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琴 《世界遗产》2014,(7):105-107
从洛阳至临清的卫河由历史上的白沟、永济渠、御河演进形成。一直是华北平原沟通南北的重要水道。大运河申遗遴选出的滑县、浚县段故道长约18千米,是永济渠保留最完整的一段。在申遗过程中经历了诸多“不相信”之后,沿线的居民终于为沉寂多年的古镇修来了“千年的机遇”。  相似文献   

2.
郭栩东 《神州民俗》2007,(11):64-66
遗产旅游可以唤醒人们的文化意识,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增强民族自豪感,并且使遗产自然状态存在的乡村的人们通过遗产保护而提高社会参与意识。遗产旅游需要分别精华与糟粕,社会应该是不断进步的,惟有精华才值得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以为越古远越值钱、越稀少越值钱的遗产价值观是不足取的;以杂糅的形态或纯粹模仿的形态来作为重点保护遗产的倾向,是不符合遗产保护精神的。遗产旅游既要改造它所存在的不合理的社会生态环境,又要促使这些事象在保留自己的特质和精华的同时,也改变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世纪之交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世界遗产具有很高的自然科学和历史文化价值。由于自然力对世界遗产的长期破坏和20世纪的工业化进程的影响,一项旨在保护全人类共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世界遗产公约》应运而生。世纪之交,中国的世界遗产和国家级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也正面临着无节制的旅游开发行为的巨大威胁。本文以泰山索道工程为例,提出运用最低安全标准(SMS)界定遗产地保护与利用两者之间的度。文章指出,遗产价值的挖掘将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被深入下去,功能分区是处理当前遗产地保护与利用关系的可行手段。  相似文献   

4.
原真性理解:旅游与遗产保护视角的演变与差异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原真性”是一个动态、多元和复杂的问题。遗产保护研究领域强调客体本身衡量标准,讨论建构公认的遗产保护标准体系与技术指标;而旅游研究则强调主体的实地体验,讨论主体对客体“真”、“假”的辨别及其体验效果。旅游与遗产保护是一个互动演进与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在旅游与遗产保护研究中要从互动与动态的角度来理解原真性概念。  相似文献   

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简称”代表作”)项目自2000年实施以来已走过了6个年头,在全世界已宣布了两批共47项“代表作”。根据规定.每两年宣布一批“代表作”,每个国家每次只能申报一项,鼓励多国联合申报,不受国家名额限制。第三批“代表作”的申报工作已于2004年开始,并于同年10月底结束。我国申报的“新疆木卡姆民族歌舞”,以及与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已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初审通过。  相似文献   

6.
吕建昌 《东南文化》2014,(2):123-128
工业博物馆是工业遗产保护的重要模式之一。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的工业考古热潮,催生出美国许多工业遗址博物馆,与传统工业博物馆并驾齐驱。由于工业遗址博物馆与城市更新、经济发展的关系更为紧密,成为当前工业博物馆发展的主流。美国政府制定的一系列相关法规,建立专门的工业遗产调查记录机构,出台推动工业遗产保护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及工业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为美国工业博物馆发展和工业遗产保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天美国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其经验值得我们重视。  相似文献   

7.
工业博物馆是工业遗产保护的重要模式之一.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的工业考古热潮,催生出美国许多工业遗址博物馆,与传统工业博物馆齐驱并驾.由于工业遗址博物馆与城市更新、经济发展的关系更为紧密,成为当前工业博物馆发展的主流.美国政府制定的一系列相关法规,建立专门的工业遗产调查记录机构,出台推动工业遗产保护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及工业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为美国工业博物馆发展和工业遗产保护奠定了扎实基础.今天美国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其经验值得我们重视.  相似文献   

8.
本文深入探讨了数字工作流程为遗产地应对日益严重的气候变化影响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及需要采取更多样化的方法来帮助确定适应气候变化的优先事项,将遗产保护视为可持续发展和减缓气候变化的驱动力。特别提出使用数字技术来记录易受气候变化现象影响的遗产地的必要性,这些遗产地由于缺乏世界范围的重视和传统遗产保护框架的认可而未被研究。  相似文献   

9.
预防性保护监测是推进文物建筑遗产向抢救性与预防性保护并重转变的重要抓手,日益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宁波市保国寺将预防性保护理念应用于工作实践,在国内较早启动了宁波保国寺北宋大殿科技保护监测体系的研发,经历了架构、更新、提升三个阶段,其实践经验与存在问题值得遗产保护管理单位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侯春燕 《东南文化》2012,(1):107-110
对比2007年和2010年两次国际博协大会决议可以看出,尊重与保护文化多样性是近年国际博协的主要政策导向。决议从多个方面倡导世界各国的博物馆在遗产保护中秉持多元文化理念,加强自身所应承担的道德责任,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相互理解和相互包容,进而促进人类公平、正义与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1.
大运河是中国惟一一条南北走向的大型的人工水系,2008年大运河申遗联盟的成立正式启动了大运河遗产的保护和申遗工作。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和东南大学制定了大运河遗产一阶段保护规划要求,组建了大运河遗产保护与申遗专家委员会,2012年9月,大运河申遗城市联盟在扬州讨论和制定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定,2013年大运河申遗的文本将提交世界遗产组织。国家文物局从一开始就明确了大运河申遗与保护的关系,申遗只是一种推动保护的方式,保护好大运河遗产、揭示和展示大运河遗产所蕴含的杰出的普遍价值以及深层次的中国文化特色并将之传承后代是这一运动的基本宗旨。申遗过程也像是一场对中国学术界和行政机构的国际考试。  相似文献   

12.
文化遗产保护以人为本在意涵上要从两个方面深化思想认识,丰富人与遗产关系的内涵。一是从主体(人)到客体(文化遗产),做到人正确对待遗产,包括理性认识接受遗产、积极保护传承遗产、努力发展创造遗产三个维度;二是从客体到主体,实现遗产为人服务,服务人的素养提升、文化生活、精神需求。基于文化遗产文化性、聚合性、创新性等鲜明属性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要对人所提出的目标要求,以及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文化遗产保护以人为本的目的主要是坚定文化自信、筑牢共同体意识、增强创新能力、提升幸福指数。而要真正做到、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以人为本,首先必须重构文化遗产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需求的社会功能,努力兑现文化遗产的文化、经济、社会等多重价值,同时还要通过转变思想观念、加强文化创意、广泛运用新科技等方法、渠道和平台,推动文化遗产内涵活化和向文化资产、文化资本转化。  相似文献   

13.
<正>石林自然遗产地,不仅仅要加强遗产资源的保护管理,更要促进其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才能实现石林世界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目前,相关部门严加保护遗产资源后,给保护区内村寨居民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矛盾,这一矛盾已经直接影响了石林世界自然遗产的有效保护。如何增加保护区村寨居民收益空间,协调人地关系,为石林谋求可持续管理模式,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1985年12月中国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以及1987年12月包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敦煌莫高窟、泰山(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长城、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在内的第一批中国的文物古迹入选世界遗产时,不仅国人鲜有反应,国内的媒体也几乎没有任何的报道。  相似文献   

15.
黄旭涛 《民俗研究》2009,(2):131-142
传统时期,祁太秧歌的传承过程贯穿在民众生活中,家族、村落、自乐班是其主要传承空间。长辈的熏陶和村落艺人的影响是艺人学艺的最初动因和初级渠道:自乐班里的师承,是艺人出师成名的重要途径。口传身授的传承方式使秧歌表演传统在乡土社会中表现出顽强的生命活力。社会变迁带来民俗文化生态的改变,民间小戏的传承面临诸多困境。建立适应现代文化生态环境的生存机制,继续民间小戏在民众生活中的传承,或许是民间小戏活态保护的一种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晓东  张硕 《中华遗产》2007,(6):14-15
五月的上海,仍不觉炎热,晚间更是凉风习习,让人分外惬意。在上海同济大学隆重庆祝其百年华诞期间,2007年5月21日,文化遗产界的另一件盛事也在该校的文远楼举行,这就是“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的成立仪式。在挂牌仪式上,设在苏州和北京大学的两个  相似文献   

17.
中国遗产保护和管理作为一门学科来建设起步较晚,我们的研究者希望更多地借鉴国际上现有遗产学科建设的经验,来构建我们的遗产学科。要构建一个学科,需要有系统的方法论作为基础,遗产保护学科也是如此。而国际遗产保护学界对于遗  相似文献   

18.
2008年12月12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北怀来鸡鸣驿城抢修保护工程全面启动,国家将在三年内完成鸡鸣驿城的拆迁、文物维修等工作,预计总投资将达到4.6亿元左右。  相似文献   

19.
《世界遗产》2014,(5):102-107
历史文化街区因具备历史的真实性、风貌的完整性、生活的延续性等特征,被称为"活"的城市文化景观。随着社会迅速发展,人们在物质、精神需求以及审美观念上的变化对历史街区保持传统风貌特色带来很大挑战。保护理念与方法则从大拆大建、仿古造假,逐渐趋向于以基础设施改造和环境整治为主的渐进式保护模式。以下遴选出的国内外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案例,在历史上曾有过辉煌,也经历过衰败,留下了许多有形与无形的文化印记,而今在延续街区传统风土并兼顾城市发展方面,又再现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20.
世界遗产是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的保存地,是进行文化传播、大众科普教育的实践场所,同时也是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是当地原住民的生产和生活空间。因其多元属性和多样的利益相关者,相应有了多重保护和发展诉求。旅游产业作为一种遗产利用模式,为遗产地保护工作提供了资金和社会关注,同时也为遗产地保护工作中多种关系的协调带来了挑战。遗产地管理者一直在寻求遗产保护、旅游发展、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和可持续。以下选取了国内外几个处理三者关系的典型案例和科学研究,为促进世界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