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物》1955,(2)
故宫博物院從一月起新展出了一九五四年蒐集到的四百多件明、清兩代的繪畫。這裏有許多知名畫家的傑作。這些展品中最吸引觀眾的有明代畫家夏昶的墨竹、戴進的春遊圖、文徵明的寒林杖策圖、徐霖的菊石野兔圖,以及陳道復、文嘉等人的山水、花卉、人物畫,在繪畫藝術上各有獨特的風格,可以看出當時幾個主要畫派的面貌。從明末到清初,畫派變化最多,這裏有金俊明、王鑑、龔賢、朱耷、弘仁、道濟、王  相似文献   

2.
《文物》1953,(11)
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社會文化事業管理局四年來辛勤蒐集我國歷代古典名畫,精選了從隋唐到明清的傑作五百多件,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佈置了一所繪畫館。這個中國古典美術的寶庫,在十一月一日正式開放。繪畫館按照時代順序和畫家的流派,陳列各家的優秀作品:故宮皇極殿佈满了隋、唐、五代和南北宋的古畫,寧壽宮是元代繪畫的專室,東西廡殿展出了豐富多樣的明清畫。我國藝術的偉大傳統,在瑰麗的古建築中發出燦爛的光輝。  相似文献   

3.
我們看熟了陳陳相因、千篇一律的庸俗的水墨山水畫,弱不禁風的仕女畫,生意索然的花鳥畫,覺得膩煩,覺得單調、無聊。畫家的署名也許不同,那平凡爛熟的風調却是一貫無殊。假如我們相信那些東西就足以代表中國的繪畫,那末我們繪畫方面的傳統便不怎樣值得我們熱愛了。但我們的繪畫是有其優秀的傳統的,有其偉大的不朽的作品的。不僅有,而且很多,不僅某一個時代有,而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中日學者已有相關研究成果基礎上,通過對國内外所藏十數種《唐會要》鈔本的核查與比對,繼以考訂與分析,從闕卷補撰、闕目補撰、增目補撰、闕文補撰、條文增補等五個方面,揭出清人整理《唐會要》時增補的若干内容。這些内容並非王溥《唐會要》原文,需要引起學界同仁的注意,不可輕易視之爲第一手原始資料而加以引用!  相似文献   

5.
一、在中國古代藝術里,繪畫是一個重要部門。從紀元前四五世紀就流行的‘壁畫’,在漢晉六朝隋唐各代(紀元前二○六——後九○六年),都是中國繪畫藝術的中心,許多大畫家們都曾在宮庭、廟宇或住宅的牆壁上留下他們最優秀的傑作。但那些重要的‘壁畫’除了極少部分還保留在陵墓的牆壁上和偏僻的敦煌千佛洞、天水麥積山石窟  相似文献   

6.
故宮繪畫館的開幕,是我們在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及發揚祖國藝術遺產工作方面的一件大事。關於我們優秀的美術傳統,繪畫館在同時、同一地方提供了五百多件作品,使我們具體地認識到祖國古代繪畫藝術極其優異的成就,也使我們認識到反映當時现實生活的古代傑出畫家們的才能。這五百多件古代畫蹟,多方面地說明了祖國繪畫藝術傳統中現實主義的豐富和它的藝術的光輝。古代繪畫中的現實主義的光輝,我們看見,首先閃耀在生活是如何生動地重現在畫家的卓越的藝術技巧中。  相似文献   

7.
《文物》1954,(1)
第一陳列室—皇極殿這殿里陳列的從東晋到宋末(公元三一七—一二七九年)的九百六十多年間的重要的繪畫。顧愷之是晋代的人物畫的代表畫家,他的真蹟雖不可得見,但從宋人摹本里是可以了解他的風格的。從隋到唐代,山水畫已經完全獨立起來,人物畫也更加盡善盡美了。像隋代的展子虔,唐代的韓滉以  相似文献   

8.
張維玲 《中华文史论丛》2012,(4):89-121,387,388
本文討論在南宋施行近一個世紀的太學考試制度——待補。首先釐清宋人使用"舉人"一詞的語境,再將待補制度置於南宋士人不斷增加的時空環境,討論"混補"爲何無法施行,而必將被"待補"取代。其次,透過討論待補法制定前,朝臣對太學補試的歷次爭論,理解待補法制訂的邏輯。認爲待補法不但解決了混補制下應考士人過多的問題,並藉由與地方解試結合,一把機會開放給少數未能通過解試的舉子,同時試圖網羅各地人才。嘉定以後,南宋政府不斷對待補法進行改革,努力從制度層面解決問題。從大學考試制度切入,可知南宋已沒有獨立於科舉之外的官學教育體系。  相似文献   

9.
故宮博物院‘繪畫館’有系統的陳列着晉、隋、唐到清代的各種名畫,這是最近文化藝術界的一件重大的事情。從這陳列室中,我們可以看到的是整整的一部繪畫藝術發展史,看到我們祖國一千五六百年來連緜不斷的具  相似文献   

10.
故宫博物院繪畫館在大家殷切的盼望下正式開放了。該館陳列着自隋展子虔以迄晚清吳昌碩的作品共五百餘件。這些歷代古典美術傑作充分體現了中國繪畫的優秀傳統和獨特的風格。它將會大大地有助於對中國繪畫藝術的研究,從而吸取其精華,推陳出新,使中國繪畫藝術更加  相似文献   

11.
《文物》1955,(2)
孔望山在江蘇省新海連市東南十八里,石刻畫像是就山石的自然形勢鑿成,最大的有兩米高。因歷年久遠,石刻畫像被苔蘚封滿,畫面漶漫,經洗刷後可看出畫像上的綫條有陰刻,也有浮雕。人物很多,形狀不一,有赤膊蹬足持火把作舞狀的,有正襟危坐含笑深思的,有手摩前額作休息姿態的。江蘇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對這些石刻畫像頗為重視,曾前往調查,並請當地有關部門妥為保護。本期封里及底封裏頁刊出的即石刻畫像攝影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2.
在南京堂子街發現的太平天國某王府的壁畫是否可信,它在太平天國史的研究上有何價值?都是值得考證的問題。就我的初步意見,這些壁畫確為太平天國遺蹟無疑,出自屋主李奉先之口的李家口碑斷然可信。至於從此次壁畫的發現,使我們考出壁畫乃是太平天國宮室的一種美術裝飾制度,尤其  相似文献   

13.
编后记     
《文物》1955,(2)
我國石窟寺散佈的地區,就目前所已知的,從西邊的新疆各地,到甘肅、山西、山東、四川、河南,更南到江蘇各地,緜亘不絕,這些石窟寺保存有大量的從北魏(公元第五世紀)直到明代(公元第十七世紀)甚至更晚時期的繪畫、雕塑、建築資料,是研究中國古代藝術的寶庫。  相似文献   

14.
<正>《宋史·職官志八》(下簡稱《宋志八》)"合班之制"載真宗咸平四年(1001)楊億上疏(中華書局點校本,頁4003—4007),點校本據《武夷新集》校正四條,龔延明《宋史職官志補正(增訂本)》(下簡稱《補正》)又據《武夷新集》和《歷代名臣奏議》補正九條,其中猶有可商可補者。《宋志八》載:"尺籍  相似文献   

15.
姚鑒 《文物》1954,(12)
在「全國基本建設工程中出土文物展覽」中,河北省展出了望都縣汉墓壁畫的一部分摹本和墓中發現的一些陶明器,其中壁畫摹本很引起參觀者的注意。北京歷史博物館因為這是關内第一次發現的汉墓壁畫,(以前只有東北遼陽和營城子有過汉墓壁畫的發現),商得河北省文管會同意,派同志赴望都摹繪。在工作進行中發現此墓的磚室結構和一般汉墓也不相同,因而决定詳細測繪,費時一个月才完畢,今將工作結果簡單報導如下:  相似文献   

16.
我國的文物自鴉片戰爭以來,便為美國人所注目,他們對於中國繪画的正式搜集,大約從十九世紀的後半葉开始。一八九○年美人弼格洛(W. S. Bigelow)捐給了波斯頓美術舘一大批中日兩國的古物,其中便包括着幾幅早期的中國佛教畫。一八九四年該舘开了一個中國繪畫展覽,有些畫件是從日  相似文献   

17.
"畫諾"作爲漢唐長官批閲公文典制,傳世文獻記載甚夥,向無疑義。但由於出土文獻未見明確例證,研究者對其形制並不清楚。長沙走馬樓吴簡和長沙東牌樓東漢簡牘中,都見有長官草書批字,該字是否"諾"字,曾引起激烈爭論。直到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牘出土,見到長官所批規整"諾"字及減省"若"字,"畫諾"之爭纔告一段落。本文回顧相關爭論經過,結合早年高昌郡國公文"畫諾"問題的討論,對"諾"的字形演變及其符號化過程進行了梳理,爲"畫諾"問題討論畫上圓滿句號。  相似文献   

18.
王啓元 《中华文史论丛》2013,(2):321-341,402,403
明萬曆間,鍾惺與之所立竟陵派雖自初創即毁譽參半,然其入清後影響不降反升;竟陵餘響於清初詩壇,亦曾有震蕩。竟陵派的詩文主張、行年考訂,如今學界已有頗深入的研究,惟竟陵派與東南畫壇的聯繫,關注得還不夠。鍾氏於畫史留名,其文學主張亦多參東南文人畫之奧義;而明、清两代同情竟陵派者,多東南詩畫藝術界之士。本文擬從竟陵派與東南畫壇的關係,略論晚明詩畫審美趨近的一些表現。  相似文献   

19.
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構成部分——繪畫的傳統,是和我們民族的曆史一同悠久的。沒有傳下來的实物姑且不談,以現在所見到的絹素和器物上的繪畫‘真跡’而論,起  相似文献   

20.
正《漢書·司馬遷傳》錄《報任安書》,《文選》亦收,該文兩用"威約"一詞:"猛虎處深山,百獸震恐,及其在穽檻之中,搖尾而求食,積威約之漸也。故士有畫地爲牢勢不入,削木爲吏議不對,定計於鮮也。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膚,受榜箠,幽於圜牆之中,當此之時,見獄吏則頭槍地,視徒隸則心惕息。何者?積威約之勢也。"前處用於虎,《文選》李善注:"言威爲人制約,漸積至此。"五臣注銑曰:"遷自喻志節之士爲刑所加,威力屈折也。"王先謙《漢書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