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客家人是一崇拜祖宗,尊敬祖先之民系,在亲人亡故之后不仅要举行隆重的丧葬仪式,让亡者入土为安;而且往往要寻觅吉地,将亡者或祖先之骨骸安葬妥当,一方面表现对祖先之崇拜精神,另一方面亦有向祖先祈求庇佑之义。早年客家人在中原遇难南迁逃难时,常常不辞艰难,要背负祖先骨坛逃难,不忍祖先遗骸沦落异族之手。无论客家人迁居何处,在安居之地,客家人也会用心营建祖先坟墓,缅怀祖宗功德。客家人注重先人坟墓之营建,坟墓是客家人祖先骨骸收葬之地,有各种不同之式样,客家人之坟墓祭祀文化,蕴藏着深厚之文化意涵。  相似文献   

2.
台湾客家化是台湾化当中的一支,与台湾闽南化均是从中国大陆的原乡传衍而成,也是汉族早期在台湾移垦开发的主体。多数的台湾客家人为了慎终追远不忘本源,以姓氏堂号作为先祖源流的表征,这些不同的堂号在台湾各地客家聚落的家宅门楣上均可以看到,再不然在各家祭祀的祖先牌位与墓碑上亦可以观察到,这种现象显现客家人慎终追远的化传承,早已牢牢地与生活密切的结合。  相似文献   

3.
卢斯飞   《广西文史》2006,(2):19-24
客家是汉民族的一支民系。从魏晋南北朝起,居住在中原地区的客家先民由于战争、灾祸等原因陆续南迁,在经过多次大规模的迁徙之后,首先在江西、福建、广东一带山区“客而家焉”,逐步形成为客家人。如今分布在中国大陆、台港澳地区以及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地的客家人大约有8000万。客家人保存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同时具有自己的基本特色。客家话因其保存着较为完整的古中原语俗风格的形态,被学称为“客家化的无形结晶,古中原化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4.
客家地区人文环境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特的客家精神,是鉴别客家人的四要素之一。客家人经过漫长而动荡不安的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经济环境条件下,逐渐将中原带来的化与当地的土化互相融合。在长期的动荡融合过程中,使这个民系有了别于其他汉族民系的“客家特点”,即产生了独特的客家  相似文献   

5.
客家人,是汉族的八大民系之一,世居中原,不屈于异族入扰中原,随帝都南迁(晋由洛阳迁建业,宋由开封迁临安),后来辗转至闽粤赣边区,散居世界各地。迄今为止,保守估计约有6,000多万人。从清朝初年到民国时期,客家人又多次多批迁往台湾。在现有台湾,2,300万人口中,客家人有460万,约占1/5。几个世纪以来,台湾的客家乡亲傈存着客家民系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抗击外敌,不畏强暴,为维护祖国领土完整,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纵观历史,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略作论证。  相似文献   

6.
客家人精神是客家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客家民系形成的重要标志。在当今经济和化日趋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重新审视客家人精神特质的形成,对于我们继承和发扬客家优良传统,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关于客家人精神特质形成的问题,学向来关注。但他们大多是从客家流迁的历史方面进行阐述,而从客人流居的自然环境这一角度进行集中阐述的,则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7.
人们把客家人比作是中华民族的犹太人,千百年来几经迁徙,从中原迁往闽西赣南岭南,从闽粤赣或迁西蜀——四川,或迁往海外,以至遍及全球。人们还说客家人并不似犹太人.是根深叶茂的汉族民系,哪里有一片土,客家人就在哪里立足生存,艰苦创业,繁衍后代。所以.客家人不仅有中原、闽西、赣南、岭南文化的根,到了海外又增添了海洋文化。真正是哪里有阳光哪里就有客家人。  相似文献   

8.
据有关史料记载,最早迁居台湾的客家人是随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名将刘国轩及其部属。而影响较大的是台湾南部的“六堆客家”。所谓六堆,并不是地方行政区划,而是同一语言、风俗习惯的客家人的居住区域,起源于守卫乡土的义兵组织。  相似文献   

9.
李娜 《福建史志》2003,(4):44-45
客家是中原汉族南徙,与中南、东南各地土著民族融合的一支民系。主要聚居在闽粤赣边区,广东中西部和东部、台湾、溪南、四川和东南亚等地也有不少客家人杂居其间。  相似文献   

10.
广布于海内外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家人,被称为世界东方的“犹太人”,他们是中国汉民族中的七大民系之一。四川是中国大陆客家分布最多的五大省分,现有客家人约250万。成都的东郊和东北郊,是四川客家的最大腹心聚居区,俗称“东山区”。浓缩了四川客家文化精华的古镇洛带,则是这个腹心区中的腹心,并由此被专家们誉为“中国西部客家第一镇”。  相似文献   

11.
客家人是汉民族的一支特殊民系,其源头就在河洛大地,就在洛阳。  相似文献   

12.
叶智彰 《客家研究辑刊》2001,18(1):17-19,31
关于客家民系的本质,目前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认为客家人的祖先从中原南迁,“是纯粹的汉族”。持这种观点的代表有台湾学者陈运栋等。第二种观点认为客家民系以汉族为主体,承认与古百越族的支系畲、瑶、苗、 等少数民族,特别是畲族通婚和血缘交融。持这种观点的人占多数。第三种观点则认为少数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迁往海外,由来已久。就客家人而言,已知宋元之际(13世纪80年代)梅县松口人卓谋等一批青年,便落户在今印尼加里曼丹岛,明清时去南洋(今东南亚)的客家人更多,可见客家人迁徙海外,从开发南洋诸岛开始,至今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到19世纪中叶以后,由于内外方面的原因(西方搞契约华工;国内太平天国失败株连等),客家人不断大批迁居海外,特别是广东之梅县,民谚云:“梅县番客(华侨)断家不断屋”,共有60万华侨和华人(含今梅江区),被誉为“华侨之乡”。  相似文献   

14.
一、世界客都的由来 客家民系是在中国长期历史中形成的汉民族内一个特别民系。客家人的根在中原,客家文化是中原古文化的延伸和扩展。中国自秦汉以后一千多年间,由于北方的游牧民族入侵或天灾战祸等原因,中原汉人多次向南迁徙,数量超百万之众。南下汉人形成若干支系,其中进入赣南、闽西、粤东北山区的中原汉人,与古越族后裔畲、瑶等土著居民杂处,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创造出与中原文化相通、又兼具南方特色的文化,称为“客家文化”。这些南迁汉人,操一种浓厚中原古音,并杂夹江淮官话的语言,称为“客家话”,讲这种话者称“客家人”。  相似文献   

15.
客家人作为汉民族的一个民系,被称为“中原之旧族、三代之遗民”(黄遵宪语)。他们辗转南迁,进人多民族聚居的广西后却被称为“新民”,客家话被称为“新民话”。有的客家人从广西北部湾出发,飘洋过海,走向南洋、欧美各国,足迹遍全球。为何如此?本文以《诗经》为代表的中原文化作出回答,并展示文学艺术对客家民系及其精神涵养形成的重要性,进而展示其强大的文化力。  相似文献   

16.
广西客家人     
一、广西客家人的祖先据台湾学者陈运通在(客家人)一书中所考:客家人原来在中原活动的范围,大约是北起现在的山西长治县,西到河南的灵宝县,东达安徽的寿县,南到湖北的黄破、黄岗。客家先民南迁的历史源远流长。但客家民系的形成,约在唐中叶,五代十国至宋末这一长达八百多年的历史时期,形成的地区约在鄱阳湖区域,赣中南,闽西,粤东北这一片相连的大三角地带。当时,这一地带山高林密,毗连干数百里,常常数十里渺无人烟,是避战乱,筑室垦荒,休养生息的好地方。他们同心协力,垦荒种植,兴利除害,加之他们从北方带来的先进生产…  相似文献   

17.
季凉 《炎黄春秋》2005,(2):49-49
于右任,陕西人,清光绪年间举人,1906年,在日本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后回国创办《民呼报》和《民立报》,宣传革命。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交通部次长。由于他反对袁世凯专制独裁统治而遭到追捕。他回到家乡,组织陕西靖国军,自任总司令。北伐战争时期,他为国民革命军驻陕总司令。1949年全国解放前夕,于右任无奈而去台湾,结发妻子和儿女则留在大陆。于右任到了台湾,无时无刻不思念大陆。随着时光的流逝,刻骨铭心的身世之痛,更是年年挥之不去。许许多多的台湾朋友和数以万计的台湾民众及大陆在台人员,也都盼望早日到大陆看看,其中尤其是大陆…  相似文献   

18.
无论从史实出发批评罗香林过分强调客家的中原汉人血统,还是从族群理论出发批判其“族群中心主义”,可能都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罗香林先生研究客家时的社会情境和他对客家判定的标准。罗香林注意到了客家与畲民之间的血缘融合,从而发明和解释了“民系”理论,并注意从文化上来论证客家民系之优秀。罗香林先生对客家的界定,依据了客家人士的访谈,暗合了族群理论,也揭示了他那个时代客家人自我认同的地域范围。1930年代前后,在广东、福建、江西三省交界地,存在着对客家人和客家地区的自我认同,  相似文献   

19.
<正>由于本人是马来西亚华裔,又是客家人,更加深了对这个民系文化的好奇心,一心想探究中国学者对客家文化的界定、源流、特色等研究的基本课题。众所周知,客家是最重视中原文化正统的族群之一,目前研究客家的热潮仿佛方兴未艾,逐渐在学术界形成了一股客家趋势。五洲客家音,四海桑梓情’对客家人的界定是:凡具有客家血统、口说客家方言和有客家的生活习惯,在这三项要求中达到其中两项的要求,都是客家人。无可厚非要研究这个民系的个性,不但要把握这个民系的特  相似文献   

20.
客家先民的第二次迁徒.是由于唐朝安史之乱与黄巢起义而发生的。迁徙到达江南一带的客家先民与继而从北方迁徙的难民流合在一起.最终来到了赣南和闽西,也就是客家传说中的葛藤坑所在地。“葛藤坑传说”被称之为客家民系的传世神话。这也标志着客家民系已临近了最后形成与诞生。石城石壁被称为客家人的祖地,也就是最终的“葛藤坑”的所在地。包括孙中山的先祖——孙誗,也是辗转迁到这个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