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民族矛盾和民族冲突在世界范围内又出现了新的高潮,民族主义问题因而也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广为关注的课题。本文侧重就90年代以来民族主义的类型和表现形式、世界民族问题泛起的原因、21世纪世界民族问题的走向等问题进行阐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2.
阿拉伯民族和波斯民族是20世纪存在较多摩擦的中东两大民族。思想上的冲突是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产生纷争的一个重要原因。教派分属的差异、阿拉伯民族主义和伊朗民族主义的对立以及泛阿拉伯主义和泛伊斯兰主义的斗争,是阿拉伯人和波斯人思想冲突的主要原因和表现。  相似文献   

3.
战后东南亚经济开发引发民族冲突诸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韦红 《世界历史》2001,(6):95-103
东南亚在战后经济开发的过程中,大部分国家都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民族问题。这些民族问题,既有地方民族与中央政府的对抗,也有大民族与小民族、优势民族与劣势民族之间的争斗,民族关系在一段时间里十分紧张。虽然东南亚国家的民族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西方殖民“分而治之”政策所遗留下来的恶果,但无可讳言,战后各国在经济开发过程中的政策失误等问题也是导致民族关系恶化、民族冲突加剧的一个重要原因。认真研究经济开发与民族问题,总结其他国家处理经济开发与民族问题的经验教训,具有现实意义和借鉴作用。笔认为,在一个多民族国家里,经济开发之所以会引发民族矛盾和冲突,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4.
“殖民统治后果与当今发展中国家”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淑云 《世界历史》2001,(2):125-126
长期的殖民统治对前殖民地半殖民地现为发展中国家所产生的影响是学术界十分关注的问题。2000年11月28日,“殖民统治后果与当今发展中国家”学术讨论会在北京大学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和河北师范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  相似文献   

5.
西安事变期间蒋介石政策转变的心理探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从历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西安事变期间蒋介石政策转变的原因,指出一定的民族主义意识、华北事变以后中日民族矛盾的尖锐、蒋介石的求生本能和宋美龄等人的亲情感化是促成蒋介石政策转变的主要因素,同时分析了这些因素在促成这一转变过程中各自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民族主义的歧义源于对民族主义的原产地属性缺乏分析.破解欧洲民族主义的迷思是深人剖析民族主义的必要工作."原生"民族主义是欧洲现代化的产物,欧洲通过现代民族国家的形式完成了自己的现代化任务,最终以欧盟的框架逐步化解各民族国家原有的矛盾,使得欧洲的民族冲突大致不必以战争的方式解决.因此,欧洲民族主义有可能是一种现代化的阶段性产物.  相似文献   

7.
加拿大建国前后一直存在着民族矛盾和民族冲突。加拿大政府采取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全面改善了其国内的民族关系,创造了成功的经验,这对我国也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近代以来,瑞士国家的生存、建立与发展过程在整个欧洲大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瑞士地处西欧的中部,由于四周环临强国,其国内三大民族又与周边国家的民族相同,因而其国内的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常常与邻国的民族矛盾、宗教矛盾等纠结在一起。但是,在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的威胁下,在欧洲狂热的民族主义情绪影响下,在无数战争阴云和宗教纠纷中,瑞士人求同存异、胼手胝足凝结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逐渐融合成为一个稳定、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民族共同体,成功地将瑞士建成为"一个多民族的非民族国家",使瑞士完成了民族融合的进程,建立起具有现代性的民族国家。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社会矛盾多元多样多发,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打造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特别是青海的县级政府,由于地处我国西北,经济发展欠发达,少数民族较多,社会矛盾更加凸显,一般的利益矛盾会与民族关系和宗教问题结合在一起,以民族矛盾或宗教冲突的形式表现出来,历史上固有的民族问题也会在利益分化后所产生的矛盾和冲突中被激活,并以新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地方政府在政策制订及执行过程中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本文就青海省县级政府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提出了思路。  相似文献   

10.
萨达姆政权被推翻后,伊拉克新宪法草案所确立的国家联邦制结构,对国内库尔德人问题的解决乃至西亚地区库尔德人问题的走向无疑具有重要影响。本文认为,联邦制虽然能够满足少数民族的自治要求,但也容易刺激少数民族的分离欲望,而且少数民族与居人口多数的主体民族对联邦制的理解和要求存在差异,因而联邦制并非从根本上解决多民族国家民族矛盾和冲突的灵丹妙药;伊拉克的民族、教派冲突根深蒂固,国家构建任重道远,联邦制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库尔德人问题。  相似文献   

11.
借助于计算机对540次欧洲战争的原因所进行的统计分析,表明中世纪欧洲最重要的战争原因是领土、霸权/征服和争夺权力等问题。近代早期,除领土和霸权/征服问题外,宗教问题也成为欧洲最重要的战争原因。主权时代,欧洲最重要的战争原因是领土问题和商业/航海问题。革命与民族主义时代,由于民族主义的兴起,民族问题成为欧洲最重要的战争原因。二十世纪欧洲最重要的战争原因是维护政权自主生存和民族问题。  相似文献   

12.
病中的列宁在1922年的口授记录《关于民族或‘自治化’问题》中特别强调:“抽象地提出一般民族主义问题是极不恰当的。必须把压迫民族的民族主义和被压迫民族的民族主义区别开来。把大民族的民族主义和小民族的民族主义区别开来”。接着列宁又指出如何去区别。他说:“对于第二种民族主义,我们大民族的人,在历史的实践中几乎永  相似文献   

13.
民族主义反映了现代民族运动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其蜕变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以德意志民族主义的蜕变最为突出。统一之前,民族主义是德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其核心内容是反对民族分裂和民族压迫,要求实现民族统一。统一使德国的国内环境和欧洲形势发生很大变化,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种因素影响下,德意志民族主义迅速蜕变为民族沙文主义。从此,德国历史的发展长期为民族沙文主义所左右。  相似文献   

14.
由辽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和抚顺社会科学研究所发起召开的“东北民族源流与分布”学术讨论会,于今年九月八日至十四日在抚顺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出版工作者近百人参加了讨论会。 与会同志认为:东北民族源流与分布是研究东北民族史和地方史的关键问题,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西方,民族意识是在文艺复兴之后伴随着宗教意识的衰落而发展起来的,并逐步取代宗教意识而成为联结社会成员的主要纽带。随着西方资本的跨国扩张,欧洲民族意识很快演化为极端民族主义——殖民主义。殖民主义利用民族主义的集体性所进行的大规模殖民,使得殖民地民族的意识觉醒,并逐步发展为反殖民主义的民族主义。印度后殖民批评家查特吉(Partha Chatterjee)认为,霸权主义与恐怖主义是民族主义在当代的两种表现形式,其共同特点就是把“民族”这个范畴本质化而没有认识到其中的构建性质及民族叙事固有的矛盾性。关于民族主义造成现代民族国家之间的不平等权力关系以及由此引发的暴力冲突,查特吉在后殖民民族主义研究“三部曲”中已经谈得很多了。本文从民族叙事本身的矛盾性出发,揭示民族叙事在构建统一体的过程中对于差异的忽略,进而审视民族主义如何“复制”了殖民主义不平等的权力关系,对疆界内的少数群体及妇女构成新的剥削与压迫。  相似文献   

16.
戊戌维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年是戊戌维新100周年,由中国史学会和北京大学联合主办的戊戌维新1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8年8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大学隆重举行。出席这次国际学术讨论会的共有160多位中外学者,包括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地区以及日本、美国、法国、德国、韩国...  相似文献   

17.
近代欧洲民族主义和民族主义史学的产生,是浪漫主义运动在历史和政治领域的反映。浪漫主义对情感、历史连续性、独特性和整体性的强调,是民族主义产生的思想和情感基础。在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的影响下,欧洲各国历史学家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命运进行深入的研究,形成了民族主义史学。浪漫主义对个体独特性以及个体与整体协调发展思想的强调,使早期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在根本上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18.
阶级认同与民族认同是两个不同的认同范畴。民族主义与资产阶级民族国家相伴而生,因而具有明显的资产阶级属性。苏联、东欧集团的解体和中国在“文化大革命”中所犯的阶级斗争扩大化的严重错误,使全球化进程中阶级斗争学说的话语权被极大地削弱,但阶级矛盾依然存在。全球化形势下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造成的“南北”矛盾既有民族矛盾的属性,也有阶级矛盾的属性。  相似文献   

19.
地处文明结合部的南斯拉夫自古以来民族关系错综复杂、民族文化同中有异,民族宗教的隔阂与冲突由来已久;在东西方列强争霸角逐的背景下,南斯拉夫各民族长期处于外部帝国异族统治和分裂割据状态之下,其成员的族类民族主义根深蒂固,明显强于对统一多民族社会共同体的认同。因此,民族主义成为阻碍与破坏南斯拉夫多民族统一的顽症。南斯拉夫王国大塞尔维亚主义致使民族危机成为南斯拉夫社会的痼疾,而南斯拉夫联邦体制变革不当和相关政策失误使民族危机重新激化。  相似文献   

20.
“文化民族主义”是“民族主义”的核心内容,它以不同形式出现在世人面前。本文认为,原生形态的“文化民族主义”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和民主政治有所发展而又相对落后于其他民族时产生的文化思潮;“文化民族主义”的产生有其深刻的思想根源和历史必然性;“文化民族主义”将长期存在;“文化”的意识形态性决定了它是一种政治资本,是维护本国和本民族利益的政治武器。因此我们应该因势利导,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抵制文化霸权主义的侵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