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亚婷 《区域治理》2022,(12):225-228
精美的刺绣工艺能够让服饰变得有灵魂且有内涵.花腰服饰是彝族尼苏支系的民族传统服饰,因其妇女服饰色彩艳丽,精美大方,所以被称之为"花腰彝族".随着时代的发展,花腰彝族的刺绣功能和图案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本文对彝族花腰刺绣纹样的艺术特征及工艺作深入分析,重点探讨其审美特征中的差异化表现,以此希望推动彝族花腰刺绣纹样的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2.
绿春、红河县彝族(花彝支系)手袖图案。|春、红河臣.彝族(花}支系)袖,图案。弥勒县彝族(大黑彝支系)枕头图案@陈尚云~~  相似文献   

3.
彝乡明珠     
迤沙拉,彝语意为“水落下去的地方”。迤沙拉村位于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是汉族和彝族生活习俗高度融合的彝族自然村,是四川省最大的少数民族聚居村。该村幅员面积34平方公里,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居住史,彝族人口约占总人口96%。据明《滇史》记载,明朝洪武年间,一批受命军屯的军人从南京应天府、湖南长沙三阴县等处陆续来到此地,  相似文献   

4.
保人参与到入堂厝棺、义园埋葬、棺柩归籍,以及归乡、就医、领养等各类同乡组织救助中,是整个救助体系得以循序运行的关键,是救助成立必不可少的条件,且为受助者承担着担保责任。“熟”是选择保人的关键因素。以熟作保,在当时的社会结构、文化传统、伦理观念、法律制度之下,成为了最便宜有效的构建救助组织与受助者之间关系、实现救助目标的方式。以熟作保在城镇各类事务中的广泛存在,显示出传统乡村熟人社会在城镇的延续和发展,映射出传统乡村关系网在城镇的迁移和复制。而从保人参与和身份来看,同乡组织并不能完全复制一个乡土熟人社会,保持如乡土熟人社会中的明确边界。经济关系中保人强调的是“保”,在保人身份的选择上,侧重于保人的经济能力和社会地位,即代偿能力和信用度。而在同乡组织救助中,保人强调的是“人”,即更看重保人的熟人身份,更多的是为得到一种确认。  相似文献   

5.
张琦 《黑龙江史志》2013,(9):143+150
本文以吐鲁番出土契约文书为例,对契约中出现的"保人"这一概念进行阐述。并以保人籍贯的角度,着重论述了其身份情况,从而对唐代吐鲁番契约文书中的保人基本情况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6.
普显宏 《丝绸之路》2011,(13):45-47
在哀牢山深处的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大麦地乡峨足村,至今还流传着一种奇异的彝族原生态祭祀舞蹈—一小豹子笙。“笙”在双柏罗婺彝族说来就是“舞”的意思。  相似文献   

7.
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是大姚县云台山彝族人民传统的“服装节”。这一天,当地彝族群众家家杀鸡宰羊、饮酒欢歌,四周的彝族群众也从十里、百里之外赶来参加这一节日。这是当地彝族妇女专门进行服装比美的日子,谁的服饰设计精巧,花样出众,谁就能赢得人们的赞誉。在“服装节”上,刺绣珍品真可谓琳琅满目:飞禽走兽、流水行云、山花野草、缠藤蔓枝,各种大自然的奇异景物几乎都被融汇到了彝族妇女们巧夺天工的刺绣之中。三台街上,姑娘们穿着自己精心刺绣的彝族服饰,三五成群,如彩蝶纷飞,在人群中穿来穿去。她们似乎是在向人们显示自己漂亮的服饰,又象在选购着自己心爱的东西。小伙子们则一边欣赏着姑娘们的花裙子,一边在挑选着买一块花头巾或  相似文献   

8.
向天坟之谜     
楚雄市子午镇以口夸村是汉族聚居的村落,却有个彝族的村名。以口夸在彝语里意为“水源丰富的地方”。村庄坐落于山丘脚下,面向坝子。山丘不大,半山腰建有佛道一体的汝兴寺,又有彝族村落特有的土主庙,因此叫做庙山。村民们平日里既拜佛,又祭土主;逢年过节既唱花灯,又演彝剧。  相似文献   

9.
向天坟之谜     
《华夏地理》2007,(U02):134-137
楚雄市子午镇以口夸村是汉族聚居的村落,却有个彝族的村名。以口夸在彝语里意为“水源丰富的地方”。村庄坐落于山丘脚下,面向坝子。山丘不大,半山腰建有佛道一体的汝兴寺,又有彝族村落特有的土主庙,因此叫做庙山。村民们平日里既拜佛,又祭土主;逢年过节既唱花灯,又演彝剧。  相似文献   

10.
彝人散曲     
黎朗 《旅游》2002,(3):30-31
1.被白雪覆盖着的彝族村落 彝族是栖息在这里的最古老的民族,至少有2000多年了。这里平均海拔 1500米- 2500米,群山险峻,气候恶劣。在冬天,大雪经常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 2.彝族院落 在彝族院落中,人、动物和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 3.微笑着的彝族女孩 彝族是中国五十个少数民族之一。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中国西南部的大凉山山脉。该州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地,有160多万彝族人生活在方圆6.01万平方公里的大冻山之中。1949年以前,这里一直是奴隶制社会,由于地理位置的封闭和时代的落后,阻碍了…  相似文献   

11.
除正式的城市公共管理制度之外,贯穿于各项管理规则之中的保人制度成为近代青岛管理乡村移民的重要手段。近代城乡流动相当自由,但有关保人的制度规定,对进城的移民们形成支持与排斥力量,一方面,寻求保人是移民在青岛求职、租凭、借贷、经商的基本制约条件,是移民在青岛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另一方面,当进城农民陷于游民状态或违反城市法规时,保人资源的缺乏会使他们成为城市管理中优先遣返的对象。保人制度显示出传统民间管理方式在近代的延续和发展,它在城市管理中的普泛性反映并强化了传统农村关系网络在城市的迁移或复制,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移民进入及至融入城市生活中。*  相似文献   

12.
威宁板底裸戛彝族“撮泰吉”活动的民族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贵州当前兴起的傩戏热中,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盐仓区板底乡裸戛村彝族的“撮泰吉”活动,是颇为引人注意的。这项活动虽一直在当地流传,过去却为人们所忽略,研究很少.现在,以它独特的民族形式、新颖的内容,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将促进对于彝族这一活动的研究工作的开展。1987年11月,笔者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板底乡裸戛村观看了彝族的“撮泰吉”活动.现根据个人的初步认识,把“撮泰吉”活动在民族学上的意义:“撮泰吉”活动所反映的社会经济状况、社会习俗,在彝族社会中的产生以及它的表现形式等问题,作一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向天坟之谜     
楚雄市子午镇以口夸村是汉族聚居的村落,却有个彝族的村名.以口夸在彝语里意为"水源丰富的地方".村庄坐落于山丘脚下,面向坝子.山丘不大,半山腰建有佛道一体的汝兴寺,又有彝族村落特有的土主庙,因此叫做庙山.村民们平日里既拜佛,又祭土主;逢年过节既唱花灯,又演彝剧.  相似文献   

14.
王洪伟 《旅游》2006,(4):60-67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龙,还是彝族同胞的图腾崇拜,也同时代表着男性。所以,舞龙便成了大老爷们的美差。然而,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洲石屏县的花腰彝族聚居地——哨冲镇、龙武镇,舞龙从元明时期至今却是姑娘们的专利。特别是近年来她们参加全国、全省的民族运动会,让善于舞龙的男子汉们威风扫地,败在手下,3次夺得金奖。于是,从她们中间产生了近日荣获第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诺(?) 的十七岁》的姐妹影片,作为向国庆55周年献礼在全国公演的电影——《花腰新娘》。  相似文献   

15.
每年的农历二月初八,是云南省大姚县昙华乡彝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插花节举行的日子。当地彝族上山采来鲜艳的花朵,在村前寨口搭起鲜花牌坊,把粉红的山茶、金黄的迎春、大红的杜鹃插满房前屋后。族人老少把鲜花插在头饰上、衣服上,祝福幸福吉祥。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鸡街乡曼龙村,是一个鲜为人知的花倮人部落,居住着112户花倮人近500人,至今仍沿袭着千年前的传统文化习俗,其古朴独特的民族风陪让外来人惊叹不已。  相似文献   

17.
祭龙     
农历二月初一,正午时分。云南省弥勒县南部的山峦深处,一队彝族老汉于提肩扛,悄无声息地走出仅有五十几户人家的陶瓦村,穿过村后的田野,进入一片竹林。"龙抬头"的日子就要到了,它寓意着大地的复苏,新的一年生产劳作的开始。为了迎接这一天的到来,在陶瓦村这个彝族阿哲人的小部落里,还在延续着古老又神奇的仪式——祭龙。它不仅将我们带回到早期的农耕岁月,甚至更早,进入到原始狩猎、乃至洪荒时代……  相似文献   

18.
彝海结盟     
郭健 《四川文物》2002,(4):111-111
地处大凉山的四川冕宁县,山高路险,地形复杂。千百年来,强悍勇敢的彝族人民一直繁衍生息在这里。每年五月,这里鲜花盛开,满山的索玛花装点着彝族人民美丽的家园。在这个美丽的地方,一直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那就是被传为历史佳话的“彝海结盟”。  相似文献   

19.
在山青水秀的异龙湖南边,有一个五六十户人家的彝族村子,名叫白尼村。在离白尼村不远的十字路口,有一座古坟,人们管它叫“媳妇坟”,石屏坝子的彝家,都知道这位孝媳妇的动人故事。不知多少年前,白尼村有位六十  相似文献   

20.
回鹘文契约是众多的回鹘文资料中的一种,其内容结构、行文用语与吐鲁番、敦煌等地出土的汉文契约中的格式与套语很相似,不少专门词汇也借自汉语,或译自汉语,在表述保人、证人姓名句子中出现的paon(保人)、tanuq(见人)、kr櫣polurγuˇci(临坐)就是一个例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