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秋瑾一九○四年初夏东渡后,中间曾返国省亲一次,她首次回国在什么时间呢?学术界一般作甲辰(一九○四年)年冬或年底。《秋瑾集》编者在《致秋誉章书》注(二)云“秋瑾留日时期是一九○四年夏秋之交至一九○五年十二月。但她在一九○四年冬曾由日归国省亲,次年春始赴日本(见陶成章《浙案纪略·秋瑾传》,”。徐双韵《记秋瑾》云:  相似文献   

2.
由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辛勤献力,于1960年初版,1962年修订,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重版的《秋瑾集》中,收有秋瑾所作词二首:一首是《踏莎行·陶荻》;一首是《临江仙》,下序“陶荻子夫人邀集陶然亭话别。……”字样,反映了女革命家秋瑾与陶的深厚密切的感情。查秋女王灿芝1928年编行的《秋侠遗集》中“陶萩”为“陶荻”;加上上述《秋瑾集》附录中所收陶成章《秋瑾传》也写作“荻意”,即:……(秋瑾)又与(丈夫)廷钧不睦,同乡戚属陶大均(会稽人)、陈静斋(山阴人)等为之和解,不得,乃尽以其所有首饰,托大均妾荻意为变卖,集资东渡日本留学。  相似文献   

3.
秋瑾是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女革命家。关于她的生年,目前倾向于1879年。新版《辞海》即主是说。1979年柯灵发表了《秋瑾烈士百年祭》(《中国妇女》1979年11期)一文纪念秋瑾诞生一百周年;秋瑾的故乡绍兴还为秋瑾举办了诞生一百周纪年念活动。但是,秋瑾究竟生于何年?目前尚有争议。在纪念秋瑾诞生百年之后不久,就有人撰文说:“去年(1979年)不是秋瑾烈士的一百周年诞辰”(史翼:《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第4期)。实际上,关于秋瑾的生年,  相似文献   

4.
秋瑾婚前婚后曾在湖南住过一段很长时间,这已见诸多种史料。但秋瑾何年入湘?入湘后初居何地?至今仍无确论。现据有关著述,对秋瑾入湘居湘时间问题,略作考证。一、入湘时间关于秋瑾入湘时间,山石《秋瑾年谱(初稿)》作1890年(光绪十六年)。然据徐双韵(秋瑾学生徐蕴华,字小淑,号双韵)《记秋瑾》云,秋瑾1890年始随祖父离闽返故乡,次年(1891年)随父去台湾。由此看,秋瑾赴湘必在1890年之后。  相似文献   

5.
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一秋瑾于这一年夏历十月十一日诞生。秋瑾兄妹四人。长兄誉章,字徕,附生;次名閨瑾(后易名瑾),小字玉姑;再次名閨珵(后易名珵),字佩卿;最幼为宗章。瑾之祖父名嘉禾,官福建厦门海防同知(补用知府),故当时全眷寓居福建。瑾父名寿南,字益三(山),号星侯,举人。瑾之生母单氏,萧山人,长于文学。徐自华“鑒湖女侠秋君墓表”云:“君瑾,字卿,又字競雄,姑秋氏,自号鍳湖女侠,越之山人也。家世仕宦,少长閩中……”  相似文献   

6.
吴芝瑛(1867——1934),字紫美,号万柳,安徽桐城人。是著名桐城派古文大家吴汝纶的侄女。善诗文、工书法,被邑人誉为“三绝”。19岁时嫁“无锡才子”廉泉。翌年(1898年)随夫移居北京,结识秋瑾,同有匡世济世之心,频以诗文往还,情深意笃,不啻同怀。1904年正月,瑾在京与芝瑛订文字之交。1907年,秋瑾遇难,芝瑛闻凶讯,悲恸欲绝,满怀悲愤之情写下了《秋女士传》、《秋女士遗事》等,并冒着杀身之祸,与徐寄尘一起,营葬秋瑾于杭州西泠桥。重情尚义,至今为人赞叹。  相似文献   

7.
刘家军 《史学月刊》2007,(4):131-133
秋瑾,字睿卿,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籍贯浙江绍兴,出生于福建厦门(当时属同安府)。(郑云山:《秋瑾生年辨》,《杭州大学学报》1978年第1期)1907年7月15日,秋瑾被当局杀害,成为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妇女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第一人。《明夷女史》中的《敬告女界同胞——为浙江明道女  相似文献   

8.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对酒》)秋瑾以一介女子,能在中国封建统治最黑暗、最腐朽的时期,抛头颅、洒热血,为反清革命事业杀身成仁,真是“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满江红》),是周总理所指出的中国妇女正面形象中“很好的一个”,是永远值得我们怀念和崇敬的。秋瑾就义后,其同志、家人、亲友和其他正义之士,为其作传写文章的不少;但述其就义情形的则不多,文字既简略,内容又大有出入。  相似文献   

9.
女杰秋瑾,遐迩皆知。而同系囹圄不屈而死的烈士程毅,就不大听闻了。只是在陶成章的《秋瑾传》里,最后提到了这位河南烈士的英勇事迹,并称颂道:“程毅以羁旅之身,倏遭厄难,受严刑之讯,体无完肤,词不连人,卒毙狱中,其志可壮,其情亦可悯矣。诗曰:‘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程毅有焉。”今偶翻旅日之河南同人所办的《河南》杂志,发现其第八期上(1908年11月12日发行),载有程毅小传。不胜欣喜。为不愿其埋没之苦,特抄录于后,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现在有的介绍秋瑾的文章,说她在1906年秋创办的《中国女报》是中国第一份女报。这是不对的。在中国近代出现的第一份妇女报刊,是1898年上海桂墅里中国女学会主办的《女学报》。维新派们为了开风气,促变法,在较为开化的上海建立了中国人自办的第一所女学堂,黄漱六建  相似文献   

11.
《左传》鲁庄公二十八年(前666)、三十年(前664)载楚令尹子元专权伐郑而见杀:"(二十八年)秋,子元以车六百乘伐郑……子元、斗御强、斗梧、耿之不比为斾。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简称杨《注》)1.据《世本》,若敖生斗强,斗强生斗班。此斗御强当即《世本》之斗强。"(三十年)楚公子元归自伐郑,而处王宫。斗射师谏,则执而梏之。秋,申公斗班杀子元。"杨《注》2.杜预以斗射师即斗廉(见桓九年及十一年),服虔以为斗射师即斗班,未详孰是。  相似文献   

12.
臧马 《文史春秋》2002,(11):18-22
众所周知,近代名女革命家、同盟会首领秋瑾是被绍兴知府贵福杀害的。其实,具体指挥搜捕、审讯和杀害秋瑾的是山阴县知县李钟岳:令后人不解的是,秋瑾牺牲后李钟岳先是被革职,不久又悬梁自尽,后来他的儿子李江秋和秋瑾的弟弟秋宗章还成为好朋友,李钟岳的灵位也入祀秋瑾祠。“秋案”以后,秋李两家非但没有变成冤家对头,反而成为至交好友,其中内情百年来鲜有人知。  相似文献   

13.
近几十年来,史学界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先驱秋瑾烈士的出生年份和出生地点问题,曾经有过一番热烈的讨论。后来由于有关社会团体的介入。逐渐成为一家言而与史实相悖谬.且在一些出版物上和思想认知上,产生了某种混乱现象,如原《辞海》的“秋瑾(1879-1907……)”,到1989年再版时改成“秋瑾(1875-1907……)”。1979年,秋瑾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召开,12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夏衍同志《秋瑾不朽》纪念文章,但过后便有人持异议,说是“流于轻率。失之偏颇。”  相似文献   

14.
现存《晋书》、《隋书》、《旧唐书》、《新唐书》等史书记载中,邓粲所撰晋史有三种不同名称,分别是《元明纪》、《晋纪》、《晋阳秋》.经笔者考证,三者实为二书即《元明纪》和《晋阳秋》,前者主要记载东晋元、明二朝事,故以《元明纪》名之,被后人称作《晋纪》;后者记事迄于晋孝武帝,亦被后人称作《晋纪》.《元明纪》与《晋阳秋》成书后...  相似文献   

15.
秋瑾研究专家郭长海先生的《秋瑾全集笺注》是一部秋瑾研究领域里的最新成果,是目前所见秋瑾研究中收录最全、注释最详、笺解最精的版本。本书对秋瑾作品的每个篇章都作了校对,写有标记。并加有详细的注释。这是其它有关研究秋瑾著作无法比拟的。  相似文献   

16.
1907年,一代女侠、同盟会会员秋瑾,为救国救民的理想毅然抛洒一腔热血。难后暴尸野外,后被乡人草殓停厝在荒冢乱坟间。此后秋瑾灵柩多次迁移,曾经二位女友侠肝义胆挺身犯险,秘将其"埋骨西泠";但又为清廷发现逼掘。尔后辗转于浙、湘等地,几十年间,饱经历史沧桑风雨变迁,至"文革"之后安身之处始落定。请看《秋瑾之墓风雨九迁》。  相似文献   

17.
在清廷预备立宪的形势下,浙江巡抚张曾敡将尚未举事的革命党人秋瑾“就地正法”,引起了江浙民间舆论的一片哗然。民间舆论坚持以宪政精神做思想武器,抨击浙江官府处理秋瑾案的种种作为,使其穷于应付,狼狈不堪。此举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政府宪政改革的步伐,表明预备立宪时期渐趋发达的民间舆论已是一股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从这一事件亦可看到,《时报》、《申报》等上海报刊媒体表达的民问舆论,主要是反映立宪派尤其是江浙立宪派的声音。从秋瑾案体现的民间舆论与官府作为之互动关系的情形来看,预备立宪之初,立宪派与清政府之间便已时显貌合神离之象。因此,立宪派在武昌起义爆发后能够迅速转向与革命派合流,可谓渊源有自。  相似文献   

18.
蒋经国在《危急存亡之秋》和《我的父亲》等文章中,曾透露当年(1949年初,上海解放前夕)企图把抗战时期汉奸非法搜刮的黄金珠宝运去台湾的鲜为人知的一段秘闻。  相似文献   

19.
道光二十六年丙午(1846)四十一岁。四月,先生之父文清卒。(郑知同《征君行述》)秋,自(?)湾寓宅迁居于子午山之望山堂。(《巢经巢文·迁居纪事》,郑知同《征君行述》)先生自四十以来,自谓已衰(卄人)如六七十岁人。(《巢经巢文》丙午《迁居纪事》) 是年重阳日,莫友芝起程入都,备明年春试。(莫友芝《(?)亭诗》丁未有《九日伯容、子尹相过》,句云:“重阳酒正香”。可证。)过沅州,黄本骥(虎痴)饯之于芙蓉楼。(《(?)亭诗》丙午《芙蓉楼别黄虎痴教谕》) 贺长龄降补河南布政使。(罗汝怀《贺长龄传》) 先生弟子胡长新中举人。(黎庶昌《胡君墓表》)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代杰出的女英雄、光复会领导人秋瑾,因与徐锡麟分头组织浙、皖起义,于1907年7月在故乡绍兴被清政府捕杀。秋案发生后,浙、沪等地的社会舆论反响强烈,人们怒斥清政府的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