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徐夜为清初著名遗民诗人,其生年,有1611、1612、1614、1616诸说;其卒年,有1683、1684、1685、1687诸说。本文根据徐夜诗歌自注、王士禛的记载以及方志、家谱资料,对徐夜生卒年进行考辨,认为徐夜生于明万历四十年即1612年,卒于清康熙二十二年即1683年,终年72岁。  相似文献   

2.
明清易代之际,浙东义旗四起,遗民以气节相砥砺,虽然死难众多,反抗时间却持续最久。宁波一地,遗民气节最著,但因四明山寨粮饷分配矛盾而引起的民众冲突、南明政权混乱等诸多问题,使得遗民历尽"怨"、"痛"、"疚"等心理,遗民心态也随着时间推移发生了转变。  相似文献   

3.
明末清初时,由于清廷对占领区汉人实行"剃发易服"的民族压迫政策,导致延续千年的汉族服饰被迫消亡。然而在这一道长达两百多年的指令在中国实行时,华夏衣冠体系中却有一款汉服以特殊的方式保存了下来,它就是直裰。关于直裰,根据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记载,这种服饰是由古时僧人穿着的中襌(中单)演变而来,最初多是僧人穿着,但在宋代及以后便成为汉族男子日常穿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从郭沫若先生的后人手中流出一本明末清初书法家宋曹的《重入金陵诗》册页。该册页是宋曹书写的自作诗17首,他于诗中将亲眼目睹的明清易鼎后南京的变化以诗歌的形式记录了下来,是非常值得珍视的。同时,其书法浑厚凝重而又挥洒自如,拙朴稚涩而又超逸隽美,雄健刚劲而又萧散雅致,格调不凡,与诗文在审美和达意抒情上达到了高度的一致与和谐。  相似文献   

5.
李在营 《云南史志》2002,(4):45-47,62
明末,北方女真人逐步强大。公元1616年,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号天命。建都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后又迁辽阳、沈阳。天聪十年(1636)皇太极即帝位,改国号为清。顺治元年(1644)清世祖福临率兵入关,定都北京,入主中原,以武力逐步统一全国。部分明朝遗老和文人,在编史修志和诗歌创作中,流露出某些反清复明的情绪。康熙年间,清王朝为巩固其在全国的统治地位,实行文化专制,制造文字狱。其中主要的有庄廷鑨明史案、戴名世南山集案。雍正间又制造了吕留良、曾静案。  相似文献   

6.
张申 《黑龙江史志》2012,(18):48-49
宋代重用文士的国策和内忧外患的国势,大大强化了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他们积极参政议政,倡导社会变革,体恤百姓疾苦,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笔者认为两宋社会在内忧外患中维持三百余年,士大夫的这种忧患意识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保宏彪 《西夏研究》2020,(1):122-126
《西夏遗民文献整理与研究》一书以人物及其家族世系为线索,全面细致地整理了元明清史籍、文集、方志、金石文献等各种文献中所见西夏遗民史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西夏遗民文献汇编。在深入分析相关西夏遗民资料基础上,围绕西夏女性遗民、宁夏旧志所辑西夏遗民史料、昔李钤部家族研究、元代西夏遗民著述篇目、元代唐兀怯薛等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堪称西夏遗民研究的全新力作。  相似文献   

8.
明清时代耶稣会士在华的传教活动是学术界讨论的热门话题。这个问题本身实质上是东方化和西方明的一次直面的碰撞。耶稣会士都是饱学之士,他们又奉行了一条走中国上层。  相似文献   

9.
论文广泛引用满蒙汉文史料,考证清初的巴克什号是从蒙古导入的事实。清太祖、太宗时期的巴克什不仅承担着文书工作,还参与战事。当时,巴克什只是一般性名号。巴克什变成正式的官名,是从1615年开始的。太宗年间几次采取措施,改革巴克什制度,明确其职掌。在清初满蒙同盟关系的建立过程中,库尔禅、希福等巴克什以中间人的身份,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论钱谦益的“文化遗民”心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明末清初的著名文学家钱谦益是个思想和性格都比较复杂的人物,其一生充满着苦涩的心迹。在他的身上,不乏晚明文人纵诞的习气,而又时时表现出维护传统道德的严肃面目;他本以“清流”自居,却因为热衷于功名而屡次陷入政治漩涡,留下谄事阉党、降清失节的污名。晚年,他在柳如是影响下参与反清复明运动,在诗歌、史学著作中表现出“文化遗民”的心态。  相似文献   

11.
清前期"安南之役"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南之役”是清乾隆年间中、安之间发生的一场战争。文章从“安南之役”发生的背景、“安南之役”前期进军顺利和后期失败的原因、“安南之役”的性质和影响等三个方面对“安南之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认为“安南之役”是清朝为维护中、安宗藩关系发动的战争,并非清朝对安南的侵略,它也未从根本上影响以后中、安关系的的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12.
科举回避问题以前很少有人系统研究,此论述了清代前期的科举回避制度的演变和相关问题,从地区回避、亲族回避和工作回避三个方面分析了清代科举回避的历史特点,指出它在防止科举舞弊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略论清初的学术史编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初顺康时期 ,经历了鼎革之变的理学士人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深入的反思和总结 ,写下达 2 6种之多的学术史著作。诸多学术史作者以强烈的社会危机感、学术危机感和深沉的历史反思意识 ,总结了自先秦孔孟至宋明以程朱陆王为代表的理学、心学的源流发展及利弊得失 ,从学术层面探讨了社会治乱兴衰的缘由 ,并在写作体例上突破旧模式 ,涌现出像黄宗羲《明儒学案》一类的上乘学术史佳作 ,从而把中国学术史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此期学术史著作初步展示了调和程朱陆王与扬朱抑陆两个不同的思想倾向 ,为清中后期学术思想的发展变化做了重要铺垫。这些表明 ,宋明以来流行的理学尽管在此时已呈衰势 ,但仍然是学坛的主流派别 ,具有一定的生命力 ,甚至在较长的时间里还保持着相当的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14.
衡宗亮 《清史研究》2020,120(4):101-111
乾隆年间,清朝在统一新疆进程中,试种豌豆成功后推广种植。清代新疆前期豌豆的种植区域在天山北路有哈密、巴里坤、乌鲁木齐、伊犁以及塔尔巴哈台;天山南路主要有喀喇沙尔、叶尔羌、和阗等地。豌豆在新疆的种植对于清代西北边疆治理起着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提供军需、节省帑币、促进农业生产和丰富民众饮食生活。  相似文献   

15.
清代前期出现了一批研究海防地理的著名学者.他们认真总结了明代抗倭海防斗争的经验教训,主张加强岛防,这是一个重要进步.他们认识到了台湾、澎湖等岛屿对于祖国大陆所起的“屏翰“保护作用和国际海上交通的枢纽地位.他们敏锐地感受到了西方的冲击,以警惕的目光注视着西方殖民者在亚洲地区的侵略活动,呼吁加强海防.这些认识为清代前期的海防兵力部署和调整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明末清初《松江府志》的编纂为例,阐明地方志的编纂深受社会变动的影响,具有因时而变的特点。明末,由于中央政权的式微,松江士绅在编纂地方志时有较大的自主空间,可以依照士绅主体的选择,对地方事务进行评议,突显地方特色,引导地方社会的价值取向,成为地方事务话语权的主体。而在清初府志的编纂中,处处体现了中央试图加强对地方社会的控制,不仅主持之人为官方儒学教授、他邑之人,不再突显地方士绅的作为;撰写也是以中央统一标准,有关地方社会的特殊习气不再彰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清朝国家控制力加强、地方舆论空间相对缩小、士人社会地位下降的历史趋势。  相似文献   

17.
清代的嫁妆     
嫁妆,是女子出嫁时娘家陪送的财物,亦称“嫁装”、“妆奁”、“嫁资”等。中国传统社会,嫁妆于婚姻意义重大。首先,它在女子出嫁时必不可少,无论家庭贫富,人们都会尽力为女儿筹办嫁妆;其次,嫁妆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婚姻的缔结,丰厚的嫁妆往往使女性在婚姻市场上得到更高身价;再次,嫁妆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一系列影响,如助长了整个社会的奢靡之风、导致婚后的奁产纠纷等。本文拟从嫁妆问题入手,探讨清代贫富家庭的嫁妆差异、嫁妆对家庭生活的影响,以及由嫁妆引发的社会经济问题。一清代嫁妆可分为生活用品和不动产两类。其中,生活用品是嫁妆最基本…  相似文献   

18.
清朝前期对准噶尔作战的经济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康熙中期到乾隆二十年前后,清政府与准噶尔势力之间曾经发生了多次大规模的战争。为了彻底解决准噶尔问题,其间清朝政府投入了大量的军费,其总数恐怕达亿两。把这样巨大数额的银币投入到与准噶尔作战有密切关系的地区,如甘肃、陕西、山西、河北等,不仅对这些地区,而且对华北地区乃至整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清朝与准噶尔势力对立抗争时期,也正是清朝前半期经济持续繁荣时期。清政府对准噶尔作战促进了人、金、物的流动,扩大了西北地区的统治领域,因军粮自给的需要,汉人开始向这一地区发展,以至后来设置新疆省而使西域“内地”化。另一方面,投入大量的银币,不仅使这些地区经济活跃,而且对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朝珠.源自数珠,是清代服饰独有的一种佩饰,清代君臣命妇穿着朝服或吉服时垂挂于胸前。朝珠共108颗。祖先努尔哈赤就佩带朝珠.乾隆时期朝珠制度已经完善,并把它列入《皇朝礼器图式》,以示郑重。朝殊因身份地位的不同.材质也各不相同,以皇帝和皇后佩带的东珠最珍贵。  相似文献   

20.
明末清初,里长户仍是徽州基层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由于析户增图的存在和里甲各户势力的消长,使得徽州里长户的户籍仍处于调整状态;另一方面,这种调整又极为有限,使得大部分里长户的户籍世代相袭而趋于家族化。于是,里长户户役的形式及其承充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显变化,里长户户役逐渐成为一种族役,而这种族役的承充主要采取轮房津贴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