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茶》2009,(8):42-43
提到“溯源中国”梅赛德斯-奔驰三江源摄影采风之旅,脑海中依稀记得那三条发源于青海省腹地的河流分别是黄河,长江和澜沧江,细细想想却又没了头绪……  相似文献   

2.
李迪强  梅生摄影 《山茶》2010,(10):I0010-I0026
长江、黄河、澜沧江这三条大江的源头究竟在哪里?最新的三江源溯源科考又给出了新答案,其实,三江之水来源于那高耸的青藏高原与季风的相互作用,来源于中国大陆大气运动.水分传输循环的源源不断的运转体系,三江源区的整体生态环境才是一切的源头:那连绵的山脉.厚重的冻土层,高耸入云的冰川.绵延成片的湖泊,以及生活在这里的人。  相似文献   

3.
《山茶》2010,(10):I0044-I0045
2009年7月15日.“溯源中国”梅赛德斯-奔驰SUV家族三江源摄影采风之旅圆满结束。行程达4500多公里、为期八天的三江源摄影采风之旅在摄影师的满意收获中落下帷幕。此次采风之旅于7月8日在西宁启程,在由G55AMG、GL级、ML级与GLK级越野车组成的梅赛德斯。奔驰SUV家族车队的护航下,八名优秀摄影师们探访塔尔寺、环青海湖行摄、深入三江源腹地采风.跨越昆仑山口、凭吊可可西里卫士索南达杰,  相似文献   

4.
探秘三江源     
《山茶》2009,(7):30-31
梅赛德斯-奔驰SUV家族“溯源中国”之旅 展开中国版图,你会发现。作为中华民族生命之源的长江、黄河与澜沧江都发源于同一片神秘的土地——青海三江源。源于这片净上的向往,《华夏地理》杂志携手梅赛德斯-奔驰举办“溯源中国”三江源摄影采风之旅活动,以艺术与生命的视角去解构二三江源地区原生态的自然与文化,希冀唤起更多世人以实际行动保护三江源、  相似文献   

5.
《山茶》2010,(9):14-15
在近三千余公里的溯源之路上.窗外的景色由城市变为牧场。我们逃离了喧嚣.被自然拥抱。颠簸中.我与心中的圣地越来越近。在崎岖中.你用手中的相机记录感动.留住瞬间。千里大穿越.我们奔驰在三江源!  相似文献   

6.
《山茶》2010,(10):I0009-I0009
2010年7月,由14辆梅赛德斯-奔驰全系SUV车型组成的豪华越野车队.偕同美国《国家地理》全球摄影大赛中国赛区的优秀摄影师、环保专家与媒体朋友.再度踏上世界屋脊的三江源地区.开展一年一度的“溯源中国”之旅.以镜头探秘人与自然的和谐,以纪录向华夏文明与生命的起源致敬。  相似文献   

7.
李坦 《山茶》2009,(9):152-159
从三江源的纯净回到都市的喧嚣已有些日子,昔日在旷野上的驰骋,在静水边的沉思却不曾淡去。迟迟没有动笔整理此次溯源之旅的见闻为的是让记忆沉淀。  相似文献   

8.
郑杰 《攀登》2012,(3):2-3
在青海三江源区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占的比重最大,拥有三江源.可可西里、隆宝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面积达到19.4万km^2,分别占三江源综合试验区面积的49.1%,占省域国土面积的27.26%。20世纪80年代以来,三江源的生态保护和建设,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和支持,陆续实施了三北和长江防护林、天然林保护、  相似文献   

9.
乐舞,是一种在空间中展现和时间里流动的艺术,强烈、激越、柔美、深沉,却又似闪电光流火,稍纵即逝。当我们循着史前人类的遗迹溯源而去,就能在面目依稀的原始洞穴、斑驳陆离的巨石岩壁、群居墓室的残陶废墟、神话传说的片言岁语,以及一直留存于近现代的“社会活化石”中的乐舞遗俗中,看到那曾经存在于中华大地原始群体中无所不在、跃动不已的舞之形影,看到那曾经成为原始宗教礼仪的祭祀舞姿,看到那曾经作为表现史前人类生活基调的反映原始战争内容的纠纠武舞。  相似文献   

10.
寻梦昆仑     
感恩上苍的赐予!在我青壮年时,有幸进入三江源、昆仑万山,领略了那些圣殿般的雪峰,那处子明眸般的众水、那最后的万古荒原,还有那些在悠悠白云下自由自在生活着的神奇生灵。那可是一种雄浑无际的梦境,是一种灵魂得以洗沐的体验,是一份有关生死轮回的感悟。如今虽已白发苍苍,  相似文献   

11.
楚鹏 《风景名胜》2012,(6):81-87,80
“如果困难是可以解决的,那为什么要不快乐?如果困难不能解决,那不快乐又有什么用.” 不丹,一个神秘而快乐的国度。这个不起眼的南业小国,却在全球第一个提出用“国民幸福总值”(GNH)来衡量发展成果。于我的旅行经历中,  相似文献   

12.
吕植 《攀登》2012,(3):1-2
为深入推进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设,积极为三江源生态保护的体制机制创新建言献策,2012年4月24日由青海省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办公室、青海省行政学院、青海省林业厅、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办,青海省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中心、北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协办的“三江源的新希望:走向绿色经济与治理”研讨会在青海省行政学院召开。来自省内外二十多家高校、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的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围绕科研体系创新、生态环境治理、社会管理创新、绿色经济发展等方面共话三江源的新希望。现将研讨会上10位主旨报告人的发言摘登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韩墨武 《攀登》2013,(3):106-109
为实现畜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整个三江源地区生态安全。果洛州2008年起开始探索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通过几年的大力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工作初显成效。但继续推进生态畜牧业却面临诸多挑战,本文就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继续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面临的挑战作了分析,对继续推进生态畜牧业大发展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朱宏才 《攀登》2006,25(2):66-69
该文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对地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的生态保护工作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生态移民、休牧育草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文章结合调查所得,阐述了在实施三江源保护工程中河南县应该遵循的指导原则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白唇鹿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珍贵物种,多生息在三江源头和昆仑、祁连山系之中。在它们生活的家园里,无论是谁,只要看到过白唇鹿那神秀、高雅、充满活力的身影,就会激动不已,留下终生难忘的记忆。  相似文献   

16.
我现在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他虽然已长眠地下.但是他那典型的“我的朋友”式的笑容,仍宛然在目。可我最后一次见到这个笑容,却已是五十年前的事了。  相似文献   

17.
税晓洁  翟东风摄影 《山茶》2010,(10):I0046-I0055
唐蕃古道这条延绵2500多公里之长的汉藏要道,如同一条飘摇1300多年之久的纽带,连接着汉藏文化,古道在三江源区的这一段,既是一路上最艰难.最恶劣的一段路程,同时也是纷争,和议、交流、变化最频繁.最密集的地区,但上千年来,这里仍然坚守着藏文化中最核心的游牧文化,让我们走进三江源区,寻找这份坚持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18.
《攀登》2016,(1)
在三江源区的藏族传统文化中存在着藏民族原始的生态和谐理念,这是维系三江源区生态平衡千年未遭破坏的主要意识支撑,也是新时期建设三江源生态文明的重要文化遗产。三江源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就是一个对藏民族原始的生态和谐理念继承和改造的过程,就是一个在建设三江源物质文明的过程中如何保持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李娟 《攀登》2005,24(12):123-125
为有效恢复和保护“三江源”的生态环境,2003年底,青海省史无前例的生态移民工程在“三江源”生态保护区拉开帷幕。果洛州属码多县扎陵湖乡和码沁县昌麻河乡是首批启动移民工程的试点地区。目前,移民们的生产生活状况成为群众和政府都关心的问题,同时也是关乎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吕传彬 《文史春秋》2014,(10):30-32
“上马”一词,原意是指“骑上马去”,属日常生活小事。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上马”一词,却被用于比喻或说明大工程建设或大工作项目被列入国家计划,并宣告开始运作.那可是大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