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曼德拉,享誉世界的黑人政治家。为了废除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他领导南非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并度过了常人难以忍受的长达27年的铁窗生涯。让我们与您一道,来认识南非这位伟大的第一任黑人总统。  相似文献   

2.
在表面上无以复加的尊崇背后,曼德拉留下的“民主、团结、宽恕”的精神早已被消解和遗忘 这世上,只有极少人年老时比年轻时好看,纳尔逊·基德拉就是其中之一。早年的他身形略胖,气质平庸,到了老年则清瘦超脱,庄重自持,招牌般的笑容,像乌云背后的一抹阳光,让人时时有冰雪融化、万木皆春之感。  相似文献   

3.
90年的人生,曼德拉信奉这个世界从来就不是非黑即白那么简单虽然曼德拉已经从公众政治舞台退出,但90岁高龄的他依旧是直言不讳的性格,正如他谴责津巴布韦总统那样直接。当了一辈子的南非民族斗士,很少人能像他那样豁达与宽容,迟暮之年他仍旧平静地生活着,活在人们的记忆之中,也活在世界的真实之中。  相似文献   

4.
从囚徒成为总统的曼德拉曾看望将他送入监牢的前白人政权总理的遗孀,也曾会见几十年前将他宣判入狱的白人法官和始终对种族主义统治表示不后悔的前白人总统。这种胸怀避免了南非因种族问题发生内战,让种族和解成为社会发展主流。正是这种和解、宽恕精神切中了当今人类社会的要害,也因此使得曼德拉精神有如此巨大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5.
黄桂芳 《纵横》2014,(1):59-60
2013年12月5日,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因病医治无效,在约翰内斯堡住所去世,享年95岁。对于这位终生致力于反对种族隔离斗争和争取人类进步事业而享誉世界的政治家的逝世,全球悼念。  相似文献   

6.
《南方人物周刊》2010,(21):12-13
6月11日,南非世界杯正式开幕。开幕式前。最大的关注焦点并非盛大的表演,甚至也不是足球,而是已经92岁的曼德拉会否出席。令人遗憾的是。就在开幕式前一天,他最疼爱的曾外孙女意外遭遇车祸去世。最终,这位老人还是没能出现在足球场上。  相似文献   

7.
位于我国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境内的曼德拉岩画,被人们赞誉为“美术世界的活化石”。本文以简洁的笔墨评述了这处岩画产生延续的历史年代,分布的密度,参与创作的民族,岩画的题材、内容,多种多样的创作方法,鲜明的艺术特色,以及它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岩画艺术之林中所占的地位和具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南非前总统曼德拉上周四于约翰内斯堡家中,在家人陪伴下安详辞世,享年95岁。 曼德拉不只是南非人的政治领袖,也是举世的精神领袖,从他身上,可以看到人性的光明面,为人生散发正能量,以困厄来铸炼心志,以爱和包容来化解仇恨。本期我们先谈第一部分。  相似文献   

9.
漫长的葬礼     
2013年12月5日20时50分,南非首位黑人总统和反种族隔离斗士纳尔逊·曼德拉,在病榻上与病魔抗争了180天后,在家人的陪伴下,安详地闭上了眼睛,享年95岁。目前已有91位各国政要决定出席他的葬礼。葬礼为期10天,并通过电视向全球直播。南非的道路远比这次葬礼更加漫长。世界应该给南非时间  相似文献   

10.
博塔任南非政府首脑期间,面对索韦托暴动引起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动荡和国内外的新形势,提出和推行改革总战略:对不适应南非现代化建设和政治稳定的现存制度进行改革;坚决镇压反抗白人统治、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全力营造一个有利于改革总战略的国际环境。其目的是维护白人统治和种族隔离制度。他的改革在沃斯特的种族政策调整与德克勒克的民主改革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将南非的改革进程带入一个新阶段,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黑人的处境。但博塔的镇压造成国内局势紧张并迅速恶化,以至于到了几乎失控的程度,改革进程陷入停顿。  相似文献   

11.
1989年8月14日,52岁的德克勒克出任南非总统.面对国际社会对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谴责、经济制裁以及文化体育活动的抵制,尤其是南非国内此起彼伏的反抗,德克勒克认识到:南非已到了非变革不可的时候了,而要在变革中避免大规模流血冲突,仍在狱中已经服刑27年的曼德拉则是关键人物.德克勒克以一个政治家特有的胆略和远见,冲破重重阻力,毅然于当年12月13日前往监狱与曼德拉会晤.  相似文献   

12.
温宪 《环球人物》2013,(33):28-29
在美国华盛顿采访一个智库活动后,我在归途的地铁上看到了曼德拉辞世的消息。心里猛地一揪。在1991年到1997年的数年间,作为人民日报驻南部非洲的记者,我曾与曼德拉有过数次接触。此刻,在无尽的思绪中,曼德拉炯炯而平和的眼神、充满慈爱的笑脸再次浮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13.
愿我们每一个幼儿教师都能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环境资源,扩大孩子们的学习场所,改变他们的学习方式,鼓励孩子在大自然的中学习、探索和发现。我们只有充分利用周围的自然环境,才能促进孩子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4.
央视最近的一个《关注西部学生“小餐桌”》的专题,报道了一些西部贫困地区寄宿小学的孩子们的生活状况。在云南禄劝县六合小学,孩子们背着粮食、柴禾和锅碗去上学,课后在校外的山坡上各自升火做饭,一小股一小股的炊烟在静寂的山岗升起。这一幕让人觉得跟我们这个浮华得开始烦躁的世界很遥远。  相似文献   

15.
1966年,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地开始了,全国红卫兵开始了革命大串联,坐火车不花钱,全国各地跑。  相似文献   

16.
美国公立学校种族隔离制度是在内战结束以及公立学校开始普及的社会背景下形成的,为了废除这种制度,非洲裔美国人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其斗争的鲜明特征是组织性和法律性。废除学校种族隔离的过程集中体现了法律的神圣性以及司法部门的独立性,同时联邦政府也进行了有效的干预和控制。  相似文献   

17.
《华夏地理》2013,(12):178-178,180
大概是1977年的某一天,美国《国家地理》的主编吉尔伯特·M·格罗夫纳被请到了南非驻美大使馆,“皮克·博塔大使满脸通红。怒气冲冲地指责我们在1977年6月刊的一篇文章中对南非的介绍是不公平的。”格罗夫纳注意到大使的桌上放了一本美国某新闻周刊和一本美国《国家地理》,那本新闻周刊在其文章中不留情面地批评了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而《国家地理》的报道相对公正。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世界民主化已经成为一个潮流。如何在民主国家转型过程中避免民主体制的弱点和发扬其优越性是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深刻理解民主体制的生命力及弱点所在,并在此基础上达到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9.
梁军  柳瑞 《世界历史》2023,(5):130-143+159-160
1985年,南非局势的持续恶化与国际社会制裁压力的不断增加,迫使英国撒切尔政府考虑调整其对南非的“接触和对话”政策。对此,英外交部建议采取措施提高英国政策的可信度并避免陷入孤立,其核心策略是通过与欧共体就南非问题达成共同声明来捍卫英国的基本利益,并借此抵制英联邦更为严厉的制裁措施。然而,撒切尔却反对任何形式的经济制裁,双方各执己见,从而导致英国的政策调整异常艰难。经过一系列博弈后,撒切尔在平衡经济与政治利益诉求,保持英国南非政策自主性和灵活性的前提下,有选择地接受了欧共体《卢森堡协议》,此后又在拿骚英联邦会议上做出策略性妥协。撒切尔政府对南非政策进行的调整是英国实用主义外交传统的体现,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以最小成本实现英国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但这种偏袒南非政府的做法在事实上延长了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寿命。  相似文献   

20.
在大部分非洲国家结束殖民史后的一段时间内,南非曾受到非洲其他国家的排挤,因为它是为数不多仍由白人政府掌管的国家,种族隔离制度更使其臭名昭著。很难说这里面包含多大成分的嫉恨和酸葡萄心理。目前,南非是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以6%的人口占有全非洲1/3以上的经济产值,GDP排名世界第30位(2007年数据),位列爱尔兰和芬兰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