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代考古学自19世纪中叶诞生之日起,迄今已走完整整一个半世纪的历程.如今它已是一门拥有众多分支学科的专门科学,在科学领域里发挥着重要作用.考古学的分支学科是伴随着考古学的发展而逐步形成、壮大的.最早诞生的是史前考古学,此后产生了历史考古学.20世纪初又正式提出了“田野考古学”的命名.至此,这三大分支便成为考古学科的主要“角色”,这一格局一  相似文献   

2.
关于考古学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考古学由于自身的发展,由于姊妹学科参与研究考古资料和国外考古学信息的不断传入,拓宽了视野,从而提出了不少问题。现在需要从看来似乎已得到共识的一些基本问题的检讨入手,澄清思想,探求出接近事实的认识,从中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一考古学属人文科学范畴,是历史学的有机的组成部分。这当是目前中外有卓识的考古学者的共识。为了搞清楚什么是考古学,则需要从什么是历史,什么是历史学这类问题谈起。历史,希腊文意为关于已知之事及经过  相似文献   

3.
前言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对学科发展历史的回顾与反思,有利于我们解释历史,探求历史规律,从而透古看今,为学科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的一批学者陆续对中国环境考古学史的研究做了工作.周昆叔先生的《环境考古》一书全面介绍和总结了20世纪中国环境考古的研究概况,分阶段回顾了中国环境考古的开创和发展历程,主要通过对实践成果和技术发展的考察,将中国环境考古学分为萌芽、蓄势和拓展期三期.  相似文献   

4.
彭舟 《南方文物》2001,(3):26-27
近些年来,考古学界开始反思过去,认识到单纯地将考古发掘遗物简单罗列起来存在着很大的不足,提出了考古学的意义在于重现当时社会生活,还历史的本来面目。这是一次重大转变,因为传统的考古学凭借其来源于生物学和地质学的类型学和地层学方法在积累实物材料方面做出重大成绩的同时,在如何实现重现当时社会历史生活原貌的考古学意义方面存在着局限性。传统的考古学是设在历史学科下,它承继其严谨治学之长,又沿袭其“静态”固守之短。随着社会发展对学科意义深化的需要,传统的考古学体系正寻求着突破与完善。许多先行者很早就意识到并…  相似文献   

5.
一宿白先生《中国石窟寺研究》一书,1996年8月由文物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研究中国石窟寺考古学的专著,它记录了中国历史考古学的一个分支——中国石窟寺考古学的创建历程,是当代中国考古学研究中的一项丰硕学术成果,也是近年中国考古学的重要著作。  相似文献   

6.
夏文化研讨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世纪20年代,中国兴起了现代考古学。中国考古学从其产生开始,就具有明显的特点,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因此,它自然也就成为中国历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夏文化问题就是在考古学上提出来的,迄今已有了半个多世纪了。回顾夏文化研讨的历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是随着中国考古学的发展而不断深入的。按照传统的文献记载,中国最早的文明历史可以追溯到黄帝之时,其后则有虞、夏、商、周各代。关于周代,因其距秦统一较近,且有丰富而比较可靠的文献资料留传至今,  相似文献   

7.
张嘉欣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3):175-176,F0003
考古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其理论系统和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的理论一样,由高级、中级、低级三个层次组成。中国考古学发展至今,一直提倡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作为研究学科问题的最高指导。然而一门学科的发展既需要基础的方法指导,也需要提纲挈领的哲学指导,更不能忽视的是各类在发展中的中级理论的指导。文章旨在讨论什么是考古学的中级理论,又包括哪些内容,中国考古学与考古学的中级理论的关系,以及考古学中的中级理论对中国考古学有什么样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已经开始第二个百年历程的中国考古学初步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且在很多方面已经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考古学与其他学科交叉研究的发展最能反映考古学的中国特色与发展水平。通过梳理考古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高校考古通识课的建设,回顾河南大学考古通识课的讲授,我们对如何在高校开设和讲授考古通识课进行了思考,并试图在发展考古学与其他学科交叉研究的视角下,反思高校考古通识课的设置,并试图探究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正考古学和历史学(狭义历史学,即文献史学),是历史科学的两个独立的主要组成部分。夏鼐早年曾将二者比喻作"车子的两轮,飞鸟的两翼,不可偏废"。~((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学与考古学研究需要融合发展,~((2))融合发展的根本任务是"探索未知、揭示本源"~((3))。那么新形势下二者的融合如何体现?"探索未知、揭示本源"的首要任务又如何理解?一历史学与考古学研究融合发展的学科共识就学科属性而言,  相似文献   

10.
水下考古学是考古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以人类水下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同时,水下考古学又是一门边缘学科,需要诸多相关学科的技术支持,如海洋勘探技术、潜水工程技术等等。我国的水下考古工作起步较晚,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城防遗存的考古学研究属于军事考古学的范畴,它的研究理论基础包括系统论、中层理论、场域理论和历史想象,其研究方法是以考古类型学与聚落考古为基础,采取多学科交叉,并运用文化因素分析法及重视"长时段"的分析研究;它的研究问题涵盖历史分期、遗存的选择、防御模式与时空差异及和自然环境的关系等等,这对于促进军事考古学的发展、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推动军事文化遗产的开发以及对当今国防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考古学科研究体系的三个层次,从中国考古学发展进程的角度,解析了新石器考古学的开端、学术定位、发展阶段及相应社会背景与深层因素,提出了中国学术界开始正式接纳考古学这门学问始于安特生仰韶遗址的发掘,是为中国考古学的开端,所肩负的重建中国历史任务和背景,决定了其不可能走人类学之路,在发展过程上也必然性地经历了从物质文化史研究深入到古代社会研究的学术逻辑。  相似文献   

13.
考?古?     
丁雨 《南方文物》2008,(4):125-131
每一个学科能够独立于学科之林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学科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或许是一个空泛的概念,但它会作为一个疑问随着学习的深入会轮回地出现。因此,本文试图从考古学与人类学及历史学的关系入手,追溯三门学科的历史并进行简要对比,从而对考古学的现实意义(特别是由“关系”而产生的各种意义)获得某一层面的认识。并希望通过这样的思考。而更加清醒地认识考古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4.
陈淳 《南方文物》2011,(2):78-84,76
陈淳先生的《考古学的范例变更与概念重构》,由考古学的学术目标开始,对研究对象、学术术语、方法等的要求,以及整个学科的操作方法及其特点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并借用库恩的范式说、福柯的知识型和特里格的发展阶段等视角下的科学或者考古学的发展历程,将我国考古学也归入国际考古学范例发展的特定范式或者知识型与阶段,他的大致判断是,当下的中国考古学主流是文化历史考古学,相当于欧美上世纪六十年代之前流行的范式。更有启发的是,陈淳先生还梳理了西方考古学在六十年代之后的范例变革,并同样进行了批评性反思,尤其是对当下中国学者关心较多的以功能论与过程论、系统论作为主导性话语的新考古学进行了辨析。新考古学的独特之处是不再将文化看作是特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的一群遗存或者器物组合,而是将其看作是一种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复杂系统,并认为可以从这种系统的运转来解释文化变迁,进而与当时其他社会科学相呼应,提出认识人类文化发展动力学法则的宏伟目标。陈先生认为,中国考古的主流在本质上主要关心的是古代遗存的时空谱系,当然也进行了诸如族群、社会发展阶段等诸多研究尝试,但是总体上仍然是以地层学与类型学为主导的区系类型排比关联与历史复原。以环境考古学和聚落...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宏观角度梳理了中外考古学阶段性发展的历程,通过对比分析,明确了两者在学术发展与学科体系上的差异。中国考古学需在实践和研究中总结优势,重新厘定学科发展方向。通过考古学的本体论研究,思考主观与客观间的转化、科学与人文因素的融合、过去与现在"鸿沟"的弥补等核心层次的问题,解决综合研究滞后、学科发展不均衡的现象。进而,通过理论与方法的完善、批判思维的养成、高校教育的改革等途径,来改造现有的学科体系;并在越来越多的国际交流中,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新一代从业者,以实现构建中国特色学术体系、拥有国际话语权这一学科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6.
正宿白先生(1922.8.3~2018.2.1)"是中国历史时期考古学学科体系的开创者和大成者。他以一己之力,拓展了历史时期考古的多个领域,举凡城市、墓葬、手工业、宗教遗存、古代建筑、中外交流以及版本目录等,先生均有开创或拓展之功,后学得以循径拾阶而入"[1]。这是对宿白先生学术的全面客观评价。宿白先生的一生伴随着中国考古学的发生与发展,他从大量的个案研究中摸索出一套植根于中国传统史学的历史考古学研究方法,奠定了历史考古学的基本研究范式和学术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以来,中国考古学呈现出新的学科特点和发展趋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王巍所长认为,中国考古学随着自身的发展特别是在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及其各项阶段性成果的推进与影响下,形成了中国气派和中国特色,正朝着科学化、国际化、社会化、大众化的趋势和方向发展;中国考古学需要与国际考古界加强交流,博采众长,走向世界;作为一级学科的考古学的学科建设应是从文物管理机构到文物考古研究机构所共同担负的责任,需要形成一整套既符合中国实际,又顺应中国考古学发展的二级学科的设置,同时培养能够满足考古学发展需要的人才;公众考古是目前考古学新的发展走向,考古界需要转换意识和机制,培养专业人才,坚持考古的纯洁性和道德规范,以更好地服务社会与遗产保护事业。  相似文献   

18.
王婧 《东南文化》2001,(9):13-16
关于中国考古学的学科归属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一种意见认为考古学属于历史学的范畴;一种意见认为考古学应是人类学的分支学科之一。本将考古学与历史学、人类学的学科体系加以比较,论述了在学科起源、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分支学科等方面,考古学与历史学和人类学的差异。从而认为考古学与人类学、历史学有极其密切的联系,但它作为独立学科的趋势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19.
秦汉考古学是中国考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近代西方考古学传入中国以来,秦汉考古就一直备受学界关注和重视,先后编撰出版了一系列秦汉考古教材,但由于理论构建与体系建设的滞后,阻碍了秦汉考古学的学科发展,重新构建秦汉考古学体系已刻不容缓。全球史从一种编纂世界历史的方法演变成为研究历史的一种新的视角,为从动态角度研究文化和历史变迁提供了新方法。在秦汉考古学体系的重构与建设中,我们在坚持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同时,应有选择地吸收借鉴全球史的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20.
1997年3月22日,我刊就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程,尤其是八十年代中期以后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对俞伟超先生进行了专访。俞先生满怀深情地回顾了中国考古学与本世纪中国风雨同舟的艰辛历程,高度赞扬了中国考古学第一代学人为事业作出的不懈努力,极富哲理地阐述了中国考古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所发生的研究内容、目标、理论与方法的种种可喜的变化。通篇洋溢着激情与睿智,体现出与共和国同步成长的一代学者的强烈的历史责任感。现将主要内容予以发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