊历史时期各种社会经济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战争时期的兵燹、饥荒、瘟疫疾病、侨汇中断与国际移民网络丧失等一系列突发性的历史事件及其所带来的社会影响,造成了侨乡社会人口性别年龄结构的急剧变动;战后时期,美、加等国移民新政扫除了侨乡社会向海外华人社会跨国婚姻自由迁移的政策障碍;中外交通的恢复、国际移民网络的重建、巨量侨汇的涌入与华侨残破家庭的重建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叠加,进一步加剧了婚姻市场的挤压程度。面对日益严峻的婚姻挤压问题,四邑侨乡社会在普通民众追求个人生活幸福的理性选择基础之上,形成了一些新的社会文化规范,衍生出一系列应对婚姻挤压效应的社会机制。  相似文献   

5.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最危险的是集体狂热德国人的二战历史观从整体上说是清晰的,对其评价基本上可以用“诚实面对,理性反思”八个字予以概括。众所周知,德国人在面对二战历史时和日本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这种差异也形成了这两个二战主要责任国在战后国际地位上的鲜明反差。  相似文献   

6.
德意志人对纳粹暴政以及德意志历史的反思并非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而是早自1933年就开始了。只不过,它不是由当时生活在德国境内的德意志人,而是由一批逃出德国、流亡国外的德意志人开始的。美国高校接纳的德国流亡哲学家、政治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们最早开始了反思。这场反思不仅影响了西方政治理论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它还影响了战后美国对德国的占领政策和“民主化”的改造行动、联邦德国的经济重建以及德意志社会对自身历史的深刻反思。战后德意志社会的这场全面深刻的反思,正是在流亡美国的德国知识精英们所构筑的思想平台上进行的。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受现代总体战争的影响,以及为避免再次出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战争索赔困境,美国在德国秘密制订、实施了一项特殊的战争索赔政策——“智力索赔”计划。该计划内容广泛、庞杂,主要包括曲别针计划、文件项目计划、科学顾问和技术使团计划三项内容。通过“智力索赔”计划这种隐性的战争赔偿方式,美国不仅索取了自己最希望得到的战争赔偿,而且由此也促进了战后美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智力索赔”计划对战后德国的发展,对探索新的战争索赔方式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了美国战后对德政策与德国分裂的关系。作者认为,美国为实现世界霸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还在进行时就制定了与苏联合作,严厉处置战后德国的政策。由于美国战后推行政治上谋求霸权,经济上渗透扩张,意识形态上强烈反共的三位一体的对外政策,美苏政治军事合作的基础不复存在,统一德国的努力失败,终于造成德国的分裂局面。德国的分裂就是美国这一政策在德国实行的结果。各国人民只有团结反霸,反对军国主义复活,保卫世界和平,才能防止德国这类悲剧重演。  相似文献   

9.
中共在华北抗日根据地开展的打狗运动是其与民众发生关系的一个交汇点,据此可以看到战争状态下中共民众动员的特质。打狗运动起因于中共人员行动的隐蔽性问题,对隐蔽性的需求又与中共和日军整体的对抗形势有关。在打狗运动中,中共首先遇到的难题是民众动员问题,面对民众的种种顾虑、不满,中共运用其娴熟的群众工作经验化解了难题,在打狗的执行和对相关问题的处理上也充分照顾到了民众情绪。打狗运动不能单纯理解为一个自然成功的案例,而是中共面对困境做出决策、付诸实施并取得成功的又一实例。  相似文献   

10.
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民政府全面接收台湾。在邮政方面,不同于内地邮政独立设局管理,为节省事功、便利民众起见,国民政府决定在台湾暂时维持旧制,试办邮电合并。本组史料反映了战后邮政总局接收台湾邮政初期的人事安排及工作进展状况,有助于了解日本殖民统治下台湾省的邮电概貌、国民政府接收台湾邮政的经过以及试办邮电合并的困境。  相似文献   

11.
德意志帝国时期妇女群体的崛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来顺 《世界历史》2004,3(2):21-28
在传统的前工业社会 ,德国妇女处于男性的支配之下 ,经济和政治地位相当低下。随着德意志帝国时期向工业社会的转型 ,妇女的传统社会角色发生变化 ,男性的绝对统治受到动摇。首先 ,由于社会劳动分工的细化 ,妇女开始进入社会生产领域并形成较大的职业群体 ,成为社会生产中的重要力量。其次 ,随着经济性的增强 ,宗教信仰和利益各异 ,德意志帝国时期的妇女运动形成了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和天主教的妇女运动等不同派别。这些运动促进了妇女地位的改善 ,使德国的社会生活内容和面貌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2.
纳粹大屠杀以其历史经历的极端性打破了德国历史的连续性,并作为历史意义的断裂和历史创伤,打破了战后德国人的代际认同、集体认同和民族认同。黑格尔“命运的因果性”、兰克“内在的关联”等德国传统思想资源成为对纳粹大屠杀进行历史反思的思想和意识前提。作为当代德国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学家,约恩·吕森提出德国人在战后反思纳粹历史的过程以1968年和1989年为界,形成了以参加战争及战后重建的一代、战后一代及战后二代这三代人的历史意识和民族认同取向为主导的嬗变过程。吕森以“命运的因果性”命题为核心来阐述战后德国人为纳粹历史悔罪的理论储备与精神机制,由此形成了第一代人的沉默、第二代人的道德批判和第三代人的历史化处理方式。“三代人”理论对纳粹历史反思的代际处理具有“理想型”和“形而上学罪责”的思维特征,其本身也是关于纳粹反思的学术性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13.
美国妇女从20世纪开始大量进入劳动大军,二战后,美国妇女的就业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本文通过对不同年龄、不同种族和不同教育水平的妇女的就业状况的分析,对战后美国妇女的就业状况做一简单概述。  相似文献   

14.
试析杜鲁门总统民权委员会的活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谢国荣 《史学月刊》2003,11(5):64-70
为了回应“两难困境”的挑战,杜鲁门总统颁布行政命令,创立了总统民权委员会。委员会对美国的种族关系和民权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和评估,向总统提交了《保障这些权利》的报告。报告体现了战后美国政府和人们对种族问题的反思,也是对解决种族问题的探索和尝试。报告的大量发行和人们的竞相阅读,对增进美国民众的种族正义观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如意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如意发展演变的历史就是文化变迁的历史。清代以后,如意渐渐淡出了民众的日常生活,如意文化渐渐式微,成为一个久远的民俗文化记忆。近代城市化的发展,引起民众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迁,带来各种文化形态的大融合,使得民众面对更多的生存压力和心理压力,他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渴望释放和宣泄,追求更加祥瑞美好的生活。如意文化应民众的心理需要,在这一进程中再度兴盛起来。如意文化是城市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的总和,既适合时代的发展要求,又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16.
葛巍威 《区域治理》2022,(13):62-65
在信息化技术与社会经济水平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民众生活与房地产行业之间的关系变得越发密切.在房地产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要投入较多的资源与时间,并且会受到诸多因素影响,需要面对较高的风险.将现代化技术手段应用到房地产行业中,有利于推动房地产行业进步与发展,尤其是在房地产...  相似文献   

17.
日本女性与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经济在战后取得了惊人的高速增长,引起世人瞩目。世界各国研究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专著和论文不断问世。尤其处在经济发展中的国家,都将目光凝集在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秘密”上,我国的经济界和学术界亦是如此。然而关于日本女性在经济高速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一直鲜为人知。虽偶有论文付梓,但只注意了妇女的就业情况  相似文献   

18.
正一般中国学者会认为德国对二战历史的反省彻底而又没有任何遗留,但事实上德国人的反省不是这样简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26年前,当德国统一时,大概没有多少人能预料到东、西德在反省希特勒第三帝国的问题上会出现明显的区别。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西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被全世界公认为是一个成功面对第三帝国历史的国家,它的精英阶层包括知识分子,都以为东德(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民众  相似文献   

19.
1929年的经济危机,使世界处于大萧条之下,而最为困难的是在异国他乡漂泊的人。本文以当时在美国的中国知识分子以及妇女为例,重现当时的困境,展示当时在外漂泊的华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20.
战后日本的农业政策与亚洲农业日本东日本国际大学教授安孙子麟一、课题战后日本经济在战争破坏的基础上,被迫实行了不寻常的缩小再生产。以恢复和整备生产基础为重点的经济政策,虽然迫使国民生活作出牺牲,但在重新积累起来的生产基础上,毕竟成功地推进了经济的高速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