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代地理方位标志法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地理方位标志法主要分为五行体系和八卦体系两种。五行思想直接来源于古代五方观念,所以在理论上,五行体系中的各个子系统都可用来反映和标志方位。八卦和五行虽然都是古人关于宇宙构架的学说,都具有模式化和全息性特征,但两者在体系的具体展开形式上是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2.
古时候,人有两种,一种住在天上,一种住地上。天上人认为自己住在天上,把自己看成至上至尊,自认为很了不起,从来看不起地上人,经常鄙夷地说:“地上的凡人,总归是凡人,哪能和我天上人来比呀!”有一天,天上人来到地上。地上人见来  相似文献   

3.
《黄老帛书》内多称三才,考三才之道本出《周易》,乃蕴于易卦体系中的义理精义。阴阳五行作为中国古代哲学义理体系代表,其初亦曾潜在发端于《周易》之内,易数五行化在此过程中起到较大沟通作用。战国末,以《月令》为标志,阴阳五行思想已形成,汉儒欲因此使本以阴阳为思想主导的《周易》五行化,这反映出阴阳五行思想体系影响之大,由此使较早产生的三才世界模式被五行体系所吸纳整合。经汉魏晋以来的长期酝酿发展,最终使阴阳五行思想体系,在宋代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中得到较完善表达。通过对三才模式被五行体系吸纳整合的分析考求,可以断言《黄老帛书》之成不会晚于战国末以迄秦汉之际。  相似文献   

4.
明内府刻本《灵宝天尊说洪恩灵济真君妙经》,梵夹本,每面五行,行十五字。首永乐十八年(1420年)正月初一日明成祖《御制灵宝天尊说洪恩灵济真君妙经序》。次图像两面,即据《经》中所序"灵宝天尊在大罗天上五明宫中,……时有斗中、都水二使者,左执青节,右仗黄钺,侍立帝前。"及二仙  相似文献   

5.
武冠宇 《沧桑》2012,(3):22-24
郊祀是中国古代祭祀制度的核心,从上古三代、秦汉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元明清,郊祀制度经历了萌芽、发展、成熟的过程。汉武帝时期的郊祀制度是这一历史进程的开端。其祭祀主要是在神仙说、阴阳五行学说和儒家学说的倡导下逐步建立和完善的。主要的郊祀活动有八次,包括对泰一神、五帝以及山川、日、月诸神的祭祀。通过这一系列的郊祀活动,汉武帝时期郊祀制度的建设也初步完成。  相似文献   

6.
<正>黑龙江地域历史悠久,早在4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就有古人类生活这片黑土地上。随着历史的进程,黑龙江地区形成了肃慎、濊貊、东胡三大族系,他们的后裔建立起来的北魏、辽、金、元、清五代王朝,为中华大地的民族融合、文化交流起到了无可比拟的作用。作为中国近代历史重大时刻的见证者和亲历者,黑龙江更是为抗击沙俄、抗日战争  相似文献   

7.
三重道德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郭店楚简之《六德》《五行》等篇列有儒学的三重道德规范 ,它们组成了完整的儒家道德学说体系。那就是 :人伦道德 (六德 ) ,社会道德 (四行 ) ,天地道德 (五行 )。这个体系 ,始于对人的自然亲情的确认、尊重和人文化 ,所谓的“男女辨”“父子亲”“君臣义” ;然后乃由“亲亲而仁民” ,提升为以尊尊为标帜以善行为指归的理性的社会道德 ;更后再由“仁民而爱物” ,超越具体的社会历史情景 ,复归于大自然怀抱 ,民胞物与 ,参赞化育。  相似文献   

8.
孔夫子在家闲得无聊,便到天上拜访如来佛,二人寒暄了几句便坐下来喝茶。他们没有多少话好谈,坐着无趣,于是,孔夫子提议:“与其干坐在这里,我们何不找个趣头玩玩。”如来佛问:“玩什么好呢?”孔夫子说:“我们来玩猜字,谁输就罚钱。”如来佛说:“不好,天上的钱,你在地上不  相似文献   

9.
秦建明 《文博》2005,(6):94-96
闻一多先生曾写过一篇名为《七十二》的文章,甚是精采。中国古人好用七十二之数,文中对七十二这个数字进行了研究,说此数本出自五行思想,将一年三百六十日按五行五季分为五份,其数就是七十二。但还有一个三十六之数也是中国古人好用之数,且与七十二关系非同一般。惜乎闻一多先生说: “如今且撇开三十六不谈,单说七十二。”没顾得上对三十六  相似文献   

10.
阴阳五行学说是汉民族先民的宇宙论和世界观。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曾经说过:阴阳五行说,为二千年来迷信之大本营,直至今日,在社会上犹有莫大势力。”[1]现代“古史辨派”的统帅顾颉刚先生认定:五行,是中国人的思想律,是中国人对于宇宙系统的信仰,二千余年来,它有极强固的势力。”[2]地名作为专有名词中的一种,是人类“精神文化活动的成果”[3],它们的产生和发展必然受到阴阳五行学说这一源远流长的本土文化成分的影响。中国古代的学者很早以前就已经在地名学研究中认识到了这一问题,并且在他们的著述中进行了论述。本文试图对前人的有关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