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少数民族文学的历史文化批判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文学的历史文化批判意识关纪新(一)我们在一些有关的著述中,已经对少数民族作家及其作品与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关联这个话题,做过较多的探讨,从民族作家和民族文学客观生成的各自场景中,认定了各个少数民族的文学从基本意义上说,总是该民族文化的派生物和组成...  相似文献   

2.
美国著名现代建筑师、城市规划专家埃罗·萨里宁曾经说过,“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通过对都市建筑风貌的解读,我们可以清晰地知道城市的文化脉络与历史积淀。  相似文献   

3.
绡红 《纵横》2009,(8):54-56
解放后第一个春节前,我们一家刚从上海搬到这个古老的北京城。什么都新鲜,舅舅带我们去前门,爸爸不去,因为“小丁要来——”这小丁,说的就是漫画家丁聪。那时我刚18岁,对爸爸邵洵美大半生孜孜不倦的文学出版事业可以说了解甚微;不过,他在文化艺术界的朋友众多,他们时常来家欢聚畅谈,是我们从小就看惯的,所以一到北京,叶浅予来旅社,丁聪到我们新家拜访,是自然不过的事。……那次丁聪为什么事来访,半个多世纪后我才明白。  相似文献   

4.
李长海 《纵横》2008,(1):63-63
我的一位老领导叫缑纯嘏,是个老八路。他的名字很特别,容易念错。他说1955年授军衔时,他这个名字可闹了笑话。那时的领导干部有的文化不高,不认得他的名字,授衔大会上,一位首长  相似文献   

5.
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近年来为保护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而呼吁。他说:“我主张知识分子到民间去,到生活中去,到弱势的文化中去!”他认为,知识分子应反省一下,在时代变迁过程中该承担什么责任。冯先生认为,我们在对城市进行大规模的建筑之前,先要对这个城市的特征和个性进行认定。而不能用一种野蛮的态度,来对待一个文明的遗产。一个城市的建筑特色主要还是它的民居。例如,北京的特征主要不是在天坛和颐和园里面,而是在大量的四合院和胡同里面。一方水土上人们的独特精神,会通过建筑外化出来。所以说,民居体现了这个地域的性格。我们600多个城市是在不同的文化板块里,比如山东在齐鲁文化的板块里,江苏在吴越文化板块里。其中,城市里的历史街区往往是这个城市记忆的载体。如果我们把它的历史遗存全部拆掉了,它的生命就失去了。我们现在许多的历史街区,已经支离破碎,无法承担展现这个城市个性和特征的使命。城市变成了一块什么也没发生的野地,然后我们在这块野地随心所欲地盖新建筑,城市基本上丧失了个性,这样下去,城市里新建筑基本上变成一种带有商业时尚的粗鄙化建筑,没有精神、没有文化。本文作者是一个青年在校大学生,文章虽然比较稚嫩青涩,他的社会责任感、忧患意识,以及在寂寞中坚忍不拔、孜孜以求的精神让人动容。希望这种实证研究的风气能在作者中得到推广。  相似文献   

6.
《沧桑》2009,(5):207-207
向荣、颜复萍指出,消费时代的社会表征是日常生活的文化化,这一情境也成为文学展开自身实践的文化语境,深刻地影响了文学的生产和阅读。社会变革和文化转型同时要求文学批评的知识形态实现"文化转向"。  相似文献   

7.
汪言海 《江淮文史》2008,(5):140-149
我的采访本记下了我对安徽省六安农校原党支部书记,后调六安地委党校任职的惠不非同志的访谈,时间是1979年8月11日。当时,我是安徽日报社常驻六安地区的记者。访谈前,惠送我一张他写的为宛志正平反的呼吁书,接着向我详细介绍了案情。他告诉我,他经历了这个错案,他为这个案件的平反已经奔走了很长时间。他说,这个案件不平反,他于心不安。  相似文献   

8.
祈雨和唱戏     
我小时候在老家看过许多戏 ,但离家以后 ,多年来一直忙于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和戏曲却几乎绝了缘。后来 ,长子也走上文学研究之路 ,不知怎么他又迷上了戏曲。研究生毕业以后他从事戏曲研究十几年 ,颇有所成 ,写了好多本著作和诸多论文。现在 ,他准备把一些文章编一本集子 ,让我谈谈对戏曲的接触和认识 ,作为他这本集子的代序。我就回忆一下五六十年以前在老家的看戏经历吧 ,这也许对他的研究有所助益。我的老家在河南南阳乡下 ,离县城 90里 ,村名龙泉王。老辈人说 ,村北一里处有一个泉水出头 ,所以叫龙泉。泉头上建有一座小庙 ,一米见方 …  相似文献   

9.
刘洁 《黑龙江史志》2008,(14):41-42
本文通过对汉赋所涉的古席之考证与我见,再现一特定时代的物质生活文明。笔者经文化与文学的交叉研究,一为还原古代尤其是两汉的生活、文明制度;一为展现文学创作之物质文化背景,从而全面深入地解读汉赋中的文化原型及文学内涵。本文共五大部分:绪言里,首述汉赋所见之席类与古席研究之意义;其后四部分,则分别论述古席的历史源流、种类、功用、座次习俗及礼仪文化制度,等等。  相似文献   

10.
高生记 《沧桑》2012,(4):153-153
前几日,有幸拜读了郝岳才先生的《寻找母亲的平遥》一书,感触良多。这本书的扉页上写着:谨以此书献给我的父母,献给生我养我的平遥。乍看以为是一本纪念性的文集。然而,浏览目录,才发现是一部严谨的学术著作。以我对郝岳才先生的了解,他是一位企业高管,业余时间却一直致力于历史文化的研究,尤其是周易文化与晋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 ,关于研究商周青铜器上的动物纹样的论文屡见于多种学术期刊。对花纹的意义众说纷纭 ,其中主要有图腾说、辟邪说、萨满通灵说、目前张光直先生的萨满通灵说影响甚大 ,他的观点广泛影响了学术界。但我认为这个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张先生认为中国的商周时期 ,在人们的精神上是一个巫术时代 ,并且几乎把所有青铜艺术都解释成巫术的表现。似乎只有这样中国文化才能和世界其他地区保持一致的步调。今天再来讨论这个问题有如下两方面的意义 :一、世界文化是多样发展的 ,中国青铜器艺术能否用弗雷泽理论加以解释 ,是涉及到中国古代文化主体精…  相似文献   

12.
学生时代就知道这位文学前辈的名字了,由于他是广西人,心中特别敬慕。尚未和他相识之前,却有过一次名义上的“一路同行”。1957年我大学毕业分配到广西民族学院,两个月后下放当时的容县专区。12月下旬的一天,下放容县地区的二十来人同乘火车至玉林。下车后专署(设在容县县城)有人接车安排,先点名检查人数。很意外,突然听到喊“秦似”这个名字,喊了三四回无人应,有人说:“他今天没来。”  相似文献   

13.
边缘人 《民俗研究》2001,(1):175-179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的注意力在当时文学的批评方面,偶然间读到了台湾人类学家李亦园先生的《信仰与文化》一书,顿时在我眼前展开了一片新的天地——文化研究,但老实说,并没有多么深刻的学理上的感受与启悟。后来,我以民俗生活和原始艺术研究为切入点,逐渐把注意力转到了文化研究上。  相似文献   

14.
关于丁玲——张凤珠访谈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邢:最近一段时间,我想围绕文学研究所的问题,做一些调查。创办文学研究所是丁玲建国后做的一件重要的事,也是所谓的“丁陈反党集团”的一个“罪恶”的渊薮。顺便也请您谈谈丁玲。因为您毕竟给她做过秘书。 张:我退下来以后,有一种放松感,对过去的事情想得不多,也不愿多想了。有同志说,你经历了那么多,应该写一些。我是不想写,也不愿多谈。 我是文学研究所第一期第二班的学员。 邢:听徐刚说,第二班来了以后,丁玲给了他一个精神,说这个班主要是思想改造。所以就派了几个人比如刘真、玛拉沁夫,还有您到这个班,意思是掺沙子。 …  相似文献   

15.
黄集伟(书评人):上小学的时候,我们家书架上有一本军旅的短篇小说。我父亲在聊天的时候说到了小说里的一些细节描写,比如说有一个新人伍的兵,脾气非常急躁,最喜欢打篮球。他的班长为了让他有耐心一点,让他坐在篮球场旁边纳鞋底,在这个激烈的戏剧的冲突当中培养他的性格,我对这个细节印象很深,那可能那是我对书籍产生的最早的印象。  相似文献   

16.
战后日本文化演进与大冈小说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就理论意义而言,文学当归属在文化之列;然二者之间的默契,却委实不敢恭维。既有的文学理论与批评实践中,小视、甚至无视文化的存在与作用的偏颇,可以说是显而易见的,在讨论文学风格的档案里,我  相似文献   

17.
徐晶 《神州》2011,(16):98-99
初闻《千雯之舞》是在一档读书类的电视节目中,光听名字已经足以吸引我,更不论还有于丹教授的强力推荐。起先,我并不知晓这是一本小说,只是隐约了解与"文字"有关。若说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对我有什么培养的话,那便是对文字的热爱。这也成为我与《千雯之舞》接触的起因。  相似文献   

18.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买得一本《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挑灯夜读视若珍宝,我当时问一诗友曹聚仁是谁啊,怎么以前就没听说过呢?他说怎么样,还可以一看吧。这个诗友叫朱晓东,后来的二十年,他和我几乎分享了曹聚仁的所有文字。  相似文献   

19.
正皮焕昌先生的身影已经远去,往事一幕幕。睹书思人,先生的精神和文化生命一直在延续。去年8月,回贵阳参加在孔学堂举办的国学图书博览会。我在筑期间与老朋友扬杨相聚,他得知我在外浪迹多年,对家乡文化感情笃深,说要投其所好,将十几本收藏的黔版书籍赠送给我。我就不客气,请他在见面时带来。当他将放在一提袋中的书一一出示  相似文献   

20.
潘小平 《江淮文史》2011,(4):151-155
我父亲活着的时候,曾和我说过,我们是北宋潘仁美的后代。我吃了一惊,问:是那个迫害杨老令公杨继业的潘仁美吗?父亲说是,但他的真实姓名叫潘美,是个大忠臣,你可以到《宋史》里去查查。这是父亲晚年,困扰他多年的历史问题已经解决,他也已经出来工作多年,所以才有心思和我说这个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