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徐学献在《中国地方志》2003年第1期上发表《地方志怎样在建立“数字中国”中起主导作用》。文章指出:就内容而言,地方志应当在“数字中国”的建设中起主导作用,但现实是地方志难当此命。作者就地方志如何顺应时代要求,在数字化、网络化环境下的工作提出设想。一是编纂机制要追随技术进步顺应时代要求;二是志书编纂要变阶段性为经常性;三是网络版地方志要以方便用户为宗旨。作者还提出中国地方志网站应是一个经济实体。以企业性质对网站进行经营和维护,并涵养地方志事业的发展。吕志毅在《中国地方志》2003年第1期上发表《高效开发利用旧志…  相似文献   

2.
4月20日,汕尾市召开全市地方志工作会议,各县(市、区)政府分管地方志工作的领导、地方志办主任,市直部分单位分管地方志工作的领导参加了会议。原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现市政府办公室副调研员盛文燕在会上传达了全省地方志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了2003年第二届修志工作启动以来全市地方志工作情况,并部署了2007年地方志工作任务。指出2007年是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贯彻落实年.是全市第二届新方志能否完成的关键年.是《汕尾市志》的总纂年。  相似文献   

3.
《福建史志》2007,(6):3-5
为了明确福建省地方志工作2006-2010年发展目标和任务.更好地发挥地方志事业在传承文明、反映省情、建设社会主义“三个文明”、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全省地方志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根据党的十七大、《地方志工作条例》和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有关文件精神,以及全省地方志工作的实际.制定本规划。  相似文献   

4.
2003年7月24日,四川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并公布《四川省地方志工作条例》,自2003年10月1日起施行.开创了我国地方志工作立法之先河。2006年5月18日,国务院颁布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标志着我国地方志工作正式步人法制化轨道。2007年11月,省政府又发布了《〈四川省地方志工作条例〉实施办法》,并从2008年1月1日起实施。  相似文献   

5.
2003年7月24日.四川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并公布《四川省地方志工作条例》,这是全国第一部规范地方志工作的法规.开创了全国地方志工作立法的先河,为四川省依法开展地方志工作奠定了法律依据,也为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的颁布实施提供了立法实践成果。  相似文献   

6.
这次会议是由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办,云南省地方志办公室协办,丽江市地方志办公室承办的.自2003年11月在浙江省天台县召开全国地方志期刊工作座谈会至今已有5年的时间了.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地方志工作条例》、《广东省地方志工作规定》关于加强地方志工作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加快广州区、县级市地方志办信息网站建设,进一步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2010年4月下旬至6月初.由广州市地方志办副主任陈铿带文献处有关人员组成网站建设情况调研小组,在走访省地方志办了解省内地级市、县地方志系统网站建设的总体情况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8.
这次全省第七次地方志工作会议.是继2005年全省第六次地方志工作会议后召开的又一次重要会议。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对我省地方志工作十分重视.田嘉秘书长专程到闽并作了重要讲话.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刚才,我们表彰了2005~2007年福建省地方志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在此,我首先代表省委、省政府向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向长期以来为地方志事业发展做出贡献的广大地方志工作者表示诚挚的问候!  相似文献   

9.
2010年,巴中市地方志办公室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联合表彰为全国地方志系统先进集体.被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表彰为全国地方志系统先进集体。为进一步推动巴中市地方志工作.2011年1月11日,巴中市政府召开二届第57次常务会议,专题听取、研究方志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一李铁映同志对地方志工作作重要指示。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通知各地认真贯彻执行2000年4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组长李铁映对地方志工作作了重要指示。大体为五个方面:1.第一届修志任务尚未完成的地方要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抓紧进度。已经完成的地方要出简志,认真进行总结,收集资料,做好续修新志的准备工作。2.不能因为机构改革影响修志工作,要把地方志工作作为21世纪文化建设的基础工作来抓,不能中断。  相似文献   

11.
《条例》修订背景2003年7月.省人大常委会颁布施行了《四川省地方志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全国第一部规范地方志工作的地方性法规。  相似文献   

12.
杨建国 《福建史志》2004,(1):3-6,55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在新世纪要继续加强编修地方志工作的指示精神,于2001年12月20日在北京召开全国地方志第三次工作会议,动员部署全面启动新一轮修志工作。2003年4月29日,中共福建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关于开展第二届三级志书编纂工作的意  相似文献   

13.
提要:在第二轮修志加快进行、第三轮修志准备工作即将提上工作日程的关键时期,笔者结合新时期地方志工作发展的全局大业,认真学习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组长王伟光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五届一次会议上的讲话,就进一步推动全国地方志事业创新发展,有六点学习体会:1.认识要更深化,牢牢把握大好时代氛围和发展机遇;2.站位要更高远,自觉以继承弘扬优秀文化传统为己任;3.思路要更明晰,紧紧抓住编修高质量地方志的工作重心;4.发展要更科学,大力完善方志学理论研究和学科体系建设;5.思路要更开阔,积极探索方志资源宝库的开发利用空间;6.内功要更扎实,全面提升修志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  相似文献   

14.
肖春 《巴蜀史志》2014,(1):31-31
2003年7月,《四川省地方志工作条例》颁布实施。这是全国第一个关于编修地方志的地方性行政法规.是四JlI省推进文化法制建设的重要举措.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地方志工作的高度重视。《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凉山州秉承依法修志的宗旨,扎实推进地方志事业发展.为促进全域凉山全面开发开放跨越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这次会议是由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办,云南省地方志办公室协办,丽江市地方志办公室承办的。自2003年11月在浙江省天台县召开全国地方志期刊工作座谈会至今已有5年的时间了。这5年当中,全国地方志期刊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业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办刊能力不断加强。同时,地方志期刊在指导和服务第二轮修志工作中也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地方志期刊所处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修志信息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志编纂工作的通知》、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关于地方志编纂工作的规定》以及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我省三级地方志书续修工作的通知》,云南省地方志颁发《云南省第二轮地方志续修工作规划》,对第二轮地方志续修工作的指导思想、原则要求、续修任务、组织领导、经费、体例要求、工作步骤、审查验收、印刷出版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楚州今古》2004年第3期.吉林市昌邑区第二轮续修地方志《昌邑区志·部门志》(1986———2002)志书已经基本完成。2003年12月16———18日,昌邑区地方志编纂…  相似文献   

17.
《福建史志》2007,(1):7-13
2006年,省方志委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的指导下.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和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以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的颁布施行为契机,认真学习宣传贯彻《条例》,围绕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我省第二轮修志工作.全省地方志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8.
方志 《巴蜀史志》2009,(6):18-18
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及其所属的具有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的单位共1个: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属于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机构);执行的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规章共2部。行政执法依据:一、行政法规《地方志工作条例》(国务院第46号令,2006.5.18执行)。二、地方性法规《四川省地方志工作条例》(四川省人大常委会,2003.10.1执行)。  相似文献   

19.
导读语絮     
《河洛史志》2006,(2):1-1
2006年5月18日,是中国方志事业值得永志不忘的日子。这一天,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467号令,公布《地方志工作条例》,并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地方志工作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地方志工作正式纳入了法制化建设轨道。这是中国方志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它对于全国实现依法修志,建立地方志工作长效机制,保证地方志事业延绵不断,代代相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巴蜀史志》2018,(3):54-54
2003年10月1日起施行的《四川省地方志工作条例》,是全国第一部规范地方志工作的地方性法规,开创了地方志工作立法、法制化的先河。今年是《四川省地方志工作条例》颁布15周年,为回顾15年来全省地方志事业法治化建设历程,坚定文化自信,总结经验做法,深入推进依法治志向纵深发展,自即日起,《巴蜀史志》开展"纪念《四川省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