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物》2021,(9)
正清华简《五纪》凡130简,简长45、宽0.6厘米,每简书写约35字。简下端有编号,简14、15、113、114缺失,简22、24、27、34~36、101、103、105、106有残损,现存4463字(合文、重文以1字计),全篇内容基本完整,是前所未见的先秦佚籍。《五纪》借托"后",论述以五纪(日、月、星、辰、岁)与五算相参,建立常法;并在此历算基础之上,将礼、义、爱、仁、忠五种德行,与星辰历象、神祇司掌、人事行用等相配,从而构建了严整宏大的天人体系。该篇文献原无篇题,全篇以"五纪"为中心展开,因拟以今题。  相似文献   

2.
正目次一"荧惑"榜题考释二"荧惑"图像分类三"荧惑"图像组合及其意义四荧惑化童儿造谣言之说五荧惑之精为"风伯"释疑六结论秦以降,日月与五星一直被视为神而受祠祭。《汉书·郊祀志》曰:"及秦并天下,令祠官所常奉天地名山大川鬼神可得而序也。……而雍有日、月、参、辰、南北斗、荧惑、太白、岁星、填星、辰星、二十八宿、风伯、雨师,……百有馀庙。"可知秦统一后,在关中建祠立庙祭祀日月星辰  相似文献   

3.
山西现存文昌魁星类建筑中的文化崇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一个以农立国的国家,从历史早期开始就崇拜日月星辰。“星座有尊卑,若人之官曹列位,故日天官”。魁星原为古代天文学中二十八宿之一“奎星”的俗称,指北斗七星的前四星,即天枢、天璇、天玑、天权。此四星除合称“魁星”外,亦被并称为“斗魁”。后道教尊其为主宰文运的神,作为文昌帝君的侍神。  相似文献   

4.
《文物》2021,(9)
正清华简《五纪》篇以天下有灾殃,"后帝"通过"修历五纪"平息灾祸为背景,详细论述了一套内容复杂、逻辑严谨的"五纪"系统。其中简79~97,继阐述后帝所修建的宇宙、道德和神祇体系之后,又将这套系统与人体相结合进行描述,内容独特,引人关注。本文就此谈谈我们的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5.
80年代以来,为配合敦煌在佛爷庙湾修建机场,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敦煌市博物馆曾对机场晋墓进行了多次发掘,其中出土的画像砖较多。画像的内容亦较丰富,最引人注目的是四神画像砖。这些四神砖与其他祥禽瑞兽砖镶嵌在墓室照壁上。汉代称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为四神。四神在古代原本是指方向的星辰之名,即天象的二十八宿。这是古人用作观察日月五星运行坐标的28组恒星。由于这些星群环列于日、月、五星(东方岁星,南方荧惑星,西方太白星,北方辰星,中央镇星)的四方,很像日、月、五星栖息的场所,所以称作二十八宿。古人又把二十八宿按…  相似文献   

6.
武家璧 《文博》2020,(3):37-47
半坡彩陶盆纹饰由口沿纹饰和盆内主体纹饰构成一种天象图式。口沿画"四正四维"宇宙图式,四维"个"字纹与文献相符,四羊纹表示日出入四隅,人面纹源自"二子"相争的故事,演绎为"参商"不相见的星象。参星和商星在春分和秋分点附近,是日月宿舍,两舍中间是冬至点。当二分点位于地平时,冬至点下中天。因此夜半斗柄指东,商星出东方、参星入西方,就是岁首冬至。这是仰韶时代观象授时历历元的特征,西汉《太初历》曾以此历元为"上元"。  相似文献   

7.
<正>漢代雍地諸小規模祠祀,疑問頗多,尤以"諸布"所指最爲令人費解。據《史記·封禪書》:"而雍有日、月、參、辰、南北斗、熒惑、太白、歲星、填星、辰星、二十八宿、風伯、雨師、四海、九臣、十四臣、諸布、諸嚴、諸逑之屬,百有餘廟"。司馬貞《索隱》引《爾雅》"祭星曰布"認爲"諸布"是祭星之處,章炳麟認爲"諸布"等爲"八蠟之神",田天考證後認爲兩説均難以成立(《春秋戰國秦  相似文献   

8.
正由《中国钱币》杂志原主编姚朔民先生历时9年完成的《中国货币通史》一书,近日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货币通史》全书分四卷,170余万字,叙述中国货币从起源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套人民币,历史跨度长达3000年。本书重在叙述中国货币产生、发展、变化过程中的史事,借鉴中国传统史书的"纪传体"体裁,采用了以"事纪"为经、"传纪"为纬的  相似文献   

9.
以训诂和文法分析、文献对读为手段,分析清华简《五纪》“唯昔方有洪”章(首章)的含义和《五纪》的性质、作者等问题,可以认识到:清华简《五纪》首章是对《五纪》全篇的总括,叙述了舜帝和群臣治理洪水、重建文明的经过;《五纪》即《尚书·顾命》中记载的“《大训》”,分为“正文”和“传”两部分;《五纪》的作者是周文王。  相似文献   

10.
浙江临安晚唐钱宽墓天文图的发现,是古天文研究工作中的喜讯。它对于了解星象的历史变迁、资料来源等,有重要的价值。这里试作简单的分析。 (一) 我国传统星象以二十八宿为基础,其系统化的时代不晚于公元前五世纪,起源则更为古老。计算表明,二十八宿和天球赤道吻合得比较好的时期约在4500—5000年前,演变到目前我们所熟悉的形式,大约在隋、唐之交或稍早一些。唐以后,提及传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古代宇宙理论中,"四维"有"天维"与"地维"之分。曾侯乙墓漆书"日辰于维",表示日月合辰于天之艮维,是《颛顼历》正月"朔旦立春"、日月俱在"营室五度"的特殊天象。由漆书"民祀唯房"可知房星晨正,为旦中星。"中星"、"日在"与"辰在"互相印证,证明"日辰于维"是"首日春"天象。  相似文献   

12.
靖边渠树壕东汉壁画墓天文图以北斗为中心,以二十八宿为边界,描绘了二十八宿以内天区的主要星官,大多数星宿和星官有题名,并绘有人物或动物图像。这是首次发现大量星形、星数、图像、题名四要素俱全的汉代天文图。此图位于观赏星图和科学星图之间,具有一定的科学内涵,整体结构属于早期“三垣二十八宿”体系。题名星官大多与文献记载相符。图中描绘了伏羲女娲人首蛇身、手执规矩等形象,显示伏羲星象为天市垣、女娲星象为牛郎织女等。壁画星图为研究汉代丧葬习俗、神话传说以及天文学发展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3.
《文史博览》2008,(6):34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  相似文献   

14.
<正>文虎勋章是民国北京政府(北洋政府)颁发给武官,用于奖励、奖赏和荣誉标识的一种勋章,因勋章中心圆圈内镂刻文虎图案而得名。文虎勋章为银质加珐琅,由两层八角星芒组成,两层星芒重叠或相错;上层星芒上的五角星数量标识了等级(一、四、七等三颗星;二、五、八等两颗星;三、六、九等一颗星);下层为代表汉、满、蒙、回、藏各族共和的五色(红、黄、蓝、白、黑),星芒间长短不一;中心圆圈内以蓝天草地为背景,蹲坐一只尾巴向上扬起、代表受勋者文武双全的文虎。由于文虎勋章是中央政府设立颁行,等级较高,制作精良,承载着丰富  相似文献   

15.
<正> 这枚画像钱出土于辽宁省锦西市绥中县网户乡大官帽村,是其中千百个画像之一。面文为五铢,篆书,面文清晰,五字重文,剪轮,背有内郭。钱径2.3,穿径1.0厘米,重1.8克。东汉中期五铢。 面穿上有水波纹四道,五上一雕刻,五上一星,穿上一星,铢上一星,五与铢上有人物画像。再将铢字放在穿上,铢左一人物画像.将五字放在穿上,五右一人物画像。 按《艺文类聚》卷四引《风土记》:“仲夏端五,烹鹜角黍。端,始也,谓五月初五日也。”又《太平寰宇记》卷一四五引《襄阳风俗记》云:“屈原五月五日投汩罗江,其妻每投食于水中祭之。屈  相似文献   

16.
余藏西汉吉语厌胜五铢两枚:(一)重4.14克,直径2.7厘米,面外郭,穿右“五”左“铢”篆书,穿下半星;背内外部,穿右连下有“宜官秩吉”四篆书,穿上连左有七星,穿下连左有六星。(图一)(二)重2.9克,直径2.5厘米,面外部,穿右“五”、左“左”篆书,穿下半星;背内外郭四出文,穿右”长宜”、左“子孙(合文)篆书,上四星有联索,下三星有联索。(图二)两  相似文献   

17.
安南后黎朝显宗黎维祧景兴年间(1740~1777年,乾隆五至四十二年)所铸景兴通宝钱,是安南货币史上铸年最长,数量最巨,书体最繁,品种最多的一种钱币。除素背和星、月纹外,又有纪地、纪方位、纪数、纪干支、纪年等;除通宝外,另有巨宝、大宝等多种宝制钱。然其精美者少,粗陋者多,藏家无兴趣。其实,仅笔者所集景兴通宝钱中一个“宝”字,即书体各异,细加把玩,可以说是异彩纷呈,乐趣无穷。现不揣冒味,拓图简介如次。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新发现的陈建《通纪》原著,考订出了长期以来纠缠不清的原著全称是《皇明通纪》,简称《通纪》;归纳了原刻本的八大特征;同时对"国图本"、"北大本"、"天一阁本"三个重刻本版本特征作了梳理。  相似文献   

19.
<正>古代为祭天祈雨而举行的祭祀称作大雩。《公羊传·桓公五年》:"大雩者何?旱祭也。"《春秋·左氏传》:"龙见而雩。角亢见时,周之六月阳气盛,恒旱故雩。(今注:角宿与亢宿并称。即二十八宿中,东方苍龙七宿中的第一、第二宿。其时间正当周之六月。)"杜预注:"龙见,建巳之月。苍龙,宿之体,昏见东方,万物始盛,待雨而大,故祭天,远为百谷祈膏雨。"《礼记·月令》:"仲夏之月命有司为民祈祀山川百源,大雩帝,用盛乐。"《左传·桓公五年》服虔注:"雩,祭山川而祈雨也,  相似文献   

20.
《吕氏春秋》成书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伟龙 《文献》2003,(1):9-17
<吕氏春秋·序意>云:"维秦八年,岁在涒滩,秋,甲子朔,朔之日,良人请问<十二纪>."关于<十二纪>的成书时间,<序意>本文给出了明确答案,是秦八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