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大陆现存《吴越备史》一书的善本共有二十一个,但《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仅著录了十一个,而且对此十一个版本的著录颇多舛漏。本文先对这些舛漏予以订补,然后补充了《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漏载的十个版本,并修正了相关图书馆对此十个版本内容的记载失误。  相似文献   

2.
李最欣 《史学月刊》2006,(11):118-120
《史学月刊》2004年第11期《读史札记》栏目刊发了邹劲风先生《钱俨和〈吴越备史〉》一(下简称邹,所引邹均出此刊此期,故只注页码),该对钱俨生平和吴越国历史的表述颇为简洁扼要,对钱缪“务实精神”的肯定尤为独具只眼,堪称卓识。全篇幅不大而程功不小,只是该作或许受手头资料缺乏的限制,对《吴越备史》一书书名、卷数、存佚、作、写作过程和某些史实的表述,与实际情况多有出入。笔曾点校此书,对中国大陆现存《吴越备史》的22种版本均曾目睹,并抄录了有关该书的37则序跋、22则录,故对此书的真实面目和来龙去脉稍有心得,下即对此数问题略陈管见,请邹先生和学界同仁指正。  相似文献   

3.
何晏《论语集解》版本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晏等人所撰《论语集解》,自成书后一直流传不废,本文对其版本源流作了大致考察,勾勒出了它在我国唐代、宋明时期、清代以来三个阶段的递藏情况,并对其在日本国的情况作了考辨,文章还考察了《论语集解》的版本存佚,介绍了现存的重要版本。  相似文献   

4.
本文叙述了钱俨其生平,分析其史学著作《吴越备史》与传世文章《建传教院碑铭》。考证了《吴越备史》的各种传世版本与后续之作,通过将它与《资治通鉴》的对比分析了它的优劣,论述了它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目录版本学入手,对明代杨慎《升庵文集》的版本源流进行了考证.通过对历来公私目录著录及现存文献综合判定,最早刊刻《升庵文集》应为嘉靖三十五年泸州宋少宇刻本,最晚为光绪八年新都王鸿文刻《总纂升庵合集》.文章梳理了明清以来刊刻《升庵文集》的版本演变,考订各本的承传源流,分析异同,可资参考.  相似文献   

6.
《秘册汇函》成书于明万历间,为海盐胡震亨等编纂。全书尚未刊竟,即遇火板毁,残板复并入《津逮秘书》,历来为藏家推重,但因原本流传不广,尚存留诸多疑问。本文就撰人、编纂始末和版本源流三个方面对它进行了考订。  相似文献   

7.
《璧水群英待问会元》是南宋后期文士编纂的科举应试类书,该书现存唯一版本,如果不是宋活字本,也相当程度展现了宋编原本的旧貌。其门类体系、相关正文文字与南宋另一部重要类书《古今源流至论》存在密切的渊源关系,同时又成为稍晚成书的《群书会元截江网》部分门类的抄录对象。三部类书之间的源流关系,以及《会元》与自身删节整理本《选要》之间的关系,都体现出南宋后期理学世俗化与科举应试类书的重要联系。  相似文献   

8.
现存《支遁集》多系名家旧钞,也不乏精刻本。本文对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等地收藏、以及见于旧籍著录而未见流传的支集版本加以叙录,描绘其版式,迻录其手跋,评判其价值,并分析各种版本之间的源流关系,将其综括为"支遁集2卷"与"支道林集1卷"两大系统。  相似文献   

9.
《文献》2014,(4)
<正>关于司马光别集(以下简称光集)的版本,近二十年已经有了较好的研究基础。除了祝尚书《宋人别集叙录》(以下简称《叙录》)外①,宋本情况以李豫《司马光集版本渊源考》最具突破性⑦,明清本则以王岚《宋人文集编刻流传丛考》(以下简称《丛考》)考察详尽③,但其关于现存明清《传家集》版本源流的认识尚有可议之处。本文通过对勘刘峤·刘隋(随)序诸本的文字来蠡测光集,特  相似文献   

10.
《文献》2017,(1)
本文考察《中说》历代叙录和今存版本,厘清其版本系统和版本源流。所考察之版本以清末为下限,著录今存四十种不同版本,包括中国大陆、台湾、日本所藏宋刻本五种,其中北宋刻本两种。《中说》版本可以分为三个大系统:一、宋初通行白文本系统;二、北宋阮逸注本系统,此是《中说》版本之主流系统,又可分为4个子系统:北宋阮逸注原本系统、宋元纂图音注本系统、明清删注白文本系统、元明选本系统;三、宋明改编本系统。  相似文献   

11.
《高丽史》为迄今为止较为全面系统记载10-14世纪高丽王朝政治、军事、外交和经济、社会、文化的纪传体史书,其历经五次修纂,先后有甲寅字本、乙亥字本和木刻本以及手抄本,但存世不多,流传不广。现存最早的《高丽史》版本,为韩国首尔大学奎章阁收藏的乙亥字铜铸字本,然已残缺不全。其所藏太白山史库本等和韩国东亚大学收藏的《高丽史》,则是以乙亥字本为蓝本雕版印刷的木刻本,并非活字本,但为现存较早的全本和善本。英国剑桥大学收藏的《高丽史》是流布海外抄本中唯一的全本。  相似文献   

12.
由于三朝本《三国志》系经过多次补版印刷,其版式不一,对其版本的认识容易产生混乱;综合多方面资料,至少存在三种三朝本《三国志》。  相似文献   

13.
南朝·梁皇侃所撰《论语集解义疏》在南宋末年流入日本,乾隆二十六年(1761),重返中土,现今国内各种版本,可粗略地分为两个系统:丛书本和善本。丛书本系统包括《知不斋丛书》本、《四库全书》本、《古经解汇函》本和《丛书集成初编》本。善本系统保存了三种,分别为清代名家陈澧、袁廷■、王艺孙批校。  相似文献   

14.
作者系常书鸿先生的夫人,她在这篇短文中,真切叙述了常先生的人生境遇、对敦煌艺术的痴情、自传写作由来和成书过程以及新版在甘肃出版的缘由。  相似文献   

15.
《困学纪闻》是宋末元初学者王应麟撰写的札记考证之文,在我国古文献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此书在元代有两种刻本,一种是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序跋完备的元泰定二年刻本,一种是没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序跋不完备的刻本。清代藏书家多怀疑他们手中的元泰定二年刻本为明刻本,而无序跋本才是真正的元泰定刻本。但是通过考察、分析中日藏书家的藏书志,《困学纪闻》在元代确有前述两种刻本,二者在内容上是一致的,只是刊刻时间、版本形式不同,真正的元泰定刻本现藏日本,国内所藏元本只有无序跋本,而所谓的“元泰定本”其实是明翻刻本。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汉籍古典名著的今注今译工作,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就《三国志》而言,近二十年以来,中文及外文译本已多达十来种。然而有些译注者疏于校释,以至时有错谬。日本学者今鹰真等三人的《正史三国志》。(含裴注)日译本,有些地方还胜过了中文今译本。本文对日译本与中文今译本的译文进行了初步比对,从语言解释、底本校勘等角度列举了二者的得失,藉以说明进行汉籍今译工作时中日学术交流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夷坚志》的版本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夷坚志》是南宋洪迈用六十年编纂的中国最大的言志怪小说集,是宋代言小说的代表,因其卷帙浩繁,随编随印,版记及其流传情况异常复杂,本对宋以后所能见到的版本以及选本主要分三个部分,即宋刻元修《夷坚初志》八十卷本部分,明胡应麟从京师所得的《夷坚支志》《三志》的百卷本部分,《分类夷坚志》五十卷本部分进行了清理,对前人未能关注的明祝允明手抄《夷坚丁志》,明万历王光祖的选本《感应汇征夷坚志纂》,万历间题名钟惺评点的《新订增补夷坚志》以及作为《夷坚志》重要选本的 《分类夷坚志》分类上的独到之处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由出土竹简《文子》看今本《文子》的成书祖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本《文子》的成书问题历来说法不一,1995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定州汉简整理小组在《定州西汉中山怀王墓竹简〈文子〉的整理和意义》一文中,提出了“残本”一说,但由于文中缺乏深入论证,学术界对此并未取得一致意见。本文通过比较《文子》今本与简本之间的差异以及对今本中不见于简本文字来源的考索,从三个方面论定今本《文子》确是据一种残本《文子》增补而成。  相似文献   

19.
《旧唐书》通行本文字讹脱甚多。今存宋刻又残缺严重,学者无以据校。而新发现的叶石君原校本,乃据明常熟陈察至乐楼抄宋本对校,态度极为严谨,其中有六十五卷为残宋本所无,正可补宋本残缺之不足,可正通行本之讹误。本文对至乐楼抄本及叶石君校本的流传进行了详细考察,得知清初至乐楼抄本已多有残缺,其后则不知下落;而原以为可能亡佚的叶石君校本则幸存于湖南图书馆。对叶石君校本之价值则进行了举例性质的说明,认为其最有校勘价值的是本纪部分:有点校本已校改而此本可补确证者;有点校本已疑误而未校改,此本适可补证者;而可补点校本漏校者为最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