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南宋语音处于上承北宋下启元代语音变化的阶段,反映着中古音系向近代音系统的过渡与转变,这一阶段的音变现象研究属于语音演变转型期的研究,具有特殊意义。史炤《资治通鉴释文》三十卷正是一本作于南宋时期的音义著作,其中大量的音切集中反映了宋代的语音特点,本文旨在分析声类变化中的“浊音清化”现象以窥宋代音变特点之—二。  相似文献   

2.
1599年努尔哈赤命臣子根据蒙古文字的构造方式创制了老满文。17世纪,达海受命改进老满文,改进后的新满文较之老满文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新满文不但书写形式楷化,最重要的是它在音位标音时运用了增点加圈的方法,有效地解决了满语辨认、读音混乱问题。新满文运用的是一母一音的标音原则,所以它的音韵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它严格遵守元音和谐律和元辅音的发音协同规律,二是它能将满语当时的实际语音真实地转写出来。满文的音变表现出三种鲜明特点:一是元音和谐律的松式化音变;二是切韵清字的连续省略式音变;三是入关定鼎后重音前移的弱化、脱落式音变。清代满文作为中华民族语言文字宝库中的瑰宝之一,曾在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政治文化作用,因此研究它的创制历程及其独特的文字音韵特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车”字古音考——兼与时建国先生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出土献和传世典籍来看,车字不但有“居”音和“舍”音,而且跟“舆鼍”两字相通。本根据这些材料并参考李方桂、王力两家的古音构拟对车字的音变轨迹进行了探索。章还认为,中古韵书、字书中所收车字的读音都是从经籍旧音中继承下来的,时建国先生《说车字的“居”音》一否认车字古有“居,,音,其结论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4.
世界上的语言固然名类繁多,但无论哪种语言,讲话时语音总不会孤立地发出,而是有节奏连续进行的。这样每一个音素由于所处的地位不同,或是由于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不是指的某个人,而是全民族)遂发生变异,语言学通常把这种变异叫做语流音变。研究不同语言的语流音变的规律是打开不同语言奥秘的钥匙。 一、满语语流音变中的同化和异化现象 两个或两个以上不相同的音素,在语流中由于相互影响而变得相同或相近了,这就叫作  相似文献   

5.
敦煌保存的唐五代宋初的身占文献及相关记载,包括P.2621V、P.2661V、P.3398等,是研究中古时期身占习俗的重要材料。本文通过对这些文献的分析考察,并联系吐鲁番出土的回鹘文占卜书,探讨了中古时期有关身体生理现象的占卜习俗及内容影响。  相似文献   

6.
谷延方 《世界历史》2008,(4):106-114
中外学者主要关注工业革命以及由此带来的世界范围内的城市化运动,较少关注前工业化时期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象。中古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具有不同于工业革命时期的特点:其一,主要动力源于农业而非工业,农业生产的兴衰决定了城市化和非农产业发展的进程;其二,中古劳动力转移历时久、水平低;其三,中古英国劳动力转移呈相对集中的地域流动模式,农村居民流动迁移的主要目标是首都伦敦。此外,中古英国劳动力转移在地域和行业流动方面均呈不均衡状况,地域上偏重英国东南部和西南地区,在行业流动方面主要集中于纺织等轻工业部门。工业革命后劳动力大量流向西部和北部,汽车、钢铁等重工业部门日渐重要,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呈现出均衡化、网络化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7.
汉唐碑志存世数量巨大,且陆续被发现,这些碑志资料对研究中古历史具有重要价值。将汉唐石刻文献与敦煌学研究结合,会在新时期进一步促进敦煌学研究的进步和发展。碑志文献为敦煌学研究提供了较多重要的史料,涉及敦煌学研究中的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民族史、书法艺术史等方面,给新时期敦煌学研究注入新活力。碑志文献亦将敦煌区域史纳入丝绸之路史、中西交通史、中古社会史的研究范畴,进一步加强与“长安学”“西域史”“中亚史”等研究领域的结合,为敦煌学研究开拓了新视野。并且碑志文献亦为敦煌学研究范式的转化提供了新的方向,汉唐碑志中大量涉及中古社会史的资料,为敦煌学研究旨趣、理论方法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8.
谱系是继续深化研究中古士族的重要问题。中古士族谱系建构的整体特征表现为:六朝的森严有序和隋唐的虚实相间。传世文献和碑志资料关于士族谱系的记载模式也截然不同:中古时期的正史列传经常溯及高祖以内具有血缘关系的真实祖先,而碑志则攀附人为构造、乱中有序的虚拟祖先。北朝隋唐郭氏碑志所见的祖先建构,往往包括具有血缘关系的真实祖先和没有血缘关系的想象祖先。散居各地的郭氏成员,往往追认当地的同姓长官为祖先。唐代郭子仪家族将亦真亦幻的汉代冯翊太守郭孟儒塑造为排他性的祖先,正是这种复杂现象的集中反映。《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固然本于《元和姓纂》,但两书内容前后交错,互为补充;前者同时还参考了行状、谱牒和碑志等资料。中古时期的谱牒、家状和碑志等资料共同成为两大姓氏书的主要史源。中古士族祖先建构的虚实变化,见证了士族阶层和政治社会极为复杂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新出版的《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为切入点,对半个多世纪以来有关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的研究进行了回顾与评述,认为学术接轨对于提高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的研究十分重要,感情投入对于深化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俄藏B19号满文写本是一部读本会话类文献,特点是以满文译写汉语语音。通过列举其中的译音字,对比汉语声韵与满语语音,归纳汉语与满语的语音对应规律,并分析其所处时期汉语语音特点,可发现该写本所处时期译音字的声韵格局已经接近现代汉语,但部分满语对音与清代官方规范不同,存在音位混淆、语流音变、文白异读等口语化特征。  相似文献   

11.
徐锴并不像钱大昕等人说的那样,完全不懂古音。关于古音,徐锴有如下看法:古音质,古者反音为疏;旁纽,所谓古字音与今小异;古今音异;叶韵。现在看来,这些观点在徐锴当时还是较为“先进”的,实属难能可贵。另外,徐锴对形声字与其声符之间语音关系的探索对段玉裁的“凡同声者必同部”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清代郑珍所撰《亲属记》是阐述历代宗族亲属称谓的著作,其性质是辞书。该书研究方法上注重文字声韵训诂与文献的综合运用;参证古今方言;所引语料来源广泛,颇注意古代口语性较强的语料。该书在文化史、语言学、辞书学诸方面均有其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3.
傅云龙是近代海外访书的先行者之一,他在奉旨游历海外时,曾在日本见到过诸多珍贵汉籍,并对其中的部分古籍进行了考证,甚至还有过刊刻海外汉籍的活动。本文主要从文献学的角度对傅云龙所著《游历日本图经余记》中涉及的日藏汉籍予以考察,在考订这些海外汉籍的版本、流传等问题的同时,并对傅氏的某些考证中存在的问题予以订正。  相似文献   

14.
龙宇纯教授是海内外知名的汉语音韵学家。2002年12月台湾出版了龙先生的《中上古汉语音韵论文集》一书,该书共收论文20篇。这些论文对推进汉语中古音和上古音的深入研究有重要作用。本文择要加以评介。  相似文献   

15.
The present paper is a review of the Morphology of Ancient Chinese Writing by LiuZhao and at the same time puts forward some ideas on theoretical problems of the morphology of ancientChinese writing.Firstly,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Chinese characters should be based upon thedeep-going study of Chinese characters themselves,and a good grounding in the basic skill for decipheringancient characters constitutes the necessary precondition of constructing theories on ancient writing.Secondly,theoretical st...  相似文献   

16.
金大定年间(1161—1190),王郁将宋人《广韵》206部合并为106韵:上下平各十五韵,上声廿九,去声三十,入声十七。大定六年(1166)由平水(地名)书坊首次刊行,定名为《增注礼部韵略》,这是我国最早诞生的“平水韵”。由元到明,特别是到了明代,诗人已经非常普遍自觉地将“平水韵”用法规则运用于诗歌创作之中,而且在明显的诗题处标示出来,是诗韵史上辉煌的时期。当时诗人将“平水韵”用法规则,逆推于唐诗宋诗,对唐诗宋诗声韵格律的研究也起了沿波讨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论古史重构     
近年大量宝贵简帛材料的面世,为古史重构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有利条件,以五帝时代为中心的古史建构与重构,是古代中国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20世纪疑古思潮所疑所辨的重点所在。可以预见,新世纪学术的重大发展之一应当就是科学考古对于古史重构的推动。这方面的科学考古既包括田野考古,也包括对于地下出土的文字资料的整理与研究,甚至还包括精神考古。  相似文献   

18.
古代华侨华人与中医药在东南亚的传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药是中华文化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古代对中国周边国家产生过重要影响。本文主要论述了古代华侨华人在东南亚的医药活动及其对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大型古代城市遗址及其环境的整体保护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是国际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我国的大型古代城市遗址及其背景环境的抢救性保护已成为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我国在大型古代城市遗址保护方面所做的有益探索,为遗址及其环境的整体保护提供了思路,如树立保护规划先行的理念,实施遗址环境的整体保护,发挥专项保护资金的综合效益,使城市和民众受惠于保护,加强大型古代城市遗址考古工作,探讨遗址保护展示的科学途径,重视遗址博物馆的建设,建设大型古代城市遗址公园等。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对故宫书画文物进行整体分析、保护的方法,本研究利用研发的高光谱成像系统,对故宫博物院的部分馆藏书画文物进行分析。分析发现,高光谱成像技术在文字信息增强、隐藏信息提取、底稿线提取、颜料分析等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将高光谱成像技术用于书画文物的保护,不仅能够深度了解文物病害程度,为绘画工艺研究提供帮助,更重要的是能够为书画文物的保护修复材料选择和修复效果评估提供参考,使保护修复更加全面和科学化,同时能缩短病害调查和科学分析的时间,加快保护修复工作的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